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㈢微動:第七識(意根)即前第六識之根故曰意根,亦名生滅心,即此意根識心,即一切時中俱起微細刹那生滅之心念也(亦恒亦審之思量)。然前六識念念有間斷,而第七識生滅心自生自死,刹那刹那、念念生滅不停,蓋覆原來麵目,】就是我們的本性,【故曰恒行無明也。】永遠的。所以這個我執很難斷,法執就不必談了,法執是菩薩斷的,我執是很難斷的,恒行無明,這個無明要分成枝末無明跟根本無明。枝末無明就是我執,枝末無明分兩個:一個就是阿羅漢所斷的我執,菩薩所斷的法執到最後,根本無明就是等覺菩薩所斷的根本無明。所以無明又分成三種:見思無明、塵沙無明還有根本無明。見思跟塵沙是枝末,根本無明就是根本無明。【第七識戴了“無明見分”之眼鏡,】我們所講的太陽眼鏡,戴黑眼鏡,【而觀察第八識之“見分”。】意思就是說第七意識沒有境界可言,我們說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都有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八個識,四、八、三十二,第七意識沒有境界,沒有境界就必須以第八意識的見分,附著在第八意識的一分執著就是我們所指的第七意識,換句話說,第八意識的見分跟相分本來是和諧的,不是對立的,就是精神跟物質並沒有分開,但是因為我們第七意識的強加分別,就是把第八意識的染分,那一分汙染,就是成立了我、法二執,強烈的分別說山河大地是我的,這是我的,我在主宰,就強加分,本來無我,現在變成我,所以把第八意識的見分跟相分強烈的分開來,那也是第七意識的執著,所以第七意識以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本來非一,它誤認是一;本來非常,它誤認是常;本來非遍,它誤認是“遍”;本來非主宰,它誤認為有“主宰”】的自我【。】非一的意思就是說有一個存在性的真正的自己,其實這個都是假的,他誤認這是一,我的,宇宙隨我而轉,非一就是事相上有千差萬別,他都認為這個統統是屬於他的,本來無常他認為是常,本來非遍他認為是遍,本來不主宰沒有能力去主宰他認為是主宰,所以說遍一切處執著,非遍就是遍一切處,遍一切處執著,都是他的,【執第八識為我生出我執,即是我見,因有“妄見”,】為什麽虛妄的見?因為這個我本是虛妄的我,當然生出一個虛妄的見。所以女孩子長得很漂亮,她自己就自己照鏡子自我著迷,看到自己鏡子你真是造業,造業怎麽長得這麽漂亮。
我們以前有一個來這邊出家的,來出家第一天來跟我談,我叫他住下來,我覺得這個殺氣很重,還有就是世間的俗氣很重,然後第二天他來跟我談,第二天來跟我談,他就說:師父,我有一個困擾。我說:你什麽困擾?他大言不慚地說:師父,我就是很有女人的緣,我就是長得太英俊了,我這樣帶給我很大的困擾,我有好多的女朋友,然後我來出家都會障礙我。你不要臉,你師父都沒有說有困擾換你這樣說,你這樣說對嗎?住了沒幾天那個時候我就想這個不跟他剃度了,這個人講起話來他還誤認為自己……就是他長得很英俊,他怎麽樣有多少女人愛他,這個叫做犯了自戀狂,自己在跟自己談戀愛叫做自戀狂,後來他也自己走了,自己走了,這很糟糕,很糟糕,他還自己稱讚自己長得很漂亮,人家我們以前也沒有講說我們長得很漂亮,我們都講我們差不多,你為什麽不用差不多呢?為什麽要用長得很漂亮呢?叫妄見,所以因為你有妄見,【故以非為是、執無為有。斯我執為根深蒂固,不易拔出,乃生死根源無明心識也。此生滅心,強名為七識,其實為八識之動念。】
【略舉一喻:八識如大海,前七識現如波浪,根境作意】根、境,作意就是識,根、境、識、六根,境就是六塵,作意就是六識,【等如狂風,種子如水流。】水流就是臥底的,水流就像臥底一樣,隨時大風一吹海浪就起來。境界一吹我們八識田中的煩惱種子就起來,所以我說能夠走修行的路線是盡量走修行的路線,沒有家庭之累是我們的福報,如果有家庭之累我們可以觀照,另外一半就是我們的善知識,正因為我們有家庭之累,我們更應該精進地修行,更應該精進地修行,所以也不愧是善知識,因此無論有家庭沒有家庭,我們都要趕快精進行道。
所以【茲將第七識、第八識之關係如表:】
【第八識——大海,種子——水流】有種子像水流,【前七識現——波浪,根境作意等——狂風】,狂風一直吹大海裏麵有水流,水流就產生波浪,所以這個圖一看就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因此我叫諸位要遠離惡知識,遠離俗家,那些不學佛的人要遠離他們,我們要親近這些善知識們,你發現那個人會造口業,會挑撥離間,你就一定要趕快遠離他,境界會困擾到我們,困擾到我們。
【㈣微中微動:第八識(藏識)最微細動念也(恒而非審之思量)。第八識被前七識之現行法】就是起現行,現行又熏種子,所以叫現行法【(雜染法)所熏習,故亦名為無明藏識。】就是蘊藏著很多的無明,叫做無明藏識,微中之微是第八意識的最微細的,我們所講的生相無明。《大乘起信論》裏麵講的叫做生相無明,唯識學、天台講的叫做根本無明,被前七識那個染汙法所熏習,落入第八意識的無明種子,有一天我們會起來,所以因此我說我們不清淨的念頭,傷害人家的念頭、挑撥離間的念頭,統統不讓它起於心,我們寧可讓人家欺負我們也不報複,我們了解、知道就好,清清楚楚,然後我們享受我們內在寧靜、清淨的生命,千萬莫使它這個種子存在我們不必要的念頭裏麵。
(附:無明
梵語avidya^,巴利語avijja^。為煩惱之別稱。不如實知見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亦即不達、不解、不了,而以愚癡為其自相。泛指無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認識。為十二因緣之一。又作無明支。俱舍宗、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稱作癡(梵moha )。
就十二緣起中無明支解之,無明為一切煩惱之根本。阿含經謂,無明乃對於佛教真理(四諦)之錯誤認知,即無智;且其與渴愛具有表裏之關係。說一切有部以“三世兩重”之因果來解說十二緣起,謂其中之無明係指過去煩惱位之五蘊,由於該位諸煩惱中,以無明之作用最強,故總稱宿世煩惱為無明。唯識宗則以“二世一重”之因果加以解釋,謂無明與行能牽引識等五果之種子,故為“能引支”;其中,與第六意識相應之“癡”,能起善惡之業,稱為無明。
有部與唯識宗又將無明分為相應無明與不共無明二種。相應無明,係與貪等根本煩惱相應共起;不共無明,則無與之相應而起者,以其獨自生起,故又作獨頭無明。且成唯識論卷五將不共無明更分為恒行不共無明與獨行不共無明。恒行不共無明,係與第七末那識相應之無明,即與貪等根本煩惱相應而起,此無明無始以來恒行,障礙真義智,故稱恒行;又自一切凡夫心常無間之觀點言,乃與相應於第六意識之無明有異,故稱為不共。獨行不共無明,係與第六意識相應之無明,以其與其他根本煩惱不相應,單獨而起,故亦稱不共。此獨行不共無明複依其與隨煩惱俱起與否,更細分主獨行無明與非主獨行無明。 唯識宗又區分無明為種子與現行,其中,常隨眾生,隱眠在第八阿賴耶識中之無明種子,稱為隨眠無明;對此,無明之現行,纏縛眾生,係著生死(迷之世界),稱為纏無明。又纏無明有相應與不共,即為隨眠、纏、相應與不共等四種,稱為四種無明、四無明。此外,無明複可分為根本與枝末、共與不共、相應與不相應、迷理與迷事、獨頭與俱行、覆業與發業、種子子時、行業果、惑等十五種無明。
據《勝鬘經》之說,與見惑及三界之修惑(貪等)相應之相應無明,稱為四住地之惑。所謂四住地即: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其中,見一處住地指見惑,後三住地則指三界之修惑。又獨行不共之無明為無始無明住地之惑(若合以上四住地之惑,則稱五住地之惑),此無明住地為一切煩惱之根本,唯如來之菩提智得以斷之。
據大乘起信論之說,無明為不覺,此不覺分為根本無明與枝末無明二種。根本無明,又作根本不覺、無始無明、元品無明,忽然念起無明或元初之一念。即不了達真如平等之理,故忽然起動差別對立之念的元初,即為諸煩惱之元始、迷妄之最初,皆非由其他煩惱所生者,故謂“忽然”。以其極微細,故難以區別心王與心所之狀態。故根本無明即最細微之動心,而諸種惑、業、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動之心為根本,故稱根本無明。此即無始無明住地之惑。枝末無明,又作枝末不覺,即依根本無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汙心,有三細六粗之惑業。
據天台宗之說,依空、假、中三觀可斷除見思、塵沙、無明三惑。此中,無明即迷於非有非空之理,而為障礙中道之惑。亦即中觀所斷之對象。關於斷除無明者,在天台所判“化法四教”之別教,於十回向伏無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覺等十二階位,斷盡十二品無明。此際,十回向中,最後之第十回向斷除最初之無明,進入初地;此最初之無明複分三品來斷,故稱三品之無明。在圓教,則於初住以上至妙覺等四十二階位斷盡四十二品無明,此際,第五十一階位(等覺)之最後心即顯妙覺智,由此能斷除最後之無明(稱為元品無明、無始無明、最後品無明)。然以上為過去之說,實則圓教不立三觀之次第,而主張持一心作觀,三惑同體,同時可斷。[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卷三十八、大智度論卷四十三、成實論卷九、成唯識論卷八、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卷六十四、十地經論卷八、俱舍論卷九、卷十九、摩訶止觀卷六上、勝鬘經寶窟卷中末]——《佛光大辭典》
(術語)梵語阿尾儞也Avidy&amacron;,謂闇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即癡之異名也。本業經上曰:“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義章二曰:“於法不了為無明。”同四曰:“言無明者,癡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俱舍論十曰:“明所治無明。(中略)其相雲何?謂不了知諦寶業果。”(四諦三寶業因果報)。唯識論六曰:“雲何為癡?於諸事理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煩惱的別名;指於法無所明了。“明”是智慧、學識。因此,“無明”的語意就是無智。 此外,有將一切煩惱通稱為無明;或將迷於真如本際之理,特稱為無明;或將不能明了抉擇、解了諸法事理的煩惱,稱為無明(即癡煩惱)。吉藏《法華經疏》卷八,立通別二途,就通義而言,一切煩惱皆有闇惑迷理之義;就別義而言,無明煩惱迷於本際,集起生死。 由此可知,有關無明的解釋不止一途,此因宗派、場合不同所致。今擇其中較為主要者,略述如次︰ (1)俱舍宗、唯識宗之說︰此二宗皆以無明為癡煩惱。根本煩惱之一。即迷闇於種種事理而不能明了抉擇。此無明煩惱,一切煩惱起時,必以之為本,故其作用甚廣。若加以分類,可分為相應無明、不共無明等二類。此中,唯識家更將不共無明分為恒行、獨行。獨行中又分主獨行與非主獨行。但就心所的分類而言,俱舍家以此為大煩惱地法之一,唯識家以為根本煩惱之一。 又若以無明為十二因緣之第一支而言,則俱舍家以為無明係宿世煩惱之總稱,而唯識家僅指與第六識相應的分別無明。 (2)《起信論》之說︰《起信論》稱此為不覺。即(大正32·585a)︰“此識有二種義,(中略)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覺”分為本覺、始覺,“不覺”分為根本與枝末。根本無明是最極微細的動心、一念起動之刹那。例如有人暗夜見杌木,不了彼乃杌木而心動。此一念起動之心又稱“不如實了達真如法一”或“以不達一法界故忽然念起”。至於枝末無明,是指進而更起“彼是人?是杌?”之分別,作法執、我執、善惡業等,沉淪於苦海。亦即以三細六粗為枝末無明。此等惑、業、苦皆以彼一念起動之心為根本,因此,以彼為根本無明,以此為枝末無明。但是三細中之業相,正是一念起動之心,與所說之根本無往全同其旨趣,故稱之為根本業不相應染。若離乎此,就是始覺的究竟,是所謂始本不二之境界。又轉相及現相皆是“王所未分”之微細惑,因此,對其次的六粗而言,它是根本的。大致說來,《起信論》的根本無明、枝末無明計有三重。即{1}以忽然念起的無明為根本,三細以下為枝末;{2}以三細中的業相為根本,轉現以下為枝末;{3}三細皆為根本,六粗為枝末。如是義門重重,自在無礙,係因《起信論》乃以根本、枝末為一惑之粗細,與法相宗依別體之惑論本惑、隨惑,大異其趣。因此,《起信論義記》卷中(本)雲(大正44·256a)︰“若約諸識分相門,本覺本不覺在本識中,餘二在生起識中;若約本末不二門,並在一本識中。” (3)天台宗之說︰天台宗以無明為三惑之一,指迷於非有非空之理而障中道之惑。三惑為空、假、中三觀所破;即以空觀斷見思,以假觀斷塵沙,以中觀斷無明。若配於五十二位,初信斷見惑,二信至七信之間斷思惑,最後之三信盡塵沙,初住以上斷無明。又,無明分為四十二品;在等覺之後心,妙覺智現前而斷盡者,稱為元品無明、無始無明或最後品無明。然此係傍附於別教所作之大略分別;若實論斷證,則是三惑同體,三觀一心,前後無有次第。如《摩訶止觀》卷六雲(大正46·80b)︰“就文字論,乃當如此,意則不然。見思即是無明,無明即是法性,見思破即是無明破,無明破即是見法性。”《止觀輔行傳弘決》承此意雲(大正46·347b)︰“若論元意,一見一思無非法界,不同次第,(中略)若從文說,見思障真,無明障中;若從意說,見思之外,無別無明。無明體性既即法性,當知見思亦即法性。”由此乃可知三惑同體、三惑同斷之旨。 因此,別圓二教雖同斷三惑,但別教以三惑之體不相即,圓教以三惑同體,而有粗、中、細之別。又,別教以為三惑係異時斷,而圓教則認為三惑係同時斷。 ◎附一︰〈無明〉(摘譯自《佛教語大辭典》) (一)(梵avidya^)指最根本的煩惱。迷的根源。十二因緣的第一支,是帶來生、老、病、死等一切苦的原因。無明若滅,吾人之苦即可消滅。 (二)指說一切有部所說的大煩惱地法之一,唯識學派以之為根本煩惱之一。又稱癡煩惱。指由於迷妄而不能理解真實的事物。分為與根本煩惱相應而起的相應無明,以及單獨而起的不共無明。唯識學派另分無明為隨眠無明與纏無明。前者指常隨有情,隱眠於阿賴耶識中的無明種子。後者指無明之現行,係縛眾生,係著生死使之不得出離。 (三)指不能了達唯一絕對之心的真相,與心的本性不相應,忽然生起種種煩惱。《大乘起信論》雲(大正32·577c)︰“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四)(梵abha^svara)即“不明白”之意。 (五)《部執異論》謂︰無明與無知同義。為五事之一。 (六)天台宗所謂三惑之一。即迷於非有非無之理而妨礙中道之惑。中觀所斷的對象,分為四十二品。 ◎附二︰印順《辨法法性論講記》(摘錄) 眾生所以有生死,由於“無明”,這是佛法所公認的。什麽是無明?無明是蒙昧錯誤的認識。我們對宇宙人生沒有體悟得到真理,所了解到的,都是虛妄錯誤,不實在的。由於這樣,我們常在錯亂、顛倒中,起煩惱,造業,受生死,一生一生的生死不了。所說虛妄、顛倒、錯誤的根本,究竟是什麽?唯識宗給我們指示出來︰我們的無明──最根本的錯誤,就是覺到心物對立,好像心外有客觀實在的世界,離外界而有內心。錯誤由於虛妄分別,成了生死的根本。我們每個人都覺得心在內,境在外,山水在外;外物是與心無關,自己就是這樣的。大家都為無明所蔽,都有根本錯誤,所以誰也解決不了生死,誰也不得究竟解脫。 ◎附三︰T. R. V. Murti著·郭忠生譯〈無明〉(摘錄自《中觀哲學》第九章) “絕對”本身是不可定性的(空);任何思惟範疇概念蓋不能適用於它,而我們日常經驗所見聞覺知的種種“有顏色的形象”,完全是無明加諸於“絕對”的妄見。無明是表象的“因”。如果說“絕對”是究竟的真理(真實諦,paramartha^ satya),則無明即是屬於表相──世俗法,甚至可說就是世俗法本身。 無明障礙“真實”,並由此而產生那不真實的表相。《大乘稻稈經》(S/a^listamba Su^t-ra)稱無明是“不知真實”(non-apprehen-sion of the Real,梵tattva apratipattih!)的一種“妄知”(mithya^ pratipattih!)。所以無明有兩種作用︰(1)掛礙性(a^varan!a)──障礙事物本來的麵目。(2)構作性──發生虛妄所知(asatkhya^pana)。這種看法與吠檀多的“無明觀”相當。吠檀多亦認為無明有兩種功能︰障覆(avr!ti)、創發(viks!epa),這二種功能是相互關連的,沒有“不知真實”,即沒有“妄知”,反之亦然,如果我們擁有真知,則虛妄根本無由生起。中觀認為無明的本質乃是我們根深蒂固的耽溺於概念構作(san%kalpa)的習氣,“真實”是無定性的(空),而以思惟模式來看“真實”就是無明,譬如把“真實”當作“實體”(我)、一或多、常住(s/a^s/vata)、斷滅(uccheda)、“有”(astitva)、“無”(na^stitva)等等都是顛倒妄見(viparya^sa)的形式之一。 說一切有部與經量部(Sautra^ntika)談到無明則認為把獨一、常恒、普遍等等範疇加諸於本來是多元的、無常的、各別的,這就是無明。在此一係統之中,“真實”與那“無常流變的模式”(changeing mode)──即所謂的“法體”合一。無明是“薩迦耶見”(satka^yadr!s!t!i)在個別的無常的個體(無我法──ana^tma dharmas)之上加了實體、獨一、常恒等等屬性。吠檀多的無明觀恰好與此相反︰“真實”是常恒不變的“純粹存在”──即“我”,它在一切時中均無變化、無差異,是獨一的,而所謂的“無明”就是將那本質上不可分、無有差異可言的整體強割裂為“你”、“我”等等區分。唯識宗認為“真實”即“淨識”(vijn~aptima^trata^),它沒有能知與所知所取(gra^hadvaya)的二元性,而無明就是把外在的表相認為是一獨一存在的個體,而與“識”沒有關係。 中觀學派則認為︰差異、同一都是無明,一多、常恒無常、主觀客觀都是不真實的,它們相互關涉,彼此相連,所以同樣是不真實的。“真實”全無定性,而妄想把它與存在(指“有”)、轉化、“識”等等強拉在一起,使其合而為一,這全都是妄想分別。所以龍樹說︰“把無常當作是常,這種看法既是虛妄見,為什麽把不可定性者當作無常者,就不是虛妄見呢?” 阿毗達磨、吠檀多、唯識等以特有的概念來看“真實”,中觀則認為這些看法還是無明,不得究竟真理。此三家固然也提出各自的無明觀,而且彼此又不同,這已如上所述,但是中觀所說的無明較之更來得廣泛、普遍。隻要是“概念化”即是無明,而理性乃是概念化的功能,所以它就是無明。阿毗達磨佛教認為薩迦耶見(“實體見”)是無明,而唯識宗認為“外境為實”(ba^hya or vis!aya-dr!s!t!i)是無明,吠檀多則主張“差異見”(bhedadr!s!t!i)為無明。中觀則認為一切“見”都是無明,“見”(dr!s!t!i)就是分別妄想,而分別妄想就是妄加一些不實的標誌於某物之上。關於無明與理性之間的關係,中觀認為︰無明源於那鬆散隨意的注意力──亦即是漫不經心,隨意而發的曲解事物,這一種“散亂心”像蝴蝶一樣隨處亂飄,不能製心一處,隨意的執著於每一事物,它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比較、差異化、認同、綜合各類的事物,亦即以“關係”來看諸事物,這種“關係見”僅能獲得表相。而般若卻是誌不紛、製心一處,以獲得如實知見──就事物本來的麵目而認識事物。 無明是無始以來即存在,因為現象界的存在並沒有可確定的極限,而且連續不斷之現象存在(sam!sa^ra──指輪回世間)必須有無明及其伴隨的煩惱存在。無明雖然是無始的,可是卻可以有終端,我們不能說凡是“無始”的即沒有終端,樹芽是由種子而有,而樹芽成長以後開花結果,又出種子,如此循環,而何者是最先並沒有辦法確定,但是種子、樹芽、花果等都可能被火或其他因緣毀壞──結束其循環。同理,無明及各種煩惱──現象界的根源會被般若智慧的火花燃燒殆盡。那麽無明的本質為何呢?無明是實在的呢?還是不實在的?實在論者主張︰無明為引發“虛妄行相”的本源,所以其本身不能為不真實的。夢中之物固然是不真實的,但是做夢的行為與那構成夢中之物的心理條件應該是真實的。如果無明本身是不真實的或是不存在的,那麽它如何能成為表相之因呢?根據此一論證,則不僅無明是真實的,而且其“因果律”也應該是真實的。甚至連那唯識宗的絕對主義,“心”(citta)本質也具有兩種真實的功能──最初煩惱的生起與後來煩惱之淨化。此一論證意味著解脫與係縛都是真實的,他們認為如果這一些不是真實的,則人類的精神生活即成為不可能。係縛是由無明與其他煩惱引起的,如果這種生起的過程是不真實的,無明如何產生其影響力呢?關於這一點說一切有部與唯識宗的看法並不一致,雖然此二者認為︰此一曆程確實是真實的,但是後者認為煩惱之生起與淨化純是吾人內心的功能,而前者卻認為這都是由心理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 中觀學派認為︰無明本身是不真實的,無明是一種迷幻(ma^ya^),如果無明是真實的,則其所生之物亦必然真實的,如此一來則根本談不上改變現有的世間,任何的努力均於事無補。龍樹說︰“若煩惱性實,而有所屬者;雲何當可斷,誰能斷其性。若煩惱虛妄,無性無屬者;雲何當可斷,誰能斷無性。”(《中觀論頌》〈觀顛倒品〉)前一頌的頌文比較易解,後一頌則是︰假定說“煩惱”是虛妄的,沒有它的實在性,也“無”有它的所屬,這豈不是空無一切的煩惱,怎麽說可斷呢?假使說是“可斷”,試問︰又是“誰能斷”這“無性”的煩惱呢?如第二頭是無的,誰能斬劊它呢?所以連同上一頌文,我們由此可以看出中觀學派的正解︰如果要有煩惱可斷,這煩惱必是無自性的;無自性的煩惱,在緣起假名中,又是必有的。可以從緣生起,有他的作用,也是屬於假名的眾生所有。這樣的觀破煩惱、離係煩惱才是正觀。 至於另一主張︰無明應該是真實的,它才能散發其影響力,不真實的決無法產生任何事物。筆者認為︰不真實者亦能產生影響力,而且甚至連那錯誤的“添附”──即錯把某些性質加諸於某事物之上,它都有相當的效力。根據《寶積經》(Ratnakut!a Su^tra)所載,有五百位比丘聽了佛陀甚深的教法之後“心不信解、不能通達,從坐起去”。於是“佛即化作二比丘,隨五百比丘所向道中”,經過此二比丘的誘導勸解,這五百比丘終於受教得脫。《寶積經》是一部闡述中觀思想的佛典,它在討論一些理論之後,加上這一段說明不是沒有意義的。因果或其他相關的“關係”(如高下、前後)根本上隻能求諸於表相、現象界,這正是不真實的標誌。 關於此點,中觀學派與吠檀多的“無明觀”非常接近,無明是無始存在的,而唯有真知才能擊破無明。無明的“不可定義性”(non-difinability,梵anirvacani^yatva )說明了無明之存在僅有“認識論上的地位”(episte-mic status)。吠檀多亦如中觀學派認為不真實者亦可以有作用,可以產生影響力,而“因果律”並不是判定“何者為真實的”之標準,反而是“不實的”之標誌。但是吠檀多特別著力於討論無明的“依止”(as/raya)與“所知”(vis!aya)。無拓於“純粹存在”、“梵”,因為它不能屬於較低級的存在(惰性存在者──jade avaran%a-kr!tyabha^va^t);隻有一個能認知的心識才可能有無知的情形,而該心識僅能為“純粹存在”,因為純粹存在乃是沒有差異性,且是普遍的存在,而無明的功能正是在刺激引起差異的生起,個別的、特殊的存在即已假定其存在著各有不同的差異。所以無明不能屬於(依止)個別的、特殊的存在者;而無明的“所知”是“梵”;因為當我們知道“梵”的真麵目時,即是除去無明的“所知”的時候。無明的“依止”與“所知”是分不開的,一切的無明基本上都是“自我無知”(self-ignorance),而一切的認知都是“自我認知”(self-know-ledge)。中觀本著反思辨的傾向,拒絕涉入討論“誰無知?”等等的問題(即無明之依止等等的問題)。龍樹在《中觀論頌》〈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中說到︰“可著著者著,及所用著法;是皆寂滅相,雲何而有著?若無有著法,言邪是顛倒;言正不顛倒,誰有如是事?”什麽是顛倒呢?就是因為無明──不能正確的如其法相而了知思考;不能“如實知見”,所以就執著境相;由於執著於所知境的外相,就會生起妄想分別;由於妄想分別,就生起貪嗔癡等顛倒煩惱。所以龍樹菩薩在〈觀顛倒品〉一開頭就說︰“從憶想分別,生於貪恚癡;淨不淨顛倒,皆從眾緣生。”反過來說,顛倒與否的產生主要在於是否有執著,而談到執著,就必須談到︰ (1)“可著”,這是所執著的境界,即是無明的所知。 (2)“著者”,是能著的人,即是無明的“依止”。 (3)“著”是在生起執著時的著相,就是無明不能“如實知見”時的那種“窘狀”。 (4)“所用著法”,是執著時所用的工具,就是無明用以吸取外境的六根。吠檀多等學派認為要有這四者,即有無明,有了無明就會有顛倒。但是中觀學派認為︰透過辯證智慧的觀照,此四者都是“寂滅”離戲論,也就是說此四者是沒有實在性的,是相依互存、彼此關涉的,既然“無有”真實的“著法”可得,我們就不能說“邪”執“是”錯誤的“顛倒”,而“正”觀是正確的“不顛倒”,在那無自性的智慧觀照之下,到底是誰有這種顛倒不顛倒的事呢? ◎附四︰〈十一殊勝〉(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十一殊勝,指無明的十一殊勝事。《唯識論述記》卷八(末)就此十一殊勝雲(大正43·527b)︰“一切煩惱皆能發業,而無明力發業用增勝餘煩惱,以具十一殊勝事故,(中略)如緣起說。”即(1)所緣勝︰謂無明遍緣染淨。(2)行相勝︰謂無明能隱真顯妄。(3)因緣勝︰謂無明為惑業之生本。(4)等起勝︰謂無明能發起能引(行支)、所引(識等五支)、能生(愛等三支)、所生(生等二支)之緣起法。(5)轉異勝︰謂無明與隨眠、纏縛、相應、不共四者轉起之相用殊異。(6)邪行勝︰謂無明迷於諦理而起增益(有執常見)、損減(空執斷見)之行。(7)相狀勝︰謂無明微細自相遍於愛與非愛之共相而轉。(8)作業勝︰謂無明能作生死所依之事業,亦能作障礙涅槃之事業。(9)障礙勝︰謂無明能障礙勝法(無漏有為)、廣法(無漏無為)。(10)隨轉勝︰謂無明能從三途隨轉至有頂。(11)對治勝︰謂無呻有漏智所對治,而為見修二道之無漏智所對治。 ◎附五︰〈根本無明〉(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根本無明(梵mu^la^vi^dya^,藏ma-rig-pa-dn%os-gshi),又名根本不覺、無始無明或元品無明。即眾生煩惱之根本、迷妄不覺之心。為無始以來,眾生流轉生死的根元。《勝鬘經》〈一乘章〉雲(大正12·220a)︰ “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依種,比無明住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惡魔波旬於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眾具自在殊勝。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其力最勝。恒沙等數上煩惱依,亦令四種煩惱久住。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 《大乘起信論》雲(大正32·577c)︰“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又雲(大正32·577a)︰“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此即說無明住地力最大最勝,能為恒沙上煩惱之依,也能令四住地煩惱久住,此唯有如來之智始能斷之,二乘智尚不能斷。又,《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本)雲(大正44·267a)︰“根本無明最極微細,未有能所王數差別。”又雲(大正44·267a)︰“唯此無明為染法之源,最極微細,更無染法能為此本,故雲忽然念起也。如瓔珞本業經雲,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名無始無明住地。是則明其無明之前無別有法為始集之本,故雲無始。即是此論忽然義也。”此意謂《起信論》忽然念起之說,與無始無明住地同義。 法藏在《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雲(大正44·256a)︰“又由無明中覆真義,真如中隱體義,從此二義得有根本不覺。”法藏認為真如有不變、隨緣二義,無明也有“無體即空”與“有用成事”二義。真如之“違自順他”也有二義,即“隱自真體義”與“顯現妄法義”。而無明之“違他順自”則有“覆真理”與“成妄心”二義。其中,由真如之“隨緣義”與無明之“有用成事義”而成生滅門,又由無明之“覆真理義”與真如之“隱自體義”而有根本不覺,由無明之“成妄心義”與真如之“顯現妄法義”而有枝末不覺。 ◎附六︰〈枝末無明〉(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枝末無明,即自根本無明生起的枝末染心,又名枝末不覺。《起信論疏筆削記》卷三雲(大正44·309b)︰“於中有根本枝末之異,枝末複有三細六粗。”此謂依根本無明而生業相、能見相、境界相等三細,及依境界緣生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係苦相等六粗,總謂枝末無明。然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雲(大正44·291c)︰“約惑者,三細中是根本無明,是法執中細惑;後粗中,前二是枝末無明,法執中粗惑,後四是人執惑也。”此以三細為根本無明,六粗中之智相、相續相二者為枝末無明。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卷十二;《長阿含》卷十〈大緣經〉;《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卷二十五;《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卷五十八、卷八十四;《成唯識論》卷八;《大智度論》卷四十三。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以上解釋為電子版,網址http://www.ebud.net/fgdick/)
四十二頁,【(甲醜)萬法概況及部分(釋萬法唯識)】
解釋萬法唯識的道理。
【(醜一)萬法皆有三分】
【三分——“體”、“相”、“用”。】體呢?就是【法性(空);】相呢?是【現境(假);】用呢?是【生滅】(底下)後麵一個【(變)。】體——法性(空),就是我們的本體,一切都是空性的,充滿著智慧,智慧又不是任何東西,它也不可以用尺寸來量,也不可以用六根來感受,也不是任何的語言任何的外相,這就是說清清楚楚的平等心,不分別心,你要說它什麽它都不對,你要說它什麽不是它什麽都是,隻是悟者會,不悟者不會,有覺悟的人,他就能夠在十八界裏麵運用,所以六塵不惡,還同正覺,體遍虛空,所以在唯識學裏麵講:性識周遍法界。本性跟八識的第八意識整個法界都存在的。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麽不能了解無量無邊的山河大地,因為我們的無明不斷,既然性識周遍法界,無明也是遍一切的法界,你到哪裏悟道,哪裏就有你真正的自我,你要哪裏不悟道,哪裏都是你的無明,體法性空、相現境假。我們現在的現象都是假的,都是因緣和合的,沒有一樣是真實性的東西,你硬要把這個假相的世間來當做可追尋的有幸福有快樂,那你總有一天會痛苦的。所以學佛就像一種打免疫一樣的,什麽事情就騙不了他,金錢失去了他知道這個是無常,不會痛苦,你擁有了一切金錢,他也不會驕傲,因為這不是我們的,當你了解這個世間如夢幻泡影的時候,你的每一分每一秒就等於在修行一樣,其他的就看你怎麽運用這個境界了,你硬要在這個假的世間追逐、執著,那痛苦,誰也沒有你的辦法,你痛苦也是地過一天,你自在也過一天,看你選擇哪一種日子過。用是生滅變,一切的作用都是無常的,都是無常的。今天看十年前自己覺得很無知很幼稚,父母親勸我們,我們不聽。一樣的,你現在執著或者是錯誤地去選擇某一件事情,將來也會留在你心中產生一種陰影的,這個世間不值得我們這樣子去追逐的,也不值得我們這樣去痛苦它,這個是幻滅、因緣、業力、果報而來的,色身、境界都是短暫的東西。
再來,【(醜二)“識”“境”起用】
從現在開始要發揮這個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你能聽多少算多少,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穩住你的內心好好地聽講,【心所四分說明】,心所是指心王跟心所簡稱心所,剛好這個名詞跟心王、心所的名詞一樣,其實這是兩個和合的,心所四分說明那就是心王跟心所,所以這個沒有法師來講,你永遠不可能了解這個心所,就是跟我們所講的心所一樣,不,不,就是心王跟心所簡稱心所,意思就是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還有五十一個心所,統統有這四分。哪四分呢?【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相分就【——甲出錢有形】,就像我們這個境界有這個形相,平常來講叫做物質,或者是講山河大地,相分。見分呢?【——乙出力無形】,那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精神,見聞覺知、八識,一切的貪嗔癡,凡是精神作用都可以講見分。自證分跟證自證分這一樣是心法,一樣是心,但是自證分跟證自證分的作用與見分並不相同,相分跟見分這是外麵的,自證分跟證自證分這是屬於裏麵的。所謂外麵是說已經變現成對立的精神跟物質,自證分,把筆拿起來,證的旁邊用一個括弧寫一個“體”,就是我們的本體,就是我們的本體,自證分就是我們的體性,簡單講當我們的體性清淨的時候,它本來沒有所謂的物質跟精神,都是一片清淨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所以佛法是什麽法?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也不是心物合一論,你要勉強用一個名詞來形容佛教的精神,也隻能說佛教叫做絕對的唯心論,絕對,這個絕對就是說它是清淨心、究竟,不是任何世間的對立的東西,就是絕對的唯心論,講的是:一切都是心的,一切都是心,我們因為不悟到自心,所以我們的妄想就造成了我們的業力,就是無形的心這個念力強,就轉化成有形的物質,這個物質就會產生各種層次麵的不一樣,層次麵的不一樣,譬如說α射線或者是γ射線、β射線,或者是紅外線、紫外線或者是我們指的光線X光,我們的肉體電子、質子、中子到某一種程度X光可以透視,骨骼它就沒有辦法,所以能夠看到人體的骨骼斷裂,腦殼斷裂破碎,換句話說,這個宇宙當中的物質,因為我們的業力的識,意識,無形的這種醞釀,產生強烈的執著,簡單講就是等於我們說壓縮一樣的,壓縮一樣的。譬如說我們的空氣當中有水,可是我們見不到,我們這個業力也是無形的,可是你用另外一種形式,它就會變成有形的出來,這個就是轉換,在物理學上就是所謂的質能互變,也隻能這樣子來解釋,能energy我們可以講是業力、業識所轉,本性變了就是業識,有悟了就是我們的本性,由我們這個業識,由微細的一直分別,強烈的執著產生了人生跟宇宙的對立,其實這本身是同一體的,就是我們看到的明明是山河大地,明明就是桌子、椅子,明明就是牆壁,這跟我們晚上作夢是一樣的,當你晚上做夢的時候你也認為夢境是真的,要不然你在做夢當中你撿到錢就不會高興,你在做夢你就清清楚楚,其實我這個就是做夢,可是我們在作夢當中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在做夢,就如同我們白天一樣,我們現在跟大家一樣認為這個就是真的嘛,其實這個還是如夢幻泡影的,隻能用這樣子來比喻。所以這個自證分就是見分跟相分沒有分開,還沒有受到業力的牽引的時候,沒有分開,同一體性的東西,所以【——立合同證兩方】,寫契約書甲方出錢有形,乙方出力無形,來、來、來,寫合同,立合同證明兩方。證自證分呢?【官判合同】,怎麽樣才能產生有效的合同呢?要經過法院判定才生出法律的效用。(底下)後麵一個【二分互緣不須第五】就是自證分為體,證自證分就是作用,證自證分為體,自證分就是用,互為依緣就是互為體用。
【注五:相見屬相、二證屬性、相從性生。舉蝸牛喻。二證互緣舉權為高低喻。】相見屬相就是相分跟見分,這是屬於體相用裏麵的相,為什麽呢?因為見分也是由無明製造出來的,無明就是相,雖然講它是心法,但是畢竟來講也是相,講相分來講是因為業力太強了,轉變不可改變的山河大地、人身,轉宇宙清淨的四大變成業力的四大,所以變成堅執我們身體所依住的山河大地,就變成相;感應了相的報應,其實見分的精神作用相分的物質作用,其實還都應該會歸於我們的心,要不然怎麽講萬法唯識呢?二證屬性,二證就自證分、證自證分,自證分裏麵有一個證,證自證分有一個證,這個是屬於諸法三分當中所謂性,本性,本性,本性當然就是無形的,相分就是境界、見分就是物質,這個是屬相就是外在的,二證屬於性是屬於內在的,所以相從性生,也就萬法唯心這個意思。舉蝸牛喻,舉這個蝸牛來比喻,這個蝸牛當它縮進去的時候,你隻看到一個軀殼,一個蝸牛的殼,等到沒有人去動它,它又慢慢、慢慢地把……它要走動跑出來,那個頭上麵就有兩隻角,這兩隻角它一碰到危急的時候,它又會縮回去,縮回去還是卷成一個體而已,卷成一個身體而已,意思就是相、見二分到證悟,斷除了煩惱就變成唯心所造,簡單講就是相分跟見分,所謂的物質跟精神,都是來自於我們的無明,自於我們的無明。二證互緣舉權為高低喻,二證就是自證分、證自證分,互緣,互相做為因緣,舉權,權就是秤子,權在以前的名詞叫做平衡作用,叫做權,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秤子,以前的秤子是兩邊的,兩邊的,放在左邊放右邊,左邊高右邊就低,右邊低左邊就高,所以二證互緣舉權為高低喻,二證互緣就是互相依靠,用秤子來比喻的話,左高就右低,右高就左低,要是自證分當體,證自證分就是當作用,證自證分當體,自證分就會當作用,簡單講有些人講相分、見分收回來就是自證分,自證分誰來證明它,有一個證自證分,證自證分又有誰來證明它,也必須有存在自證分來證明它,那就不再例舉第五個了。
①心所:指心王心所。
⑥謂見屬相:謂相分、見分屬於體(性)、相、用諸法,三分中的相。
⑦二證屬性:謂自證分、證自證分屬諸法三分中體。
⑧二證互緣:自證分為體,證自證分為用,互相作為依緣體能生用,用不離體。
⑨舉權為高低喻:權即秤子,舉秤子來作比喻,如果秤子的左邊高則右低,右高則左低,自證分、證自證分也是如此,依體起用,攝用歸體。
好,現在把這一張拿出來(課本第60頁。見下圖)
【附注:八識與四分關係圖】
你們從來沒看過這樣圓圈圈的,反正也看不懂它在畫什麽東西,從小學到現在沒有玩過這種圓圈圈的遊戲,看也看不懂,問也不曉得問誰,學員長也不懂,法師也不會,所以要好好地注意聽,聽幾分就算幾分。
我們先看【第八識】大的圓圈圈,這個大圓圈圈就是我們所謂的第八意識,第八意識就含藏了一切萬法的種子,各個種子都必須有它生出的因緣,這個圓圈圈要是證得佛果的,裏麵就空無一物,所謂的一真法界。要是迷了的眾生,就像這個圖一樣的,就顯現出來了,什麽答案統統有,所以成佛這個圓圈圈裏麵就空無一物,既沒有所謂的自證分,也沒有所謂的相分,也沒有所謂的見分,也沒有所謂的前五識,沒有所謂的第六意識,也沒有所謂的第七意識,也沒有的第八意識,這個全部都轉了嘛,這個全部都轉了,就沒有這些名詞,在還沒有轉的眾生位以前,就必須有這些名詞,這些都跟我們生命當中都是息息相關的,你逃不過這個,但這個不是念世間的學問那麽容易的,世間學問容易因為是直接的觀念的,這完全是心法。
唯識是最難,因為它全部都是講心,心,看,看不到,摸,摸不到,隻能用意會的,然後慢慢去修正這種以前對人生宇宙的詮釋的觀念,有了這個心法那叫做徹底的,所以心理學家他隻能研究到第六意識,他怎麽樣就是不知道有一個第七意識,也不知道有一個第八意識,這個太微細了,所以第六意識的深入,在心理學講叫做潛意識,潛水艇的潛,潛意識,他哪裏了解什麽第七意識、第八意識,這個又沒有研究佛法,這個深入的唯識學,連聽都沒聽過這種東西。
好,這個第八意識就是所謂我們迷了一真法界,迷了絕對的本性變成了無明,就有第八意識(阿賴耶識)這個名詞。好,諸位看右邊,第八意識旁邊有一個【本質相分】,有一個【本質見分】,為什麽加上一個本質呢?為什麽加上一個本質的相分,為什麽加上一個本質的見分?見分就見分幹嘛加一個本質?相分就相分幹嘛還加一個本質呢?這個本質的意思就是第八意識的一念無明,化做精神跟物質開始產生根源出來,意思就是非常地微細、非常地微細,見分的本質還有相分的本質,這個不是凡夫所能了解的。
好,我們現在看最上麵,最上麵右上角有一個【前五識】,有一個【見分】,我不是說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這八個識每一個識都有四分,我不是講過了嗎?現在來看前五識的四分。好,前五識見分一定要攀緣相分,前五識是精神作用,它一定要有境界來使它攀緣,而這個境界又是由第八意識微細的境界在轉換一次的相分,換句話說,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前五識的相分,就是第八意識相分的種子,但是看到的並不是本質相分,所看到的都是影相相分,所謂影相相分就是不是本來的麵目,就是所謂的我們沒有辦法了解,那個微細的無明,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都是由強烈的業力轉變成粗糙的境界,而這個境界是經過第二次轉變出來的,譬如說當我們眼睛看到這個境界的時候,我們是第一次的無明,我們把這個照相起來拿回去,給沒有看到這個境界的人,第二次境界的人看到的卻是相片,所以兩個人是一模一樣,但是所看到的已經通過一層無明的業力的強烈的轉變,所以把整個的本質相分變成了影相,因此我們凡夫看的隻是無明裏麵的一種影相而已,就像你如果了解眼睛這個識,這個光學你所看到的隻是眼睛的影相而已。你說我們這個照相機,照相機還沒有照的時候,我們看的這個東西,對不對?那個看的裏麵就是個影相而已,不是真實的世界,不是真實的世界。前五識見分,前五識見分,它看到這個第八意識轉化出來,要給前五識攀緣的境界就是我們每天在看的山河大地,一切的境界都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前五識攀緣相分,但是這個相分已經透過微細再轉變成粗糙的,就是由本質的相分再轉變成一種相分,就是所謂的影相相分,不是真實的本質來給你前五識攀緣,所以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山河大地包括一切的建築、馬路、公路,一切的統統是影相相分。換句話說都是我們心裏的一種作用,無明的一種作用,你眼睛一定要看,它就變現一個境界給你看,你非看不行,我就變現一個境界,可是這個境界卻是由無明的力強化轉變而來的。好了,前五識就是我們所看的實實在在的境界,因此前五識的虛線,諸位看,見分就是【五識能緣種】,我已經講過了。八識各有八識的種子,六根有六根的種子,都有各自的種子。心王有心王的種子,心所有心所的種子,所以這個見分是五識能緣種,五識能攀緣的種子所轉化出來的一種精神作用。
【相分……五識相分種】,這個五識相分是透過第八意識的相分種子,再轉換另外一個相分來讓前五識攀緣的,所以相分的本質的的右上角還寫一個“相分”畫個圓圈圈比較小,換句話說就是已轉第二次,轉第二次,簡單講本質相分必須要到等覺菩薩微細的,斷最後的無明才能看得清清楚楚,我們今天看到的卻是已經轉化成浮華不實的境界,而我們卻沒有辦法去了解它。
好,諸位再看【第六識】,第六意識它畫兩個【見分】,這個倒不是說第六意識是有兩個,不是,是說就它的作用來講,它一方麵要配合前五識來看這個境界,所謂這個相分的本質,這個本質相分幻化出來的相分,第六意識同樣在作用,簡單講你看到境界當下就貪愛、分別,意思就是第六意識也摻雜在前五識裏麵叫做五俱取識,五俱取識,所以見分攀緣相分也就是說山河大地當下就加入了分別,譬如說你眼睛看這一朵花,這一朵花眼睛看就是前五識看前五識必須要附著一個分別,這一朵花很漂亮我把它摘回來,就產生第六意識的分別心的見分作用,所以前五識有一個見分攀緣相分,第六意識也是一樣,要有見分來攀緣相分,換句話說第六意識左邊上麵這個見分就是五俱取識,與前五識配合起來,要看這個境界的,所以看虛線,第六識的見分就是【第六能緣種】,就是我們第八意識裏麵有第六意識的能緣的種子存在,就是所謂的第六意識的見分,這個相分因為第六意識一定要看,一定要有境界配合,與前五識起來,它就必須有第六識是相分種子,第六意識的相分種子,第六意識的相分種子從哪裏來呢?也就是從第八意識的相分種子轉化而來的,轉化而來的。所以前五識有前五識的相分種,第六意識有第六意識的相分種子,所以說第六意識配合著前五識所看的同時出現,但是也會有稍微的判斷的不同,因此你看的分別心跟我看的境界,也是看法有一點不一樣,因為我們第六意識統統分別心,重、輕完全不一樣,你看到那一朵花那麽欣賞,因為你前世的第六意識就是非常欣賞那一朵花,可是他並不欣賞這個花,花擺在他前麵一點作用也沒有,他前世就喜歡看電影,他喜歡看電影你放電影給他看,他高興得不得了,他根本不喜歡花,所以同樣的東西會產生千差萬別的,分別心不一樣就是因為前世的業力不一樣,前世的因緣果報、業力存在完全不一樣,有的人一聽到佛法,他把這個當作是自己的生命,有的人聽到佛法還很可惜地把它放棄,還認為這個是無聊、消極、悲哀,這個因為因緣果報不一樣,所以境是一樣心情完全不一樣,一個人死了老婆再大的花園給他看,他完全沒有興趣,所以一個人的念力就是一個最重要的。
我這幾天看了一部港劇,我看這個閉路電視跟你們看的是不一樣的,我看了這個會悟到唯識學的意境,我看了這個編劇怎麽編的,我不是在看那個電影的,他這個是這樣描述:一個武功蓋世的英雄好漢姓胡。編劇是這樣編嘛,叫胡斐,他是英雄蓋世,他的刀法那個胡家的刀法是練到爐火純青沒有敵手,他卻愛上一個……愛上一個什麽?一個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她是從小就被她師父撿來到寺廟,因為她的母親碰到危險的時候是這個師父來救的,這個尼師拿了一把拂塵,人家殺死她的母親,這個師父就來,尼師很厲害,刀子飛上天空,啪……把它彈出去了,然後就一個小女孩,哇、哇……就把她撿回去了,撿回去就教她武功,這個女孩子武功高得不得了,然後就放她,她要尋父親,要殺死她母親這個仇人,結果碰到這個男主角,碰到這個男主角。這個女孩子,從以前她師父就一直交代她,說感情,這個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師父能夠教你武功,但是實在沒有辦法教你怎麽樣擺脫感情,你要好自為之,要苦要樂統統是你自己的決定。這個胡大俠——這個主角就愛上這個,她以前師父就教她這種事情,所以她早就想要出家人,結果拚命地愛,結果兩個人就產生一段插曲了,後來要當尼姑的這個走了,英雄蓋世那一種武功一蹶不振,每天就喝酒然後就是……喝酒不是喝一瓶的,是喝一大壇一大罐的,然後一直喝然後就爛醉如泥,下雨他也沒有感覺,然後……這個就萬法唯心造了,她就是他生命的一切,沒有她,他沒有辦法老婆過日子的,你要他殺人或者是怎麽樣武功,他都有辦法,但是失去這個女孩子就簡直要他的命一樣的,可是他偏偏愛上一個出家的,她要出家嘛,後來就真的出家了,就真的出家了,就出家了,她就回到西藏、新疆那邊,真的出家了,出家以後他就不要命了,他又殺人,他犯了國法,人家要砍頭,他像跟高僧大德一樣地解脫,無動於衷,他不是像高僧大德這種境界,他活著沒有什麽意義,失去了她活著並沒有什麽意義,生跟死,我五十年後也是一堆黃土,五十年前失去了她、擁有她。(師父講的是根據金庸小說《飛狐外傳》改編的電影情節。可能與電影情節不完全相符,但基本大意大致如此。女主角是袁紫衣。)
這個事件代表什麽?你看那一種萬法唯心造的答案馬上就出來了,一切都是你的心的作用,他不是像師父悟到了無常法,擁有她代表什麽,你失去她又代表什麽,今天她在我們的身旁,她有一天還是要死,今天她離開,我們忍耐一下,時間還會過去呀,不一樣。所以我還沒看完,還沒看完。一個人對一個人的執著,那一種痛苦那一種掙紮,就是什麽他都有辦法,錢,他根本就看得很開,他對朋友有義對國家盡忠,他可以幫你犧牲生命,就是這個女孩子怎麽樣他就是舍不得,要命,真是,所以我跟你講造業,造業沒有辦法的,沒有辦法。這個導演寫得那一份港劇,這個寫得很細膩很細膩的,預知如何下回分解,真是……。我就悟到這個世間人,你不要碰到感情這種東西,什麽英雄好漢、豪傑都要包裝起來(束手無策),沒有辦法,誰都沒有辦法,這描述的也是很微細。
還有一個,你知道嗎?他是喜歡那個出家的當尼姑的那個,有一個程小姐,不是耳東陳,是程,鵬程萬裏的程,叫程靈素,她三番兩次地救他的生命,後麵他中毒了,還把他的毒氣吸起來,救了他三次命,他怎麽樣子就是把她當做是妹妹而已,那個是愛得不得了,為他做出了一切,然後為他犧牲,然後為他被官府捉去,然後她拚命地救他,用她一切的生命也不能感動他。當一個人不能接受這份感情的時候,你用什麽樣去討好他,用怎麽樣他還是不會動念,這也是萬法唯心,他不領這個情,你怎麽樣拍他的馬屁都沒有用,沒有用的,他就是不愛這個,可是我看這個是比較漂亮的,當尼姑那個也不怎麽漂亮,奇怪,這個電視導演怎麽會這樣安排呢?神經病,人家這個程小姐……如果我喜歡我才沒那麽倒黴喜歡那個,去當尼姑那個也不漂亮,奇怪他就會安排胡大俠怎麽會愛上她,這個人又機智又漂亮,如果是我根本就不可能愛上那一個,對不對?奇怪他就不喜歡她,她用她的生命一切,所以我們這個心就是一切,我們完全……兩個女孩子比較起來,這個又漂亮又機智,他就是不喜歡,就是沒有他的緣,所以還是講心,心的問題,講來講去還是不離開萬法唯心造這個東西。
好了,底下:
這個見分它一定要看,第六意識一定要看,它就由第八意識的相分種子來變現出【相分】出來。
再來第六意識的底下“見分”的底下一個【見分】,底下一個“見分”也是【第六能緣種】,第六意識的見分還不隻是看境界,有時候它這個境界不必看,由無明的力量轉換出來的妄想就會顯現這個相出來,所以第六意識底下一個見分,就是由見分的本質幻化一個【相分】出來,為什麽?因為它第六意識有境界也看,沒有境界它就打妄想,開眼忙妄想,閉眼忙夢想,開眼閉眼都是妄想,所以這個第六意識不隻是精神攀緣物質的境界前麵一個,它還自我轉換境界自我攀緣,譬如說晚上做夢,晚上做夢你有沒有針對這個境界呢?沒有境界,這個無明的力量,無明就是變,就會變,初能變、二能變、三能變,無明的熏習力就足以叫你在晚上怎麽樣?看到自己夢裏麵的境界,你就當裏麵的男主角,男主角,那個境界你也認為是真實的,可見第六意識一定要看,第八意識,好嘛你一定要看,我就變一個假的給你看,意思就是由我們的精神作用再轉換一個相給你看,其實你看到的相怎麽樣?還是不實在的,所以見分這個本質的見分,因為第六意識一定要看,由微細的本質見分再轉化一個精神上的作用叫做相分,於是第六意識還要再攀緣,見分本質所影現出來的相分,所以由見分攀緣本質見分就產生第六意識所謂的相分,而這個相分完全是心法的作用。為什麽?唯識叫做變,變就是識的專門。
好,再來談【第七識】,第七意識隻有一個【見分】,第七意識它一定要攀緣,所以在第八意識的本質的見分轉換做一個【相分】給它執著,所以第七意識就拿第八意識的見分當做自己的相,前五識也要四分,第六意識也要四分,第七意識它沒有針對境界,它隻是在第八意識的見分加上一層執著——我貪、我癡、我嗔、我慢,貪、嗔、癡、愛,第七意識它一定要攀緣相分,那拿什麽當做相分呢?拿第八意識的見分當做是自己的相,可是第八意識也是心法,所以說第七意識的見分,看到的是第八意識的見分轉換成一種執著的相分,轉換成一種執著的相分,因此第七意識的見分攀緣第八意識的見分本質,就中間化做一個相分,這個就是第七意識的執著,這個相分就是加上一 層染著的境界,簡單講一切境界現前都是第七意識的染汙,第七意識的染汙,所以我們這裏要解釋一下,第六意識的見分是托法塵為本質,法塵就是落謝的影子,落謝的影子,然後自己在識上,意識的識,識上變相而攀緣,這個叫做影相相分,就是第六意識托法塵為本質,就是自己內在的心法,然後自己的意識變這個相,這個叫做影相相分。第七意識攀緣見分的本質,又跟第六意識不太一樣,所以古時候有人講:
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
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
帶質就是帶質境,以心緣心真帶質,以第七意識的心就是見分,緣心,緣第八意識的見分,叫真帶質境,真假的真,帶是腰帶的帶,質礙的質,質量的質,以心緣心真帶質,就是用心,第七意識來緣,內在微細的第八意識,那是真正的帶質境叫做微細最微細的真帶質境。
中間相分兩頭生,你看第七意識的見分攀緣第八意識的見分,中間不是有一個相分嗎?這相分就像燈,第七意識是一個燈,第八意識的見分也是一個燈,這兩個燈如果放在一個距離,中間是不是產生影子,中間產生影子就是中間相分兩頭生,相分就做為第七意識的攀緣,也做為見分本質所產生第七意識攀緣的相分,叫做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
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譬如說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左上角的見分攀緣這個境界,對不對?這個境界就是色法,對不對?這個色法就是似帶質,類似的似,不是一二三四的四,相似的似,相似的似,以心緣心叫做真帶質,以心緣色攀緣這個色法,叫做似帶質,類似帶質境而已,它不是真正的真帶質境。中間相發一頭生,所以第六意識有三種作用:第一叫做五俱起識,就是配合著前五識起來,配合前五識起來;一種叫做有質獨影境,有質獨影境,譬如說我們現在看到文殊講堂,回去以後你觀想文殊講堂,因為我們本來就有質礙了,回去以後獨自觀想就是獨影境,影就是電影的影,影響的影,有質就是我們文殊講堂,你現在眼睛看得到,可是我們回去以後用第六意識去觀想,這個就變成有質獨影境。一種叫做無質獨影,什麽叫做無質獨影?譬如說毛毛兔角,烏龜哪裏有毛,你看過烏龜的毛嗎?沒有,你看過兔子的角嗎?兔子也沒有角,龜毛兔角這不實在的,那個叫做無質獨影境,自己妄想、觀想出來的。
所以人的心一動那個相就會產生出來,因為意識會變出這個相出來。當你晚上睡覺的時候,你不做夢也不可能,因為意識一直在轉動一直在變,你非看到境界不行,看到的都是什麽?都是妄想,都是你意識轉變出來的東西。
好,因為我們唯識研讀班的境界大家都很高,所以這個很簡單,這一張回去你就會跟人家解釋了。聽起來覺得很好笑,沒辦法。好了,這樣子你至少有一個觀念,慢慢、慢慢我再來解釋。
好,諸位看四十三頁,四十三頁。
【圖解及表格說明:】
【(A)】第八意識的中間有一個圓圈圈,中間寫一個八,第八。【第一能變】,第一個能變就會有微細的精神、物質分開,叫【見分、相分。第二能變】,再掛上一個圓圈圈,裏麵寫一個七就是第七意識,第七意識也有【見分】跟【相分】,可是第七意識本身不麵臨這個境界,因為它並不是有真正的實體的外境,而是第七意識是心法的染汙,所以第七意識與第八意識掛勾住的,以第八意識的見分來當做自己的相分,所以事實上講第七意識就是染汙了第八意識,因此第七意識一定要看,就以第八意識的見分當做是自我,換句話說,本來這個見分跟相分是本來就存在的,並沒有所謂的對立的,由第七意識的染汙跟執著,然後就變成一個執著的見分跟相分,山河大地就變成第二能變的。再來,【第三能變】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最後一個又寫個【見分】跟【相分】,一樣,變成一個對立的境界的相分,一個精神攀緣的見分,換句話說這個統統是第八意識所影現出來的影相相分,影相相分。
好,再來,四十四頁。
【(B)三能變識:自證分——自能變】此為【所依】,為什麽講所依呢?因為見分跟相分必須依靠自證分而起的,所依就是被見、相二分所依靠,譬如說蝸牛的肉就是自證分,二分就如同蝸牛的兩個角,當兩個角收回來的時候,當見分、相分擺平的時候,它就化做自體分就是自證分,當自證分受到熏習的無明染汙,它就化做見相二分的精神、物質獨立,強烈的對立,所以自證分叫做自能變,因為唯識叫做變嘛,識就是一直變,所以當你放下就能夠不變,放下,該承受的就承受,不要常常抱怨,由業力感應而得來的嘛。【二分:見分、相分——自所變、能依】自己所變現出來的,一個是能變,自所變是由能變變出來的,自所變就是由自證分變現出來的,能依,它能夠依靠自證分。
【(C)識體(分別)】意識的體性本身就是分別,【能分別……識(見分),所分別……我法(相分)】。我就是人身,法就是山河大地就是相分。
【(D)】最裏麵的那個叫做【證自證分(能親證第三自證分,緣見分不謬。)】這個我們要是從外麵看的話也比較清楚,最外麵的叫做【相分】,最裏麵的叫做證自證分,所以見、相二分屬於外,自證分、證自證分屬於內。好,我們現在由外麵來看,左邊,相分【(相謂相狀,】你直接可以感受出來,看得很清楚聽得很清楚的相狀,【所緣為義】,就是被見分所攀緣叫所緣為義,【若見緣心,亦以心為相,】這個少打一個字,若見緣心亦以心為相,也是用心來當做自己的相,就當做是所緣的,所攀緣的,被人家攀緣的。再解釋一遍:相謂相狀,所緣為義,相就是我們外在的形象,它是被攀緣的,被就是被動的就是所,主動叫做能,所攀緣來當做是這個道理為義,為什麽講相分呢?因為它是被攀緣的,境界是被我們心所攀緣的。底下比較難懂。若見緣心,如果見能夠攀緣的心,就是如果你了解這個攀緣的心,也是以心為相,也是用心來當做自己的相(自己)的攀緣的對象,【但唯所緣)】,這個心所變現出來的相分,也是被心所緣的,簡單講相分包括兩種:一種是相,一種是心轉換出來的相,也是統統是被所緣的,統統叫做相分。簡單講山河大地是業力所變現出來的也叫做相分,由內心的無明力轉換成境界,由你的內心自己去攀緣,自己去觀想,晚上自己去做夢,那個也算是相分。【見分(能緣為義,謂心性明了,能照前境)】這又少打一個字,也少打一個字,能夠攀緣就是見分的本能,謂心性明了,這個不是明心見性,心性明了就是他看得很清楚,清清楚楚有精神作用,能照前境,(能照前境少一個前麵的前),能夠看的,看到前麵的境界能夠攀緣,見分不是看得到的,這個叫做見分。眼、耳、鼻、舌、身,這個統統叫做見分,隻要精神作用統統叫做見分,所以這個見,不是隻有眼睛看得到而已,不能誤會。【自證分(相見二分所依,】相分跟見分所依靠的,【能親證見分,】能夠證明,見分能夠證明這個精神作用確確實實存在的,【緣相分不謬)】,攀緣這個相分,為什麽?因為它是由自體分是轉換成見分跟相分,所以它能夠證明精神作用的見分清清楚楚,但是也能夠攀緣相分的境界,因為這個境界就是自證分所影現幻化出來的對立的。那麽,證自證分與自證分互為體跟用,所以說證自證分能夠親證第三自證分,緣見分不謬,所以它能夠親自證明第三自證分是確實沒有錯了。緣見分不謬,能夠緣見分的心法,認為這個是肯定的,因此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這三個都是心法,相分這個是外在的物質,所以說見分、相分這是指【外】的,就體跟相來講,見分、相分是外;自證分、證自證分是體;就心跟物來講相分是物,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是心。
四十五頁,【①相分……所緣②見分……能緣】,這個都是【虛偽】的,因此今天你看到的山河大地、人身,包括一切沒有一樣是真的,我們就是在錯誤當中過日子,我們就是在錯覺當中去過活,我們就是在嚴重的、扭曲的世間裏麵認為是實在的,所以我們有痛苦,我們不明了這是無常法,這是不實在,如夢幻泡影的,如露亦如電的這個世間,因此我們過起來的確很辛苦,也很負擔,因此拚命地攀緣、拚命地執著,然後拚命地過著無意義的生命,人類是很可憐的。【③自證分……能緣見分④證自證分】,能夠證明自證分沒有錯,【……能緣自證分】,這是【真實】的,隻是裏麵的作用而已,裏麵自己的內心作用而已。
【(E)心王心所四分:相分——即所見諸法之相;見分——即所緣諸法之用;】就是【識相】。識相的意思就是意識變現出來的相還是心,意識的相就是意識轉換出來的外在的境界。【自證分——謂所證知能緣之見分者;證自證分——謂能證知自證分者】,這個就是【識性】,意識的本性。識性,識的內在叫做性。
【心王心所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法——山河大地等】,就是相分。見分……【法——能分別山等作用】。自證分……【法——前二分所依又能緣見分】。證自證分……【法——能緣自證分】。比【喻】相分【——甲出錢。【喻】見分【——乙出力。喻】自證分【——甲乙同立之合同。喻】證自證分【——官判合同】,這個我們剛剛就有談過了,並不困難。
諸位看四十六頁,四十六頁就是【(G)根身:眼、耳、鼻、舌、身、意,親、內,】就是我們的色身是跟我們息息相關的,親,所謂親就是我們的本身內在的、【器界:土、石、河、海、草、木、金、寶】,這個【外、疏】,疏就是比較跟我們……,不是我們的色身嘛,因為它是外在的嘛,
【見、聞、覺、知——見分;地、水、火、風——相分】,見分、相分會歸統統是【八識】,八識。(本講座第十集到此結束,視頻地址: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0941449i6520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