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唯識簡介》慧律法師講(14) 全部共14集 結束

(2016-08-31 05:40:30) 下一個

《唯識簡介》上慧下律法師講(14)

剩下的那就是我們的自體,就是我們的本來麵目。所以,修唯識觀,最大的、重要的一句話:就是你要放下虛妄的,保留那個清淨心。上唯識,從頭到尾就是這一句話:放下虛妄的、不是實在的境界,你的意識形態,統統是分別心,統統不是實在的,要放下這一些。這個叫做攝末歸本,找到了自體。

隱劣顯勝識,是第四重的唯識觀,隱劣顯勝,心王跟心所的自體分,雖然同樣的變現見相二分,為能緣跟所緣。因為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每個識都具足有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那麽,這個見相二分為能緣跟所緣的對立,這個都從那裏來?都是從心王、心所的自體分所影現出來的。但是,心所隻是附帶在心王的一個伴,陪伴在它旁邊的,就是說像大臣是襯托出國王的存在性。八識就像心的王;心所就像大臣一樣的,附在這個王的旁邊。那麽,我們現在要顯出這個王,「王」就是第一念,第一念。「所」,就是所謂的第二念,所附帶出來的貪嗔癡這些念頭。所以,心王跟心所,我們要放下這個心所。所以隱劣,「劣」就是心所為臣,心王為君,所以,心所要隱。意思就是說,當你看到任何事情的時候,麻煩你不要再動第二個念頭,不要再動第二個念頭,很清楚的了了見,但是,不落入分別意識狀態,這就能夠隱劣顯勝,以顯出心王。意思就是,把它歸結在一心,一心,以修習第四重的唯識觀。

最後一個叫做譴相證性識,譴相證性識,是第五重的唯識觀,也是最後一個,因為第四重的話,已經顯出心王,心所相對的心王。但心王是有事理之分別,事就是相用,理就是性體,我們必須舍掉相用的心識,而圓成性體,所以,必須加以觀察這個唯識的道理。既然歸於一心,隱劣顯勝就是歸於一心,就是說,一切如夢如幻,那裏還有所取跟能取呢?或者是說,那有一個無所有的東西?因為顯勝隻有剩下心王,那麽他就會認為一切無所有,連這個無所有的觀念,也不可以存在,到最後,就是理性跟智慧的和合,就是不二的境界,這個是唯識觀的極至,唯識觀的極至。

現在我們來看五十七頁,我們一個字一個字來念,那麽就更清楚。

【(寅二)五重唯識觀】【五重唯識】【譴虛存實識】【舍濫留純識】【攝末歸本識】【隱劣顯勝識】【譴相證性識】譴虛存實,底下說,【心外諸境    體用非有——】簡單講,我們今天是活在錯覺的生命當中,連鎖的錯覺、連鎖的錯誤,我們冤枉受輪回,我們喜歡聽是非,我們喜歡傷害眾生,我們喜歡製造不必要的麻煩,困惑。這個叫做【遍計所執(譴)】講實在話,如果你第一重能夠做到,那就不得了了!人的快樂隻有四個字:恢複自然,恢複自然就會得到快樂。上蒼給我們食物,我們恰倒好處的吃,會得到身心快樂。我們不是,上蒼給我們食物,我們大魚大肉的吃,拚命的吃,吃得肚子脹得不得了!上蒼給我們食物,我們製造了酒,XO 、拿破侖、茅台酒,拚命的喝,喝得爛醉如泥,然後,開車子撞死人,要負刑事責任。這一連串的痛苦,都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我們自己製造痛苦,自己製造麻煩,自己製造煩惱,就是因為超過了自然。本來就沒有這一些東西,你的本性,本來是一個很知足的體性,可是,我們認為這樣叫做享受,我們的身體本來好好的,我們卻拚命的喝酒。。。。。。,然後嘔吐,嘔吐,過量的吃、過量的喝。像那個滿漢全席,要吃三天三夜才吃得完,然後,一次是十萬台幣,一個人哦!一個人收十萬台幣,然後,吃三天三夜。怎麽個吃法呢?什麽熊掌啦。。。。。。,這誰創造出來的?慈禧太後。滿漢全席是我們老佛爺創造出來的,現在變成很有名的,浪費公款、財物。我們這個胃,可惜就隻有一點點,一點點,因為滿漢全席吃。。。。。。,吃太多了,脹,然後,就拖到後麵去,拖到後麵的廁所去。怎麽樣?拿一根毛啊,伸進你的喉嚨裏催吐,吃下去,再嘔吐出來,再拖進來吃。吃了沒辦法,飽了,裝不下,再拖出去,催吐,又吐出來,再拖進來吃,你看這有沒有精神不正常?吃飯本來是一種enjoy,吃飯本來是一種享受(的東西),但是他over   ,他過量。我告訴你:同學們!過分的苛求一個人,他會叛逆的;過分的吃東西會脹壞的;過分的懶惰,沒有辦法修行的。做人苛刻,沒有良心、沒有道德,他的災難就會到了!這個over,過量的東西,不是一個修行人所應該擁有的,不是一個修行人所應該擁有的。

誰讓我們痛苦?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是不是?一個女孩子本來很自然的,長得很漂亮,也就可以了,隨隨便便簡單擦個口紅,那已經不得了了!她不是,她一定要掛項鏈,胸前戴著長長一大串;她一定要戴五、六顆戒指。對不對?她一定要腳鐐手銬,嗯!不是!是瓔珞掛滿全身,衣服一定要穿低胸的,隱隱約約的,讓那些壞蛋遐想。這個都是誰製造的啊?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嘛!是不是啊?所以我們說,我們擁有的肉體,但是,我們並不真正的擁有生命,希望你同意我的看法。我們擁有肉體,但是,我們並不能真正的擁有智慧,智慧才是我們真正的生命。我們不是,我們創造了無量無邊的煩惱、困擾,然後說:上蒼對不起他。談到遍計所執,那一個人不是這樣子?活在無知的狀態,所以說,我們寧可死上千百次,也不可以在無知的狀態當中苟且偷生。沒有智慧的人生,他的靈魂、神識多麽的膚淺。我們活著要有氣質跟內涵。氣質跟內涵怎麽來的呢?就是智慧。智慧怎麽來的?就是覺悟。覺悟怎麽來的?就是放下。放下怎麽來的?沒有任何的執著。為什麽沒有任何的執著?因為體相皆無,根本就是虛妄的東西嘛!

我們已經活得很痛苦了,同學們!不要製造是非,不要狂妄,口出惡言的傷害眾生。世間已經很苦了,不要再製造這個痛苦的根本,是非不要聽,根本就不要講,也不要去理會你的敵人,遠離那一些惡友,遠離那一些不善的人。遍計所執,第一個觀念一定要存在。底下,

【心內諸法   體用非無】心內的諸法 ,就是我們的思想,是有的,還保留,所以,  【依他圓成(存)】暫時保留。暫時保留,緣起法是有的,雖然它的體用都是不存在的,但是,就我們修行人的角度來講,姑且讓它暫時保留。第二重,舍濫留純,相分為所緣的境界,相分是我們所攀緣的境界,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相、物質是假的,是唯心所造的業感,因此,我們淡泊名利,淡泊我們的三餐,把我們的物質降到最低點;把我們的精神領域,慢慢的升華到最高點,我們就會變成聖人。所以,唯識學就是要叫你重視心智的發展,讓你的心智更加的成熟。所謂的成熟,不是世間的成熟,世間是累積學問、累積經驗,而說所謂的成熟。而出世間的成熟,是叫你放下經驗,放下不正當的心思,放下這一些學問,而恢複到自然 、本有的東西,這個叫做成熟。

佛法講的成熟,是絕對性的東西,不是累積的經驗叫做成熟。世間人所謂的成熟,學習的經驗、讀更多的書,然後,執著這些文字相的東西,他叫做成熟。在佛法裏麵講,這叫做幼稚的執著,執著自己的學問、執著自己的經驗,來傲視別人,其實他也是落入幼稚的觀念。所謂成熟,就是沒有我見,放下一切你所有的長處,而一樣這麽慈悲、這麽平等,來對待每一個眾生。所以,我常常講說:出家人是最無情。沒有錯!但是,卻是最慈悲。慈悲換世間人的話來講,就是最有感情的,才是真正的出家修行人。世間人就是利害關係嘛!世間人所謂的跟你有感情,不是夫妻,就是你利用他,他利用你嘛。是不是?夫妻兩個人吵架以後,感情就不存在了!而佛陀這種出世間的感情,那是多麽純真,它是建立在理性和智慧的上麵,他永遠如此。我們能嗎?我們沒有辦法,我們沒有辦法。真正有感情,在這個世間上,最有感情的人,那就是出家人、修行人。底下,

【相分為所緣之境(舍)】【後三分能緣之心(留)】就是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攝末歸本,【見相二分從識分起(攝)】意識的形態、分別,我們要攝,攝回來。所以,見相二分是末。「本」就是【識自體】【有能所二取(歸)】有能取跟所取。所以,這個「本」就是識的自體。隱劣顯勝,【八識心王各有心所為臣(隱)】我們要隱藏起來。心所,因為是落入第二念的觀念,如果你要用一句比較貼切的來形容,八識心王就是接近本性,不起心、不動念,但是,還留有微細的生滅。心所為臣,心所簡單講,就是第六意識、第七意識強烈的作用。如果你要套一句現代的話,比較容易了解的,八識心王就接近本性,接近,還有最後的生滅的生相無明還沒有辦法,但是,接近本性了,因為第一念了!是不是?本性是連念頭都沒有啊。所謂心所,就是第六意識、第七意識所產生的強烈的分別、強烈的執著,一切貪嗔癡、愛、嫉妒,一切傲慢,統統是所謂心所的作用,要隱。【八識自體各稱心王為君(顯)】什麽叫做八識自體各稱心王?眼識就是眼識心王;耳識就是耳識的心王,鼻識就是鼻識的心王。。。。。。,這個心王是指八個王,而不是指一個王。而因為八個識,統統有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八個識統統有心王跟心所。因此,八個識統統是心王,八個識統統有它相應的心所。所以,這個要顯,「顯」就是保留著。

所以,禪宗告訴你:隻要你學習如如不動,那就不須要什麽譴虛存實、舍濫留純、攝末歸本、隱劣顯勝。為什麽?因為你保持如如不動,就已經接近本性了,接近本性了!但是,你要如如不動,第一個、你要先學習,所做的事情不能違背因果,這個才能讓你如如不動。如果你違背了因果,你殺人放火、你搶劫國庫,你要保持如如不動,那不可能!你是草木皆兵,你一生一世做違背因果的事情,那這個心不可能會有平靜一天。起先要做對得起你的良心的事情,否則的話,你內在的良心的苛責,會足以叫你沒有辦法開悟。雖然你知道它是虛妄的,但是因為你違背了因果、違背了良心,你傷害了眾生,內心裏麵就充滿罪惡、充滿著動念、充滿著不安,那就無從建立,無從建立所謂的解脫、本性上的東西。不能傷害任何一個眾生,別人講什麽,這已經不重要了!所以我們講:佛法就是問自己的良心,問自己。是不是?

譴相證性識,【八識心王是「依他起」之事相(譴)】這個我們要譴。八識的心王,當然是緣起。為什麽?我們這個色身就是緣起,我們若沒有這個色身,那裏有什麽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八識心王當然要借依他起顯示出來嘛。所以,依他起是事相,這個我們要譴。【事相實性為二空之「圓成實」(證)】所謂的理體,二空就是我空跟法空。所謂我空,就是覺悟的人生觀;法空就是覺悟的宇宙觀。當你覺悟了人生觀,事相的我執就沒有;當你覺悟了人生觀,那麽我執就放下,就變成我空。覺悟了宇宙觀,法執就放得下,那就會完成了佛道,叫做圓成實,這個我們要證,證性。譴相,這個「相」就是事相;證性,就是我們所謂的圓成實。最底下一個,【由淺    入深】由淺入深。好!

諸位看五十八頁,【五重唯識—】【總觀     第一、譴虛存實識 】什麽叫做譴虛存實?什麽叫做總觀?就是以第一個觀,二、三、四、五,統統是根據第一個觀的觀念。譴虛存實也可以用在第二個:舍濫留純;也可以用在攝末歸本;也可以用在隱劣顯勝;也可以用在譴相證性。因為虛跟實是對立的,所以,濫跟純也是對立的;末跟本也是對立的;劣跟勝也是對立的;相跟性也是對立的。但是,為了使它更加的明了,所以,我們還立一個別觀,別觀,別觀。所以,總觀就是總原則,就是虛妄的要譴除,實在的要存下來。譴遍計,存在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所以,右邊,【譴遍計】左邊【存依圓】存在著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這個叫做【空有相對】為什麽講空跟有呢?為什麽?因為那個妄的東西是空嘛!我們要破除它。是不是?實在的我們要存,這個叫做有。

【別觀——】【第二、舍濫留純識】看第二、舍濫留純右邊,【舍相分】左邊就寫一個【留後三分】留下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心境相對】相分是境,後三分是心,就是心跟境相對。我覺得這一句話很重要,所有的觀,這個很重要,就是叫你放下境界,一切境界都是你唯心所造。第二個可以說是修行最重要的地方,在境界上強加分別、強加執著,就會變成業障。在夢境裏麵,你根本連討論都不須要討論它。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你有感應、聞到了香氣,你也不要去執著它,你隻要在意、注意,你心思的發展是什麽,務必要保留那個完全清淨的心、無所著的心,就會連根拔起無明。但是,這個須要時間,修行是點滴的功夫,是必須一點一滴的累積。。。。。。所以,當你碰到逆境的時候,你要好高興好高興的接受說:太難得了,太難得了!為什麽?因為我想要找到這種逆境來修行都找不到。碰到徒弟或者是同參道友來侮辱我們,來攻擊、傷害我們,我們就覺得:這太難得了!有這個機會,真是難能可貴!是不是?不過這個是指逆境,是不得已的,你不要看到一支老鼠,要殺生,看了很討厭,要打死這支蟑螂,你就說:唉呀!真是難能可貴,人家不敢做,我還敢殺它,把它打死!那慘了!所以,思想上有正觀、有反觀,有正觀、有反觀,就看你怎麽觀。心境相對。

【第三、攝末歸本識】「攝」就是收回來的意思。【攝相見二分】【歸自體分】相分就是境界;見分就是分別心跟執著心,二個統統要放下,歸自體,回歸到自體。是不是?【體用相對】相分跟見分是用,自體分是體。對不對?

【第四、隱劣顯勝識】【隱心所】畢竟不要讓它起心,畢竟不要讓它動念,不要讓它執著,那麽第七意識跟第六意識就完全沒執著了,剩下來的就是第八意識,如如不動的境界就接近了!如果用現代化的名詞,簡單講就是,當你內心沒有妄想的時候,那也就是解脫的日子快到了!當你內心裏麵不充滿著妄想,沒有妄想的時候,那你解脫的日子就快到了!如果用一句現代話,更貼切的名詞,隱心所就是你放得下,放得下。【顯心王】當下就是接近本性,因為所有的煩惱,都是心所在作用,就是執跟分別。執著,我們得到的,常常是一些不幸。是不是?賭博的人執著賭博,他就會死在賭博圈子裏麵;遊泳的人好強,就會死在水裏麵。開汽艇的,美國舉辦開汽艇比賽,有個人時速開到幾百公裏,本來時速開到三、四百公裏,已經非常非常的快了,結果他的汽艇一個小時開五百公裏,將近六百公裏,汽艇在水上的時速,將近六百公裏。在一次的比賽當中,時速六百公裏,一刹那之間撞到橋墩,砰!連屍體都找不到。在水上時速六百公裏,飛機 fly  飛機一個小時,也差不多六、七、八百公裏而已,飛機。所以,飛機從台北到高雄,真正飛行的時間,大概是三十分鍾,or   三十五分鍾,包括連下飛機、出機場的話,大概四、五十分鍾。高雄到台北就三百多公裏,三百多公裏飛三十分鍾。所以,用假設的,台北到高雄三百五十公裏,飛機飛半個鍾頭,乘以二就是七百公裏。這艘汽艇在水上竟然跑六百公裏,你想想看那個速度嚇死人了!那快到什麽程度,撞到,連屍體都找不到,根本不曉得沉到那裏了!所以,人啊,我常常看那個電視表演,人實在很可憐,比賽喝啤酒、比賽吃小魚,美國人真是無聊!那個小魚,活的呢,活的呢!他沒事幹,就左抓右抓,活活的金魚,就這樣抓著一直吃,吃。有的還不能用手,吃什麽呢?吃熱狗,h o t  d o g熱狗,h o t   h o t  d o g   熱狗。還不能用手,整盤熱狗,隻能用嘴巴咬起來吃,還塗上辣椒醬,吃得整個嘴上全是醬汁,好像狗一樣,說那個叫做比賽。

人們因為沒有找到本性,也不知道我們的生老病死,也沒有目的,茫茫然的追求這個人生,你不搞一些比賽,他們叫做有趣的趣味競賽,趣味競賽。還有一個人,比賽跳傘,跳傘,結果一跳下來,砰!結果傘沒有開,當場摔死!我還看到那個錄影帶,他當場就摔死。跳下來時,傘沒有開,摔死!人何必要這樣子呢?所以,我不爬山,我不爬山。像是登山、爬雪山呐,怎麽樣?我不必攀!為什麽?因為你去錄影給我看就好了,你上山去拍攝,我就看得很清楚了,我就看得很清楚了,我不必上山,我就知道。是不是?山上有什麽好看的?就是一片就是雪嘛!是不是?看不到雪的話,很簡單,你打開冰箱看看,就跟冰箱裏的那些霜一樣,把霜刮下來,就像一盤刨冰,往上一撒,就像飄雪一樣,那有什麽好看的?所以,我們到鐵力士山的時候,到瑞士的鐵力士山看,就是這樣子啊,跟我的想像一模一樣啊!跟錄影帶看到的雪景也是一樣,這樣飄。。。。。。真正下雪不會冷的,奇怪!融雪時才會冷,真的下雪時,不會感覺到冷。我們導遊說山上很冷,我就戴一頂毛線帽,像是老祖父戴的那一種,還穿了七、八件的厚衣服,結果太熱了!真正冷的,還是台灣的天氣比較冷,台灣這種天氣比下雪還冷,真正下雪不會冷的。對不對?也沒什麽好玩的,就看看,捧起一把雪,看起來就和刨冰一樣,撒上一點酸梅,馬上就可以吃了,賞雪時帶一點酸梅去,馬上就有冰可以吃了!就是這樣子。對不對?所以,世間人就是登山啦、快艇比賽啦、衝浪板啦,就這樣子。要不然你叫他做什麽?你叫世間人沒有娛樂,叫他四肢不動,他那裏有什麽心智的發展?會有覺悟的人生?那不可能的啦,不可能的!他隻有借重這一些。我們要借重過年啦、農曆年啦、新春啦,大家聚一聚,吃吃年夜飯,這個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洪荒時期,人跟獸在打仗的時候,他知道有過年啊?他聽過過年這個名詞嗎?他連命都保不住了,不曉得是我們要吃人家過年;還是我們要給人家吃過年呢!對不對?在洪荒時期,根本就是隻有穿樹葉、獸皮呀,什麽叫過年?根本就沒有農民曆。人自己創造一些境界,說自己在享受,卻完全不懂得享受心境上的東西,心境上的東西,心境上的東西。好!最後,

【第五、譴相證性識】譴就是【譴依他識】【證真如理】【事理相對】相對的。【性唯識】性唯識,簡單講就是唯識性,唯識去掉分別心,就是我們的本性,就像雜質除掉,金子就現前了!從山區的礦開始開采,這個叫做性識周遍法界;等到我們慢慢的修行,學習如如不動,你慢慢的體會到如如不動的好處啊,那麽本性就慢慢現前了!我們一開始,創造習氣,後來,習氣作我們的主人,來主宰我們。因此說:修行是點滴的功夫,就是要把習氣慢慢慢慢的斷除。。。所以,修學佛法、聽經聞法,是列為生命當中第一個重要的課程。聽經聞法、智慧,你應該把它列為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課程。人家的結婚典禮,盡量不要參加;或者其他的生日party,希望你聽師父的勸告,務必要來聽經聞法,世間的享受一定要放下。除非不得已,你的兒子結婚,那你不去參加就不行了!你妹妹結婚,那你不去參加也不行!是不是?或是你爸爸結婚。。。不是爸爸結婚,爸爸不能再結婚,爸爸再結婚就very trouble   麻煩了!所以說,能夠避免的人情世故要避免,無論如何,要以聽經聞法、開大智慧,作為我們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課程,課程。好!諸位看五十九頁,

【(寅三)八識轉四智成三身】這個是我們平常常常講的:【前五識——(成所作智)——】【第六識——(妙觀察智)——】【第七識——(平等性智)——】【第八識——(大圓鏡智)——】等等這一些。我們先看隔壁的,這個叫做四智心品,【菩提四智心品——】菩提四智心品,到最後再轉八識,轉智。所以,我們先解釋四智心品,菩提四智心品,菩提就是所謂的覺悟,覺悟要靠四種智慧,二乘的無學,二乘的無學,聲聞跟緣覺的無學位,就是斷盡三界的見思二惑。聲聞是斷盡三界的見思二惑,緣覺是斷盡三界的見思二惑的習氣,連習氣都除掉,習氣難除,很難除掉。所以,二乘的無學位,雖然斷了煩惱障,滅除了招感有漏色心的業因。我們這個色身,有漏的煩惱,色心,就是因為我們的業牽引而來的。所以,二乘人是滅除了招感有漏色心的業因,滅掉了,但是,因為沒有斷掉所知障,就是還沒有斷法執。還沒有斷法執,所以,第八識還有有漏,還有有漏,無法變現無漏的五蘊。第八意識還是有漏,沒有辦法變現無漏的五蘊身。佛就是清淨的身;我們是煩惱的色身;菩薩是斷了煩惱障,還有所知障二個障,這個我們在《十四講表》就已經講得很清楚。已經變成了無漏的、清淨的色法跟心法,而安住在生死跟涅盤二大的大涅盤。因為無漏的清淨色心,生死跟涅盤統統是沒有作用的,安住在生死,就是利益眾生。為什麽佛菩薩要來跟眾生一樣,作生老病死的示現呢?他不來這裏示現,誰來度我們啊?如果他一出生就說:我是佛!那別人也可以講:我是菩薩啊!所以,釋迦牟尼佛不要用這種方式來度眾生,他用示現的,示現的度眾生,這個叫做菩提。菩提是斷所知障所得的,也就是從第八意識本有的無漏種子,慢慢的發現,這個叫做法身德。意思就是我們本性,第八意識裏麵孕育著無漏的種子,這無漏的種子,我們慢慢的開發出來,慢慢的開發出來,開發這個智慧。所以,菩提b u d d h i  ,b u d d h i 就是菩提,就是我們覺悟,b u d d h i ,這個「覺」就是菩提,「智」就是智慧,它的體是無漏的第八意識,第八意識轉有漏的有為法,進入無漏的無為法,就是轉識成智。

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這個統統是有漏位,因為它的智慧很差,比較脆弱,意識的分別較強,這個叫做識,意識的識。無漏位智慧比較強,識的分別比較弱,這個叫做智。這一句話務必要記住,有漏位,識比較強,智慧比較弱;無漏位是智比較強,識比較弱,「識」就是分別執著。那麽這樣子就好了,我們學佛也是一樣,我們學佛,務必要使智比較強,而識比較弱。所以,隻有佛法,可以徹底的解決我們的煩惱,隻有佛法,可以徹底的解決我們的煩惱。不像世間人,開個車子,開個車子,旁邊的人,這個年輕人跟他瞟一眼,不行!停車,馬上下來,開山刀一拿起來,就把他殺死了!人如果沒有學佛,他那種無明,就擁有一套自己自圓其說的無明的解釋法。

人因為隱藏自己的缺點,所以,他想要自圓其說,越講就越糟糕,就越糟糕。偷人家的東西,他就會說:盜亦有道。發動戰爭,他就會說:我實行為聖戰,發起這個聖戰。布希宣戰,他就會說:我們要維持世界的秩序,我們不容許侵略者。每一個人都會借著一個正當的理由,攻擊別人、傷害別人。所以,在這個世間,講實在話,除了你放下一切,要不然這個世間,沒有世界和平的一天。擺平你的心思的分別,你內心裏麵先得到無諍、寂滅、不生不滅,這個世間的戰爭,對你就沒作用了!所以,你想要讓這個宇宙世間沒有紛爭、沒有戰亂、沒有饑荒,那是不可能的!

我們能夠在智慧上下手,我們就慢慢的可以轉凡成聖,轉凡成聖。共有四類,就是大圓鏡智相應心品,平等性智相應心品,妙觀察智相應心品,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我們一個一個來解釋,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簡稱叫做大圓鏡智,這個就是轉有漏的第八識所得的智慧,轉有漏的第八識,所得的智慧,正如有漏的第八識,藏了萬法的種子,變現出五根、器界,那麽,這個智就是藏了無漏的種子。因為唯識學是主張,生滅跟真如是和合的,不一不異的道理。所以,有生滅的種子,也有無漏的種子,我們現在是開采無漏的種子,把第八意識轉變。那麽,我們的根身、器界就是隨心,隨著本性清淨,所影現出來的,就神通變化無窮。

我們今天是隨著業力而來,所看到的這個世間,就沒辦法如此。所以,一切相得現前,沒有迷惑,正是因為我們轉第八意識的有漏,變成無漏的智慧。因此第八意識轉了,這個叫一切種智、叫一切智。它的變現就像大圓鏡智的映現萬物,這個叫做【一、大圓鏡智轉第八識    變佛果勝法】成佛,這是最難的,最難的!我們今天為什麽會病苦?我們這個色身轉不過來,我們這個色身轉不過來,轉不過來,沒辦法!我們這個色身,不自主神經嘛,生老病死掌握不住嘛!我們無漏的心智還沒有辦法。我們不是像佛陀,佛陀要入涅盤的三個月以前,他就告訴他的徒弟、弟子們說:你們還有什麽疑問沒有?要趕快問哦!佛陀一直警告他們,就是他要入涅盤了。他可以超脫這個色身,他什麽時候要走,他都很清楚!我們沒有辦法,我們什麽時候死,誰也不曉得。是不是?死亡也沒有農民曆,說我幾月幾號要死。我幾月幾號要開光、要落成,我們可以定,死,你那裏可以定呢?對不對?當死神來敲門的時候,你說:咦?怎麽那麽早啊?我還沒有作好心理準備,就要死了啊?當然啊!所以,這個不容易的,第八意識很難。

當第八意識轉了,所有的神經係統,全部轉成你心智控製的,你要讓它上就上,你要讓它下就下,你要讓它不生病就不生病。所以,佛陀的一切業障,都是示現的,我們這個色身是雜食身;佛的色身是金剛不壞身,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所以,心境改變了,肉體也就改變了,燒出來也就會有舍利子,而我們燒出來沒有舍利子。有一個人,有一個人,往生了,他爸爸燒出來,骨頭變成五彩色的,他說:師父啊!這個是不是舍利子?我說:不是!我說:那個是西藥吃太多了!西藥吃太多了,骨頭也會變色。底下,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二、平等性智——轉第七識】我們說平等,平等就是對執著講的,所謂平等,就是轉有漏的第七意識所得的智慧。第七意識沒有轉的時候,我們叫做執著意識。執著意識尤其是有高低之分,比較特別狂妄:我行你不行、我對你錯、我善你惡、我老大你老小。這個都是第七意識的作用。那麽,現在把它擺平了,你跟我,我就是你,把它融入一體。所以,平等性智,就是轉有漏的第七意識為平等性智。因為第七意識是緣第八意識的見分,執為實我,所以,沒有辦法生出平等的大悲心。擺平了第七意識,我們的悲心就出來了,你就不敢看不起殘障的,你就不敢看不起殘障的;或者這一些潦倒的人,在你心中,你就會完成了以謙虛、平等待人處世。內在就會【證平等真理】外麵緣一切法,自己跟他人都是平等,自他都平等了。我說:這個平等很不容易做到,很不容易做到,一般人沒有辦法做到平等。再來,

【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簡稱叫做【轉第六識——】什麽叫做【觀自他德】呢?就是轉有漏的第六意識所得的智慧,變成一個善於觀察。我們的第六意識是善於分別,現在轉成智慧,就變成善於觀察。善於觀察有什麽好處?方便度眾生。方便度眾生,才不會亂下定義,亂投藥,亂投藥。譬如說這個人,根本就還沒有信心,你就拚命的要跟他講佛法,那就白費我們的口舌。妙觀察智,有智慧的人一看,他就知道對方能接受還是不能接受,所以,他會講出很得體的佛法,使對方能夠接受。

我們沒有辦法,我們度眾生都是硬碰硬的,你要聽也好,不聽也好,反正我拿念珠給你,你就是要給我念佛,不然我就不拿錢給你花!爸!您要念佛!媽!您要念佛!可是他的父母親是拜王爺公、媽祖娘娘,根本不信佛!所以,我剛出家,講實在話,我並沒有度我父親、母親;我也沒有度我哥哥,我從我本身做起,我好好的表現,好好的表現。現在我全家人都在信佛,包括嫂嫂、父親、母親,統統信佛!我沒有很刻意的去改變他。佛陀告訴我們:有緣分,自然就會來。像我爸爸前天打電話來,十一點多了,我看電話一閃一閃的:怎麽還有電話進來呢?因為以前都有精神病的半夜打電話來鬧我們,我接起電話,本來想罵他幾句,一聽,竟然是自己的爸爸,師爺!師父的母親,大家都喊師媽;可是喊師父的父親為師爺,這是我們講堂自己取的,在全台灣省,我不曾聽過,有人喊師父的父親為師爺。但是,現在也已經喊習慣了,大家都會說:師爺打電話來!他告訴我,他告訴我,他說他對麵,我爸爸在花蓮美琪飯店當督察,督察。爸爸住的對麵,有一個六十幾歲的老年人,不算是老,比我爸爸年輕,我爸爸七十幾歲了,七十一左右,七十二歲了。住在對麵的,是一個六十幾歲的老人,他去天祥走一走。。。。。。你們知道橫貫公路嗎?穀關那邊,好像不是穀關,那個叫做什麽洞,彎曲的那個地方。因為我隻有去過一次,我今生今世,隻有坐車去過橫貫公路一次,坐了九個鍾頭,我還記得很清楚,從早上七點半,開到下午四點半,七、八個鍾頭。中午在梨山吃飯,那個爸爸。。。我爸爸啦!不是那個。住我爸爸對麵那個,我爸爸說:他回來後就感冒,去山上才感冒,對不對?下山回來,就死了,就死了!我爸爸就說:這個實在很無常哦!生命真的很無常,真的要念佛!你看!也不是我度他的,他對麵那個死了,就度我爸爸了,就度爸爸了,就度師爺了,他覺悟了嘛!才三天而已,三天前還跟爸爸談得很高興,三天後就死了!你看看!

所以,我們有這個警覺性還是很重要,修行、念佛,晚上睡覺以前,一定要念佛,平常就一定要用功,趕快念佛。因此,我們有妙觀察智的話,就會觀察這個世間、觀察一切眾生,叫做觀,觀自他德,觀照自己,也觀察別人,使我們的講話得體。

【四、成所作智——轉前五識】成所作,簡單講就是成就一切,你所作皆成,叫做成所作智。而我們所作都是造業,眼耳鼻舌身意,所作都是造業。可是佛陀不會,佛陀所作,統統成就,叫做成所作智。轉前麵五識,【成三業所作】三業就是身、口、意業,身、口、意業。我們再來看八識轉智,【八識轉智——】這裏因為加了【化身    報身   法身】所以,我們須要解釋一下,佛果的妙覺位,是諸漏永盡的,釋迦牟尼佛、一切諸佛,證得的是一切煩惱統統去除,是很深而且微妙的,超絕一切思慮。所以,他的身跟土,自不能附加任何的差別來敘述。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三身四土,我們在《無量壽經》會講的,三身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這一些不能用任何的差別來描述,因為他進入絕對了嘛!超出一切思惟跟分別心。但是,為了易於說明起見,所以,必須由二個角度,就是佛跟法,來討論性跟相的東西。

佛的色身就是三個角度,一、就是善,純善,佛的色身是由純善累積而來的。我們世間的善叫做惡善、執著的善、分別心的善,它不是純善。

我們布施了多少錢,我們就執著我們的布施,這個叫做惡善,隻能享受到人天的福報而已,而不能享受到絕對清淨的佛果。所以,佛這個「善」字跟凡夫的善是絕對不相同的,是絕對不相同的。

常,第二個角度,來形容佛的色身,就是常、永恒的。佛的色身不是我們這個色身,我們這個色身是生滅法,意識形態分別出來,業力所產生的一個軀殼,我們把無量、無窮盡的本能變成無明,而無明變成一個幻化的軀殼,變成這個軀殼。意思就是,無量的本能變成一個色身,毫無作用的色身,我們沒有發揮我們真正的潛能,就是無量佛性的神通力,我們沒有發揮出來。我們凝結了這些本能,變成這個色身,可憐的色身。所以,佛是證得了常,常。

第三個,佛的色身就是安樂,不可思議的妙用,清淨法身。所以,善、常、安樂,可以來形容佛的色身,永遠的安樂。我們這個身體,那裏有安樂呢?病的病、死的死。是不是?戰爭的戰爭、饑餓的饑餓、冷的冷、熱的熱,那有一分一秒快樂的呢?我們這個身體,沒有快樂可言。就佛身來講,有三種差別,所謂的自性身,就是自己證悟到果報的,就是我們所講的法身,自性身也叫做法身。換句話說,就是轉大圓鏡智所產生的,法身。受用身又分成自受用跟他受用,佛破除了無明,得到了實報莊嚴,這個實報莊嚴就是無量的微塵莊嚴,就是自受用。但是,他為了要度化初地菩薩以上的這些眾生,所以,要示現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他們所能接受的莊嚴相給他們看,又變成他受用,這個就是報身、受用身。變化身,為了要度初地以前的,初地以下的二乘和凡夫,所以,必須用成所作智、妙觀察智的化身去度。

自性身就是諸佛如來所證的真如的本體,真如的本體。這個真如的本體,是一切有為法、無為法、眾善萬德之所依。有為、無為,都必須依據真如理體,一切善、一切萬德所依靠的。佛身的體性就是真如,所以叫做法身。既然是理體,那就不是人格化,既然是理性體,那就不是用人格、任何的角度來描述它。那為什麽說它是身呢?因為沒有辦法形容。因為真如有體,它又是無形相的理體,那麽,隻好用一個「身」,來給它一個具體的觀念。因為真如有三種意思,第一個,它還是有體的,真如是一切所依靠的;真如是聚集一切有為、無為的。真如因為有這三種意義,所以,我們講加一個「身」字。真如因為有三種意義,第一個,有體;為一切所依靠;為有為跟無為的眾善所聚集的,集合在一起的,第三個叫做聚,聚餐的聚。體、依、聚,這個就是真如的三種道理。

本來這種理體,不隻是凡夫具足,連一切草木、土石統統具足。但是,凡夫從無始劫以來,因為迷惑所障、覆蓋著,因此沒有辦法顯現出來。那麽,這種理體在凡夫來講,叫做如來藏,如來藏就是蘊藏著如來的本性,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子,而不叫做自性身。什麽叫做受用身呢?受用身分成二個,一個是自受用和他受用,自受用身是大圓鏡智的所變,是經曆了三大阿僧祗劫無量勝因,修集了無量無邊的福德因緣,感得的微妙色身,所以,是一種圓滿清淨的色身。它的相好莊嚴遍周法界,盡未來際,受用無窮。另外一名叫做報身,報身,我們這個叫做業報身,我們加一個「業」,業報身,佛菩薩則叫做福慧報身,大福德的人、大智慧的人的報應身,無量的莊嚴。我們不是,我們的小便臭得要死,我們的大便臭得要死,沒辦法!一層一層的體悟,我們認為好的東西,吞下去就變成肮髒的東西,我們這個色身實在很惡臭。到極樂世界去,就不必洗澡,這多棒,多好!也不用在天氣太冷時,隻洗下半身,天氣很冷的時候,全身洗太冷了,所以,隻洗不會感冒的地方就好了,你們可能不曾隻洗過下半身。所以說,這個世間、娑婆世界,對我來講,統統是苦。我不認為這個娑婆世界有任何的好處,我不認為這個娑婆世界,那一點值得我留戀,值得我留戀。所以,我是一個很放得下的人,我自己有這樣自覺的能力,你對我好也這樣,你對我壞也這樣;有錢也這樣過日子,沒錢也是這樣過日子。有錢,就過好一點的日子;沒有錢,就過平凡、平淡的日子,要度這三餐不困難,還不簡單,有什麽困難的?對不對?所以說,我們要覺悟,一定要覺悟,生死事大,念佛要緊,這是最重要的功課,每天晚上、白天,希望你們能夠注意。

他受用身是為了要度化初地以上的菩薩,由平等性智示現的微妙清淨身。這能夠現大神通,轉大法輪,決斷眾疑,要解決疑問。受用大乘法樂而隨宜應用,這個叫做應化身。變化身是為了要度化地前的菩薩,以及二乘、凡夫,特別是由成所作智示現的佛身,這是隨順根機差別,變化種種的形相,這個叫做變化身,變化身。所以,八識轉智就是這樣子。最後,【佛三身    法身   萬古常如】永恒的,沒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當然是萬古常如。所以,人家問你說:你為什麽要學佛?就是為了要得到永恒的生命。第二個,假使有人又問你說:你為什麽要學佛?你就告訴他:我為了想更漂亮!所以我們要學佛。為什麽會更漂亮?因為報身漂亮得不得了,漂亮得不得了!你們女人、小姐們,你們說你很漂亮嗎?你把牙齒全部拔掉,不要裝假牙,你試試看!那個敢自誇多漂亮?一粒湯圓就要嚼老半天,到後來沒辦法,隻得用吞的,那有多漂亮?都不是實在的,隻是暫時可以看,還很迷人呐,暫時啦!要不然的話,很簡單,把牙齒拔掉,那裏有什麽好看的?對不對?不相信的話,你把眉毛剃掉,你不要說傷害到什麽,把眉毛剃掉就好,看起來就很奇怪:咦?怎麽沒有五官?這個眉毛隻是毛而已,眉毛雖然不重要,可是你少了它,就不成人形,不成人形了,真的!把眉毛剃掉,不曉得長得怎麽樣子?也沒有前後,一看!沒有分界線,楚漢相爭,沒有分界線,哇!萬古常如。

所以,【報身     功滿始成】意思就是說,功德圓滿,才能夠成就的報身,叫做功滿始成。所以,學佛簡單講,就是愛漂亮:我想要更漂亮,到極樂世界去,像觀世音菩薩。所以,有一次我重病的時候,有一次,我在一個道場,不是在文殊講堂,重病的時候,嘔吐很厲害、腹瀉得很厲害,又感冒、又傷寒,我在極端的痛苦當中,我猜我快死了,我常常想:我可能快死掉了,很痛苦!所以,我每喘一口氣,我就告訴我自己:死吧!解脫的日子來臨了,阿彌陀佛要帶我走了,要帶我走了!因為我病得很嚴重嘛!隱隱約約的,在半昏迷狀態中,佛就現前了,阿彌陀佛就現前,來。。。。。非常的清淨,非常清淨,我看,聽到聲音,聽到聲音,好像來安慰我一樣。因為病得很嚴重很嚴重了,準備要死了,那時候,求往生的意誌力很強,那時候,也不管爸爸媽媽還沒有死,也不管他,不管他!那時候,隻有一心一意想要趕快求生極樂世界,因為我不怕死,不怕死,可是很可惜,又活過來了,已經見到佛了,要走了,可惜又活過來了,很糟糕,活受罪!這句是佛法,你知道嗎?活著就是要受罪、痛苦。所以,禪宗參禪有一句話:拖著死屍的是誰?禪宗,我們現在就是拖著死屍,我們現在就是拖著一個屍體在走路,用世間法來說叫做:帶著一個糞桶,桶內的穢物搖來搖去,走到東就拉到東,走到西就拉到西。我們這個身體就叫做糞桶,隻是有的比較漂亮,有的比較醜而已。所以,我大姊化妝時,我就跟她講:哎呀!簡單就好!她說:師父!您看!我這個糞桶怎麽樣?我們那個大姊也是個寶貝,化完妝後問我:您看我這個糞桶怎麽樣?我大姐有學佛嘛!她還說:我化妝不是給自己看的,我是要令眾生歡喜,給眾生看的!粉擦得那麽厚,還推說是要給眾生看的,沒辦法!我們眾生沒有辦法。

六道輪回裏麵,實在是拿不出一個依靠。所以,學佛的人福報很大,又能夠親近善知識。尤其是善知識,在這個世間要學佛,一個最大、最重要的課程,就是一定要有善知識,沒有善知識就茫茫然,你就不知所向。就像大海裏麵的輪船,沒有指南針、沒有方向針、沒有羅盤、沒有電腦。就像飛機飛在天空上,沒有電腦、沒有指標,你往那裏飛啊?像這般的悲哀一樣,你飛到那裏去啊?所以,要有善知識。

最後一個叫做【應身—— 隨機感應】 隨機感應,應化,為了要普度地前菩薩,初地以前,還有二乘人、凡夫等等,隨機感應就是應身,佛的三身:法身、報身跟應身。我們的功課,我們的功課,《唯識學》就上到這個地方為止。(本集結束·佛弟子:蘭草整理2011年8月17日)

(本講座視頻地址: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0941449i65199906.html

 

 

回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回向偈二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