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奢摩他 毘鉢舍那 三摩缽提 禪那

(2019-11-13 06:44:01) 下一個

奢摩他:這個沒有疑義,就是止觀的止。

三摩缽提
(三摩缽提, 三摩缽提) 梵文的音譯。 猶三昧。
宋 蘇軾 《寶月大師塔銘》: “師於佛事雖若有為, 譬之農夫畦而種之, 待其自成, 不數數然也。 故餘嘗以為修三摩缽提者。”
清 龔自珍 《釋二門三點同異》: “《楞嚴》有三摩缽提, 《圓覺》有三摩缽提, 《涅槃》改為毘婆舍那。 三摩缽提, 翻觀也;毘婆舍那, 翻觀幻也。”參見“ <<三昧>> ”。https://dic.academic.ru/dic.nsf/chi_big_enc/4269/%E4%B8%89%E6%91%A9%E7%BC%BD%E6%8F%90


一塵:此可知三摩缽提毘鉢舍那應基本同義,就是止觀的觀。

 

禪那梵語?????dhyāna巴利語???jhāna),又譯為馱那演那佛教術語,意譯為思惟修靜慮,在佛教經論中,專指四種色界定。修行進入四種禪那的方法,為奢摩他毘鉢舍那止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6%AA%E9%82%A3

一塵:此處認為禪那即止觀的結果,四種色界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4d23f60102e1to.html

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三條進入實相的路

世上本來沒有“我”這個東西,所以,實際不存在“打掉我”這個說法。說“打掉我”,是為隨順那些認為“我”真實存在的人而言的。

 

“我”這個東西,就像你夜晚夢中出現的蛇,現在我們說去殺蛇,實際蛇並不真的存在,一旦你醒了就會發現這點非常明顯。如果現在你醒了,讓你再去殺昨晚夢中的蛇,那變得不可能,那蛇不存在!但如果你仍然還在夢中,讓你去殺那條蛇是可以的,因為你真的以為它是存在的。

 

諸佛菩薩教我們去除蛇,種種方法都是導致我們覺醒的,覺醒來認識到本無蛇存在。有三種除蛇的方法,所謂: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奢摩他屬於定門,三摩缽提屬於慧門,禪那是真如寂滅門。即,所謂修奢摩他即是修定,修三摩缽提即是修慧,修禪即是直取直用真如的修行。

 

譬如殺夢中蛇,如果你還在夢中,千真萬確地以為蛇是真正存在的,諸佛菩薩不說服你蛇是不存在的,他隨順你說“哦,蛇是存在的”,然後他帶領你一起去殺蛇,並教給你八萬四千種捕蛇殺蛇之法,直到你認識到所殺的蛇並不存在,而殺蛇的行為也是一種超級的玩笑,這就是三摩缽提法。以幻除幻,就是三摩缽提。例如,我們用拜倫·凱蒂的“功課”去調查虛妄的念頭,這也是三摩缽提法之一。它歸屬於這個法門。這是慧門。

 

什麽是奢摩他法?就是:宴坐靜室,直取靜相,不被他轉,覺動覺靜,及至極靜,突然所覺脫落,能覺不存。然後是一片純粹意識之光,無能無所,譬如十五夜皎潔月光,又如晴朗日清新的太陽。在這種狀態裏,直驗我無“我”,直見“我”生、“我”滅,直知“我”的虛妄性!我是一股虛妄的緣氣,突然有了自主意識,跳出來指認四大合和之物為身為我,指認六塵投影之物為心為我!然後,由此起認,念念受熏,經百千萬劫念的認同、強化等,最終使眾生堅定有個真實自體的“我”存在!這種取靜相,走定門,然後參破“我”的虛假性的方法,就是奢摩他。

 

真如寂滅門:不起幻,不除幻,不認幻,不滅幻,於一切物,觀物是物,與自本體,不增不減,直接是如,這就是真如門。坐在那裏,觀察萬物,如鏡起像;隨欲起言,如鼓自鳴;一切用動,本性不動。六界法塵掠過見聞覺知,如同樹影掠過牆。如此安於本性,不自造作,即是禪那。

 

上述三法,隨擇一門,專注深入,皆可破眾生堅固、以為實存的“我”!一旦我破,執著便破;執著若破,煩惱便滅。至此便可成就滅一切苦的“阿羅漢”果。

 

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三者於本體是一,分說是三。譬如一城,外在三路,方便出入。於城外見,似有三路,及入城內,三路合一,不見三數,乃至不見路相!八萬四千法門亦複如是。禪宗四祖說,一切戒門、慧門、定門皆入心源,誠然是也。一切法是路,同一城是心。若能如是知,如是會,則得佛心髓。

 

於修行中,慧是向導,定是馬車,真如自體是萬法之王。一切修行者,乘此馬車,依此向導,駛入法界。於此法界中,覺了幻我,息了幻想,滅了幻物,清淨解脫,無上自在。三世一切佛,悉皆如是!十方修行者,依此三門,回到實相無相界,寂滅無為!

 

南無諸法實相!

-------------------------------------------------------------------

一塵:此文很好地闡釋了禪那的另外一個含義,作為修行方法而不是結果的含義。此修法應該就是克裏希那穆提,Eckhart Tolle等人使用的方法。

(也許還包括一行禪師,也可能就是常說的保持覺知法。因為保持覺知,就要有一個如如不動在那裏。)

單修禪那與圓修的區別,還需思考: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附錄: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55a7ec0102ef42.html
辨析:三摩地、三摩缽底、禪那、毗婆舍那、奢摩他、禪、禪定

 

三摩地(定):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稱三麽地、三昧地;意譯為等持、正定、定意、調直定、正心行處。即遠離惛沉掉舉,心專住一境之精神作用。

三摩缽底:又譯三摩缽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意譯為等至、正受或正定現前。指禪定時,身心經由定的勢力所領受的平等安和之相。三摩缽底係指身心安和的狀態,即三摩地的境界。

禪那:譯曰思惟修,新譯曰靜慮,與禪定同。心定一境而審為思慮者。

奢摩他(止):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譯曰止、寂靜、能滅等。攝心住於緣,離散亂也。禪定七名之一。即止息一切想念與思慮,而心歸於專注一境之狀態。

毗婆舍那(觀):又作毗缽舍那,譯曰觀,見,種種觀察等。觀見事理也。

禪:又作禪那、馱衍那、持阿那。意譯作靜慮(止他想,係念專注一境,正審思慮)、思惟修習、棄惡(舍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功德叢林(以禪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無量等功德)。寂靜審慮之意。指將心專注於某一對象,極寂靜以詳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狀態。禪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對象則各異。禪及其他諸定,泛稱為禪定;又或以禪為一種定,故將修禪沉思稱為禪思。

禪定:禪為梵語禪那之略,譯曰思惟修。新譯曰靜慮。思惟修者思惟所對之境,而研習之義,靜慮者心體寂靜。能審慮之義。定者,為梵語三昧之譯,心定止一境而離散動之義。即一心考物為禪,一境靜念為定也。

定名七種: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本列舉定之異名,共有七種:

(一)三摩呬多,梵語sama^hita,譯為等引。等,即遠離心之浮(掉舉)、沈(惛沈)而保持平衡,乃身心俱安之狀態;引,乃由自力引起(發生功德)之意,能修此定,則離諸煩惱,而引發勝妙功德。等引通於有心、無心二定,但不通於散位。

(二)三摩地、三昧,梵語sama^dhi,譯為等持,又作正心行處。能修此定,心則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動,即心平等攝持之意。通於定、散,但僅限於有心位,而不通於無心,為定之本體。

(三)三摩缽底,梵語sama^patti,譯為等至。謂能修此定,正受現前,大發光明,慶快殊勝,處染不染,無有退轉,即已至身心平等之意。僅通於有心、無心二定,不通於散位,為定之自相。

(四)馱那演那,梵語dhya^na,譯為靜慮,或以音略譯作禪。謂澄神審慮,專思寂想,即鎮靜念慮(分別)之意,通於有心、無心、有漏、無漏,但限於色界之定,不通於無色定。

(五)質多翳迦阿羯羅多,梵語cittaika^grata^,譯為心一境性。謂攝心一境,策勵正勤而修習,即將心集中於一對象之意,為定之自性。

(六)奢摩他,梵語s/amatha,譯為止、正受。謂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滅一切散亂煩惱,即離邪亂之想念,止心寂靜之意,僅限於有心之淨定。

(七)現法樂住,梵語dr!s!t!a-dharma-sukha-viha^ra。謂修習禪定,離一切妄想,身心寂滅,現受法喜之樂而安住不動,即於現在世經由淨定、無漏定等享受定之法樂,限於色界之四根本定。

奢摩他VS毗婆舍那

“止”即指精神統一而達無念無想的寂靜狀態,“觀”指以智慧思惟觀察某一特定的理趣或事物。在戒定慧三學之中,“止”屬於定學的領域,“觀”則為慧學所概括。三界的止觀比重各有不同。色界四禪定是“觀”慧勝,無色界四無色定以“止”為勝,欲界定則唯有“觀”而無“止”。總而言之,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中,層次愈高,“觀”的比重愈少,而“止”則逐漸加強,至無色界最上的非想非非想處定或滅盡定時,完全沒有“觀”(慧)的作用,而成無念無想的狀態。在各級禪定之中,第四禪止觀均等。佛即在止觀均等的狀態中,進入其成道或入滅的境界。

三摩地VS三摩缽底

有關三摩地(即等持)與三摩缽底的差別,《大毗婆沙論》卷一六二曾列舉數說(大正27·821c):“有說等持一物為體,等至五蘊為體。有說等持一刹那,等至相續。有說諸等持即等至,有等至非等持,謂無想等至、滅盡等至。有說亦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由此應作四句,有等至非等持,謂二無心定。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有等至亦等持,謂一切有心定。有非等至亦非等持,謂除前相。”

依《俱舍論光記》所載,三摩地通定散、通三性,唯有心平等,持心趣向於境;三摩缽底通有心定、無心定,唯在定不通於散。此外,《瑜伽師地論》卷十一(大正30·329a):“等至者,謂五現見三摩缽底、八勝處三摩缽底、十遍處三摩缽底、四無色三摩缽底、無想三摩缽底、滅盡定等三摩缽底。”《瑜伽論略纂》卷五釋雲(大正43·67a):“三摩缽底通目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體。諸經論中就勝,唯說五現見等相應諸定,名為等至。”

三摩缽底的種類,若廣說大乘藏所立有五百種,小乘所立有六十七種,而在陳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一中則僅略舉境、眾類、對治、隨用、隨引及由事等六種體類差別。《十地經論》卷五所載(大正26·158b):“三摩跋提者,五神通。”即約等至之用而釋。

奢摩他VS三摩地

此外,一般常將“止”與“定”(即三摩地)視為同一者,然若據《瑜伽論略纂》卷五所說,則兩者仍有其相異之處,即三摩地通於定、散,複通於染、淨。奢摩他僅於定位中有,而於散心中則無;僅於淨位中有,而於不淨中則無;僅於“有心位”中有,而於“無心位”中則無。又通常將止、觀二者並稱為止觀,謂攝持心念,歸止一處,以防止神識飛揚散動,並遮止邪念妄想之生起,此稱為止;若能進一步開啟正智以觀照諸法,則稱為觀。故知雖將二者並舉為一詞,然相形之下,前者(止)之意義偏向消極性、防遮性,後者(觀)則具積極性、建設性之意義。

 

 

下麵的內容是博主加上的。

定的種類,定在《光記》中舉有三名。詳細一點,即有七種名:

1、三摩地(等持):是持心識於平等,而轉於一境之意。(或簡寫為三昧,或三摩提,普受通用)。

2、馱那演那:即(禪那,譯為靜慮)略稱為禪,禪定,坐禪等禪。均基於此而來。總於色界定而名(舊譯思惟修)。

3、三摩缽底(等至),依定力將身心至於平安之等,是專注之意很強(下麵八等至,乃據此而得名)。

4、三摩四多(等引)。等,指身心的平等安靜的狀態,是引發此狀態之謂。

5、奢摩他(止),指心寂止於一處的狀態。

6、質多翳迦阿羯羅多(心一境性),將心止於一境的狀態,是定的自性。

7、現法樂住,對於四禪的根本定而名,謂住於現前的法樂,是依果而附名者。

一塵:兩張圖片看原鏈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