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odizi.net/qt/qita/20071.html
憨山大師(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屬安徽)。憨山大師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僅在修證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且在文學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一生著述頗豐,詩、詞、文皆所擅長。他的詩文以通俗明快,貼近生活而受到後人的喜愛。其《費閑歌》即是眾多佳作中的一種。 《費閑歌》分別從十個方麵說明了普通人修學佛法的艱難,以使廣大佛教信徒時時警醒自己,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憨山大師開篇即說: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閑, 世事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修行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艱難的事情。對於大多數的佛教信徒來說,通過聽經聞法或廣泛閱讀,熟習了許多佛教術語和典故。在與一般人交流的時候,能夠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也有的人學識深廣,經常四處奔走,講經布道,能夠將晦澀難懂的佛經奧義講得深入淺出,使聽法的人聽得如癡如醉,因而,便以能夠攝受信徒而深得信徒的好評。不過,修行重在真修實證,講道隻是弘法的一方麵,對於一個修行者來說,關鍵是要自己能夠去除一切妄想雜念,不受任何外界的幹擾而專注於道業。若是講起來冠冕堂皇,自己並不真正體解佛道,就像貧人數他寶,自己卻無分文。講道的人若是妄念不除,在靜坐修行中還心心念念不忘世事, 自己縱使隱居深山,內心也難得清淨。
其次,憨山大師論述了出家人守戒的艱難。 《費閑歌》中說: "出家容易守規難,信願全無總是閑,淨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發也徒然。"真正的出家並不是件容易事,要做到身出家心也出家,而且要嚴格遵守佛門清規戒律,使自己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如果隻是做一個形象上的沙門,剃除須發,穿上僧裝就可以了。如果隻是做一個形象上的出家人,而不去守持佛門戒規,則對佛教沒有一點信仰可言,他們縱使身在佛門也會經常造作有損僧團形象的事情。他們其實是僧團中的敗類。佛陀製戒的目的是為了調服惡性僧人,使他們能夠改過向善。對於一個有信仰的出家人,佛門的戒條眾多,稍不謹慎,便會有所觸犯,更何況沒有真正信仰之人呢?
第三,名師難遇。憨山大師認為修行人除了自己的刻苦行持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名師的指點,尤其像禪宗等宗派,如果完全依靠自己的悟性來求得開悟,也許修行一輩子也難以證悟佛法的真諦。稍有不慎,還有可能因為盲修瞎煉而走火入魔。因此,佛教的各個宗派特別注重師承關係,而要遇到一個名師也很艱難。這需要因緣所至。針對名師難遇的現實,憨山大師說: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名師總是閑, 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煉也徒然。"
第四,出塵艱難。 《費閑歌》中說: "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閑,情性攀緣空費力,不成道果也徒然。"出家是大丈夫之舉,非王侯將相所能為。人一旦發心出家,就要辭親割愛,遠離塵垢的染汙,一心專注於道業的成就。要想做到身出家心也出家,需具備拒腐防敗的能力。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各種各樣的外界誘惑都在考驗著一個出家人,是精進向上,還是自甘墮落,是擺在一個修行人麵前的現實問題。出家人在未成道果之前,他們也同世俗人一樣,有血有肉有感情,在遇到重大問題的時候,他們如果不能理智戰勝情感,以感情用事,俗世的習氣毛病也會在他們身上發生,一個修行人能夠做到真正的不染塵垢是很難的。
第五,虛心聞法難。很多修行人都有個毛病一一妄自尊大,總覺得"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好像世間沒有他們不懂的道理,他們每天被貢高我慢衝昏了頭腦,總認為自己在各方麵都比別人強。他們看不起別人,在聽別人說法時,常常輕慢侮辱講法之人,他們認為隻有自己學識最淵博,行持最謹嚴。以這種心來聞法,不僅得不到法益,反而還會因誹謗別人而自造口業。最終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一生的時光白白地空過了。這就是憨山大師所說的:"聽聞容易實心難,侮慢師尊總是閑,自大貢高空費力, 聰明蓋世也徒然。"
第六,悟道艱難。憨山大師說:"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工夫總是閑,能信不行空費力,空空論說也徒然。"的確修行悟道不是一件容易事,若想在道業上有所成就就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若是隻有信仰而不去刻苦行持,便永遠體會不到法味之樂。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用在修行上也是最恰當的。對於修行人來說,修行過程中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著心血和汗水。那種蜻蜒點水式的人,隻會在別人麵前誇誇其談,他們永遠也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受用。
第七,閉關守關難。閉關是一個修行人發心遠離塵俗,專心修學的一種方式。在古代,很多有成就的高僧都曾有過一定階段閉關生活的經曆。閉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閉關是一·個人長期與世隔絕,兩耳不聞窗外之事的過程。這是對一個人信念和意誌的磨練。如果一個人沒有對佛法的堅定信念,即使身在關中也難免妄念紛飛,無法係心一處。若以散亂之心在關中修行,便很難有所成就,最終經過幾年閉關卻白白浪費了時光。因此,憨山大師說: "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閑,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第八,生信心難。佛教淨土宗主張人要真信切願,一心念佛,才能在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念佛法門在所有宗派之中是最簡便易行的法門。但正因為是方便法門,卻使很多人對念佛法門產生了懷疑。因而他們的信心難以生起,如果心不專一,縱使念上千萬遍佛號也收不到一點效果,反而還會遭致六道輪回的苦報。作為一位禪宗大德,憨山大師也十分推崇念佛法門。其前提是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若是沒有信仰,心口不一,念佛也隻是白費功夫。這就是憨山大師所說的: "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閑,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
第九,虔誠心難生。有很多的佛教信徒,他們每天誦經、念佛、拜佛,卻並不知道這樣做的意義何在。由於不明了教理教義,他們的信仰也會淡化。拜佛原本是為了表示對諸佛菩薩的恭敬心,所謂頭麵頂禮是對佛菩薩的最虔誠的禮節。若是沒有了虔誠心作基礎,拜佛時便有可能虛懸五體,做做樣子罷了,信佛拜佛隻不過是一句空話。有鑒於此,憨山大師說: "拜佛容易敬心難,意不虔誠總是閑,五體虛懸空費力,骷髏磕破也徒然。"
第十,理解經義難。憨山大師在《費閑歌》中說: "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閑,能解不依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佛教經典浩繁難懂,三藏十二部經典浩如煙海,且不說我們都將這些經典弄懂弄通,就是我們經常讀誦的經典,好像對經文的含義都弄懂了,其實,有時候以世間的知識來解說佛經,就會曲解了經典意義。佛教經典的特殊性即在於它們需要在修證中理解,假使隻是心不在焉地讀誦經文,即使能夠倒背如流,也得不到一點益處。
憨山大師之所以寫這首詩,其目的是讓修行者知道修學佛法的艱難,從而把握難得的因緣,嚴格要求自己,認真修學,以期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