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淨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33(全部課程結束)

(2018-03-10 05:30:29) 下一個
唯識學概要講記33

淨界法師

    【221】淨土法門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好,請放掌。

    今天我想利用這個機會,我們把這個唯識學的教理跟淨土宗的念佛,跟大家做一個比較輕鬆式的研討,做一些互動。

    首先我們先談一談淨土宗的念佛法門。

    其實我們從現實的情況來看,淨土宗的念佛是很多元化的,不管是台灣、不管是美國、不管是其它地方,有些人是比較喜歡重視修福報的——做慈善事業的;有些人喜歡修止觀;有些人喜歡研究教理,各式各樣的人都是淨土宗的修學者。但是淨土宗它有兩個原則必須要遵守,你違背了這兩個原則,你就不是淨土法門。也就是說你的過程可以多元化,但是你的心態,它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第一個你要好樂淨土、第二個你要尊重名號。

    如果你對來生的規劃,你不喜歡到淨土去,那你就不是淨土法門。因為淨土法門,它一定是要在生命的規劃,他要做一些改變的:你一定要遠離娑婆世界的輪回,而到淨土的環境去,去親近十方諸佛的。所以淨土法門,它第一個規矩:就是你的來生的規劃,必須要設定——往生淨土!這是第一個重點。

    第二個:不管你佛號念多少,你可能一天隻有念一百句佛號,這都沒關係,但是你心態上要尊重這句佛號;如果你今天不尊重這句佛號,你也沒有資格叫淨土法門,因為它畢竟是一個他力攝受的法門、它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我們之所以往生淨土,沒有一種力量是來自於我們的生命的力量,不是!是來自於阿彌陀佛四十八種的本願的攝受。我們隻做了一件事情而已:我們成功的把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啟動了,叫做“感應道交”;後續的工作,都是彌陀對我們的加持攝受。所以你今天你可以少念佛號,這個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不尊重這句佛號,你就不是淨土法門。所以淨土法門它過程是可以多元化的,但是它的會歸是非常嚴格的——“好樂淨土,尊重名號”,叫做“順從本願”,這兩個規矩是不能動搖的,這是淨土宗的這個宗派的特色。

    【222】唯識學的特色是什麽呢?

    那我們來談談,我們前一段時間學的唯識學,唯識學也有它的特色。唯識學它對於生命的一個理論,它認為:所有的外在的環境,是你的內心變現的,所以你內心是決定了外在的環境,而不是外在的環境去決定你。這跟我們一般的思考是有一點衝突的,我們往往會把自己的痛苦歸咎在:欸,因為有人刺激我了,就這個環境傷害到我了,所以我痛苦,這是我們一般的凡夫的思考;但是唯識學是不同意這個看法,它認為你外在的環境,是你內心變現出來,你要自我反省。當然也可能不是你今生的因緣變現,可能是前生的你變現出來的,你前生的思想有問題,因為它的思想是相續的,所以唯識學它很重視內心的一種思想改造。所以唯識學它的整個唯識的思想,它雖然安立了八識,祖師把它會成三類:第八識的異熟;第七意識的思量——自我意識;跟第六意識的思考能力——了別。但是其實整個唯識學隻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管業力的阿賴耶識;第二個是管的思想的第六意識,這兩個。所以認為我們的生命隻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來自外境的業力。如果你今生活得很快樂,其實跟你的今生沒有太大關係,你也不要太得意,不是你今生的努力促成的,是前生的你做了善事,你要感謝前生的你;我們今天吃到的稻米,可能是去年栽種下去的,你隻是摘果實而已。所以你今生的快樂,跟你今生沒有直接的關係,那是你有一個美好的過去;當然如果你今生相對痛苦,這也不能怪今生的你,不是你不夠努力,是你前生做了錯事。

    所以唯識學對於業力這一塊,我們從唯識的整個學習來看,它把業力這一塊判做“依他起性”。它認為依他起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對錯,它隻是一種快樂跟痛苦的感受而已。

    其實人生本來是很單純,本來業力在釋放的時候,它隻給你兩種相貌:就是快樂跟痛苦。但是我們的第六意識是很複雜的,這個思想很複雜,就把快樂跟痛苦,就轉化成很複雜的人生:成敗得失、榮華富貴、貧窮下賤,就安立了很多很多的名言出來。從唯識的角度,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它在觀這個人生的時候,它在破第六意識的遍計執——你的錯誤的思想。我們看唯識學我們一路走來,我們學了十六堂課,我們看不出佛陀對業力這一塊有任何的評論,沒有!佛陀隻是告訴我們:業力這一塊——認命、隨緣,因為它總會過去的。你今天跟業力計較,你隻有越陷越深,處理業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處理!不要去動它——“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凡是想要處理業力的人,後果就是更糟糕!因為業力它帶動了另外一個業力,因為你陷入了阿賴耶識的業海,你就沒辦法脫身了;尤其是淨土宗的人,千萬不要去碰業力這一塊,你弄不過它的。你不要奢望用你今生幾十年的時間,去處理你無量劫來留下的業力,你最好不要這樣想,你最好不要不自量力。所以佛法告訴我們:阿賴耶識,這個業力,輕輕的走過去就好——不迷、不取、不動,這是最好的處理。如果你夠聰明的話,不要去碰業力這一塊,不要去計較業力。因為你去碰業力,業力就像蜘蛛網一樣,“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你會帶動另外一個業力,這個阿賴耶識,你越攪動它,它就越沒完沒了。所以學過唯識的人都知道:麵對業力就是不動!不迷、不取、不動。凡是你今生所碰到的人跟事這一塊業力,它都是一個既成的事實,已經是一個種子而變現的一個果報,是很難改變的。你要把精神體力,用在改變你的思想,來生是可以期待的,在你死亡到來之前,你可以好好的去規劃你的來生,這是你應該把握的。所以從唯識的角度,人生的目的隻有一個(可能有些人覺得很奇怪),從唯識的角度:就是你要放棄今生!要把生命放到創造來生這一塊,唯識的教義是這樣子。你要培養一個美好的思想,去開創來生,因為今生已經是不可期待了;就是說它已經變成水果了,但是你的思想,它卻是一個種子的醞釀。這就是為什麽佛陀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一個有智慧的覺悟的菩薩,他很重視他的起心動念:就是說別人對我怎麽樣,這個我不管,對我好,那是我的業力;對我不好,也是我的業力,但是我怎麽去麵對人生,我的思想——我起心動念,這是一個新的業種,它影響到我的來生。我們人生的最大的挫敗:就是我們花太多時間,去處理已經成就事實的水果;而忽略了去開創來生這一塊。所以唯識學,它很重視你的第六意識——思想改造。

    【223】我們怎麽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一)

    那麽現在我們要說什麽事呢?就是說:我們怎麽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其實唯識學跟淨土宗關係是很密切的,淨土宗它強調:好樂淨土、皈依彌陀,是吧?這兩塊也是思想。其實淨土宗在所有宗派裏麵,它最有關係的就是唯識跟天台這兩塊,它也重視思想,何以見得?看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就知道,蕅益大師在前言,第一句話講到:“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淺深。”就是你今天會不會往生,完全是你的思想——你的心理素質;至於你往生以後,你的品位是上品、中品、下品,那就是你的業力了,你修了多少福報?你的善業力有多少?所以淨土宗它是強調隨念往生,它不是隨業啊!所以也就是說你今生是不是往生,跟你對淨土的好樂、對名號的皈依,這種思想建立起來沒有?所以唯識學是重思想——重第六意識的思考;淨土宗也重視思想,淨土宗的修學:重思想而輕業力!當然你不能造重大的業力,因為你造了重大的業力,臨終你很難受的,你業障現前的時候,你很難保持正念。所以淨土宗對待業力是:誓斷一切惡!但是對於修善度眾生這一塊,不是非常強調,隨緣就可以了;但是對斷惡,它也是很強調的。所以我們如果學了唯識以後,你善用第六意識,對淨土宗是有很大幫助的。那怎麽樣把唯識的這個第六意識的思考模式,把它運用到淨土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談的主題了。

    第一個:我們可以歸納成一種信仰式的念佛。從唯識的角度:思想的改造,第一個就是改造你的信仰。你信仰不改變,你的思考模式是不會改變的。我們以前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的思想,就是:貪念娑婆,不樂淨土,這是一個錯誤的信仰。我們對於娑婆世界太過於貪念,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看到娑婆世界的真相;不樂淨土:雖然十方諸佛都創造很多美好的世界,等我們去,但是我們誰也不想去。所以這兩種信仰你不改變,你淨土法門就沒辦法走下去了。

    所以唯識學呢,它就是——名言,你要建立一套新的名言分別。我們以前的思想,是活在自己的妄想,就是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可能小時候,曾經有一些什麽生活經驗:有遇到某種人、碰到什麽事情,我們的心取到一個影像,這個影像可能給你極度的快樂;也可能給你極度的痛苦,總之給你一個終身難忘的感受,然後你這個影像,就把它牢牢的給catch,抓住不放,就是心有所住!那麽這個影像,就影響你的信仰。所以我們一般人,很少很平靜的去看外在的世界,很少。也就是說你從小到大,可能是你前生累積很多的影像,這個影像會給你一些概念的,所以我們就是心隨妄轉,我們寧可相信我們心中的影像,這種片段的、不全麵的影像,給我們很大的誤導。

    【224】我們怎麽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二)

    比方說娑婆世界。諸位認為娑婆世界是如此美好嗎?當然它也有美好的一麵,但是總相來說,它痛苦多於快樂,這是事實!隻是我們今天在付出痛苦的時候,我們心中總是存著:哦,這個痛苦可以給我們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痛苦,我們願意去忍受。你從小的讀書——工作,其實我們付出很多身心的痛苦、辛勞——“諸欲求時苦”:追求的時候辛勞;“得時多怖畏”:得到的時候,你心中也是戰戰兢兢,你很怕失掉;就算失掉了,你就“失時懷憂惱”,所以“一切無樂時。”

    所以娑婆世界,它所有的快樂,都來自於一種不安穩,娑婆世界沒有一個人有安全感的,說實在的,因為你知道這個快樂是不堅固的。就算你今生不會失掉,你死亡到來的時候,你要全部的破壞。所以我們生生世世的輪回:我們今生在這裏投胎,好不容易把環境適應了;結果死掉以後,業力把你飄到非洲去了;甚至於你造了罪業,業力把你帶到螞蟻的果報去了。所以我們在娑婆世界的輪回,我們永遠在適應環境:好不容易做一個螞蟻,我也習慣了,欸,死掉了;來生變成一隻狗。所以你就是說生死疲勞啊!你隻要不離開輪回,你人生永遠沒有安全感,娑婆世界沒有安全感這回事。因為它是一個無常動蕩的環境,因為你大環境是動蕩的,你就不可能安靜下來,這就是佛陀要我們離開輪回的原因,因為你太沒有安全感了。

    所以我們以前對娑婆世界的好樂,是錯誤的理解,我們看到的娑婆世界的片段,可能你看到的娑婆世界某一種美好的東西,所以你喜歡了娑婆世界,你願意繼續輪回;但是我必須提醒大家:你看到的美好的人、事,隻是一小片段而已,你沒有看到娑婆世界的全貌,所以你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佛陀出世以後,當然第一個講到苦諦,它的第一個:就是無常!娑婆世界對我們的傷害,來自於佛陀說的:欺誑性!它老是欺騙我們。你看魔術師,佛陀經常用“如夢幻泡影”,這魔術師一下子變成一個兔子,欸,兔子變久了也就習慣了,欸,這個兔子沒了;下來變成一隻貓……所以它就是一種變化的一種情況。所以我們第一個:改造我們的一種貪戀娑婆的信仰!你必須告訴你自己:娑婆世界不是一個很好的安住處。這是第一個——厭離娑婆。

    第二個:欣求極樂。我們離開了娑婆世界,應該去哪裏呢?所以我們就必須對淨土有所了解。其實我們以前不好樂諸佛的淨土,主要是因為我們不了解淨土,因為我們誰也沒有去過淨土。所以你這個就必須要學習了,你必須從經典裏麵,透過佛陀的開導——他所設立的這種文字相去學習了。

    【225】我們必須要對淨土有所了解!

    大方向我們在學習淨土的時候,你要分成兩塊:第一個你要好樂淨土;第二個你要尊重名號。好樂淨土在《彌陀要解》分兩塊:一個安樂道;一個解脫道。第一個:你要學習淨土讓你快樂的這一塊。比方說淨土的身心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到了極樂世界你沒有痛苦的感受,它所有的環境都是如意的:你眼睛看到的色塵、耳根聽到的音樂、你所接觸的人,都沒有一種傷害性的、逼迫性的痛苦的感受給你,當然這個地方經典講很多,我們就不再論述了。總而言之他的色身也沒有病痛;當然淨土,他的飲食也不要經過追求——他“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不用去工作,把你寶貴的八個小時,換取你的衣食,浪費很多的精神體力。所以你可以從安樂道裏麵,你可以規劃出極樂世界的快樂,它的重點在於:自然的!

    凡是一個快樂要經過追求的,就一定有過失!因為你要追求,就有得失的問題了。娑婆世界的快樂問題,為什麽這麽複雜?因為它必須要追求,追求的過程就必須產生競爭跟對立,就有成敗得失的問題;所以極樂世界的快樂,它最殊勝的是來自於它是:自然的給你一種快樂,那是彌陀本願的攝受。所以我們對於淨土的了解,第一個:是一個安樂的國土,這第一個。

    第二個:極樂世界是一種清淨的國土。娑婆世界的快樂,很容易帶動我們的欲望,我們會有一種更多的追求。所以我們看人世間沒有一個人是滿足的:他有了更好的房子,說你應該滿足了吧,不對!他隻滿足了幾年,三年後、五年後他會看到更好的房子。所以娑婆世界的快樂,來自於它會刺激你的欲望——貪欲,而這是一個無底洞啊!諸位,極樂世界的快樂,它不會帶動你的欲望,它會讓你“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因為它不是業感的,它是彌陀本願攝受的。所以極樂世界的快樂,是沒有過失的快樂;娑婆世界的快樂是有過失的,你要付出代價的。其實從佛教的因緣觀:福報大的人比福報小的人更容易造業的,要小心。你今生的福報你弄得不好,你要付出來生痛苦的代價的,因為你比一般人容易造業。因為你的業力,善業給你快樂的時候,它同時刺激你的煩惱,除非你很有定力呀。那麽我們要說什麽?就是說我們對極樂世界的了解:第一個它是安樂的;第二個它是解脫清淨的。所以你在這安樂的環境當中,你不會產生放逸的煩惱。

    所以我們透過唯識的一種思想的名言,我們可以重新對於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一種正確的了解——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就是唯識強調的:善用你的名言——你用什麽樣的思想,你的思考模式很重要;你往哪一個方向思考,你就帶動你的不同人生。所以從淨土宗的正確思考: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是第一個思考。

    【226】我們必須提升到觀照式的念佛

    第二個:尊重名號。你必須把你所有的淨土的功德,跟佛號做一個連結。諸位,你沒有本事去創造淨土的功德,你沒有本事的,不是說你今天你喜歡到淨土去,你就可以去的,沒有這回事情,業力不會放過你的。所以你必須要把所有的願景跟名號連結起來,因為有彌陀本願的攝受;也就是說你必須把來生所有的希望——你的願景跟佛號做一個連結:因為有彌陀本願的攝受,你才有資格厭離娑婆、你才有資格往生淨土,所以你對佛號更珍重了!所以淨土宗,它其實也是強調思考模式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尊重佛號,這個都跟唯識有關係吧。當然這個都是一個基礎的工作——建立對淨土的好樂、建立對名號的皈依,這個隻是淨土宗的基本功而已,叫做“信仰式的念佛”,但這樣子也不能夠完全保證往生。第二個:我們必須提升到觀照式的念佛。“觀照”就是觀照生命的本體,觀照“空性”這一塊。很多淨土宗的人不碰空性,這一塊你是很危險哪,為什麽呢?因為淨土宗的往生,不是說你在佛堂,你感覺到:哦,我這一堂功課做得不錯,我現在的心態在念佛裏麵、在誦經的過程當中,我已經真實的憶佛、念佛,我真實的發心要往生淨土了,你就可以往生了,不是的!平常的念佛都不能算數的。淨土宗的往生的成敗在“臨終的正念”,諸位,臨命終跟你在佛堂用功,那是兩碼事。臨命終的時候:它第八識——你無始劫的習氣會現前——阿賴耶識會現前,那是臘月三十算總帳的時候了。你平常的操作隻有第六意識了,所以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必須麵對你無始劫的煩惱習氣。當然不是所有的妄想都會幹擾你,但是有些妄想跟你的堅固執著結合的時候,形成一種顛倒妄想——我們一般說的盲點的時候,你這個佛號就糟了。我們在生命經驗當中,有些人跟你因緣特別深的;我們在生命經驗當中,有些事情你真的放不下的:有些人對財富、有些人對名聲、有些人對眷屬的親情,反正你會來娑婆世界,你的人生一定有盲點!你沒有執著某一件事情,你今天不會來娑婆世界。所以你雖然建立一套新的思考:你願意欣求極樂、你願意皈依名號,但是你可別忘了,你過去的心中,有一種強大的勢力,你很難掌控的,在《楞嚴經》給它一個名詞,叫做“顛倒妄想
”——顛倒想;就是這個想法一出來的時候,你沒辦法控製自己了,你沒辦法控製的。所以在佛法裏麵,隻能夠用空觀來加以對治了——空性的智慧!
在空觀的智慧當中,當然它是兩塊:一個是根本的空觀;一個是對治的空觀。根本的空觀,就是《楞嚴經》說的:你要回歸到你的真如本性。根本空觀就是:你要觀想你是本來清淨,生命裏麵本來什麽都沒有的;另外一個就是所謂的對治性的空觀——我們在唯識學講的“無分別智”。就是說其實有些妄想,你要對治它是很難的,你隻能夠把這個妄想直接切斷——就是你不能去想。你不能夠把這個火燒得已經滿森林了,再去對治它,那時你已經沒辦法對治了,尤其是你的盲點。所以佛陀在對治煩惱分成兩塊:微細的煩惱,可以事後再對治;特別堅固粗重的煩惱,你在一開始有征兆的時候就要切斷,就要把這個名言切斷,叫“斷除名言”,叫做“修無分別智”,你要提前對治。所以如果你今天不碰空觀的人,你的生命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你一方麵欣求,想要往生淨土;但是你心中有一個很深固的盲點:你又執著某一件事情,但是它畢竟力量大,因為強者先牽嘛,它是你無量劫來熏習的一種習氣,你不是它的對手。所以你看我們在淨土宗實際的操作例子當中,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他佛號念得好好的,突然間變卦了;他本來你在助念的時候,他是非常的隨順佛號,他的心是跟著佛號運轉的,但突然間臉色變了——磁場變了、心態變了,就是他的煩惱浮出來了,他的思想改變了。就是你平常這個地雷,你就不處理嘛。所以我們必須要接觸空觀,就是把生命歸零,就是說:你一定要有一套方法,當你很堅固的執著出來的時候,你怎麽麵對它?你不能假設這個煩惱,臨終不出來,這個是不切實際的。因為臨命終的時候,阿賴耶識粗重的習氣、業力都會起來的。我們的確沒辦法麵對,我們無始劫來留下很粗重的、堅固的執著,
有些人你看他對親情特別執著,他的兒子根本就是一個放逸的境界,他還是會照顧他,這沒辦法,因為盲點,什麽叫盲點?就是沒有理由。當然你看別人很清楚,你自己在起煩惱的時候也是這樣子——旁觀者清嘛!

    這種盲點你隻有一種情況:就是你不去想它!無分別智就是:這個思考你不能繼續再思考下去,你不能用邏輯道理去麵對它,你沒辦法麵對了。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說:有些煩惱你必須跟它溝通的,欸,你這樣做,你這個罪業,會給你來生痛苦,你今生一時的快樂,會給你來生很久的痛苦,你願意嗎?有些比較微細的煩惱,我們可以用佛法的道理跟它溝通的,用創造一個思想,來麵對另外一個思想,這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堅固的執著是不能溝通的,你沒辦法跟它溝通的,因為你不是它的對手,它已經起顛倒了,你怎麽跟它溝通呢?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你不能再想下去了,斷除一切的分別——佛陀的智慧啊,修無分別智!

    所以無分別智這個法門,專門對治這種每一個人心中的盲點,就是最好的溝通:就是你不要想它了,“一念不生”是最好的溝通。因為妄想本身是沒有力量的,它本來就不真實,因為你不斷的想它,你給它力量的,你隻要不再給它能量——你再不給它名言,它自己會枯萎的,它自己會沉澱的。所以我們必須要麵對煩惱的時候,注意兩塊:一個是微細的煩惱,這個是可以透過溝通來轉變它;有一種是不能溝通的,就是你隻要不給它能量就好——你隻要不要再想它,它自己會沉澱下去,所以帶業往生就是這樣子,你不要再去給它能量了。所以我們從信仰式的修學,可以提升到空性的修學,開始麵對我們內心的煩惱習氣了,即便不能斷除,起碼讓它安定下來。

    【227】必須把往生的心跟菩提心做一個圓滿的結合!

    那麽第三種:就是從空性的修學,提升到菩提式的修學,這是最高境界了。我們前麵兩種的修學都是站在我們個人的生命、個人的緣起,來談怎麽改造我們的來生、改造我們的生命,但是淨土宗的人我必須提醒你:你到淨土去其實是為了成佛的,不是隻是追求個人的安穩快樂而已。佛教的思想很強調一個概念:叫“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就是你必須把你一種個人的生命體,把它擴充為無量的生命體,就是“無盡燈”法門。

    所以你最好在因地的時候,把你每一句佛號,都能夠把每一個眾生都考量下去。你這個佛號的船隻坐你一個人,以後這個佛號會很孤單的,會很孤單的!你隻能夠自受用。“法性量等虛空,眾生發心自小”,阿彌陀佛的功德,它本來是一個全麵性的功德;但是因為你心量太小了,所以你隻開啟它某一部分的功德,非常的可惜啊!所以我們一再的鼓勵淨土宗的同修們,你既然花同樣的精神體力在念佛,其實你可以把佛號的功德開得更圓滿,就是擴大你的心量。你把“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景,放到這句佛號去,這個佛號以後的力量會發揮得更大,就這個車子的力量更大,它不但帶你到淨土;它還會不斷的陪著你、加持你,直到成佛為止。所以我們必須把往生的心跟菩提心做一個圓滿的結合。所以在整個淨土宗的修學:除了你能夠去思惟娑婆世界的過失,極樂世界的功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以外;思惟空性,調伏你的粗重煩惱;你還要思惟佛道的問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然這個是後半段,最圓滿的念佛——為了菩提道而求生淨土,為了成佛、為了廣度眾生而念這句佛號,這樣子的念佛是最圓滿的,你能夠成功的把所有佛號的功德都開啟出來。

    總而言之,淨土宗它是二力法門——心力跟佛力的結合。佛陀的功德已經準備好了,佛陀花了很長的時間,把這句佛號創造出來,其實佛陀的功德已經沒有瑕疵了,他已經成功的做好無量光、無量壽,關鍵是你準備好了沒有;也就是說,你是用什麽心態來念這句佛號,佛陀會給你相應的東西。如果你要的是糖果,佛陀隻好給你糖果;你要的是蛋糕,佛陀就給你蛋糕;你要的是摩尼寶珠,佛陀就現出摩尼寶珠給你。所以淨土宗的人一定要知道:心力會帶動佛力的;雖然佛力也會加持心力,也就是說你準備好了沒有?這就是為什麽淨土宗的人,你不學唯識的人,你根本不知道第六意識怎麽去操作嘛。

    諸位,阿彌陀佛,他可以對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阿彌陀佛不能改變你的思想!如果你一意孤行,佛陀是拿你沒辦法的。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你準備好了,佛陀也準備好了,這才叫“感應道交”;你都不準備,你該打妄想打妄想、該起顛倒起顛倒,你就是時間到了去念念幾句佛號,你得到的隻是糖果——得到人天的快樂,因為你的思考模式沒變。

    佛號是沒有方向的,它是一個萬德洪名。但是這個佛號,到底是投入了娑婆世界的輪回,變成人天果報;還是到了淨土;還是這個佛號能夠永遠帶到你成佛,是你的思想決定的,叫“心力引導佛力”。所以做好你思想的準備,變成很重要了,因為它決定了這個佛號會給你什麽東西,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要結合唯識學的道理。因為整個第六意識的思想改造,講得最清楚的、最有條理的就是唯識學。因為你再往後走,你到了《楞嚴經》、《法華經》,它已經不談第六意識了,它完全講真如了,那是不生不滅的境界了。到了《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的時候,佛陀會假設你已經學過唯識學了;就好像你讀到碩士班,他假設你學過大學了,他不會重複以前的東西了,他直接講不共的東西。

    所以你現在不知道,怎麽從第六意識的生滅因緣裏麵,去改造思想,你直接接觸《華嚴經》,《華嚴經》的東西完全不動念頭的,那是“稱性起修”,那完全講真如緣起的境界,但是問題是:你連基本的工作都沒做好嘛。我們要先求改造思想,然後才有資格談到不生不滅,所謂的沒有思想,因為到了真如的境界,是沒有什麽思想,那完全是願力的表現,那是菩提心跟空正見……到了《法華經》、《華嚴經》,全部是你的菩提願力的顯現嘛,哪有什麽思不思想?它認為你思想早就應該調整好了;但是你忽略了唯識這一塊,就好像說你這個基礎都沒做好,你就直接跳到空中花園去了。

    《法華經》、《華嚴經》全部是稱性起修,它才不跟你談什麽思想盲點這一塊,它認為你應該早就準備好了,你應該上路了。所以我們務實的淨土宗的修學,先從信仰下手:信仰當中去改造我們對娑婆世界的信仰、對極樂世界的信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然後到空性的修行當中呢,調伏我們的盲點,把生命歸零,回到我們原始的清淨心;最後再發起廣大的菩提願。我們不是順從本願而已,我們要順從廣大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這樣才是一個圓滿的念佛法門——信仰、觀照、菩提。當然這個都是跟唯識的操作有關係。好,這堂課我們等於是把前麵的唯識學,跟念佛法門做一個總結。我們先講到這,有沒有問題,可以討論一下。

    【228】一切是唯識所現的意義是什麽?

  學員:師父慈悲!常說一切都是唯識所現,唯識無境,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痛苦不幸之事,我們不想讓它發生,但它還是發生了。可否請師父再解釋一下:一切是唯識所現的意義。阿彌陀佛。

  師父:它的唯識學,它沒有隻講第六意識,對不對?唯識學它也講到第八識嘛!第八識它不是歸你管的,如果唯識學隻講第六意識,那就很簡單了,是吧?你喜歡怎麽樣它就怎麽樣,那是極樂世界的境界。唯識學它分成兩塊:一個第八識管的業力,業力它要釋放的時候,它不管你的,它不管你喜不喜歡的。所以這個最頭痛的是第八識,它把無量劫來你的善業、惡業都保存起來,而且我要提醒你:第八識是無意識的狀態,你隻能夠引導它,你不能控製它,它業力釋不釋放,你沒辦法決定的,第八識不歸你管的。所以佛陀為什麽要我們認命隨緣?就是你根本說了不算嘛!你不希望痛苦,它還是會痛苦;既然它不歸你管,你就少費那個心思了。我們現在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掌控一個不歸你掌控的東西;而你該管的沒管。該是你管的:第六意識——你的思想可以改造的,你不去做,結果你去管一些外在的因緣果報,這個本來就不該你管的,所以凡夫就是錯用心唄。我們都是去計較今生的成敗得失,結果死亡到來的時候:哦,全部都沒了!結果你發覺你的內心的很多問題,沒有處理的,來不及了。所以我們每一次到死亡的時候,全部都後悔,然後曆史一再的重演。

    諸位,業力不是你該管的這一塊;既然它不歸你管,你就不要把心思放這一塊了,你想想你能夠控製的。就是說人生有一半是無奈,有一半是充滿了希望,你不要把心思老放在無奈的地方,你的痛苦是你自找的,你把心放錯地方了,業力,是不歸你管——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本來就不歸你管,你一定要管。你說你生一個小孩,這個小孩歸你管嗎?你隻有盡責任、義務,他歸你管嗎?他有他的業,你有你的業,是吧?他要是欠你的,他會對你好一點;但是你欠他的,你就認命了,是吧。因為一定有共業才有家庭,所以他不歸你管,你一定要管他,你就自找麻煩了!所以就是說我們不能改變今生,但是你可以改變你的念頭。就是你有些東西,你不能去碰的,前麵有一個地雷,我沒辦法處理掉,但是我可以閃過去——趨吉避凶。沒有人說要把所有的凶都去掉,這個也不現實,他叫你避凶,他可沒叫你把所有的凶都消除,你有本事把無始劫業力都處理掉,不可能!記得:有些是該你管,比方說你的思想,這個該你管;有些是不該你管,你最好分清楚,你才不會踩到地雷。

    【229】為什麽有些人沒有修止觀而念佛往生了呢?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有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鍋漏匠,由諦閑法師安排他在一個破廟裏修行,因為他小時貧苦,沒有讀過書,所以諦閑法師隻教他一心念佛號就可以,他老實念佛三年後就立地往生。那弟子的問題是這個鍋漏匠,他目不識丁,也沒有機會親近善知識、也沒有聽經聞法、也不知道什麽是菩提心,他隻靠念佛就有這麽殊勝的成就。那弟子的疑問是:他是嫌命苦而求離娑婆,並不是真心明白苦諦而欣求極樂;二、他隻有事修、沒有理觀;三、他不知道菩提心是什麽……

    師父:你怎麽知道他不知道呢?好了,這個問題我大概知道你意思,OK 了。修行都是個人化的了,其實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們隻看到他今生沒有學習過,你看六祖大師,他今生哪有學什麽教理呢?他是一個送柴火的一個傭人,他就把柴火送過去,他主人叫他去送柴火,他送過去了,那個主人誦《金剛經》,誦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馬上就開悟了;我們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沒有感覺。但是你不能假設你是六祖大師,是吧?佛法的修學,我們身為一個法師,我們從正常的方式來引導大家,但是有些特殊的個案,的確!我們不知道你過去做了什麽,但是呢,可能你前生這個次第你已經走過了。但是從一個法門的施設,我們必須假設每一個人都是業障凡夫。但是我要提醒你:你最好不要觀想你是六祖大師,不要高估了自己了。如果你本身就不貪戀娑婆,你本身……前生就已經把欣求極樂這塊做好了;你本身就沒有盲點——你對什麽事、人事,完全沒有執著:誰對你怎麽樣你完全無所謂;你失去了什麽東西你也不會痛苦,那你就不需要修空觀了,你沒有這個病,你根本就不需要吃藥嘛。但是我這要提醒大家:不要高估了自己,如果你有這個病,然後你又不想吃藥,你的後果就是病更嚴重。

    蕅益大師、曆代的祖師,他們抉擇的一套係統方法,是一種正常人的道次第;當然你也可以不走,你說:欸,我沒有這個毛病,我不需要這個過程,那隻有你知道了,的確有些人天生本來個性就淡薄。當然佛陀的法藥,你要吃到什麽程度?答案就是隻有你自己知道。我們也不排除有些人根本什麽都沒有準備,他直接念佛就往生了,這種人前生已經修的非常好,好幾生的修學,他前生……合理的推論:他前生隻是一時的失誤,沒有往生,所以他今生一念佛,本來就水到渠成,但是你是這種情況嗎?所以其實哪些藥你該吃,哪些藥不該吃,我們都已經不是有神通的善知識,所以你現在隻能夠做你自己的醫生,末法時代——“有法無人”。所以做為一個法師,我們隻能夠把這個法抉擇出一套係統,至於怎麽用,我們不能夠抉擇一個個人化的佛法,我們做不到;我們隻能夠抉擇出一套通途性的佛法,就是原則性的佛法,但是個人要怎麽操作,你自己去嚐試吧!當然你也可以跳過某一個階段,說這個過程我可以不經過,可以!你要有把握:我沒有這個病。那你說我沒有這個執著性,那你就不需要修空觀了嘛;我本來就很有菩提心,那你就不用修菩提心了嘛,不過菩提心例外,菩提心是多多益善,它跟斷惡不一樣,有些法門是多多益善的。所以你說你不修菩提心,這個就不合理了;你說你不斷惡,這個可以理解,因為你沒有這個惡,就不需要斷;但是菩提心它是多多益善,它是一種串習。所以該怎麽操作,你們自己看著辦。

    【230】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為因緣而發出來的?

    學員:師父,我想請問一下:我們經常說要發菩提心,那這個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為因緣而發出來的一個心?

    師父:好,請坐!從天台宗的角度,認為我們本來就“性具”,它是一種“性具”的思想,這是我們明年的課程,它很強調“性具”。其實所有的善根我們都本來就有,但是你怎麽把它激發出來,那就是“發”的問題了。凡是要講發動的,一定是要造作了,是吧?所以佛法的修學,從天台宗它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不生滅”就是說你本來就有,但是你要有生滅的第六意識的造作,去啟發它;就好像說大地裏麵本來就有石油,你要沒有石油,你怎麽挖也挖不到;但是你不去開采它,它等於沒有,因為你沒辦法受用,對不對?所以本來就有,跟後天的努力,它是不衝突的,它是一個性德,一個不生滅的性德;一個生滅的修德。所以你要發願,發菩提心從願力下手,先設定一個目標。我們什麽事情都是要先勉強,然後才有自然,既然講“發”,就是勉強了,到最後才有所謂的菩提心的相應。因為有些人會不同意,比方說你的自我意識——你第七意識就不同意了。我們一般人的思想裏麵,是保護自己的——我愛、我見、我慢、我癡,我們會保護自己:我憑什麽要為眾生努力呢,是吧?

    所以你發菩提心的人,你心經常要衝擊矛盾——真妄交攻,但是你必須要說服你自己,用不斷的道理跟自己溝通,因為這樣子對你是最有利的;就是說你不發菩提心,你的生命隻有越來越狹隘。佛陀為什麽成佛?我們以前也沒有少幹很多的善事:我們過去也曾經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我們修了很多的善業,那些善業跑哪裏去了呢?散落到卑賤的快樂的果報去了。為什麽這個善業到佛陀的心態,會變成一種無止境的常樂我淨的功德出來;為什麽這個善業到我們的生命裏麵,變成一種卑賤的人天果報呢?為什麽?因為我們的心態不好!所以你發菩提心以後,會讓你所做的所有的善業更加的廣大圓滿,同樣一件事情,你何樂而不為?所以你必須要透過很多的道理,跟自己溝通。因為我們喜歡保護自己,結果把自己弄得越來越卑賤、越來越痛苦、越來越狹隘,這是不好的心態——自我保護不是好的心態!所以唯識學的理論好就好在:它很強調思想改造。思想是可以改造的,你可以透過學習,透過跟自己溝通,所以發菩提心是很重要了;念佛也是這樣,你至今用自私的心來念佛,阿彌陀佛給你的功德,真的很有限,因為你心態沒有準備好。

    【231】如果想修無分別智要從哪裏著手?

    學員:師父慈悲,聽您上課時曾經說過,有一母親他有兩個兒子:一個是看書的時候睡覺;另一個是睡覺的時候還看書。請問師父:這個母親,如果想修無分別智要從哪裏著手?

    師父:這個母親,其實她是看到了同樣的影像,是吧?大兒子也在打瞌睡,小兒子也在打瞌睡。但是就著母親的世界裏麵,她的解讀,她認為大兒子是放逸的,因為她認為大兒子拿到書本就打瞌睡;但是她的解讀,認為小兒子是精進的,她說小兒子不錯哦,打瞌睡的時候,還是不忍心把書放下,打瞌睡的時候還在看書。所以她的解讀不一樣,她就創造她不同的人生觀了。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母親的緣起,她跟這個大兒子的惡因緣,會不斷的加深;她跟小兒子的親密的因緣,會不斷的增長——合理的推論,你從念頭就看得出緣起了,是吧?當然這個是輪回的力量嘛!輪回的根本:就是對立!你一定要有對立的思考,你才會輪回的;就是說本來這個世界是沒有對立的,它隻是一個因果顯現,它哪有什麽對立呢?它那樣就是那樣!我們把所有的分別心都停掉的時候,我們還給這個世界本來麵目,你不要去加油添醋,這個世界它隻是一個因緣假相;是我們自己多事,把這個世界弄得很複雜——安立名言,那問題就很複雜了。然後大家就開始各自的追求了,就造業了。

    所以無分別智就是說:對外無分別;對內有分別。因為你要思想改造,你要分別吧,要如理思惟;外境不要再分別了,因為你這個外境的分別,你很容易造罪業——攀緣。你不能再造罪業下去了,尤其你要往生淨土的人,你不能加深生死的業力,你那個業力,已經夠重了,你不能夠再加重了。這個佛號:一個是往生的願力;一個是下沉的業力。帶業往生:你起碼要把這個業力,讓它能夠安定下來,你才有辦法帶它;這個業力,你經常去刺激這個業力,你怎麽帶它呢?所以無分別智就是說:外境,它那樣就是那樣,你把你的這種加油添醋的名言都拿掉了,就恢複它本來的樣子就好了;你該分別的是什麽呢?你要分別法義、如理思惟、改造你的思想,這是你該分別的,你要把第六意識的心思,放在這一塊,這一塊是歸你管的。

    所以無分別智,我們現在無分別智的操作:都是對自己無分別,對外開始分別,這個錯了!你要知道:對外無分別,對內有分別,你要不斷的反省你的思想對不對,這是要分別的;對外它已經是成熟的果報,隨它去了,因為你管不了這麽多了。你是個凡夫,你先到淨土去;等到你是法身大士,你開始從空出假,來到娑婆世界,你做普門示現的時候,你再去做各式各樣的分別,該怎麽度化眾生,現在你不能管這,你這個外麵的業力你管不了,你就不能分別。

    【232】我們怎麽樣去拜八十八佛呢?

    學員:師父慈悲!可不可以請師父解釋一下:臨終如何助念才是如法,才是真正幫助亡者往生?

    師父:這個助念,《印光大師文鈔》有提到了,它是兩個重點:一個開導;一個念佛。當然你要看狀況,這個人佛號已經念得很不錯了,你不能說:欸,煞板,我一定要開導一下,不可以!他已經上路了,是吧?但是你發覺你佛號念得很久,他的相貌都沒改變,那個相貌看起來還是很執著,他的心根本沒有跟著你的佛號轉,那你佛號就要先煞住了。因為你佛號念不進去,他心中“必有一物”——你不把那個執著破掉,這念佛就沒有用了,所以這個時候就要煞板——開導。最好先了解他,他的盲點在哪裏?

    所以到底是要開導,還是直接持名?看情況!但是一個原則:少去碰他,不要去動他。斷氣後八個小時,斷氣後,就是西醫所謂的死亡,就是斷氣以後八個小時,盡量不要去碰他。他的姿勢好不好看……這都不管,不要去碰他、不要去哭泣、不要去跟他講一些會打動他感情的話。隻有做兩件事:要麽開導他,保持正念——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要不然就直接提佛號,隻做兩件事情。

    學員:師父慈悲,師父昨日拜八十八佛的時候,提到拜佛要上虛下實,腳跟抓住,是否要一直抓地,直到拜完九十分鍾?還是拜完起身後才抓地?

    師父:它是下去跟起來的時候要抓地,這兩個是重點。因為你腳掌不用力,有些拜佛的人,他越拜,他頭會發熱,心煩意亂。因為我們在修行,調身、調息、調心,身體很重要,因為你身體會影響到你的氣息,氣息又影響到你的內心的活動,所以你必須把你的氣血往下降,你的心才靜得下來。所以你的心要往下降,你的氣血要往下降。所以你在拜的時候,拜下去的時候抓地,起來的時候也要抓地,其它時間你就專心佛號就可以了。當然這個是一種習慣動作,你習慣的時候,你根本就不用管它了。像我們拜習慣了,我們自然會抓地,所以我們就一路的聽你的佛號聲音就可以了。但是你的身體的操作,也很重要,你的身體操作錯誤,你的心就很難靜下來,因為你會拜得滿頭是汗,你就不喜歡拜佛。

    諸位,所有的法門你要跟它相應,一定要喜歡它,你沒有意樂,這個法門跟你就沒有緣了。所以你要拜佛拜得你覺得:啊,拜完很舒暢!這個法門你才可能修下去的,不能勉強。所以你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你就越拜越痛苦,你每次拜完佛都是腰酸背痛的,你會喜歡拜佛嗎?不可能!所以身安則道隆嘛。所以你每次拜完以後,覺得身心很舒暢、很寂靜,坐下來念佛修止觀,對你有很大的加持力,你才會喜歡拜佛嘛。所以我們掌握一個正確的拜佛,它會提供一個很好的一種基礎——道前基礎,它會提供你一種很寂靜的身心;也就是說你拜佛前可能相對躁動,拜完了以後很寂靜,你每一次都得到它的好處,你就更喜歡拜佛。

    諸位,你不能永遠活在信仰,信仰一定要跟你的意樂結合——好樂。所有的修行,你一定有功德相出來,才會激發你往前走的。那麽功德相要出來,方法就很重要,它的過程就很重要。你不能老是把所有的修行都變成很勉強,你隻是活在一種信仰當中,你永遠沒辦法上路;知道它、信仰它,你不如好樂它,來得更好!所以我們要學很多善巧就是這樣。因為你每修一個東西,它就會出現功德相,你就更喜歡它——更喜歡它——你就更進步,它產生一種善的循環、一種相續的力量,這個很關鍵的。好,我們今天這個簡單的研討課,就到這裏了,也感謝大家的參與。

    阿彌陀佛!我們回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