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5592156168_0_23.html
《楞伽經》(一)02
慧律法師主講
[本經是達摩祖師在付法給二祖慧可大師後,親傳予二祖大師的,初祖說:「吾有《楞伽經》四卷,]
當然是宋譯的囉。
[亦用付汝,]
就是我把它傳法給你。
[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
諸位!開示悟入重點:開佛的知見、示佛的知見、悟佛的知見、入佛的知見。所以開、示、悟、入中間都要用頓點,如果你把這四個字一起念是不對的,開、頓點,示、頓點,悟、頓點,入、頓點,念久了也沒什麽感覺。這個開、示、悟、入是講四個角度,並不是一句成語,開佛的知見,示佛的知見,悟佛的知見,入佛的知見,所以,諸位,最難得的就是入佛的知見,入佛的知見。
[(見《景德傳燈錄》記載)又道;]
達摩大師又說:
[「吾觀漢地惟有此經,]此經就是《楞伽經》。
[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你按照這樣子修行;當然,所謂「世」指生滅、生死的意思,自然能度生死。這個世就是世間,世間是指生滅,生滅是指六道輪回。所以,仁者依此《楞伽經》,頓悟心地法門,自得度世,自然可以超越生死。
[(見道宣律師《續高僧傳》)]裏麵所記載的。看第三頁,
[因為四卷《楞伽》是達摩祖師所傳,用以印心的,所以後世雖見有二種譯本,但大都隻是當作參考用,而且一般談到《楞伽經》時,也多是指最初宋譯的《四卷楞伽》而言。]
所以要背起來,你們請到這本,如果你走在路邊:你那本是什麽?《楞伽經》。他問《楞伽經》有幾卷。你就跟他講四卷。他就跟你比這隻(師手豎大拇指)。然後他就問說:《楞伽經》裏麵講什麽?你不要再問,再問,我講你也聽不懂。(師笑)因為我們自己也不懂,最多講到這兒嚇嚇他就好。人是靠嚇唬的,是不是這樣?第四行,
[從達摩祖師以後,正法眼藏的傳承;]
注意!正法眼藏就是以心印心,叫做正法眼藏。佛的心就是正法眼藏,把佛的心傳下去就是正法眼藏。所以這個正法眼藏,出現最多的名詞的就是禪宗,禪宗就是佛陀的正法眼藏。後來把所有開悟的、見到本體的,統統叫做正法眼藏。而這個正法眼藏,重點在哪裏?重點在以心印心、不離文字、教外別傳,重點在這個地方。正法眼藏的傳承,
[即以《楞伽經》為印心之據;]
印心是什麽意思?印證你這個心跟佛的心是一模一樣,一模一樣的。諸位!以前的人是印心才能傳承正法,把衣缽才傳給他的。現在不一樣,衣缽沒什麽稀奇,要衣的話,有錢買得很多,要缽的話那更多啦!做一下缽,一次可以做幾百個。所以現在變成衣跟缽這個,六祖講,五祖傳給六祖的時候,五祖就告訴他:衣缽為爭端之物,讓你命若懸絲。所以到後來,六祖以後就不傳衣跟缽,不傳衣缽。意思就是,衣缽它是爭端,會讓你喪命的。大家為了搶奪那個六祖的衣跟缽,你看六祖差一點就被人家殺死了,所以,衣缽為爭端之物。到了你這個時代,六祖以後,就不要再傳了。
[後來,正如達摩祖師所預言者,一百多年後,到了四祖道信大師以後,《楞伽》之學漸漸轉為隻是名相之學,因此五祖弘忍大師才開始以《金剛經》為禪宗印心之經典。]
禪宗印心的經典《金剛經》,我們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什麽叫般若?金剛能斷一切煩惱執著,般若,我們的般若猶如金剛能斷一切煩惱,那就是《金剛經》為禪宗印心的經典。那麽《金剛經》就容易多了,對不對?容易多了。現在全台灣省幾乎大家都誦《金剛經》,那麽就很普遍,幾乎沒有人在誦《楞伽經》。
[如六祖聞客誦《金剛經》而有所悟時,問客從哪裏來,]
你從哪裏來?
[客答說:「我從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
[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因此《金剛經》開始盛行於世,]
在台灣幾乎沒有一個佛弟子沒誦過《金剛經》的。
[而《楞伽經》即從隋末、初唐開始(約西元六○○年左右),便漸漸失傳了,(請參見本書附錄一:宋·蔣之奇《楞伽經序》)]
在後麵你們自己去看。
[一直到了北宋仁宗時,有一朝庭大臣,官位太子太保,名張安道又名(張樂全)先生,於仁宗慶曆(西元一○四一年)為滁州牧時,]
滁就是安徽,這個州牧就是古代州長的名字,叫做州牧,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省長。如果把安徽當做一個省,就是省長;如果把安徽當做當時的一個州,那麽就是州長。州牧就是州長的意思,就是安徽那個州的州長。
[才偶然之間,又發掘出《楞伽經》,自讀之後,如見故物,大有所悟,如蘇東坡的序文中說:張公「至一僧舍,]
來到一個出家人的寮房。
[偶見此經,]突然看到這本《楞伽經》。
[入手恍然,]
恍然就是忽然,好像有一股力量讓他整個盯住,忽然
[如獲舊物,]
就好像很熟悉一樣的,看到以前熟識的東西。
[開卷未終,]
打開《楞伽經》還沒到終了的時候。
[夙障冰解,]
夙障,無量劫來的生死業障消除。你看,你就知道這本《楞伽經》的功能、功德利益有多大,所以古時候說如果有人有因緣,聽聞到《楞伽》這個經名,此人將來必定成佛,因為這個是成佛的一部經典。
[細視筆墨,手跡宛然,]
好好去了解;以前都是用毛筆寫的囉。手跡,他寫的這個,用手寫的,抄的,這個《楞伽經》的毛筆,宛然,諸位這個宛然就是很完整,沒有脫落,很完整。宛然,就是非常完整。
[悲喜太息,]
翻過來第四頁,悲喜,一麵悲傷,一邊喜悅。太息,太息的意思就是長聲歎息:唉......這麽好的經典竟然擺在這兒沒人看。還經過這麽久,太息,就是長聲歎息,就像我們常常:唉......就是這樣子,感歎的意思。
[從是悟入,常以經首四偈,發明心要。」(見本書附錄二:《蘇東坡序》)後來張公;]
張公就是張安道,張樂全。
[以此《楞伽經》親自教授蘇東坡,並且出錢三十萬;]
反正,每一個朝代都有那種大護法出現,他錢沒問題,一下子出三十萬,在當時來講,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個是很大的數目。
[請蘇東坡刻印此經,令流傳於世。蘇東坡的好友叫做佛印和尚,]
又稱為佛印禪師。
[卻向他建議說:「與其刻印,不如由蘇東坡自己來書寫,你寫完了,有個版本,然後用你的版本,再來刻印,更能流傳得久。」]
諸位!為什麽叫做刻印?刻是什麽意思?刻,就是把文字刻在板上,你把油墨黏上去,再上一次墨,要印就一下子就出來好幾張,以前沒有印刷術,刻印是什麽意思?刻,以前是用刀子,你知道嗎?一個字一個字刻......中國人的功夫最強的囉,那個文字雕刻的細膩,一下子,唰、唰,一張就出來,唰、唰,第二張就出來,就這樣子。刻印,更能流傳得久。
[(因為東坡居士的書法是有名的,世人為珍惜其墨寶,定會妥為保存其手寫之經),]
所以我今天由衷的感謝蘇東坡!
[蘇東坡於是將此經寫一遍,]
就是抄寫一遍的意思,然後刻印傳世。這個刻就是用刀子,那個就不是用印刷囉。先刻,刻完了再印,然後再把它裝訂。以前......你們看過線裝,有沒有?線裝,用線把它裝起來,這個就是古書都是用那種情形。因為一張一張(印)......然後把它摺好,訂下去,就用線一直縫,一直縫......所以線裝,你看到的線裝就是古時候的裝訂方式。現今所傳者,即是張公所傳、東坡居士所手書的。
[然而自隋末至北宋末期,]
整整消失了多少年呢?
[此經失傳了將近四百五十年!]
消失了很久,四百五十年!你看,經過多少朝代動蕩。
[我們有幸現在還能親睹這部無上甚深寶典,全拜張公、蘇公二大居士之賜。]
張安道,然後蘇東坡二大居士之賜。
[以其功德不可沒,故特誌之。]
很了不起!接下來,第三,
[三、楞伽經大義]
[(一)楞伽經的結構]
[A、以篇章來看]
[本經共有四卷,且每卷皆依傳統的方式,於卷下分品。]
他指本經特別不一樣。
[然而本經獨特的地方為:每卷隻有一品,四卷總共才四品,且每一品之品名都是一樣:「一切佛語心品」。]
什麽叫做一切佛語心品?一切都是諸佛所說的心法,完全一模一樣。諸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心,都是一樣的,所以沒有別品,就是這個品名,隻有這樣一個名字。一切佛語心品,卷一、卷二、卷三、卷四。
[這就非常獨特了。]
意思就是:佛的心都完全一樣,不二的意思。為什麽叫做一切佛語心品?因為法不二,入不二法門,是諸佛的心,因此,所有的品名都一樣,隻是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
[這四卷及四品,考其意,蓋可代表經中所闡發的四門(以下將稍加解說此四門);]
此四門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這個要稍微背一下,五、三、八、二,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叫做四門。諸位!你先翻開第九頁,第九頁的中間:
(A)了四門。上麵所提到的四門是: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所以,簡稱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我們先看,再翻回來第五頁,
[而四品同名]都是同一個名字。
[即表示四品會歸一義;一義者,即是第一義諦;]
諸位!什麽叫做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就是不二,不可思議的絕對義理、真理,最極究竟、圓頓、無上叫做第一義諦。佛講的第一,不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一,不是比較的一,那個叫做絕對的諦理,成佛不二的真理,叫做第一義諦。就是你想成佛,你就必須悟到第一義諦。所以,佛講的第一義諦,不是對第二義諦講的,也不是對第三義諦講的;這個,有的注解講,第一義諦是對第二義諦講的,諸位!那個當然就是方便,有第一,就有第二,那是方便說,但是真正的第一義諦是絕對的,佛講的第一就是不可言說、不可思議,是絕對的圓、絕對的頓,叫做第一義諦。那就是我們八月二十六齋僧大會要開示的《第一義諦》第二集。
[而且第一義就是不二之義;]
諸位!什麽叫做不二?智境不二,就是你的智慧跟境界其實是不二的,是不二的,所有的智慧可以展現在境界裏麵,所有的境界其實都是智慧的展現,境智不二。
[是故四品無有別名,]沒有其它的別名。
[又所謂不二之第一義,乃為一切諸佛之所共說,而此經所要呈示者,即是一切諸佛之所共說第一義法門的心要。]
這個第一義,第一義在《大般若經》裏麵講或者《中觀》裏麵講,叫做大空;要加一個「大空」,第一義大空,大空就是絕對空,在這裏用第一義法門的心要。那麽,第一義就是絕對空,沒有東西,真如究竟一真。第一義法門的心要:
[所謂「自覺聖趣」;]
諸位!自覺聖趣是簡稱,這個名詞你一定要背起來,從往後這四個字「自覺聖趣」一直重複出現。「自覺聖趣」什麽意思?自覺,自覺覺悟;聖,就是聖智;趣,就是入,趣入第一義諦。我們自己的覺性;聖人的智慧,聖智,聖的後麵加一個智慧;趣,就是入,趣入第一義諦。自覺聖智,趣入第一義諦,簡稱「自覺聖趣」,或者叫做「自覺聖智」。這個聖,底下一定要加一個智慧的智。自覺聖智,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如果你自己覺悟了,你都有聖人的智慧。不是隻有佛有,如果你肯放下,如果你肯修行,每一個人都存在有聖人的智慧。自覺是什麽意思?就是最重要的你要自己覺悟,要有誌氣、要有骨氣,不要常常生氣,要自覺。
諸位!如果沒有自覺作用,那最糟糕的就是沒有動力。諸位!你有好的大悟的師父;假設說啦,大善知識在你旁邊,有沒有用?不一定有用。二、你有好的、這麽慈悲的同參道友,在頂著你、扶持著你,有沒有用?不一定有用。重點在:你自己有沒有誌氣?你要不要覺悟?如果說:我想渾渾噩噩過一生,我不需要覺悟啊。那大善知識也沒有用,同參道友也沒有用。對不對?但是,如果你兩樣俱足了,大善知識也具足了,同參道友也都這麽扶持你,那麽,你的自覺作用也強,不得了!
你自己的覺悟,聖人的智慧,自覺就等同聖人的智慧,趣入,趣就是入,入第一義諦。
[所謂「自覺聖趣:」,這是一切如來的自證境界;]
這個「證」還要加一個:內,自內證,那麽就比較接近佛的意思。所以我們常常講說:一個有修行的人,他是有自內證的功夫;自內證,一定要加一個「內」。那麽加一個內證的功夫,就是境界不能造假囉,有,就是有,悟,就是悟,不悟就是不悟,自內證。不是像現在,末法時期,很多沒有功夫或者沒有自證的功夫,就到處搞宣傳、做表相,撈一點好處。這個自證的境界可不是這樣,完全活在真實,真正實在的生命,真如本性。所以自證境界有什麽好處?這是一切如來的自證境界,自證境界是完全活在真如理地、真實的心性當中,一點不虛偽,一點不造假,沒有殺盜淫,沒有貪嗔癡,完全清涼、解脫、自在,叫做自內證。
[一切諸佛皆以此為心印,故稱各品為「一切佛語心品」。]
[B、以文體來看]
[本經以文體來看,可分為偈頌及長行(散文)二大部分。]
偈頌就是用五個字為一句,用五個字,後麵都是五個字為一個偈頌。長行就是文字,不拘限於偈頌,就用長行文(散文)。
[偈頌部分即是一開始大慧菩薩的一百零八問,]
這一百零八問,這樣問,前麵如果加:「一口氣」,才能夠顯示中間沒有間斷。就是大慧菩薩一口氣問一百零八問。你想想看,我們一般人哪有這種記憶,哪有這種記憶啊。一百零八問還不用看草稿,一直問,一直問......一般人問到第三問,就會說你稍等,稍等......為什麽?你問一百零八個問,我哪有辦法從頭這樣給你回答?你看,大慧菩薩一口氣問一百零八個問題,這個除了佛有辦法招架以外,誰有辦法?問到後麵,前麵在問什麽,你也忘記了。你第一個問題是問什麽,麻煩你再重複一遍。誰記得一百零八問呢?這個還不是一般的普通的記憶,大慧菩薩一口氣問了一百零八問;其實不隻一百零八問,總共問了一百一十一個問題,一百零八是個接近的數目。一百零八代表一百零八種煩惱,斷一百零八個煩惱,就產生智慧,這是表法的,用一百零八,一百零八,念珠也是一百零八,是不是?其實真正的問題,不隻一百零八,是講一個大概的數目。
[大慧菩薩以偈問,接著世尊以偈回答此百八問。此百八問可說是本經的總問;]
總問,全部在偈頌裏麵表達,問、答,問、答。諸位!總問,注意聽!總問是對圓頓根器的,就是如果你在這個地方悟了,契入成佛了,那後麵的長行文是多餘的。但是,有沒有所有的人都這樣偈答,偈問偈答,用偈頌來問、用偈頌來答,有沒有這種根器?沒有,沒有這種根器。長行文,就是圓頓教裏麵的漸教,諸位!注意聽!圓頓裏麵分兩個角度:至圓頓中的圓頓,就是偈答,偈問;圓頓中的漸,漸教就是後麵的長行文。用偈問偈答,圓頓中的圓頓;用長行文來問來答,是圓頓中的漸,就是:唉,沒辦法!大家都是證到十地菩薩,雖然是圓頓,但是有一些還是發揮一下。記得:兩種,長行文也是圓的,圓頓教的,不是一般的。如果說偈頌是對圓頓教,長行文是對漸教,那是大大錯誤的!這裏麵沒有漸教的,知道嗎?這裏麵沒有漸教的,統統是圓頓教的。隻是它稍微要分析一點,所以是圓頓的漸,要這樣子。兩種都是圓頓教,但是,前麵圓頓的至圓,最圓頓的根器,後麵也是圓頓教,但是,是比較漸,圓頓當中的漸教,這樣知道嗎?所以這一本經典全部都是對圓頓根器所講的。
[而世尊的偈答可說是本經的總答。大慧菩薩的百八問即是於法有疑(大慧菩薩已位居十地,自然不會有這麽多疑問,當視為菩薩以慈悲願力示現,代眾生問);]
答對了,就是這樣子,十地菩薩要成佛了,哪有這些問題?所以告訴諸位:奧斯卡金像獎,應該由釋迦摩尼佛還有他的弟子來得。演那個戲,是演得那麽的逼真,就像阿難示現進入淫室,差點毀戒,然後,文殊師利菩薩提攜,回來,要沒有阿難這樣示現,你哪有《楞嚴經》可以聽?演一出戲,佛開始一直說法;大慧菩薩也是這樣演一出戲。所以一佛出世,千佛護持,都是佛來示現的,有時候來示現他的徒弟。所以這些其實都是代眾生問,所以,世尊所有的回答其實都是對眾生在回答。
[世尊的偈答即是釋疑、決疑、破疑,]
解釋疑問、解決疑問、破除疑問。
[然而總問總答這一部分,問與答都非常簡約,常隻是點到為止,因此是對最上上圓頓根熟的眾生;]
為什麽要講根熟?根器因緣具足,要不是那種根器的,那麽就不能叫做上上的圓頓。為什麽要加兩個「上」?那就是沒有比這個更上。所以,《楞伽經》是對上上圓頓根熟的眾生——根熟就是善根深厚、因緣具足——
[所說的無上頓悟頓證之法門,所以很難領略;尤其是世尊的偈答,若不解者,很容易以為是驢頭不對馬嘴,]
驢頭不對馬嘴是比喻不相契合,合不起來,奇怪大慧這樣問,佛怎麽這樣答,好像對不上。以前弟子一問一答,一問一答,都是很工整的,現在大慧這麽有次第的問,結果佛的回答超過你的想像,打亂你的次第,打亂次第就是叫你頓悟,諸法並沒有次第。一般人來講,大慧這樣問了一百零八問,為什麽世尊是這樣回答?
[答非所問,]
好像前後不銜接,佛陀就是要破除你那個漸次第的生滅法。驢頭不對馬嘴,比喻不相契合,答非所問。
[乃至誤認世尊之偈答隻是重複問句或顧而言他,]
就是顧左右而言他,顧左右而言他就是沒有講到重點,左邊看一看,右邊看一看,講一講,好像沒有針對問題來回答,叫做顧左右而言他。
[令人如墮五裏霧中,摸不著頭腦,有點像後世祖師的某些公案一樣,如是便覺得世尊的回答好像毫無意義。也許是這個緣故,因此以前有人編印《楞伽經》的時候,就幹脆把這一部分完全省略掉;]
慘了!那個完全省略掉,你看看他有這個膽量,印經典,編排,就把這個......這個在講什麽,牛頭不對馬嘴,好!刪掉!隨隨便便刪,還好我們的成觀法師這部分沒刪掉,這個是最重要、最重要的。
[而從長行開始印起,這對讀者來說,實在是很大很大的損失。至於一般注釋本,也常隻把這些偈頌照表麵的字義講一遍,或照抄一遍;]
這點我可以證明,確實是這樣子,師父也看過這些注釋本,確實是這樣。
[至於偈頌的問與答之間的相應、前後脈絡關係,以至潛藏在字裏行間的精義,以及言外之義、弦外之音,就很少有探索發微的,]
微就是深奧之處,整句的意思是說:以及言外之義、弦外之音,就很少有人去探索並發現深奧之處。
[以致佛、菩薩在經中所要曲達的無上深義便無由得知了。]
曲答就是不直接回答,叫做曲答。要你回光返照,你問這個問題,我回答這個問題,要你省察自己,回光返照你的心性,問題不在於你問的問題,問題是在你那個心是什麽心在問問題,所以這個叫做曲答,沒有直接。所要曲達的無上深義便無由得知了。
[關於偈問偈答的各層意義,本書中有詳細的分析探討,請閱正文便知,在此茲不贅述。]
贅述就是重複的再講一遍,這樣很麻煩。
[(此非我能也,蓋佛菩薩護念也。)]
意思就是:不是我成觀有這個能耐、能力的,這是諸佛菩薩加被,才有今天的成就,才有今天的這樣一本書。這個就是一種謙虛。這個括弧就是成觀法師非常的謙虛,自己非常謙虛說:此非我能也,這不是我能力所能及的,其實真的是菩薩,念就是加被加持,蓋佛菩薩護念加持才有這個能力的。
[在偈問偈答之後,便是長行文。如上所述,偈問偈答是總問總答。]
總問總答,在旁邊寫三個字:頓中頓。就是針對圓頓,上上圓頓根機的,總問總答是頓中頓,別問別答,後麵那個別問別答,一條一條用長行文寫出來,叫做頓中漸。這裏是頓中頓,後麵別問別答是長行文叫做頓中漸。那麽這樣你就知道,總問總答這個偈頌有多麽的重要!那麽如果總問總答已經開悟了,徹底了解佛意了,那麽就不需要後麵的那個別問別答,多餘的。因為他已經貫通了嘛!看底下,是
[因為大慧菩薩把他所有的問題都一口氣、沒間斷地提出來,接著世尊又一口氣全部一齊回答,故稱總問總答,]
都是一口氣。
[而長行部分則是別問與別答,亦即是大慧菩薩把一百零八問;]
其實是一百一十一個問,方便說,差不多是這個數目。一百零八不是固定的數目,隻是個表法的,大約是一百零八,但其實是一百一十一。
[重新以長行的方式,有條理、次第地一條一條分別再提出來;]
為什麽?裏麵有頓中漸,有的時候聽不太懂,在偈,總問總答,對不對?偈問偈答裏麵,那個是根器利的人;後來別問別答,那是頓中漸,次第地一條一條分別再提出來。
[然後世尊再一條一條很詳盡地回答,故稱別問別答;]
別問別答,旁邊寫三個字:頓中漸。注意喔,這個漸,不是你平常認識漸教菩薩那個漸,這裏所謂的漸,仍然是頓根的人、大利根的人。所以稱為別問別答。
[也就是分別廣說。這是因為大慧菩薩恐怕當場會眾及末世眾生不能完全領會、悟入總問總答的境界,因此再以大悲力,承佛威神,條條別問。]
條條就是一條一條的別問。
[因此偈頌中的總問總答可說是頓中之頓;長行中的別問別答可說是頓中有漸。]
注意!注意第一個字,統統是「頓」:頓中之頓,頓中之漸,上麵那個字最重要,統統是頓根的人,都是對上根利智的人講的。
[以上是從文體來看《楞伽經》的結構。]
[(二)楞伽法門]
[A、大綱——性與相]
任何的法不能離開性與相的討論,性就是理,相就是事相;性就是體,相就是相用,有相它才有作用,是不是?所以性是理,性是體,相是事,相就是相用。諸位!萬法不離性與相的討論,我們今天講經說法,不能離開性相,還有理跟事,萬法絕對沒辦法離開;萬法如果離開了性相、理事,那你怎麽討論呢?所有的講經說法,仍然不能離開性相跟理事。所以A、大綱——性與相。
[佛在《楞伽經》所要開闡的就是性與相二門,而且是平均發展,這也是本經的特色之一。因此本經不但是性宗最高的經典;]
性宗最高的經典,全部講本性就是禪。
[同時也被相宗]
——就是講名相的唯識宗——
[行人奉為圭臬,是學唯識法相學的人必讀的經典之一。佛在一般開示性相的經中,為適應眾生的根機,不是偏於性上的闡發,即是偏向相上的探究。]
性上直趣真如,相上微細的分析,讓你漸悟,答案還是引入真如實相,還是引入第一義諦大空。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直趣就是用性上單刀直入的契入,那個是屬於頓根的人;在名相上解釋了以後,慢慢地破除種種的執著,那麽這個也是一種方法,也是要契入第一義諦大空。答案都是一樣,但是方便有多門。所以,佛法互相攻擊,這個人不懂得佛法,你吃你的飯,我吃我的稀飯,美國人吃美國人的麵包、漢堡,我們台灣有的人吃燒餅油條,隻要各人吃飯各人飽就好,不要說燒餅油條好不好吃,還是漢堡比較好吃,沒有。
在《楞伽經》這個角度上來講,爭論就不與佛的心相應,爭論就是你沒有貫通性相二宗,你自己爭論。諸位!爭論是在跟自己的偏執的觀念角度在爭論的,沒有人跟你爭論的,法法本空,哪有爭論?注意!爭論是跟自己的心過不去的,不是跟別人,你立一個知見,自己突不破,然後變成對立,比如說你護持某某人,那變成其他的人就怎麽樣,可以種種文宣攻擊、否定,諸位,這個不是懂得佛法的人。
即是偏向相上的探究,就是唯識宗偏向於相上。在座諸位!因為一切的眾生沒有辦法一下子就頓契頓悟,所以當然就要講經說法,講經說法就一定會用到相上的東西。所以師父跟這些想要講經說法的人,說一句重要的一個建議:就是你在唯識學上如果沒有下過功夫,你很難在弘法上有強大的力道,因為一開口就是名相,你一開口就是名相。所以在講經的人,一定要對唯識宗相關的書籍,一定要徹底的了解。
即是偏向相上的探究,意思就是為適應眾生的根機,不是偏於性上的闡發,就是偏向相上的探究,
[很少有二者並重的,因為光是性或相任何一門,都是很深奧的,除非是上上根熟眾生,才能兼籌並顧。]
諸位!單單一門唯識學,你都必須搞十年;那禪宗的開悟見性,那就要看根器,有的十年搞不來,有的刹那之間,這就不一定,看你的圓頓根器利還是不利。你這把刀子很利,一刀砍下去,煩惱就死了,那就是頓根的人。一刀下手,無明就死,那個就是利根的人。
可是,有的人這把刀很鈍,不是那個頓根的頓,很鈍的鈍,很差的意思。那個煩惱,這把刀拿起來,它就是鋸不斷,怎麽砍,煩惱就是砍不斷,砍了五年,砍不斷,十年砍不斷,念佛念了很久,還是跟人家爭執不休,還是會看別人的過失,這把刀子就是不夠利,搞了五年、十年,人我是非始終斷不了。
人家上根利智的:唉呀!師父說,萬法本空入第一義諦,一切相不可得,一下子萬緣放下,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爭執,一念之間就契入佛性。
所以在座諸位!你這輩子想要用最快的方法見到佛的心,想要修行最大得力就是四個字:萬法放下!沒有其他的門途。萬法放下,最利最快,通達佛的心性,沒有比這個更快的!為什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嘛,沒有比這個萬緣放下、萬法放下,沒有比這個最快修行的方式。諸位!修行有沒有更快的?這個最快!
你為什麽修行這麽慢?就是放不下囉,什麽都卡住囉,對不對?觀念卡住囉,煩惱卡住囉,你還在在意別人對你好、對你不好,你怎麽會解脫呢?是不是?所以說啊,除非是上上根熟眾生,才能兼籌並顧。
[由於以上的原因,才有性相二宗的分野;]
分野就是界限。有的人搞禪,有的人搞唯識的,(凡間一塵注:曆史上的性相二宗似乎是指法性宗與法相宗,即中觀與唯識,http://www.wikiwand.com/zh-sg/%E6%B3%95%E6%80%A7%E5%AE%97,慧律法師大概以現代的情況來分)
[乃至於有後世性相二宗之行人於學理上互相衝突、攻伐;]
諸位!不懂佛法的人才會在......諸位!沒有見性的人,才會在佛的學理上、教理上互相衝突、攻伐,乃至於水火不容,不相水火,就是大悟見性的人沒有此事。諸位!大悟見性的人,你要來跟他爭吵,他都還不曉得怎麽跟你吵,諸法本空,不可以立一個觀念,不可以立一個名相,不可以立一個好,不可以立一個壞。不思善不思惡,就這麽時,是明上座本來麵目,諸位!你要跟悟道的人吵,他都不曉得要怎麽樣跟你吵架才吵得起來,因為他的心中絕對的包容,絕對的容忍,絕對的無相,他怎麽跟你吵架呢?除非他要示現變成凡夫,要不然怎麽吵架?所以在座諸位!大悟的人是絕對的包容,他不是怕你的,他是可憐你,你用網路去攻擊他,或者是報章雜誌去傷害他,大悟的人,人家都不會回應,人家也不需要回應。為什麽?立一個點就錯啦,在這個真的悟道的人,他的性相都圓融於一心。諸位!隻有心不悟道的人,才會攻擊相;隻有著相的人,才會攻擊性。諸位,在一個悟道的人,他性相是圓融的,既然有一個圓融的心,就有絕對的包容,因此他容許別人意見跟他不一樣的看法。
在座諸位!如果一個真正悟道的人,他就有絕對的包容。就像你來結夏安居,我們絕對的包容。我們需要人家一分尊重,當然我們要懂得去尊重別人,你受用就好,不一定要看我的。在座諸位!你到別的道場去看一看,不騙你的,不是所有道場都這樣,有的道場是除了那個師父的法可以看,其他的叫做收光光。收光光意思是收到光盤一盤都不剩,一本其他外來的經典就絕對不會讓你看到,他們有自己的口號。
諸位!如果我今天來講,你們聽我慧律的,如果講,就不準看其他法師的,那麽請問這樣叫做平等嗎?不平等。這樣叫做包容嗎?不包容。這樣叫做理性的宗教嗎?不夠理性。為什麽隻有看你的呢?所以師父允許看任何一個法師的,你冷靜比較看,師父講的法能不能跟你相應,那就表示你跟我有緣;假設說,我的法實在是,我講的這個調調,你很不屑,或者是不符合你,是不是?哪有人講經講那麽多笑話,不相應。不相應沒關係,合掌令歡喜,那就......這不是很好嗎?
所以師父一直告訴大家:佛教是理性的宗教,一個真正悟道的人,他是絕對的包容,他根本就不會想要改變你,我為什麽要改變你?我沒有必要改變你,是你覺得跟我的法相應,你自己改變自己,那我有一個責任,我所說的法不可以我自己編出來的,一定要依據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典,一定要依據祖師,而且是有功夫、大悟見性的人他講出來的為依據,我才做如是說,我沒有那個能耐自己編出來,沒有那個能耐的。
所以每一個人宿世的因緣不一樣,有的看到師父就很喜悅,法很相應;有的人看到我,涮一下,就Bye
[不相水火之事,]水火不容。
[然而從這部經來看,這些衝突、攻伐,都是莫須有的;]
因此,在座諸位!下麵這句話,隻有沒有悟到究竟的人,他才會爭論,六祖講:諍與道相違。這個諍是加言部的,不是那個鬥爭的爭,是加言部的,意思就是:悟到不究竟的人,就會有諍,就是語言就會衝突;諸位,悟到究竟的人,他就享受這分寂滅,諸法本不生本不滅,哪有東西可以衝突?哪有東西可以否定別人?哪有東西可以肯定自己?諸法本來就空的東西,是一體的東西,是絕對的東西。在座諸位!學佛有個好處,就是把自己慢慢變成理性的聖人,朝著這個:喔!你聽經聞法以後,原來佛法是這麽理性的,對於不同意見的人,他這麽地包容,能包容不同意見的人,這個是真正學佛的人。而不是說跟你當麵衝突,你就把他當作是仇人,那這個法不入心,所以歡迎眾生怎麽樣?歡喜心來隨喜、來讚歎佛教,但是我們佛教也經得起人家批判、持不同的意見來攻擊我們;但是,希望他攻擊得有道理,搔得到癢處。所以佛教如果有缺失,我們改進。但是,他如果說有來對我們挑釁,怎麽樣?我們不要回應,為什麽?這樣攻伐,衝突,水火不容,不是佛法,從今天起,擺平自己,你就真正體會佛法,徹底擺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