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石頭記真相大揭秘 第11章 【黛玉篇】上吊自殺的真相分析

(2019-12-11 07:43:14) 下一個

223判詞裏的“結局”

關於主角人物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從判詞和那幅畫上去找答案。那林黛玉的結局,自然也能從她的判詞和那幅畫裏尋找端倪。

: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前句說寶釵,後句說黛玉);

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裏埋(前者說黛玉,後者說寶釵)。

: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根據這個判詞、配圖,那薛寶釵最後是被埋在雪地裏,林黛玉就是掛在樹林中。這個“掛”當然是“自掛東南枝”的“掛”,是暗指她在林中上吊自殺!

這太觸目驚心了,神仙一樣的林妹妹怎麽選擇這麽個死法,善良的紅迷斷然不敢相信,還不如相信劉老師的“投湖說”,起碼那樣死,死得唯美。上吊自殺?這太驚悚了,這太慘烈了。不過想想明亡時的慘烈,想想崇禎皇帝的上吊殉國,想想紅樓夢多次暗示的“血淚”……如果結局不慘烈,又怎能讓賈寶玉是“滴不完的相思血淚拋紅豆”?又怎能讓作者寫得“字字泣血、句句含淚”?

那上吊自殺是不是林黛玉之死的真相?

-

224吳本(癸酉本)裏林黛玉的結局

有人說,你不是說不拿癸酉本裏的文字當證據嗎?為什麽要扯癸酉本裏林黛玉的結局?

我是這麽考慮的,既然對林黛玉的結局有多種猜測,那多一種不多,為何不可以看看吳本裏是怎麽寫的?

嘿,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吳本裏“黛玉之死”可謂驚天動地、令人痛徹心扉,而且與二百年來人們的種種猜測都大不相同,劇情反轉之大,令人瞠目結舌,但又不得不承認其言之有理。這樣的‘結局’,難道不值得一看嗎?

“黛玉之死”發生在吳本(癸酉本)的第九十七回《鴛鴦女譖語泄天機絳珠仙淚盡拋全生》。

這一回大體說的是賈府已經被賈蓉賈薔帶領的“戎羌”勢力所包圍,但有小紅(林紅玉)組織抗敵,賈蓉他們一時打不進來,於是讓潘又安和司棋夫妻潛進園子裏,說服鴛鴦,一起跟著他們幹。鴛鴦按照他們的意思,汙蔑小紅是賈蓉的內奸(譖語,就是讒言、誹謗的意思),林黛玉中了反間計,讓家丁將小紅活活打死。結果賈蓉賈薔的勢力和賈環趙姨娘的勢力,趁勢攻進園子。特別是賈環的狗頭軍師錢槐點名要抓林黛玉。林黛玉想著清白身子不能被這些人汙了,“質本潔來還潔去”,心裏已經有了死意。剛好又吃了賈菖賈菱配的虎狼藥,生不如死,於是撒謊支開紫鵑她們,一人跑到一片樹林,吊死在老槐樹下。試摘幾段文字:

且說黛玉趁著明月高照在園中急走,隻見到處都是屍骨堆積,全是自己的人,心裏雖悲憤交加,隻是因長年哭啼,眼中已經淚盡,哭不出一滴淚來,知道大勢已去,加上藥勁攻發,渾身辛苦,又怕被賊人侮辱,汙了清白,不如一死倒也幹淨。不覺來至柳葉渚邊,隻見槐柳成陣,月瀉樹林,四周樹影紛紛,花影叢叢。正是:

紅粉佳人林黛玉,才比道韞貌絕倫。

嗚咽沐月出繡閨,匆踏落花嗟怨深。

可憐離人遙雙看,今夜相思孤月輪。

山河恨重情何極,舉國縞素泣萬門。

天運舛亂館苑滅,滿目淒慘鬼聲吟。

隻恨世人呲目凶,妙齡奈何泉路尋。

哀聲何處訴知心,生未挽手死獨人。

心知君心重緣份,亡家今夕愧思君。

誠歎世亂非汝罪,請速消念回轉身。

汙濁天地誰清潔,權錢世界虎狼蹲。

孤身決守生死念,卻是眾心又何忍。

無奈卿意實難挽,唯見樹影落滿身。

黛玉靠在一棵柳樹上喘了口氣,不禁仰天悲望,想道:我今之罪可算罄竹難書,錯殺小紅,致使賈家敗於我手,眾人也受我連累丟了性命,如今我死有餘辜,怪隻怪蒼天無情,包容賊人惡行,輕縱他們肆意作亂,我亦似嫦娥悔意甚深,欲赴廣寒宮,真真恨入骨髓。我此刻雖然死了,又怕別人發現不知名姓。雖得了個全屍,卻未必有人肯埋。

不覺靈機一動,從袖子裏掏出兩個舊帕來,乃當年寶玉病時贈與他的,又想:日日當著人麵拿它擦淚,人人都知是我之物,且上麵還有字跡,下人會看的出來。尋了個柳樹洞,放在裏頭。仰首見上麵枝繁葉茂,可以擋的些風雨,莫淋壞了帕子,倘若有人見了,俯首即拾。又在柳樹旁邊的槐樹下站了,將繩子往高處一投,穿過枝椏過來打了一個死結,望著遠處連呼三聲寶玉,將頭兒望繩裏一伸,足兒一蹬,忽然眼前漆黑,辨不出方向。

忽然聽見陣陣音樂之聲,隻見一群仙女抱著各種樂器奏樂跟從著一女飛來,心中正自恍惚,仔細一瞧,竟是秦氏飄飄蕩蕩而來,對他作個揖道:“我等奉警幻仙姑之命來接絳珠妹子回太虛幻境。”黛玉愕然道:“此話怎講?”可卿道:“我本警幻之妹可卿是也,因妹子生前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之絳珠草,受赤瑕宮神瑛侍者日日以甘露灌溉,欲酬報他甘露之惠,故下世為人用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今已還盡,故請妹子到太虛幻境司掌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幾處,妹子快隨我前去銷號。”黛玉聽了,恍然大悟,道:“謝謝姐姐指點,不然妹子一生不得明白。”可卿攜了其手,飄飄蕩蕩飛往仙界去了。

結合判詞、伏筆以及故事走向,吳本裏黛玉最後的故事是完全令人信服的,下麵我們具體分析點評下。

-

225對吳本裏“黛玉之死”的分析

很多善良的讀者無法接受林妹妹這樣的結局,尤其無法接受‘首席大丫鬟’鴛鴦竟然是個泄密者這樣的劇情大反轉。同時藏家何莉莉對這段那首詩有擅自改動,更增加此為偽作的口實。

但如果拋開這些,仔細看這短短幾百字,會驚奇地發現,竟然完全照應了前麵諸多伏筆。

(1)玉帶林中掛——玉帶林,倒過來是林黛玉,意思是林黛玉在林中上吊,用的是繩子,並非玉帶。這話是形容林黛玉上吊後,衣袂翩飛、玉帶飄飄的情景。

(2)賈菖賈菱暗中下毒——在第六回,賈母道:“正好,我這裏正配丸藥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甲側:為後菖菱伏脈。〗甲戌本裏這個側批提示讀者,後麵有賈菖賈菱配藥的重大情節。

(3)冷月葬花魂——前麵黛玉葬花,我們知道時間是三月中浣,也就是剛過了三月十五後幾天,天氣很冷,當然可以叫“冷月”。而林黛玉是死於哪一天呢?吳本沒有明寫,但寫到了幾天前,就是鴛鴦被司棋說服去使“反間計”的那個晚上,鴛鴦心想:“前兒是三月十五,月又大又亮,今兒十七月還是這麽圓,直照的地上明晃晃的……”也就是林黛玉死的日子跟她葬花的日子很可能一樣,都是三月十幾日(三月十五日後)。當然是“冷月”。死後一縷詩魂被秦可卿帶走了,自然是“冷月葬花魂”(也有本子寫作“冷月葬詩魂”,“花魂”顯然更合理)。

林黛玉究竟死於哪一天?我大膽推測,是三月十九日。

大家可能都知道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正是明朝崇禎皇帝上吊自殺的日子。

(4)紫鵑啼血——黛玉死了,紫鵑自然不會苟活,高鶚的續本和87版電視劇的設計都不合理。在吳本裏,紫鵑發現黛玉上吊身亡,將黛玉放下之後,紫鵑自己也瘋瘋癲癲了,一路走一路喊:“姑娘,回去吧”,聲音淒楚悲涼,喊得烏鵲驚飛、叫人毛骨悚然。最後吐了一路的血而亡。

紫鵑之死,真正印證了她的名字——杜鵑啼血,杜鵑不斷啼叫“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5)白骨如山忘姓氏——善良的讀者不願相信賈府後來白骨如山,林黛玉臨死前看到的情景,便是屍骨堆積、全是自己的人。又擔心“又怕別人發現不知名姓”(白骨如山忘姓氏),所以才丟下兩塊舊手帕。這兩塊舊帕子的故事發生在三十四回,看似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故事小插曲,卻沒想到在吳本裏,舊帕子是很重要的信物,這個小插曲其實是大伏筆。吳本裏林黛玉臨死時,將舊帕子藏於身邊的柳樹洞,就是讓賈寶玉以後能找到自己。後來賈寶玉正是根據這兩塊舊手帕才找到了林黛玉的一堆白骨。

(6)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這是甄士隱為《好了歌》做的注解詩,甲戌本批語就說這句話是揭示了“黛玉、晴雯一幹人”的結局。在吳本裏,賈寶玉在林黛玉死後好幾個月後,才偷偷來到賈府,卻在槐樹下看到了林黛玉的白骨,他和薛寶釵將白骨安葬。也因為這寶玉對寶釵心生好感,終究抵不過寶釵肌膚的誘惑,在紅燈帳裏同房了,這就是緊接著的那句“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甲戌本批語是“甲戌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愛,倏痛倏悲,纏綿不了。”是說寶玉剛埋了黛玉的白骨(送死),就迎了新人(迎新),突然恩愛,突然悲痛,這種恩愛與悲痛,始終在折磨著賈寶玉,纏綿不去。

(7)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這是黛玉的《葬花吟》一句,其實是暗示了黛玉的結局。在吳本裏,寶釵和寶玉,將黛玉的白骨收起來放進袋子裏,暗合“錦囊收豔骨”。然後帶到青楓林裏埋葬了。

(8)白楊村裏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這出自惜春的判詞,吳本也寫埋葬黛玉時也寫了這種場景。“兩人(寶玉寶釵)來到城外,卻見黃土壟上荒草萋萋,青楓白楊,遮掩座座墳塚,乃是賈氏祖塋所在。”原來白楊村青楓林下是賈家的祖墳所在地。

(9)秦可卿引林黛玉去太虛幻境銷號——這裏完全與賈寶玉魂遊太虛幻境那章對應起來了。那裏交代了秦可卿是警幻仙姑的妹妹,秦可卿是十二金釵裏最先死的,她後來成了金釵們去薄命司銷號的引路人,吳本裏王熙鳳自殺後也是秦可卿出現引她去太虛幻境。最後一回警幻仙姑展演情榜,秦可卿和上情榜的人物集體出現。這一幕一幕顯然有仿照《封神演義》的寫法,薑子牙斬妖封神,而柏鑒引神仙妖魔的魂魄上封神台,最後薑子牙發布封神榜。秦可卿就相當於柏鑒,情榜相當於神仙榜。而高鶚的續作,不再出現秦可卿、不再出現太虛幻境,也沒有情榜,與前麵的伏筆完全不對應,才是真正的偽作。

(10)前有“芙蓉誄”,後有“祭妻文”——紅學家早就考證出,晴雯是黛玉之副,賈寶玉為晴雯寫《芙蓉誄》,那林黛玉要是死了,賈寶玉定會濃墨重彩地寫一篇更悲痛的洡文。在吳本裏,我們有幸看到了悼念林黛玉的誄文,這誄文比祭奠晴雯的《芙蓉誄》更加悲泣動人,不管是不是後人續寫的,這也是難得一見的絕妙好文,因此不惜全文轉錄如下:

維幹戈寥落之年,霜淒風緊之月,悲豔傷紅之日,怡紅院落魄公子含悲灑淚,唏噓考答蒼茫高天,感懷觸緒,長歌當哭,嗟悼亡妻。思及奠祭之所非祠非堂,僅荒渚野隴,衰蓬枯草,怎不悲恨盈腑,憤怨塞胸?然一無香燭佳酩,二無樂奏拜毯,三無果品臘豬,四無陪祭獻帛,僅拔茅以茹,折柳插槐而已,終不免愧悔嗟泣,無可如何至矣!思及當初妹妹所作:“天盡頭,何處有香丘”語,而今竟成讖言,濁玉淚亦殆盡,思慕感悼,豈有另備奠儀?淒惻哀痛,恨無瑤台仙藥。然情真意切,足表誠心,望妹妹泉下息怨體諒。吾今實乃瞻前不能顧後,唯有以虔誠癡心感我知音。又記卿詩曰:“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字字句句,似沾淚血。

吾妻林氏黛玉自臨人世,迄今凡十有九載,鄉籍姑蘇盛地,傑出名宦高府,棨戟拋卻故裏,遠投親眷新廬,萱椿終不相首,永作他鄉之客,思其容則清雅飄逸、堪同西子比娉婷,思其度嬌姿弱態,敢與飛燕賽嬋娟,其品貌則花月猶覺淺庸,其風度則茝蘭自為慚憐,看其眉娟麗似蹙若顰,橫雲臥柳,一番韻味,華章莫述,看其目明秀似凝淒含露,點漆灼星,萬般憐愛,斐文難賦,量其才則道韞擲筆,宋玉神疏,念其尊則金玉陋俗,珠翠粗鄙,祿蠹看官慚顏,世俗孺媼鹹仰;其為潔冰雪尚有微塵,其為尚昆侖猶在足下,其為節勁竹可同比肩,其為德鬆柏堪譽深長。妙筆興詠有章,詩社菊花魁奪,文雅點灑馥鬱,似聞桂醑蘭香;儉約惜物尚古,閨性嚴毅平修。持家以寬克眾。德美旦奭清一,疏昵惟善是嘉,孰料晴日蒙蔽烏雲,姣蘭偏逢狂飆,濁霧彌掩清靈,碧空潑染濃墨,遂使明妍褪盡罔屈,佳思淪為幽沉,飛龍陷於曲沼,遺恨無盡無窮。蒹葭似聞冤啼,匝地疑有悲聲。悲呼恍出荊棘,憤怨如聚蓬榛,蔓延天地,直上蒼穹。赤子黼黻,願以眾命換取玉容仙質;銀漢霜娥,齊助月兔搗杵回生之藥。然芳姿終散,倩影難尋,一把辛酸,唯歎夭折。楓楊蕭蕭,陰陽浩浩,杳杳潛寐,千載不寤。年命譬如朝露,失我故歡;人生忽如風絮,餘之永傷。憶昔妹妹拋家別父,孤苦無依寄身府下,姊娣悉慕詩才,奴婢鹹仰深恩。雖有慈祖仁親嗬護,忠婢貞鬟勤侍,然內心淒苦又誰能知?曾記妹妹初來始見,睹顏麵善,權作舊時相識,心有靈通,恰似遠別重逢。感慕嬌顏弱姿,送妹顰顰妙字,厭俗高低不擇,癲狂狠命摔玉。親密友愛意重,青梅竹馬情深,晨夕言和意順,行止略無參商。金玉謠言生妒,熟慣難免求全,賭氣荷包誤剪,躬自俯就回轉。籠袖喜聞奇香,俏語笑學咬舌。畸角同埋花塚,橋石共讀西廂。我是多愁多病,卿乃傾國傾城。情重愈發斟情,一心反成兩心。卿自臨風灑淚,吾則對月長籲。雖係人居兩地,實為情發一心。紫鵑慧辭試玉,公子魂魄失守。樁樁件件難忘,朝朝暮暮謹記。良緣喜待佳姻,宅院風波四起。蜥蜴謠諑龜龍,貞烈見嫉遭危。仕途人情紙薄,盍府竟被檢抄。惡子外通流寇,姨娘內引強梁。遮天黑雲汙濁,遍地白骨重疊。楸榆颯颯鬼泣,蓬艾啼猿哭屈。官高盡遭殺戮,骨肉自相戕伐。血汙遊魂驚心,草舞腥風濺淚。世情萬事衰歇,兄弟天倫喪亂。幽冥日近,蓬萊路遠。廝園依舊,卿何薄命?柳遮槐隱,孰何孤骨寂寞?青楓鬼吟,惟獨佳人無墳。繩碎巾漚,顰顰懷恨自縊,帕陳淚浸,瀟湘舊跡模糊。今日歸園,紫鵑芳影難覓,新仇舊恨,憑自堆上心頭。仰天泣號,青帝緣何無情?低首沉吟,地府忘收悲魂。昔景如影,思之曆曆淒梗。思慮趨深,難解失妻之惑。必定自縊槐枝,古今多少相似,屈子怨深,悲投汨羅,龐涓有恨,師敗自剄,西施功空,沉江泥葬,飛燕遭詆,貶庶己亡,如是運舛,鬱鬱投繯。楚王愧心,烏江刎頸,扶蘇情苦,泣昭拋生,文種憤主,劍逝楚郢,子胥誠心,夫差逼殺,不韋受牽,忍淚服毒,叔齊節高,首陽餓亡,幽王寵姒,驪山命歸,林林總總,不可盡述。

被諑譖兮悲兮愁,心煩憒兮哀兮憂。

虎兕爭兮鹹京晦,狼蠍侵兮舊邦墮。

宮廷蒙兮不見光,道遐迥兮業勳垂。

淩驚雷兮而狐疑,違紫都兮沼水堵。

犬戎為患,自堯舜侵擾中華。

漢唐諸朝兮,深受其害;

胡虜成勢,於秦楚覬覦長城,

宋元各代兮,盡遭之襲。

不幸兵戈之禍兮,蔓延當今之世。

欺舜之正裔,辱聖虞之功德。

嘲父輩之仁孝,蔑赫赫之靈天。

朝中跳梁兮,小醜猖獗。

世代剿襲之難滅,日月億兆兮不絕。

恨不能操戈被甲兮,以滅胡虜;

車轂短接兮,報切齒痛。

帶劍挾弓兮,以破戎羌;

持長矛兮,以除賊首。

帝陽司權,緣何包惡邪兮。

賊寇舉國施虐,四野血肉遍地。

胡騎滿城揚塵,八方哀聲載道。

天何如是之無情兮,龍戰於野血玄黃。

地何如是之冷漠兮,宦民奔逐孺婦喪。

華夏飲淚,黎庶含悲。

甘采菊逸兮,攜同顰卿。

仙乘輦車兮,不問塵寰,

人麵何處兮,荒渚有骨。

神靈有驗兮,不容佳侶。

恨如春草兮,劃盡猶生。

朱樓有夢兮,曆曆如近。

欲生雙翼兮,探尋鴻蒙。

碧落仙界兮,顰卿靜居。

煙蘿為障兮,臨茲莫睹。

破蒼蒲荊棘兮,誓攜卿手。

獻誠心怦然兮,忘卻煩愁。

結縭於瑤池兮,普仙同賀。

倏忽嗟歎兮,幻影成虛。

唏噓涕泣兮,佳緣不再。

人生不如意兮,遺恨難遣。

欷欷悵怏兮,彷徨語寂。

誌哀無盡兮,虔誠是禱。

聊成禮兮,誌為期祥。

嗚呼哀哉!尚饗!

-

整篇誄文有2059餘字,格式完全與《芙蓉誄》一致,有憶事,有訴情;有正規的祭文格式文字,更有模仿屈原楚辭的辭章。通篇彌漫著無比悲痛、悲憤、悲涼的情緒,可以說是“字字泣血、句句含淚”,難怪賈寶玉會在《紅豆曲》中唱道:“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有人說吳本是偽本,是後人續寫的,且不說各種伏筆如何對應得嚴絲合縫,就是這篇誄文,又有幾人續得出來?前麵的《芙蓉誄》已經夠精彩了,沒想到悼念黛玉的誄文更加精彩絕倫。不論吳本真假與否,能一睹這篇誄文,對紅樓夢也心無所憾了。

另外有意思的是,賈寶玉在念完給晴雯的《芙蓉誄》時,黛玉出現了。在癸酉本裏,黛玉念完給黛玉的誄文時,黛玉又出現了,不過是黛玉的魂靈。情節伏筆真是嚴絲合縫。吳本是這樣寫的:

念畢猶在嗟悼,忽聽背後有人戚戚然叫了一聲:“寶玉,你好。”寶玉回頭看那花遮柳隱處,影影綽綽走來一人。

想想這情景,真是讓讀者都快哭死了。

此章引用吳本(癸酉本)內容較多,也實在是那篇《黛玉誄》寫得實在太好,忍不住全文摘下。這絕非是為了湊字數。

(本章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