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我看到很多人在說念佛的感應,我也說說我這一生的一些感應,
http://www.shixiu.org/thread-189048-1-1.html
(出處: 佛教網)
7樓
你為什麽沒有財富,佛家講:“萬事皆有因果,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要想得財富,你就修財布施,這是佛教給我們的正法。想種種方法去賺錢,搞股票是賭博,那是把別人的財富取為己有,那就不義之財,不是你正當手段得來的。不義之財,不可取得,決定沒有好的果報。真正財富從哪兒來?財布施,愈施愈多。在家同修你隻要財布施,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都賺錢,為什麽?你命裏頭有財;別人做你這個行業不賺錢,他命裏頭沒有財;你做就會賺錢,道理在此地。你布施法你得聰明智慧,你布施無畏得健康長壽,什麽因感什麽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要懂這個道理,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在一生當中才知道怎麽個作法,作法是正確的,作法是對的。所以利益眾生、利益社會,真正的利益自己。這個事情一絲毫的弊都不可以做,決定不能夠害人,決定不能夠傷害社會,不但不可以有害人、害社會的行為,念頭都不可以有。縱然我們自己這一生福報沒有現前,一生都修布施,福報沒現前,不要緊,來生有大福報,因果決定通三世。
有一個將軍升官,他升中將,少將升中將。命令沒發布,大概是比較接觸高階層的人他們看到了,把這個消息告訴他,“批準了,你馬上升中將”。他很歡喜開心,邀幾個朋友在一塊慶賀喝酒,一喝的時候就死了,所以他要不曉得這個消息,他就不會死。人家說他沒有命,他隻有一顆星的命,再加一顆星就壓死了;很有道理。富貴都是命,沒有那個命,給財給你,會被財壓死了。我聽說很多,命裏頭沒有財,搞股票,股票一虧,自殺,那不是被財壓死了?他沒有那個財命。“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為我們這個時代所講的一部妙典。論中說:“出家重持戒,居家重布施”。菩薩的語言以作為我們後學的印證,布施中分為三種。 一、財施 以財物金錢送給貧窮之人,使其能養活色身治療疾病。以培養我們舍掉貪心的念頭。《地藏經》說:“舍一得萬報”。並且我們財施生生世世能得大富貴。 二、法施 以印造佛經法物送給大眾並為人演說,使其能養活智慧之命。以培養我們大慈的精神,《法華經》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並且我們法施能得大智慧。 三、無畏施 以善巧方便開示心裏不安煩惱之人,使其能心無怖畏而得自在,以培養我們大悲的精神。《普賢菩薩行願品》說:“菩薩以方便力為我們在怖畏急難中,能施無畏”。並且我們學習菩薩無畏施能得現生健康和快樂。
布施’在整個大乘佛法裏,是菩薩修行最重要的一條。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起來就是六度。這六條再要歸納,就是布施一條。所以佛首先教我們修布施波羅蜜。‘布施’,一般人很難理解它真正的含意。往往聽說布施,就趕著捐一點錢到寺廟裏去。這是錯解!這樣的理解,布施太狹隘了!那裏是菩薩修的呢?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念念為別人,不為自己,就是布施、就是供養。所以人人天天都在修布施波羅蜜,天天都在行菩薩道,隻是不懂得,不知道而已。譬如說早晨起來,你把家人盥洗的東西都準備得好好的,早餐、茶都燒好了,你是在布施、供養你一家人啊!你在行菩薩道,修布施波羅蜜,在修普賢菩薩的廣修供養。你看你心裏多快樂。能這樣領悟就不會說:‘哎呀!家人都把我當老媽、下女、傭人,要我天天去侍候他們。’這樣天天發牢騷,所有的布施功德都沒有了。你看,念頭一轉,牢騷、痛苦就變成布施波羅蜜,立刻就得到佛法快樂和智慧的實益。在美國有些製度,叫人不得不布施。譬如醫藥保險,人人都要買。為什麽呢?怕自己生病的時候,醫藥費付不起,所以先買保險,由保險公司替你付醫藥費。在每個月繳醫藥保險費的時候,如果是為了自己生病而做準備,如此,將來一定會生病;不生病,這些錢沒有辦法開銷啊。如果念頭一轉:我是在修布施、修供養;幫助那些有病的人,供養那些有病的人。這樣布施出去,你一生永遠不生病。為什麽呢?你修的是不生病的因啊!你布施、照顧老人,將來你就得善果!即使老了,也會有許多年輕人關懷你、照顧你、侍候你!種什麽因一定結什麽果報。再說一個人服務在公司行號裏,每天努力工作,如果是為了要多拿一點錢,或是為了地位要慢慢升高,那就不是布施了。如果能存這樣的心:我今天努力的工作,是布施這個公司、是供養社會大眾,加薪與升遷非我所求,那是在行菩薩道。以菩薩的施舍心在做工作,永遠不疲不厭,會愈做愈快樂。這就是俗話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假使事情是自己不願做又不得不去做,就會疲倦、會討厭。反之,歡喜、高興做的事情,會愈做愈有精神。佛門裏麵的‘禪悅為食’。禪是什麽?心地清淨;悅是心地歡喜,這才是最滋養的(最豐富的滋養),所以健康不在飲食!得歡喜心、得法喜,就會健康、長壽、年輕、不衰老。憂能使人老、使人病,每天愁眉苦臉的,容易生病,衰老也會非常之快。歡喜是健康的因素,它是從布施波羅蜜得來的。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諸位在此地,汽車都買了保險。為什麽呢?發生車禍的時候有人賠償。如果你念頭一轉:我這是修布施,是幫助那些出車禍的人。如此你這個車永遠不會出車禍,永遠有佛菩薩加持你。諸位看看,念頭一轉,就是菩薩;念頭不轉,就是凡夫!菩薩跟凡夫有什麽差別呢?一個是覺,一個是迷。迷者——樣樣為自己;覺者——樣樣為眾生。樣樣為眾生,自己得的好處真正不可思議,沒法子想像!樣樣都為自己,得到的好處一點點,而且得到了就沒有了。你說,誰是聰明?誰是傻瓜?所以說要念念為一切眾生,不要為自己。今生,你有財富、有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錢,能用在社會上,能用在大眾上,這是大智慧,是真正會用錢的。假使處處為自己著想,那是很笨的,修來的一點點福報,沒幾天就享完了。如果能念頭一轉,將福報布施給眾生,福報就更增盛,直至無有窮盡。布施的內涵無量無邊。我們每一個人,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修學。隻要念頭一轉,就是行菩薩道;轉不過來,就是六道凡夫。以上財布施,隻是略舉幾個例子說明,諸位自己要多多去體會,多多去思惟,就會做得圓滿。
財布施,在佛法裏麵又把它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內財就是身體。在醫學界裏,有許多捐贈眼角膜或捐贈內髒者,這是內財的一種。再者,我們以體力去幫助別人,也是內財布施。如果我們給人家工作不求報酬,就是義務的工作(義工),這也是屬於內財布施。由此可知,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做布施,就是沒有那種布施的心,所以不是行菩薩道。假如我們有一顆布施的心,那麽每天時時刻刻,統統是修六度,統統是修菩薩法。所以菩薩法跟凡夫不同的地方在那裏?就是在那一念心;一念覺——為一切眾生,就是佛菩薩;一念迷——為自己,就是凡夫。所以佛家善惡的標準:凡是為自己的都是惡,為別人的都是善。這個初學的人聽了很難懂!人,為什麽不為自己呢?諸位要知道,凡夫所以不能成佛,是由兩種執著障礙。第一種是我執,第二種是法執。我執要是破掉了,就證阿羅漢果;法執破盡了,就成佛。那些念念為自己的人,我執天天在增長,即使修一切善法,也隻是增長執著而已。因為執著不能破除,所以佛說這是惡。你不想出三界,那就另當別論,想出三界,一定要破我、法二執。我執就是煩惱障,煩惱的根源;法執是所知障的根源:
我們再來看,是不是一個人賺錢就會賺得比較少?是不是兩個人賺錢就會賺得比較多?很多夫妻一起賺錢,但是也沒剩多少錢。
我們要理解財富真正的來源在哪裏?怎麽樣的人生才能得到財富?要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不然你可能一輩子都在賺錢,但是一輩子也沒剩多少錢。
古代中國的財神是範蠡,俗名陶朱公,他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人。範蠡跟文仲輔佐越王勾踐,然後複國。後來範蠡就跟文仲說,越王勾踐可以共患難,但是不可以同富貴。
範蠡很會看人,所以會看人很重要,不會看人可能一輩子都會受到很不好的影響。文仲不會看人,他看到榮華富貴就要來了,不願意放下。後來越王勾踐就賜文仲自殺。
範蠡隱姓埋名開始做生意,從小生意開始做起。做了沒多久,發了大財,範蠡馬上把這些財富統統捐出去;過了幾年他又發財了,他又把錢統統捐給那些貧窮困苦的人,之後再從小生意做起。曆史上記載他“三聚財,三散財”。
所以,人為什麽能夠有財富?真正的原因在於他懂得財布施。範蠡這樣的做法也是謹遵聖賢教誨,《大學》裏麵有提到“財散則人聚”,當我們把財散出去的時候,什麽聚過來?所有人對你愛戴,人心都向著你。不管你做什麽生意,他們都要來買,要來支持你,因為你贏得的是人心。
財散出去不是沒有了,不是看不到就是沒有,隻要遇到緣就會起現行。所以我們分析,財富有因、有緣才會結果,“因”在財布施,“緣”加上你的努力,加上貴人相助,加上機會來了,自然而然就會結財富的“果”。
所以,經營家庭的財富,一定要如理如法去經營,不然你一輩子的努力到頭來可能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