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淨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12

(2018-03-10 04:29:31) 下一個
上接3月2日博客


唯識學概要講記12

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76』是什麽力量讓業果相續的呢?

 我們講到緣起篇的第二個重點——業果相續。

  前麵一科我們講到業果的形成。業力是第六意識造作的,果報是第八識釋放的,本來是一個獨立的事情,那到底是什麽原因把業力跟果報串起來而構成輪回的力量?這一點我們真的要知道。因為今生的痛苦是我們可以接受的,但是,我們不能接受無量無邊的痛苦。因為我們對望的未來,我們有無量的生死,而每一次的生死,你每一次的受生都夾帶了老病死的痛苦,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所以輪回的可怕不是它今生給你多大的痛苦,而是它輾轉相續無有了期,所以這種痛苦它沒有止盡。它不知道哪一天是個頭,生死大海一望無涯,你到了大海的中央,你看你的過去是無邊的痛苦,但過去就過去了,關鍵是你看你的未來又是無邊的大海,這個是最可怕的。就是說輪回給我們最大的壓力是它不會自己結束,這最麻煩了。它這種相續的力量是最可怕的。那麽當然我們希望把這個相續斷掉,就是斷相續心,你一定要知道它的問題出在哪裏,什麽力量讓它相續的?諸法因緣生,一定有一個環節出差錯了嘛!好,我們來看《唯識三十頌》它對輪回的相續天親菩薩是怎麽說的,我們把這個偈頌念一遍:

[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複生餘異熟。]

  那麽輪回為什麽會相續呢?因為當我們的第八識累積很多的業力,當然這個業力是有漏的,依自我意識,你在造業的時候呢,你心中是有所求有所得的,你希望按照這個業去得果報,你布施你希望透過布施來生由我去受用這個快樂,或者持戒你有一種自我概念來推動所有的善業,這種都是有漏業。由第八識的有漏善惡業再加上第七意識的執取,二取這包括能取的我跟所取的我所,那麽當這個第八識的業力跟第七意識的執著愛取結合的時候,糟了!我們的生命本來是個點狀的生命就形成一個無量無邊的恒轉如暴流的水流了,一種相續的一條直線的生命,就使令前異熟既盡,複生餘異熟。就是你今生結束以後來生會馬上得果報,你一定要得果報的,因為你兩個因緣都具足,第一個你的業力還沒消;第二個你的執著還在。所以這兩個是輪回的因啊!

  所以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要處理兩件事情,第一個懺悔重大業力,你不能忽略業力這一塊。諸位,我一再強調,很多淨土宗的人不把生死業力當一回事,我勸你不要高估了自己。當你臨終重大業障現前的時候,你是提不起正念而且你幾乎沒有時間讓你提起正念。如果你這個業造的很重,你連助念的時間都沒有,不要說保持正念了。你的臨終地獄火馬上現前,當然你也可以說《觀經》下品下生他往生了,這個我們要講到有些人他雖然造業但他有強大的善根力,他能夠產生反轉力。所以為什麽要持戒念佛呢?就是你不能在生命當中創造一個重大的業力來障礙你,所以第一個業力是一個障礙往生的因素了,不能有重大業力出現。

第二個你不能對娑婆世界有堅固的執取,這就是為什麽要發願願離娑婆,欣求極樂就在這裏。你必須把你所有的希望都放到來生去,做為一個凡夫我們不可能無所求,這有點強人所難。你心裏有一個安住處吧,你為了什麽去修行,你心中總有一個依靠吧,就是說你必須把生命所有的希望寄托到來生去。

  所以淨土宗是為來生而活的,你今生要完全放棄。如果你今生要達到臨終的正念,你必須把今生的希望完全放棄。因為你今生有所求,你一定會在輪回當中繼續得果報。你對娑婆世界不能有任何的希望,即便來生讓你變成一個大修行者,弘揚佛法廣度眾生這個希望都不可以有,因為執取也是輪回的因緣。

  所以諸位不要再錯怪第六意識了!我們從輪回的根源當中,我們看不到第六意識的影子,對不對?業力是第八識管的,執著是第七意識。所以我們以前都是用錯地方,我們以前念佛老是對治妄想,其實妄想根本沒障礙你啊,關鍵是有些妄想是帶有執著的妄想,這才可怕,但不是所有妄想都帶執著。我們以前念佛就是打妄想就開始念佛,你等於是對所有法界所有因緣宣戰,那麽你能量完全分散了,該對治沒對治,不該對治的你對治。我們再把它念一遍看看這個輪回的問題在哪裏:

    [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

  使令我們前麵的生命結束以後,再在三界裏麵又生起一個生命。所以你就知道生命死亡時到投胎是兩種力量的牽動:一個業力,一個是執著。諸位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點放在哪裏?是業力還是執著?

  對了!諸位有善根,這個地方一錯就糟了。你一個人的生命隻要方向錯了你今生就毀了!業力你不可能懺幹淨的,我們隻能夠抓重大的業力來懺悔懺除,因為它帶業往生嘛!你不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拜懺,不可以,它不是正行。但是你要拜懺因為它有些重大的業還真的要拜,但是它不是主軸,關鍵在於愛取呀,執著這一塊是比較嚴重。所以智慧就扮演重要的角色了,臨終的正念拜懺隻是一個兼帶的助行。臨終的正念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智慧的觀照跟往生的願力,就是心理的問題不是業力的問題,就是你要觀你的心裏,就是考驗你的心理素質,關鍵在這裏。就是你的智慧水平,你麵對問題的時候,臨終的時候,你是怎麽想的,你對未來是怎麽想的,你是繼續執著娑婆世界,還是把所有的希望求生淨土,這個影響到你所有的佛號的去向。到底這個佛號是隨願力走,還是這個佛號是隨業力在三界得果報,讓你今生得到一個糖果,那麽,這個業力是由你的思想來引導的。

  所以這個二取,你的執著是關鍵。你怎麽把這種執著成功的調伏、成功的引導把它變成往生的願力,你就成功了,這是你要做的事,因為你不可能麵對所有的業力,不可能。但是我們要選擇性的把幾個重大的業懺一懺,但是,你要把大部分的精神體力用來對治你的執著,凡是三界所有的執著,都要對治。欲界,五欲的快樂;色界,禪定的快樂;無色界,空亡的快樂,什麽都沒有的那種快樂,這三種快樂都要對治。

  那麽這個我們後麵會說到我們必須把心往哪裏引導。也就是說其實整個我們淨土宗所有的功課都在對治第七意識,你要把重兵壓在第七意識,因為你精神體力有限,把一部分的精神用在懺悔,把所有的精神用來對治你對娑婆世界所有的愛取,因為它是成敗的關鍵。

   『唯識學概要77』因果相續是經過哪三個階段呢?

   好,我們把它後麵的這段文,我們把它念一遍:

[是故由賴耶種子,生起諸法之現行,複由現行熏成種子,如是展轉相續,形成有情眾生之業果相續,此中有三法,二重因果之別。]

  好,先到這裏。所以也就是說呢,由阿賴耶識的種子生起諸法現行,就是從前世的種子變成今生的果報的受用,然後再由今生的造業,再熏成一個新的種子去得果報,所以前世今生跟來世就構成一種業果的相續。這當中有三個次序,三種次第。到底因果相續是經過哪三個階段呢?第一個種子生現行;第二個現行熏種子;第三個種子生種子。我們把它念一遍:

[一、種子生現行,謂八識諸善不善種子,眾緣合時,能生起各自果法,名種子生現行。二、現行熏種子,由此現行果法,於生起刹那,再熏習各自種子於第八識中,名現行熏種子。三、種子生種子,由前念舊種子,引生後念新種子,自類相續,猶如川流,是名種子生種子。]

  那麽這三個階段形成業果的相續,我們先解釋然後我們再舉例說明。

  首先我們看業果之所以相續,第一個條件因為種子生起現行。就是第八識當中我們過去生的善惡業力的種子在因緣和合的時候生起今生的五蘊的身心的果法,叫種子起現行,就是前世創造了今生,這叫種子起現行。這個地方也沒有錯,這個地方問題也不大,業力變現果報,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現行熏種子。由今生的果法我們生起了分別、執著。你今生活的快樂、你今生活的痛苦都不怪你,那是前生的你造成的,但是你問題出在哪裏呢?你麵對快樂痛苦的時候,你不能去攀緣它、執著它,問題出在這裏。當你去攀緣今生的快樂跟痛苦的時候,好了,你今生又跟來生做連結了,又熏起一種新的生死業力種子,叫現行熏種子。就是你麵對人事的因果的時候,你仁者心動,你動了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分別跟第七意識的執著就使令這個種子生種子,就使令這個種子開始活絡起來。種子本來就應該讓它沉澱,淨土宗的人最可怕的就是攪動種子,你不能攪動它。種子它本來是睡眠狀態,你不能去刺激它,讓它活動。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種子生種子,由前念的種子引生後念的種子,自類相續,猶如川流,名為種子生種子。

  所以我們為什麽會輪回呢?就是你把這個生死的種子,把它激發起來了,它本來睡覺睡得好好的,你把它喚醒了,你喚醒了生死業力的種子,讓你自己來生再得果報。所以我們的攀緣執著在唯識學上說你產生了兩個作用:第一個發業,第二個潤生。你去執著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很可能造業,因為發動身口意,因為你的分別執著,很可能你一開始本來是仁者心動,到最後變行動,心動變成行動。所以你的妄想執著如果不停止的話,第一個很容易造業,但是最可怕還不在這裏,最可怕來自於潤生。因為你第六意識在執著的時候,它會激發其它的生死業力,讓你的生死業力活動起來,這就糟了,這跟往生是背道而馳的。往生的人必須做一件事情,不管你過去做了什麽,讓它沉澱下來,你必須讓你的生死業力,全部沉澱到大海的底層去,你必須做這件事情。那麽現在剛好反其道而行,種子生種子。所以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個生死業力是怎麽回事兒,我們還是用九頁的附表來說明:

  那麽這個地方牽涉到三世二重因果,過去世跟今生一重因果,今生到來生一重因果。諸位,過去生到今生,我說過問題不在這兒,但是我們要了解,首先我們看過去生是怎麽釋放業力的。這個我們剛剛講過了,首先第八識釋放業力,異熟能變;第二個第七意識產生我法二執,你在因果當中,創造一個捏造一個自我的概念,然後第六意識再去分別,然後產生了感受,到這裏你的果報已經受完了。但是問題在哪裏呢?問題在這個感受,它本來是快樂跟痛苦,它又會回來刺激,前麵是由上往下,現在我們看由下往上,這個感受又去刺激第六意識。這個時候你有兩種選擇了,第六識是關鍵了,你麵對人事的時候,有些是如意的感受,這個叫做快樂;有些感受對這個自我概念是違背的,就不如你自我意識的,叫做痛苦。那麽不管快樂也好痛苦也好,它刺激第六意識的時候,它有兩種可能:第一個觸動你的地雷,觸動你的煩惱,你產生不如理作意,糟了!第六意識一旦不如理作意,它一定啟發第七意識的執著,一定的。

  所以我們在造業的時候,是先有分別再有執著,在受果報的時候,是先有執著再有分別。所以我們沒有選擇權,第六意識沒有選擇權,因為第六意識是受第七意識影響,受果報的時候是先有第七意識,才有第六意識,所以第六意識是很被動的。但是造業你有選擇,你是先分別再執著,第六意識是中性的,它是自由的它是自由意誌,但是你要是帶動了煩惱,虛妄分別的時候,第六意識它肯定觸動第七意識的執取,然後就激發了第八識的業力了,這是第一種情況,由快樂痛苦的感受刺激到你的煩惱的活動。

  第二種由快樂跟痛苦的感受,結果激發你的善根,這個最好,激發你的空正見,激發你的出離心、菩提心、往生的願力,這個時候第六意識對第七意識是一種調伏的狀態,然後它就不再刺激第八識的業力,相反的它會讓第八識的業力沉澱下來。所以諸位知道這個關鍵在第幾意識嗎?對了,第六意識是你唯一可以操作的希望。因為第七意識,你根本就拿它沒辦法,第八識也不歸你管,前五識的快樂痛苦也不歸你管,那是前生的業力,你要快樂痛苦也是業力決定的,所以我們現在能夠操控的就是第六意識了。

  『唯識學概要78』智者大師把第六意識分成四種情況!

   但是第六意識它有自身的問題,也有內外的問題。

  我們談談它內外的問題。它對外有感受的刺激,對不對?你一天要麵對很多的感受,酸甜苦辣,外有感受內有執著,第六意識後麵還有一個自我意識在那個地方撐著,這還不夠,內憂外患,還有它自身有問題,它有善根跟煩惱,我們來談談第六意識好了。

  我們生命中反轉的唯一希望在第六意識。那麽智者大師把第六意識分成四種情況,這個要知道:

第一個根鈍遮輕,有些人沒什麽善根,但是他也沒什麽煩惱罪業,他善業強。就是有些人喜歡做慈善事業,或者外道的修行者,他雖然信奉外道,他沒有出離心菩提心,沒有往生的願力,他善根薄弱,但是他也沒什麽煩惱罪業,這個人活得很快樂,但是不可能出離輪回。因為他沒有善根,他就不可能學習佛法,沒有學習佛法,他一定觸動自我意識,觸動自我意識,他一定激發生死業力。所以這種人是在快樂中活著,至少今生很快樂,然後準備輪回,就是根鈍遮輕。

第二種人是根利遮重。善根強煩惱也重,這種人末法時代很多。他來到三寶的地方,他的善根就表現出來,回去的時候繼續放逸。但這種人有希望,他如果善用他的善根,因為善根是真實的,因為善根是合乎本性的,煩惱是虛妄的,所以真實其實是可以破除虛妄的。你隻要先把善根激發起來,你先看看你的善根點是什麽,用什麽樣的法能夠激發你的善根,讓你的善根先運轉起來,你就有救了。所以根利遮重的人,在天台智者大師說,他一定要先遇到逆境,在逆境中反轉。因為他有煩惱罪業,他一定要罪業煩惱起現行了,去刺激到他的善根,就善根發動了。一個人不怕你有黑暗,但是關鍵你得有光明。其實理論上善根不怕煩惱,但是你要有本事把它激發起來。因為善根是稱合本性的,是真實的功德,煩惱罪業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這完全是一種虛妄的境界。所以根利遮重的人,他是有反轉的希望,但是他也必須要麵對很多的逆境。

 第三種人是最好的根利遮輕,比方說正法像法時代,他們都能在很順利的環境學佛,很順利的環境成就聖道,比方說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他們在家就福報很大就很快樂,學佛以後七日證得阿羅漢果。他們了生死好像活得很快樂,也沒有人說一定要怎麽樣,怎麽怎麽的吃多少痛苦,完全沒有,輕輕鬆鬆的成就聖道,因為他根利遮輕。

第四種人是最糟糕的,根鈍遮重。善根也沒有煩惱也很重,那麽這種人在輪回當中,他大部分是處在三惡道的下階的生命中過活。

  那麽現在就是說,現在我們在輪回當中,我們一方麵從上而下受用果報,一方麵由下而上在造業的時候,關鍵在第六意識了。第六意識有善根也有煩惱,但是關鍵是你怎麽去把你的善根啟動起來,這個是我們要注意的,兩件最重要的關鍵。

   『唯識學概要79』輪回的相續分成舊種現行跟新種

   好,我們回到講義,那麽我們看這個總結的第三十三麵。

  三十三麵把輪回的相續分成舊種現行跟新種。舊種到現行是前世而變現的今生,這是第一重因果,因果同時;第二個今生的現行創造了新種,這今生又創造了來世,又是一重因果。當然前世的業創造果報,是第八識決定的,這一塊我們必須要完全接受,但是今生的因緣在創造來生的種子的時候,是第六意識決定的,這個是你可以主宰的。

  所以我們看最後一個現行,就是所生跟所熏。我們先看第一個所生的地方,是種子生起現行,所以我們今生的果報是所生,這是很被動的,這是業力的種子成熟了,變現今生的果報。那麽當我們這個果報又開始在造業的時候,這是第六意識決定的。這能熏的第六意識,發動了所有的身口意的善業跟善根在熏習種子,這個是你可以決定的。你可以產生生命的反轉的第六意識了。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說,業力它麵臨了第六意識的抉擇。第六意識你是選擇發動煩惱,還是選擇啟動善根,這個是這邊的關鍵了。你如果跟著感覺走觸動了煩惱,那你就走上了輪回的道路了。這是前麵說的,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複生餘異熟。如果你麵對感受的剌激,你選擇啟動善根,那生命就反轉了。

   『唯識學概要80』業果轉變——增長業、不增長業

   好,那麽我們看到業果的相續跟不相續的兩種因緣,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業果的轉變。當然這當中第六意識扮演重要的角色。首先我們先麵對業力的問題。我們前麵說過,輪回要出離,除了佛力的加持以外,我們必須麵臨兩個因緣的逆轉:一個業力的逆轉,一個思想的逆轉,這兩個都必須靠第六意識。我們先談談業力的逆轉,我們先把它念一遍,增長業跟不增長業:

[起造諸業,令業種子增長者,謂之增長業。若雖起身語等業,而不令業種子增長者,謂之不增長業,增長業定受異熟果,不增長業不定受異熟果,此中不增長業,依《瑜伽師地論》列有十種:一、夢所作業;二、無知所作業;三、無故思所作業;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五、狂亂所作業;六、失念所作業;七、非樂欲所作業;八、自性無記業;九、悔所損業;十、對治所損業。除上十種,其餘諸業,皆有增進長養業種之力量,名為增長業。]

  好,我們先在麵對業力的時候,我們要先做業力的反轉,要把業分成兩塊:第一種是增長業,第二是不增長業。什麽叫增長業呢?就是我們前生或者今生在造業的時候,會創造一種強大的勢力,使令這個業產生相續的增長,就是讓這個業力激活起來,就是增長業;讓這個業有強大得果報的力量,就是增長業。反過來雖然有些業我們造了,但是它本身不能激發業種子,那麽這個就是它不能創造一種輪回的召感力量,這個叫不增長業。

  這塊的業我們可以暫時的不管,比方說你有時候開車,開車去downtown,結果你壓死很多螞蟻,這個業會障礙你往生嗎?不會的,當然你也不能無慚無愧。就是說你生起慚愧心,我不是故意的,這樣子。這種業你每天在造,但是它不會障礙你往生,因為你沒有深生好樂,沒有意樂嘛!所以你也不要對所有業都很害怕,有些業是不障礙你往生的。當然你要清楚,哪些業對你往生是有威脅的,有障礙的,哪些業它是不障礙的,你最好把它區分清楚,你在懺悔的時候,你才有一個目標嘛!我們看看增長業,它一定會讓來生得異熟果,不增長業就不一定了,它勢力薄弱,除非你後麵再刺激它,它是不決定得果報的。那我們先看不增長業,然後把不增長業再反過來推,推論,就知道什麽是增長業了。

  不增長業有十種情況,這十種情況以外的叫增長業。

  第一個夢中所作業。因為夢中意識是暗鈍的,不管你夢中夢到什麽樣的罪業,完全不障礙你往生,但是在菩薩戒的角度,你醒來後要懺悔。你一旦醒來後念念的隨喜,就是增長業了,醒來後隻要懺悔就好了,然後它就不會障礙你往生了,這第一個。

  第二個無知所作業。你被催眠了,或者你是夢遊的狀態去造的罪業,你是在無知覺的狀態所造的業,或者被鬼神所攝受,有鬼神障來激發你去造罪,這個業都不能夠讓你能夠產生臨終的障礙。

  第三個無故思。就是你不是故意的,就像我們剛剛舉的例子,你雖然開車去downtown,那你沒有殺害眾生的心,但是你雖然殺死很多眾生,是無故思,你沒有一種殺生的意樂。

  第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你曾經造過一個罪業,但是這個業有它環境的逼迫,而且你造了以後你馬上懺悔,從此以後不再造作,這種業是不能讓你得果報的,也不能障礙你往生。第一個你偶一為之,第二個你造業的時候,你煩惱沒有很粗重,這種業你隻要懺悔一次就好了,就把它放下了,讓它沉澱下來就好了,它不是很猛利,次數也不是很多,不是很多我們講過,三次以內就叫做不數。

  第五狂亂所作業。你是在精神錯亂的情況所造的業,這個業也叫不增長業。

  第六個失念所作業。就是一時的失念。你本來都保持正念,但是人生總有一時的失誤,你隻是一時的失誤,那麽事後馬上懺悔,這個也不能構成增長業。

  第七非樂欲所作業。你是被逼迫的,別人用生命來威脅你,那你不得不做,做了以後馬上懺悔。在一種強大的壓力、生命的威脅之下逼迫所作的業,不是你的本願,這個不增長業。

  第八個自性無記業。它本來就無記了,你是在無記的狀態,走路了散步了,踩死螞蟻,這個叫無記業。

  那麽前麵八種都是自然產生的。第九個是透過修行,悔所損業是最重要了!懺悔,懺悔業障,不管你過去做了什麽,都可以透過懺悔使令它沉澱下來,變成不增長業。

  第十個對治所損業,就是空性的智慧,無分別智把你的執著調伏了。

  那麽跟這塊有關的業,也會變成不增長業。除上十種其餘諸業,皆有增進長養業種的力量,名為增長業。

  那麽也就說呢,第一個我們盡量不造增長業,我們要麵對過去的增長業,必須做兩件事:第一個懺悔業障,第二個調伏我們的執取。

  懺悔業障有三個:責心懺、作法懺跟取相懺。責心懺是麵對於下品微小的過失,我們訶責自己;第二個作法懺,你必須對一個人,或在佛菩薩麵前對首;那麽比較重的就必須取相懺了,這個最重要,取相懺。它的好處,它是空間上通懺身口意十罪業,在時間上它通懺過去、現在,不是今生,前生的業都可以懺。所以取相懺是我們很重要的法門,就是在調伏重大業力的時候,這個八十八佛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們最好一生當中在你往生之前,要有一百天很誠懇的拜懺。我們相信我們無量劫來到現在,你的阿賴耶識,合理的推論你一定有增長業存在。你第六意識不去麵對它,它也存在。所以你與其等到臨終它來障礙你,你最好現在把它懺除掉,這最保險的方法。當然第二個就是對治了,這個我們後麵會講到以無分別智的空性的智慧,來調伏心中的愛取,這個是更微細了。對娑婆世界的愛取,也會啟發生死業力,就是立定誓願、嚴持淨戒、修習止觀,斷絕惡念的相續。

  這樣講好了,我們從臨終的正念,我們用臨終的正念這四個字,你去看《淨土聖賢錄》,你會發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大修行者的往生非常順利,他也沒有業障,也沒有顛倒,他臨終的時候是正念,是在結跏趺坐的時候順利往生的,這種人是不多了。我們一般帶業往生的人,你看凡是夾帶業力往生的,夾帶執著往生的,他臨終能夠往生,他一定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在業力的情況產生反轉,第二個在顛倒的情況產生反轉。有更多往生的實例,都是臨終的時候業障現前,但是他透過他的懺悔、皈依、發願,把業力反轉。有更多人臨終的時候是放不下的,但是經過別人的開導以後,他空性的智慧生起,無分別智生起,放下萬緣,提起佛號。

  所以諸位,我們最好是先假設自己是業障凡夫,先假設這樣了,就是說,我們也可能臨終的時候,會先業障現前,我們也可能臨終的時候,是顛倒妄想的執著先現前,我們必須從這個地方反轉,然後才可能麵對彌陀的光明。也就是說其實懺悔的意思,重點還不是說你把業障懺多少,養成一種懺悔、皈依、發願的善根,臨終對你有很大的幫助。臨終的時候,不管你去觸動哪一個重大的業力,隻要你這個三種善根現前,所有的業力都能夠讓它鬆脫,它就不能夠障礙你。

 第一個你起慚愧心,增上慚愧。業力最怕你慚愧,業力你一旦一堅固就糟了,你的心一旦剛強堅固,這個業就糟了,你就完蛋了。你隻要調柔下來,懺悔,再大的業都禁不起你懺悔。你隻要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你臨終能夠想到這種懺悔的概念,業力不能障礙你。當然大乘的懺悔它是包括三塊,它除了調伏它還有引導,它有皈依,對過去的懺悔,對阿彌陀佛的皈依,第三個對未來的發願,把他這個懺悔的心,導歸淨土,導歸菩提,這懺悔、皈依、發願,誦八十八佛你可以完全得到栽培,因為它的結構就是包括懺悔、皈依、發願,它整個結構就是這樣訓練你。我們不知道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會不會起業障,我們真的不知道,但是你心中如果有這懺悔、皈依、發願的善根,所有業障都不能障礙你。

  第一個,臨終的正念你最好能夠產生一種業力反轉的善根,這第一個;第二個我們一個人臨終的時候,觸景生情,可能有人在哭泣也可能,也可能你想到過去生某一個影像,觸動你的感情,這個時候怎麽辦?它不是業力它是顛倒。因為臨終的時候就看電影一樣,你過去生所發生的事情,會讓你看到,或者別人的一句幾句話,或者你看到什麽景象,也可能會觸景生情,這個時候你的無分別智,就扮演重要的角色,趕快踩刹車,這條路不能走下去了,情執一牽動你就前功盡棄了。所以這塊我們對顛倒妄想的反轉,我們後麵會說明,但是我們今天先講到在業障現前的時候如何全身而退,產生反轉,懺悔、皈依、發願,先講到這裏。

   『唯識學概要81』怎麽樣的因造成眾生會有共變跟不共變的業?

   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還有大概十分鍾,大家可以就這今天的主題,包括業果相續跟業果轉變提出問題。好,請說。

  問:師父慈悲!請問一下上堂課講到那個共業的問題,那個就是就著果報的立場來講,就是有共變不共變那個問題,在因地上怎麽造作的,怎麽樣的因造成眾生會有共變跟不共變的業?

  答:因地的話,比方你今天你要布施,你去找三個人跟你一起布施,對不對?當然造業是可以選擇,那你主謀者功德最大,得果報的時候最殊勝,其他的人有一點勉強,你打電話去他也不好是不跟你去,對不對?他就勉勉強強去做,他也得一份果報,但是不莊嚴不殊勝,這個也有共業。造業也有共業,大家因為很多事情不是一個人完成,造善的時候也有共業,所以得果報的時候也有共業。

 問:師父,另外一個問題,請教師父剛提到那個世界末日,那個共業的問題,從理上來講就說眾生的心識先離開之後,這個世界才壞。但是在事相上看起來,是不是它可能會在事相上顯現,是以災難發生的方式……

  答:它可能是局部的災難,它不可能毀滅全世界,不可能,因為共業中有別業嘛。某些人業障起現前,那是少數的個案,但是你不能夠所有人都毀滅,沒有這回事情,不可能,剛好所有業力都起現行不可能,所以世界末日在唯識學是說不通的。我們可能說某一個區域起災難了,那他們的共業起現行,但是你不能夠說全盤的毀滅,不可能,沒有這回事情。因為眾生的阿賴耶識還在嘛,共業中有別業嘛,不可能所有業都起現行,除非所有人都離開了,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心識來支持了,那這個業這個地方自然毀滅掉了。

  問:師父最後一個問題,請教在理上共中不共跟不共中共這兩個它明顯的判斷是什麽?一個是說財色房子是共中不共,那身體是不共中共。但是,它是不是有另外一種教理上的判斷來分別這兩個?

  答:它的問題在前麵兩個,一個是共中,一個是不共中,它大方向是共,共中不共它的大方向還是共業,它大方向還是判斷共業,就是環境它跟你的關係比較沒那麽密切,你今天少一塊土地,你沒有直接痛的感覺,當然有些人會有了,但是正常人是不會有,但是你少一個指頭,正報那就不一樣了。它大方向是不共,就是正報跟你的感受是比較親密的,你少一個指頭,你是很痛的,你少一塊泥土你不會痛的,它沒有一種密切的感受的一種生命的共同體。所以山河大地它大方向是共業,但是把共業中再區分成別業,但是我們的身體大方向是別業,從別業當中再分成共跟別,因為它跟你的關係密切,先看大方向再看小方向。

  問:阿彌陀佛!師父剛剛有提到一個環境沒有心識的支持,才會進入壞劫,這個心識有善惡的分別嗎?

  答:有啊!所以現在大家的福報差了,災難很多啊,所以當然有區別啊。因為這個是大家的業力在支持。

  問:所以應該就是比較惡方麵的心識在支持產生作用,所以像破壞地球上這樣的環境……

  答:所以我們歡迎有福報的人來投胎,就是你這城市歡迎有福報的人過來。因為有福報的人來啊,整個鳥語花香啊是不是?因為他會釋放一個業力嘛,來跟你做平衡。那你一天到晚跟業障重的人在一起,那就糟了!他的磁場把你拖下去了是吧?

  問:所以這個心識是指惡的心識?

  答:善惡都有。

    問:我的意思是說,環境或者地球進入壞劫的話……

  答:壞劫那就不一樣,壞劫的話是所有眾生都離開了。

  學員:就沒有善惡之分了。

  師父:所有的人都離開這個世界,這個地球才會毀滅,所有的生物都離開了,包括這個畜生道通通離開了。

  學員:謝謝師父。

  學員:唯識講識對不對?那《楞嚴經》是說,在還沒生起識的時候用根就製止它……

  師父:《楞嚴經》的根啊,它的定義跟唯識的根是不一樣。

  學員:那我們實際上在操作念佛的時候,我怎麽知道用這根或識?你不可能永久不用識,比如我們在逢緣逆境時我要用識解決。

  師父:其實唯識《楞嚴經》講舍識用根,那個根它有點像無分別智,知道嗎?

  學員:那無分別是不是一定要入禪定才可以?

  師父:不是。無分別那是一種智慧,智慧的觀照跟禪定沒有關係。一種智慧的觀照我們後麵會講過,怎麽樣入分別智,它是一種觀想方法。

  學員:那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這樣講第八識,個別有各人的第八識,還是說它可能不依不異,也就說可能共業不共業,所以每個第八識每個人自己有一個……

  師父:沒有,你有你的第八識我有我的第八識,然後大家就混在一起了。因為第八識不是真如,真如的話是大家都一樣,因為你離一切相我也離一切相,你是清淨本然我也清淨本然,那就是一個東西,那不可能兩個東西嘛!你清淨本然我也清淨本然,所以一如無二如。但第八識它不是清淨本然,它有業力,這個人就各有各的第八識了。

  學員:所以上次師父提到,就像我們第八識是一個倉庫,東西把它清理掉最後再把它破掉,那就是它的意識就對了。

  師父:對,我們要破,破阿賴耶識破合和識斷相續心,但是破從第六意識破起,因為第六意識隻要不跟著第七意識走,但是破要從第七意識破起,因為第七意識的支持第八識,才會不斷相續下去,所以要破第七意識靠第六意識修觀。

  
學員:那師父成佛以後,是不是佛就是一尊或多尊?

 
  師父:你看八十八佛就八十八尊了,是吧?佛共用一個法身,祂的法身是一尊,但是祂有應化身,祂過去生發的願不同,祂從空出假了、從本垂跡了,祂來到人世間各有各的緣,祂過去跟誰結的緣祂就來到哪個地方。所以佛也有共也有別,共是同一法身;別,祂有祂的自受用報身跟祂的應化身這是不一樣的。

  好,那麽沒問題了,我們下一堂課會把這個緣起,就是阿賴耶識的緣起,其實我們講到現在已經從緣起的角度、業力的形成、思想的形成,它們是怎麽混在一起的,為什麽業力跟執著連在一起就產生輪回,乃至於怎麽去對治它,我們已經講了一個階段了。當然我們現在隻針對業力處理的這塊,怎麽從業力裏麵跳脫出來懺悔、皈依、發願,那麽思想這塊我們後麵會說明。我們講到空正見,講到聖道門的廣大的菩提心,你發菩提心對你了生死有很大的幫助,第三個憶佛念佛淨土的往生心。我們後麵會講到三塊,空正見菩提心跟往生的心,來轉變一種思想。那麽我們下一堂課針對業力這塊,業力創造了緣起,那麽我們怎麽從業力裏麵做一個擺脫,我們來做一個研討。

好,今天先上到這兒。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