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性禪師
禪與淨,是兩個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佛教修行方式。禪淨等持是自唐、宋、元、明、清以來中國佛教修證的總方向。然而,近年來,由於所謂末法時代的悲觀主義,而引發了一些欲以淨廢禪的偏激思想。我認為,對於佛教的認識,應該是整體、全麵的,禪與淨是中國佛教的兩大基石,任何一個都不可動搖。禪與淨在諸多方麵有著緊密的內在聯係。禪淨等持,在某種程度上,將出家僧侶與在家信眾、文化精英與普通百姓緊密聯係起來,將禪法與淨法兩大修證法門辯證有機結合起來,共同推動了中國佛教千年的繁榮。可以說,沒有禪淨等持,就沒有宋明以後的中國佛教的興盛。而念佛禪,則是禪淨等持的深化與發展,是禪淨等持思想與實踐的體係化和圓融化。今天,於此佛教大好的黃金時代,佛陀子孫如何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推動佛教向鑽石時代邁進,我認為,傳承與弘揚念佛禪,不失為大道之一。
一、破除以淨廢禪的偏激思想
1、佛法是觀機逗教,應病與藥,無有高下
《金剛經》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中國當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在《禪與淨土》一文中指出:“參禪、念佛等等法門,本來都是釋迦牟尼親口所說,道本無二,不過以眾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為應病與藥計,便方便說了許多法門,來攝化群機,後來諸位大師依教分宗,亦不過按當世所趨來對機說法而已。”“哪一門都是入道妙門,本沒有高下分別,而且法法本來可以互通,圓融無礙”。
他還說:“我平生沒有勸過一個人不要念佛,隻不滿別人勸人不要參禪。”
中國當代高僧弘一大師在《佛法宗派大觀》中指出:“原來佛法之目的,是求覺悟,本無種種差別。但欲求達到覺悟之目的地以前,必有許多途徑。而在此途徑上,自不妨有種種宗派之不同也。佛法在印度古代時,小乘有各種部執,大乘雖亦分‘空’‘有’二派,但未別立許多門戶。吾國自東漢以後,除將印度所傳來之佛法精神完全承受外,並加以融化光大,於中華民族文化之偉大悠遠基礎上,更開展中國佛法之許多特色。”
中國當代高僧圓瑛大師也在《複閻退之居士垂問禪淨二宗》信中說:“我佛說法,契理契機,因群機不等,故施設有殊,雖方便多門,實歸元無二也。”
釋迦牟尼佛開示的佛教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證悟無上道的不同手段、方式,隻是隨順眾生施化設教有所不同。而佛法本身隻有一個,方向和目標是一致的。
2、參禪是佛教修證的基礎與根本
中國當代高僧太虛大師說:“禪興則元氣複而骨力充,中華各宗教之佛法,皆藉之煥發精彩而提高格度矣。”他還說:“中國佛教特重禪觀為正統,要恢複振興,必須重修禪觀。可是越到後來越簡單了,僅看一句話頭,這樣門庭愈狹小、愈孤陋寡聞,便成一種空腹高心,一無所知的人,不但不達禪宗,而且也完全荒廢了教律,以致成為現在這樣的衰頹現象!實際上,連實行的淨土,也愈簡易愈陋劣而成空殼了 ”。可見,禪宗的興廢與整個佛教的興衰密切相關。
參禪是佛教修證的基礎,整個佛教都來自於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禪定中的驚天一悟。佛陀開悟時說的第一句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佛是覺者,眾生是迷者,眾生因為妄想執著的障礙,狂性不歇,可是都已經具有如來的智慧德相,隻是因無明妄想而使本有的佛性、本具的智慧德相顯不出來。佛性即是本性、本來麵目、妙明真心、法身、真如實相。佛法的一切經論,一切修行法門,都是為了體證佛性:消除錯誤顛倒的“妄想執著”,令“狂性頓歇” ,回歸本來。因此,可以說,禪是聖教之源、萬法之本。也就是說,禪是本性,是法源。
虛雲老和尚說:“參禪、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門,皆教眾生破除妄念,顯自本心。”
二、破除“末法修禪不能成就”之謬誤觀念
根據一般常見的說法,佛陀住世的時代,稱為正法;佛陀涅槃之後,稱為像法,隻有佛的形像做為代表;再過一段時間之後,稱為末法。末法時代,信仰佛教的人數漸漸稀少,信受奉行的修行人更少,修行而證聖道的人則沒有了,到最後,佛法因世間的邪說和物欲而滅盡。《雜阿含經》中指出,“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間已,正法則滅。”《法滅盡經》裏說“惡王出世,正法滅盡” 。《大集經》詳細闡述了關於五濁惡世末法的情況。《大集經》中說,諸比丘等,於佛滅度後第一個五百年中,能夠通過修習佛法獲得解脫,稱為解脫堅固;第二個五百年,能夠獲得禪定三昧,簡稱為禪定堅固;第三個五百年,隻能讀誦多聞,稱為多聞堅固;第四個五百年,僅能多造塔寺,稱為福德堅固;第五個五百年,完全陷於鬥諍言頌,善法消失,稱為鬥諍堅固。
末法一說的出現,本義是為了強調正法,要讓正法不滅。是為了讓佛弟子們有危機感,趕快精進努力,護持三寶,維持佛法慧命於不墮,為人類留存希望。很多大乘經典中說,佛陀為令正法久住,不僅說了很多大陀羅尼咒,而且囑咐諸大菩薩護持正法。越是末法,越有大菩薩出世,護持佛法,“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是菩薩的真精神。《涅槃經》中說“末法當中有十二萬大菩薩,持法不滅。”《大乘同性經》中說:“如來顯現從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唐代吉藏大師在《法華玄論》中說:“諸菩薩見如來法無有滅,常見諸佛,則萬二千乃至一切時皆是正法。”
《金剛經》雲:“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我認為,堅持絕對不變的末法觀念,悲觀消極、沒有自信,是十分錯誤的。佛經裏提出正法、像法、末法的真實義,是為了讓佛教徒和佛教團體裏不如法的問題能得到反省,是為了讓佛弟子發心,更好地護持正法,更精進勇猛地去修學。
佛法是因緣法、心法。今天,是千載難逢的佛法興盛的黃金時代,有很多殊勝的善緣、增上緣,隻要發大信心、大菩提心,相信自己努力不懈,就能夠修行證果,不受那些末法思想的影響,相信自己能夠跟隨佛陀的腳步,修行成佛,當生成就。法無定法,有殊勝的因緣、有正確的發心,就可以轉末法為正法,轉識成智,轉煩惱為菩提。
三、從禪淨等持到念佛禪
禪和淨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擺脫生死煩惱,解脫成佛。兩者不但不存在根本的分歧,而且有很多契合之處,可以相互融通。禪宗的明心見性,就是體悟真如、實相。淨宗所念的阿彌陀佛,梵文原意為“無量光”、“無量壽”,是對真如、實相的形象化、人格化。祖師們常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就是說阿彌陀佛、西方淨土即是自心本性的心性顯現。淨宗是從外在的人格化的、形象化的淨土入手,以信、願、行稱念佛名,當功夫精純,念到一心不亂,念而無念時,就能夠見到“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了。一旦見了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也就必然感應到阿彌陀佛及西方淨土了。
禪淨等持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久遠的時代。小乘禪法修行法的“十念”之首即為“念佛”,後來,禪觀與念佛相結合,形成了大乘佛教中的一種重要禪觀——念佛禪。在禪、淨獨立成宗之前,念佛禪的形式就出現了,主要是通過憶念、觀想佛而入三昧定境,且佛不僅僅限於阿彌陀佛。
最早把念佛禪介紹到中土的經典是《般舟三昧經》。漢代最早來華譯經的著名譯師之一支婁迦讖,在譯介大乘般若學的同時,也譯出了數部禪經,其中就有《般舟三昧經》,從而把念佛禪介紹到了中國。
《般舟三昧經》介紹了“般舟三昧”這一大乘佛教重要的禪觀,其特點就是與念佛法門相結合。經中指出:“有三昧,名十方諸佛悉在前立”,行此三昧,能獲得無量的功德,為了得此三昧,經中提出了“戒清淨,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的修行法。《般舟三昧經》以大乘般若空觀來指導念佛,通過念佛而證悟大乘“人法二空”的佛理。
《般舟三昧經》提倡一心念阿彌陀佛,對淨土法門在中土的傳播有相當的影響,同時,其將念佛與禪觀相結合,提倡念佛禪,突出一切“無所有”的般若性空思想,主張“心是佛心”,“心作佛”,這對後世的禪宗,影響深遠。
最早在具體的佛教修行實踐中,將念佛與修禪結合起來的,是東晉廬山慧遠大師。
慧遠大師是道安大師的弟子,在佛學上主要發揮道安大師的般若本無說,道安大師曾明確指出,戒定慧有機的整體。慧遠大師與道安大師一樣,非常重視禪修的重要性。慧遠大師則循著其“宅心本無”、“崇本動末”的思路,認為要達到解脫境界,離不開禪與智,他在《念佛三昧詩集序》中說:“夫稱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思專則誌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恬其照,神朗則無幽不徹。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並指出,“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他還專門請教當時在長安傳大乘禪法的鳩摩羅什大師時,問及《般舟三昧經》中的“念佛三昧”,討論了“禪定”中所見之佛的真假問題。
中國禪宗自四祖道信大師開始,就很重視般若經典中的“一行三昧”。 道信大師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中說:“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文殊般若經》中說:“佛言,法界一相,係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專注於無差別的法界,念茲在茲,一心不亂。《文殊般若經》還說,從稱念佛名進入一行三昧的方法,即是“係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是人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河沙諸佛法界無差別。”係心專念一佛名號,真正念到功夫深切,就可以明心見性,入一行三昧。
這樣一來,禪境就與淨土宗所要求的係心佛名、念念相續的境界相同。淨宗念佛達到《佛說阿彌陀經》中所說的“一心不亂”,則當前一念與佛法身融為一體,與禪門的一行三昧無二無別。
繼承道信大師法統的是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以念佛為淨心方便,如《傳法寶紀》說:“及忍、如、大通之世,則法門大啟,根機不擇,齊速念佛名,令淨心。密來自呈,當理與法。”以“念佛名”為方便,成為普遍的禪門修行方便之法。後來,弘忍大師的弟子宣什法師倡導“南山念佛門禪宗”。
及至禪門大師百丈懷海製訂禪林清規時,規定荼毗之時,稱揚彌陀聖號。
眾所周知,從佛教理論高度係統地融合禪淨,倡導禪淨等持的,是唐末宋初的禪學大師永明延壽。永明延壽大師是會通禪教、禪淨、禪律的集大成的學者,他以萬善同歸、理事無礙的思想,繼承中國禪宗自達摩以來以心為主、注重心性論的傳統,立“一心為宗”,調匯、融合佛教各宗,將一切經教納入“一心”,折中法相、華嚴、三論、天台等宗派以融合於禪。又融匯、調合、會通禪淨,提倡禪淨等持,他本人也是身體力行,持戒精嚴,參禪、行道、念佛,永明延壽大師集禪門法眼宗第三代宗師與淨土宗六祖為一身,威望極高,受到吳越王錢氏政權的尊崇禮遇和大力支持,對後世佛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宋代之後整個中國佛教的基本格局,被公認為是繼六祖慧能之後“古今第一大善知識”。
元代臨濟宗禪僧中峰明本大師承繼永明延壽大師禪淨等持的思想,在實踐上將話頭禪與念佛法門結合起來,開創了念佛禪的新的形式。他在給一位居士的信中說:
居士久親淨土之學,複慕少林直指之道,直以“父母未生前那個是我本來麵目”話置之念佛心中,念念不得放舍,孜孜不可離棄,功夫純熟,識見愈精明,道力益堅密,一旦於忘能所,絕氣息處豁然頓悟,始信予言不爾欺矣。
他借念佛為參究之體,達到“心中有佛將心念,念到心空佛亦亡”的境界,即與禪宗開悟不異,自然體會到 “彌陀西住祖西來,念佛參禪共體裁,積劫疑團如打破,心花同是一般開”的境界。明本大師的弟子天如惟則大師,直接將“阿彌陀佛”四字作為話頭來參究。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雲棲祩宏大師,將中峰明本大師所說的“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視為“萬世不易之定論”。
近代太虛大師在《中國佛學特質在禪》一書中,就將禪分為安般禪、五門禪、念佛禪、實相禪四種。他指出:“此說念佛禪,為後來專門持名之念佛法門所從出,但其不同的,當時修念佛禪的人大都是注重禪定而念佛,所以他們的念佛也就成了修習禪定的法門了。”
在《中國佛學》之《禪台賢流歸淨土行》一章中,太虛大師指出,在最初階段,禪淨尚未分家,念佛即是修禪,故有所謂念佛禪。當時以念佛觀為諸禪觀中之最高者,即遠公所謂“功高易進,念佛為先”。
當代身承禪門五宗法脈的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何嚐不是參禪,參禪參到能所雙亡,又何嚐不是念實相佛”,“禪者,淨中之禪;淨者,禪中之淨。禪與淨,本相輔而行 ”。虛雲老和尚還以詩偈闡明禪與淨的關係:“佛說一切法,莫非表顯心,安得禪淨門,妄自別淺深,一稱南無佛,心光自發宣,了此話頭源,當下達本宗。識茲佛來去,參禪證無生,動靜是如如,淨土即此間。”
當代高僧圓瑛大師在回顧其生平修行曆程時誦偈曰:
禪淨雙修四十年,了知淨土即深禪。
有人問我其中意,雲在青山月在天。
我的恩師明暘禪師在《佛法概要》裏也曾說:“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當前一念心性,與十方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這時便離開六識分別,與禪門的真如三昧,無二無別,而變為禪淨不分了,這樣看起來,若說淨即是禪,有何不可?”
四、念佛禪是禪家法門,而非淨土法門
從以上曆史的梳理可以看出,念佛與禪一直有著不解之緣,念佛禪更在中國禪的展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念佛禪可歸納為參究念佛禪和單純念佛禪兩大方式。
參究念佛禪,即在禪修參悟本心的的修持中稱念佛名,即融合參悟和念佛,把所念的佛號與禪宗所參“能念之人的本來麵目”結合起來,用念佛來懷疑念佛之人,身心處於疑情中,以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單純念佛禪是直接把阿彌陀佛或其他佛號當作話頭來參究。把佛號當作話頭,又參又念,以求開悟。由念佛而入禪,專心係於念佛,念至極處,達到豁然開悟。如《大集經》中所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禪淨等持與念佛禪,引領的要點在禪或在淨?佛教界有些不同的說法。我認為,從“禪淨等持”名稱看,禪字排前,可見禪法是帥,是引領者。從念佛禪的名稱看,名稱名的禪,也可見念佛禪講的是禪法(而非淨法)也。禪法是手段、方法,入禪是目的、目標,以此入得三昧,然後,本性彰顯,此是依靠內力解脫,是內因。隻是,念佛是該禪法的手段、方法而已。因為,佛教是講因果、講自救、講自我主宰的宗教。而同時,念佛,也具有助益促進禪者入禪,感應外力加持之功效,是外緣!從實相與本性上講,其實,內外不二。而這內外之力、內外因緣一旦結合,禪淨等持、圓融共生,則禪道何嚐不入、不悟,佛道何嚐不入、不成!
圓融、共生是佛教特有的重要精神,從禪淨等持到念佛禪,是佛教圓融、共生精神的最直接體現,念佛禪,體現的是禪與淨一體同源,相即相入,互攝互融,也是我們中華禪之心靈禪修法門的修證核心。
(作者簡介:本性禪師: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州開元寺方丈,福建省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