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慧律法師:《阿含概說》01 (2005年)

(2016-08-30 18:17:34) 下一個

來自: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5592156168_0_1.html

《阿含概說》01

慧律法師講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

今天是二○○五年七月七日,星期四,我們今天要講《阿含概說》。

「阿含」翻譯成中文叫做「法歸」,就是萬法的依歸;或者是翻譯成「無比」,就是無與倫比的究竟解脫的大法。「阿含」是梵語,所以,《阿含經》梵本有《四阿含》,如果是南傳的,有「五阿含」,等一下會談到。「概說」就是大概地說一說,簡單地說。

佛法傳到漢地來,從智者大師判教,把佛陀的一代時教,判為五時八教:頓、漸、秘密、不定,藏、通、別、圓。五時就:是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時。這四教:藏、通、別、圓。藏教就是把阿含判為小乘教,賢首宗的華嚴,華嚴宗把《阿含經》在五教的判教裏麵——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也把《阿含經》判為小教。所以,因為天台宗跟華嚴宗兩大宗派,都把《阿含經》判為小乘教,對於中國漢地推行菩薩道的我們來說,一千多年來,一直輕忽了阿含根本佛教的重要。大家都知道要念佛、打佛七,念一念、煩惱不斷,佛七打了幾次執著依然存在。講到見性大法,性相一如,體會不出來,沒有在根本上下手。《阿含經》叫你觀照這個身心——我們為什麽活得很痛苦?觀照這個身心。我們會活得這麽執著,觀照這個身心。原因出在哪裏?出在對這個假的色身強烈的執著。大乘佛法講的,也有談到這一些,阿含談的次第性更明顯。因此沒有研究過阿含思想的,不能算是一個真正了解佛陀偉大精神的正信佛弟子。

阿含是佛教的根本思想,根本佛教,它是最原始的東西,最貼近佛陀時代的東西。所以,看這個《阿含概說》,要把時光倒回來兩千五百年,好好觀想一下:世尊,釋迦世尊,披著袈裟托著缽,在鄉間道路上;後麵跟著一群聖弟子——如法如律、如佛所說的聖弟子,非常有威儀地走在鄉村小道,或者部落、群眾當中,不失威儀,科學那時候不發達。世尊在《阿含經》與弟子的對話,破種種的外道,破邪顯正,糾正了當時候六師外道,摧毀種種外道錯誤的思想,世尊用最偉大的人格,去感化這些外道。所以,《阿含經》就是全部都記錄這些種種的佛陀遊化的事跡,與聖弟子的對話。所以,佛弟子應當重視阿含的思想。《阿含概說》就是《阿含經》大概地說一說。

諸位看那個封麵,字有點小,諸位就忍耐看一下:

[佛法根本輪回,]為什麽會輪回?[即]就是[在觀察有情生滅流轉相續的真相。]諸位,這幾個字很重要,就從根本下手,好好地觀照我們這個身心,發現這個色身是生生滅滅、無常,萬法都是敗壞之相。再來,好好地觀察我們這顆心,像猿猴一樣停不住,一下想東、一下想西;一下執著東、一下執著西;身體是四大緣起,心卻是一直妄想不斷、執著不斷、分別心不斷,痛苦不斷。所以,在座諸位,沒有碰到正法,你要想解決生命的種種的煩惱、痛苦,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你不認識自己,你怎麽解脫這個苦惱呢?你不認識這個色身,不認識這個緣起的、幻化出來的,四大假合,五蘊無我的假相,你如何來解脫痛苦?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它這個事情,眾生的煩惱的事情,是每天都一定會發生,而且不足為奇,而且他也拿不出辦法解決問題,因為沒有聽到正法。再來,就算我們聽到正法,要下決定修行,除掉那個執著,又是困難重重。道理知道,可是,那一念的無明、衝動、煩惱,確實難!但是,如果我們有誌氣、肯下功夫,依照佛陀的教法來觀照,並不困難。所以,世尊在四念處,《大四念處經》裏麵講:有的人修學佛道,要花三年的時間,世尊說:不一定,有的人兩年就夠。有的人……因為他講得很長。有的人修行不須要兩年,一年就夠,看他重點有沒有抓到。有的人修學一年,不須要,半年、六個月,好好地觀照,有的甚至不須要半年,三個月好好地觀照;有的人甚至不須要三個月,一個月好好地觀照;有的人不須要一個有,上根利智的,一個禮拜就行,因為他都是一直重複。有的甚至不須要七天,三天就行;有的甚至不須要三天,一天就足夠;有的不須要一天,十二個小時也夠;有的不須要十二個小時,乃至一念之間,就可以徹底解脫。意思就是說:法並沒有高下,因人而異,就是因為我們眾生的根器,肯不肯下定決心,要走修行的路、解脫的路,如果肯,那一切都好辦;要不肯,就百千萬劫。如果肯,譬如說:電視上常常看到這些歌星、影星,或者是名模、辣妹,這個如果用《阿含經》的思想,一下子就徹底摧毀了,世尊叫我們作血塗(塗)想,血塗(塗),血淋淋,血塗(塗)想,觀想我們這個色身,一解剖開來,心髒在跳,胃、腸。你不徹底地解剖這個身心,是沒有辦法看破它的。我們已經被這個外在的皮膚,美麗的皮膚、頭發、漂亮的臉蛋,整個迷惑掉,在《阿含經》不容許你這樣子。再來,血塗(塗)想,血淋淋地解剖,你會看到骨、肉、筋、脈、大腸、小腸、胃、胰髒、肺髒、肝髒、腦、頭發、指甲、皮膚……,三十六種不淨之物,徹底摧毀對假相上的執著,我們想離苦得樂,沒有摧毀對假相上的執著,是絕對辦不到的。世尊就叫我們要觀想,散壞想,師父隨便舉個例子:散壞想,就是人死後,頭骨頭放在東邊,鎖骨散落在西邊,大腿骨散落在南邊,腰椎散落在北方,一個好好的人形,死了以後一堆白骨,整個散開來的時候,你找不到一個「我」,絲毫不容許我們有一點模糊的空間。那麽,我們今天千百種痛苦、煩惱、計較,問題出在哪裏?叫做虛妄的執著,這個身心為實體的東西,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要好好地觀不淨觀,如果我們……世尊說:如果會修行的人,那一種東西都可以拿來修行。譬如說:我們的大便、小便,當我們大小便的時候,我們不要把它丟掉,放著,當然也不須要合掌念供養啦!放著以後,洗過澡的時候,洗澡的時候,你不要抹SKⅡ,你也不須要抹什麽CD,你也不要抹巴黎香水、乳液,統統不要,你身上排泄出來的大便、小便,拿起來就把它抹一抹,抹一抹,全身都抹,當作乳液來抹;觀照就好、觀想就好,不要真的這樣去做啦。所有我們很執著的東西,俊男或者是美女,慢慢這個欲望的火,執著,死執不放的那個觀念,就會慢慢慢慢放下來。《楞嚴經》講:狂心若歇,歇即是菩提。我們這個心就像發狂一樣,就像猿猴一樣,一直要抓到什麽樹枝,一直要抓到什麽境界的東西,他不知道那個是虛妄,緣起虛妄的東西。我們拿這個幻化出來的假的色身,要去追求一個永恒的快樂,那注定要幻滅,注定你一生一世要過痛苦的日子,因為方向錯誤。我們本來大家都是佛,其實,我們很清楚,全身從上到下,都是不淨的東西,我們都很清楚,這個是無常,萬法都是敗壞之相,沒有一法可以停留,一分、一秒、一刹那都沒有辦法。我們也了解,有了這個色身,實在苦不堪言;我們也了解,所有的感受都是很辛苦的;我們也了解,一切法都是無我;我們也了解,當我們死後,剩下這一堆白骨,世尊叫我們作白骨觀,而且他要真正的觀,想想看,好好地思惟看看,而且是真正的去透視它,你就會對這些假相無所執著。世尊在《阿含經》講了一句很重要的話,聖弟子就問世尊:修學阿含道的人,修到哪一種程度叫做有所成就?世尊就說:當一個人修阿含道,能夠了悟世間都是緣起的假相,不淨、苦、空、無常、無我,對這個世間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事情喔!不可以動到任何一個貪念,修到這種程度的人,他就成就。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也體悟到全世界,包括身心世界,沒有一種東西值得你執著,你就成就。世尊再接著講:唯有正智、唯有正念,你的內心裏麵就很正確的智慧——凡所有相都是虛妄,單刀直入地破除這個假相——虛幻的東西,隻有這個正智。還有正念,非常清楚的正念,那麽,天地萬物,走到哪裏都知道萬法都不值得我們動到貪的念頭。那世尊為什麽隻有舉這個貪呢?因為你斷貪,後麵嗔恨心就沒有,沒有貪嗔,愚癡就沒有。所以,舉一個貪就包括一切。佛法根本輪回,也就是在觀察有情生滅流轉相續的真相。

[究竟從何處而來?將向何處去?]究竟何處來就是從無明而來,就是沒有智慧,從無知而來。隨著業力,將向何處而去?我們向著六道輪回而去,一直旋轉,停不下來。[以及有情心的組織]有情心的組織,就是受、想、行、識,佛教講的,大小乘講的名詞有所差異,譬如說,諸位,譬如說:名色,我們在唯識學裏麵講:名色就是受精卵;我們在十二因緣裏麵講,唯識學的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個是大乘所講的名色。在阿含不是這樣講的,名,顧名思義,就是但有其名,不見其形,但有其名,就是受、想、行、識,心的這個組織。色呢?就是我們這個色身,在《阿含經》講這個色法,是涵蓋所有的,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十八界統統涵蓋在色法裏麵,所以,色法它講得很廣。所以,身心的分析某些地方不盡相同。那麽,《阿含經》講的名色,《阿含經》講的名色是什麽呢?就是身心,這個名詞跟我們唯識講的名色又完全不一樣。我們唯識學講的名色是講說那是受精卵;在《阿含經》講的名色,就是我們講的身心,身心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名。所以,我們在《阿含經》看到名色,那就是指身心,不是指受精卵。因此大小乘講的不太相同,不過沒有關係。以及有情心的組織[及其活動的形態是怎]麽[樣]呢?就是六處,我們的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們活動的形態。眼、耳、鼻、舌、身、意在活動,叫做六處。在大乘講的是十二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在小乘阿含不是這樣講,五蘊、六處、六界,[這都是佛法觀察的根本對象。]為什麽要觀察?要找出那個因,叫做觀察,你不觀照,你怎麽解脫呢?這個身心整天放著給它迷迷糊糊的過日子,我們如何來過快樂、解脫的日子?[佛說無常、]萬法是無常。再來,[苦、]諸位,很重要,這苦是指有情身心,對有情的身心來講的。譬如說:這個是杯子,杯子,你不能講它苦不苦,它根本就沒有神經係統,有情才講苦嘛!你說:這個撫尺、這個書架、這個麥克風、這個毛巾,你能講它很苦嗎?對不對?這個「苦」字,是對有情身心去觀照出來的答案;天地萬物所觀照出來的,它是無常。再來,講[空、]空就是無自性,佛教講的空,太難太難體會了!因為是無常,所以我們說它是空;因為是緣起,所以我們說它是空,這個後麵都會講到。那麽,[無我、]就是找不到一個實體,我們每次、每天都講這個「我」,其實叫做嚴重的錯覺,實在是無我。所有一切痛苦的起源,就是妄認為有一個「我」,有一個「我」,不是我的就是敵人。所以,每天家庭有革命,社會有戰爭,種族跟種族之間有爭鬥,國家與國家之間有打仗。為什麽?認為有一個「我」,這個「我」會無限地擴張。是不是?對不對?你看台灣的棒球,跟澳大利亞的棒球隊在奧運比賽,請問你:你為哪一隊加油?你會為澳大利亞那一隊加油喔?那才怪呢?是不是?我們這個「我」,有無限地擴張性,這個「我」擴張,就變成家庭,鞏固這個家庭,死執不放;這個「我」的擴張,就變成社會;這個「我」再擴張,就變成整個國家;這個「我」再擴張,就變成整個地球。諸位!如果外星人乘坐飛船、飛碟,來打我們地球,你希望哪一隊贏?當然是地球贏啊,你怎麽會希望說,火星人、外太空的人來打我們地球,大家整個地球的人,五、六十億的人,就會萬眾一心。所以,「我」有無限地擴張,擴張力。但是,「我」縮回來,有無限的執著力,執著力。眾生這個執著是很難很難,太難去突破它了。他執著在某一個觀念,就完全去卡死,要等因緣,慢慢地等待因緣,急也沒有用。[蘊、]這個「蘊」就是五蘊,「蘊」就是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個[處、]唯識講:十二處就是六根對六塵,可是在阿含是講六處,眼、耳、鼻、舌、身、意。那麽這個[界]在《阿含經》講的是地、水、火、風、空、識,它是六界;可是我們在大乘講的是十八界,是六根、六塵、六識,而在《阿含經》講,它隻有講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界[的一切法門,都是依有情為立論的中心。]為什麽?我們所有的痛苦來自這個身心,我們當然要觀照這個身心的真相,了解了這個身心的真相,你就會無所著,我們就對這個身心幻化的假相,徹底地摧毀那一份執著。不是叫你拋棄,雖然話講回來,說:我們這個身心是無常、是苦、空,是無我的,但是我們裏頭有尊貴的佛性,有究竟解脫的涅槃妙心。

翻過來,第一頁。

《阿含概說》

[東初法師著]

講東初法師,一般人可能並不認識,如果講:他是聖嚴法師的上人,就全國都認識他。東初法師,一九○八(年)出生,圓寂一九七七(年),是江蘇泰縣人。十三歲出家,三十八歲從大陸來台灣,在北投法藏寺閉關,圓寂的時候七十歲,生死自在,全身柔軟,七天七夜沒有看到一隻蒼蠅,這個也是很了不起,悟道的一個高僧,東初法師。

[一、阿含之意義及其內容]

[「一」阿含之意義]

「阿含」是什麽意義呢?

[初期佛教的研究,]初期佛教就是剛開始,[分根本佛教與原始佛教,根本佛教即阿含佛教,]阿含佛教。諸位,在「根本佛教」旁邊加幾個字:佛在世稱根本佛教,猶如樹根,就像樹的根。根本佛教是佛在世,對佛在世講的,也就是講《阿含經》,又叫做阿含佛教。[阿含為釋尊及其直傳弟子言行實錄,]世尊以及他直接傳下來弟子言行實錄,像舍利弗、目犍連、摩訶迦葉、阿難尊者,其實這個大家都知道。[為奉行佛法的弟子根本的典型;]奉行佛法的弟子,在阿含稱為聖弟子,[從佛陀開教起至佛滅後百年頃佛教,]「頃」就是左右。從佛陀開教起,到佛滅後,佛滅度以後一百年左右的佛教。[即約西紀前五三○──三八○頃。]那麽,西元前是這樣子,要倒回來算的,西元前就耶穌基督以前。所以佛教比基督教更早。我們說:今天是公元二○○五年,是從耶穌誕生算的。那麽,我們佛教呢?你看公元前五三○到三八○,它是五三○、五二九、五二八……到五○○;再來,四九九……四○○;再來,到三九九、三九八……再來就三八○,是這樣倒回來算的。公元前用減的,一年一年一直這樣減(如負數);公元後用增加的(如正數),公元一年、二年、三年、四年、……、到二○○五。再來,我們算的時候,二○○五,再來就二○○六,一直增加,一個增加一個。公元前要用減的來算回來,公元後要用加的算過去,這數學觀念還是要調整一下。也就是五三○、五二九、五二八……公元四○○、……公元三八○,就這增一直倒回來,一直減。[原始佛教,]原始佛教就是佛已經傳弟子了,前麵講說阿含佛教,再來接著就是原始佛教,就是佛已經傳弟子了。[乃釋尊再傳弟子以後的佛教,以維持教法傳承的中心,確立教權。從佛滅後百年至五百年頃佛教,]佛滅度後百年,到五百年左右。簡單講:大概有四百年活躍的時間。[即西紀前三八○──西紀後第一世紀初。]公元前三八○,到公元第一世紀就百年,那大概有四百年左右。三八○到第一世紀就是一百年,第一世紀初,那麽就是○一,○一就是等於零。所以,三八○到公元初,就是○一年,○○○一年,我們今年是二○○五嘛,它是○○○一。大概就是三八○年到四○○年左右,活躍的時間。

[阿含(?gama)二字,原為漢音]它是音,梵音翻過來的,叫做[阿笈摩、]有的隻有翻這個音,沒有翻這個字。或者是你看到阿笈jí摩,就是阿含。[阿伽摩、]也就是阿含。或者是[阿含暮等。]也叫做阿含。將來如果你看到說:「阿笈摩有記載」,就是《阿含經》記載;「阿笈摩有記載」也就是《阿含經》裏麵講的話;或者是「阿含暮記載」,意思也是《阿含經》的記載。[秦言,]秦言就是中國話,叫做[法歸。]「法歸」就是萬善之歸,萬法的歸依,依處。[僧肇《長含•序》說:]「長含」就是《長阿含》,長是對短講的,就每一篇的篇幅長,叫做長阿含;每一篇的篇幅短的,當然沒有什麽短阿含啦,就是中阿含。所以,這個長是對短講的,是就每一篇的篇幅。所以,這個不能念《長zhǎng阿含經》,要念《長cháng阿含經》,長就是每一篇的文章的篇幅很長。我們打開《長阿含經》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它的篇幅很長。在僧肇法師的《長阿含經》的「序文」裏麵這樣說:[「法歸者,]《阿含經》翻譯成中文叫做「法歸」。「法歸」是什麽意思呢?[蓋萬善之淵府,]「淵府」就是海水的深處,「淵府」就是大海的意思,百川匯集的地方叫做淵府,我們今天講的就是大海。蓋萬善之淵府,萬善,就像融入這個大海。[總持之林苑,]這個「苑」就是園。「總」就是總一切法,「持」就是持一切義。這個總一切法,持一切義,就是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這個「總持」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之林苑,這個「苑」就是園的意思。一切法、一切義都不能離開阿含。[其為典也,]這個就是典範,就是寶典。[淵博弘富,]這一部經——《阿含經》是淵博,「弘富」就是廣大,而意義很豐富,義理很豐富。[韞而彌廣,]「韞」就是藏。深藏在裏麵,你愈研究阿含,就愈發現裏麵深又廣的義理。這裏麵告訴我們因果的觀念。「宣」就是示,就是開示。世尊開示我們:何者是禍的因?何者是福的因?何者是賢的因?「賢」就是有智慧的人。何者是愚癡的因?「跡」就是跡象,我們所稱的叫做因果的因。你尋找這個跡象,我告訴你:你今天殺人放火,你禍患的因已經種下了。你今天行十善,你有這個跡象,一顆善良的心,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貪、不嗔、不癡,世尊告訴你:你福德的因具足了,就等因緣。賢就是知道因果的觀念,還肯在智慧上、義理上下手,將來會成聖成賢。在座諸位今天聽經聞法,已經投下賢能的因。這個愚癡呢?愚癡就是每天很繁忙,繁忙,每天就是看電視,全身都是「病」,病得不得了,每天就是守住那個電視,這出連續劇看完,看另外一出。已經七十幾歲的人了,一身生病,守住電視,寸步不離,看得眼睛都看不到了,還繼續看。我講的是確實有這樣的人,而這個隻是個案,七十幾歲,快死掉的老女人,勸她念佛,沒有用的,勸她修行,也沒有用的。所以,眾生要不輪回是很困難的,非常非常困難的!你看到眾生這種我執、我見,再談下去就沒有什麽意思了。諸位!修行聖道的人,也是著於知見:我今天跟這個法師特別有緣,就讚歎,毀謗其他的法師,這也是知見的問題。這個法師跟我有緣,其他的道場,我統統否定,這個也是不好,不了解法法平等的東西。所以,沒有修行的人執著;我告訴你:修學聖道的人一樣執著。無端起知見,就是這樣子,好端端的清淨自性,突然跑出一個觀念出來,而死執這個觀念,就死在裏麵,眾生沒有聽到佛法,是永遠跳不出來的,這個坑洞跳到另外一個坑洞,另外一個坑洞跳到另外一個坑洞。所以,為什麽佛門裏麵有千奇百怪(的現象)?擲杯筊、問卜的,還有這個附身的,懂得一點點佛法,就說:我是什麽佛菩薩來的。千奇百怪,龍蛇混雜。為什麽?佛法本身並沒有過錯,問題是沒有人弘揚開來,也沒有正知正見、正法的法師弘揚開來。眾生執著某一個角度,就否定其他的角度,所以,他就永遠像打陀螺一樣的,一直打陀螺……打陀螺。為什麽?就是眾生著於知見,善惡的觀念很強,是非觀念很強,而死執不放。所以,道須流通,何以卻滯?六祖講的:道要流通,為什麽卡在那個地方呢?

[明宣禍福賢愚之跡,]「跡」就是因。[剖判]剖判就是分析。「剖」就是分析,「判」就是判斷。判斷何者是真,何者是偽。[真]「真」,我們的清淨心是真。[偽]「偽」,假相是偽。「真」就是平等心。「偽」就是差別。平等心,這個才是我們的真心,你有種種的虛偽、假相,種種的差別相,是不真實的。[異]就是不同,就是差別的意思。[齊]就是同,也就是平等。何者是真心?何者是偽?何者是異?「異」就是差別。何者是齊?「齊」就是平等,就是同的意思。哪個是真實的?哪個是虛偽的?哪個是差別的?哪個是平等的?[之原。]「原」就是出由、由來。水要找到這個水源,是不是?你禍福、賢愚、真偽、異齊都搞不清楚,你怎麽樣趨吉避凶啊?你怎麽樣擺脫六道輪回?你根本不可能!都沒有正知正見,都沒有正確地判斷,你怎麽樣走完我們的人生啊?[……道無不由,]這個「道無不由」,「由」就是因。所有的道,一定有它的因,道無不由,所有的道,一定有它的因,「道」就是法的意思。[法無不在,]無不在就是處處在。世尊在《金剛經》裏麵講:所有的法統統是佛法。為什麽?處處緣起,處處性空。所以,真的會體悟的人,行住坐臥、搬柴、上大號、寫字、看電視,統統是佛法;但不會用功的人,就會顛顛倒倒。道無不由,所有的道,都有它的因;法無不在,所有的法,統統存在的,處處緣起,處處性空,所以,萬法不離佛法。[譬彼巨海百川所歸,]譬如這個大海,百川所歸,所有的河川都要納歸進來,[故以法歸為名。」]「法歸」就是萬法的依歸。你看這個「阿含」兩個字的意義有多麽的偉大,多麽地了不起!換句話說:萬法不能離開「阿含」,把《阿含經》判為小乘教,而中國的漢地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它是斷煩惱、證涅槃的根本教典,我們忽略了。[唐時意譯為]唐朝時代譯為[傳、]就是傳法,佛所傳下來的法。[教法、]就是佛所傳下來教導眾生的法,就是阿含。[無比法等。]我覺得這個翻譯最恰當,阿含可以翻譯成傳法、教法、或者是無比法,這個「法」要用三次,「傳」就是傳法,「教」就是教法,「無比」就是無比法。我認為「無比法」翻譯得最恰當。

[阿含從第一結集成立時起,]也就是上座部。諸位,在上座部強化觀念,在旁邊寫三個字,叫做:保守派、傳統派,一直想保有佛陀的精神,保守派、傳統派。上座部,上座部是對大眾部講的。[即為上座部傳承的教法。在教團傳承上視為唯一無比的價值。要依辭典的研究「?gama」近於來著、歸趣,]這個「來著」就是明顯的真理,或者叫來著zhù,明顯的真理叫做來著,或者是來著zháo。「歸趣」就是歸向、趣向。[或知識、]或稱為善知識,或者是叫做[聖言、]或者是叫做[聖訓集、]聖訓集,聖人的訓示,把它集合起來。或者叫做[經典等意。]你看,單單這個「阿含」,依照辭典來研究,翻譯就可以講,來著:明顯的真理;歸趣:歸向,萬法的歸向,或者叫做我們的善知識,或者是佛陀的聖言,佛陀的聖訓集,或者佛陀的經典等意。

[佛陀說法,經常所用兩種語言:一是巴利語,]諸位,在旁邊寫:通俗語,大家都聽得懂的巴利文。巴利文[為印度古代通俗語,]大家都用的,[即說話的俗語;]另外一個是記載用的,[一是梵語,為古代聖典語,]寫成記載的,像寫成書一樣的。[即是文學語。]換句話說,譬如說:我們現在用平常的話來講話,如果我們要下筆來寫一篇文章,就寫得很有水平。像我們中國以前的古文,平常我們的對話不需要用到古文。梵語就是寫出來的一個聖典,很有水平的。巴利文就是通俗話,類似我們現在講的白話文一樣的。大家都聽得懂的,通用的。諸位,中國北傳的,傳到我們中國來的,統統由梵文翻譯出來的,高水平。往南方,泰國;西南:柬埔寨、寮國(即老撾。台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稱寮國。)緬甸、泰國、越南,越南大小乘都有。中國大陸的南方,也有巴利文係的,譬如說:雲南,雲南有一些地方接近泰國、緬甸邊境,也是巴利文。所以,你到中國大陸,我們如果有因緣,帶諸位到雲南省去,你去看,你會嚇一跳:奇怪!這裏到底是中國?還是泰國?你到雲南省去看的時候,靠近這個緬甸,泰緬邊界這個地方,它建築物完全就是跟泰國一模一樣,尖尖的,那個根本就不是中國的道場,一看就很明顯的,非常明顯的,是泰國式的。當你到雲南省去看:咦?我有沒有走錯?我是不是來到泰國?不是,你現在在雲南省。所以,雲南的邊境這個地方,也有巴利文係的,統統在研究巴利文,巴利文的。那麽,往北方傳的,就是梵文比較多,像中國、像台灣,日本、韓國,由中文翻譯過去的也有。那麽,往南傳的,錫蘭、柬埔寨、老撾、泰國、越南等等,或者中國的南方也有。為古代聖典語,也就是文學語。[因兩種語言不同的關係,故所記載經典的也就不同了。今南方(錫蘭)佛經,即用巴利語記載,其「五尼柯耶」(nikāya]諸位!這個要做一點筆記。「五尼柯耶」有兩種:⑴「尼柯耶」叫做部派,叫做部派佛教,部派就是分裂、分開來。⑵或者叫做五部類。「五尼柯耶」,或者叫做五部類,五種分類;或者叫做五種部派。五部派,部派也行,五部類也行。或者有的[譯為集)]集合某一些,集合的集。五種集合。[以及「大品」、]「大品」底下加一個:律,[「小品」]「小品」底下加一個:律。大品、小品,範圍比較大、廣,叫大品。小品[等律]像《摩訶僧祇律》,我們稱為大律,範圍比較大叫做大品。再來,就比較小,像我們《般若經》,有大品《般若經》、有小品的《般若經》,大品、小品指範圍。等律[為主要的經典。「五尼柯耶」,相當北方的《四阿含》,]為什麽相當北方(的《四阿含》)?因為「五尼柯耶」就是《五阿含》傳到南方來,它的分量跟北傳,我們由中國翻譯成……由梵文翻譯成中文的,它的分量是一樣的,分量是一樣的。這一句的意思就是:南方的《五阿含》跟北方的《四阿含》,其實分量是一樣的。[其律與北方所傳的「四分律」大同小異,]沒什麽差別。《四分律》,我們比丘半月半月誦戒,都是用《四分律》,道宣律師傳下來的,《四分律》,大同小異,[在根本上為統一的。]統一的。「而」就是但是。[而北方經典,]就是傳到中國來的,[以梵語記載為主,]就是梵本。[北方所傳的一切聖典的代表,現都存於自由國的尼泊爾,]Nepal尼泊爾。尼泊爾這個國家是值得去的,值得去的。無論你是欣賞風景也好;不過,它的政治是國王製的,常常有戰亂。前一陣子,他的兒子才槍殺了他的父親,一九九九年吧,兒子打死母親,就是尼泊爾。我看這個Discovery的,就是兒子打死父親、母親,後來他也死了,他也是死了。現都存自由國的尼泊爾,[英]國[人所輯集的:華嚴、法華、般若、律等經典都為梵語記載。因為語言不同,北方用梵語記載的說為《四阿含》,南方用巴利語記載的說為《五阿含》,]像我們法師,以前有的人很向往南傳的佛教,講堂有四、五個法師就到泰國去,要參。中文念了二、三十年,跑到泰國去,誦戒,猶如鴨子聽雷(完全聽不懂),人家泰國誦戒,統統用巴利文,而且泰國的誦戒一上去,不看戒本的,戒本蓋起來:嚕……用誦的,真的,那叫誦戒。我們現在這個叫做讀、讀戒。課本打開來,用讀的,那個比丘戒、菩薩戒,那兩本你怎麽背?這可是要有點功夫。結果,我們這些法師去聽人家,統統聽不懂。後來在那邊,以前有一個南普陀的法師,到泰國去參學,他認為台灣有很多不如法的,好,就要去親近原始佛教了,就到泰國去參學。我說:法師,你到泰國去參學,你參的結果呢?結果他們都講巴利文啊,誦戒、巴利文,平常講話講泰文,我們都聽不懂啊!然後,有的慢慢翻譯成中文。我說:那你不覺得很無聊嗎?是很無聊啊,可是不曉得怎麽辦啊?我說:那後來呢?後來,我不把西方三聖擺起來啊!然後,再來呢?再來我就念阿彌陀佛啊,都聽不懂啊!然後,後來呢?後來就回台灣了。(沒有兩手一攤,笑。)沒轍了。讀了二、三十年中文你到泰國去,誦戒用巴利文,講話用泰文。我說:那你去泰國,你學會幾句啊?他說:我學會(泰語)。你隻學會(泰語),然後,還有呢?不會了。沒那麽簡單的!我們從出生到現在所學的,都是傳統的中文,你一下子跑到泰國去,你聽得懂嗎?沒辦法的!這些華嚴、法華、般若、律典等經典,都為梵語記載,因為語言不同,北方用的是梵語記載的,說為《四阿含》,南方用巴利語記載的說為《五阿含》,這是就文字來說的。[南北兩傳《阿含》於佛陀遺言景行上說:]「景行」就是情況。就佛陀所遺留下來的這些訓誡、這些遺言,種種的情況來說的。[用通俗語記載的《五阿含》,]諸位!《五阿含》就是巴利文南傳的,今天的南傳佛教,《五阿含》。[比較用文學語記載的《四阿含》,]文學語就是高水平,高水平的《四阿含》,就是梵文,北傳。所以,做一下筆記,《五阿含》旁邊寫:巴利文南傳;《四阿含》旁邊寫:梵文,就是北傳。我們今天所看的中文(經典),統統是北傳過來的。換句話說,我們今天中文的佛經,統統是根據梵本、梵文所翻譯的。換句話說:泰國這一邊的根據的經典統統是巴利文翻譯的。《五阿含》就是巴利文,南傳;《四阿含》就是梵文,北傳。[原始的色彩較為豐富。]什麽叫原始的色彩較為豐富呢?諸位在旁邊寫:愈接近佛陀的年代,愈原始。你要有這個觀念:愈接近佛陀的年代愈原始。所以,大小乘爭得很厲害,所以,人家說:原始佛教才是佛說的。所以,為什麽今天人家攻擊大乘非佛說?就是離佛太遠了,大乘經典是佛滅度以後,好幾百年才翻譯出來的,而這些阿含是佛在世,離佛不遠。所以,人家認為,《阿含經》才是真正的佛典,大乘是後來人所創造出來的,因此有大乘非佛說,爭論到今天一、兩千年,一千多年,還在爭論。底下這一段,「茲將南北兩傳,分列於次」,我們先休息十五分,再來解說,希望大家有一個正確的觀念、清楚的觀念,休息一下。

諸位!這個《阿含經》是很重要的,諸位千萬不要缺席,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個佛弟子,我們一定要回歸到佛陀的時代,來了解佛陀。諸位看第3頁。[茲將南北兩傳,]我們是南傳佛教嘛,還有北傳佛教。[分列於次:][()

㈠南傳阿含──巴利語

㈡北傳阿含──漢譯

㈠①長部(Dighanikāya含30經)

㈡①長阿含(40經)22卷(後秦佛陀耶舍、竺法念共譯)

㈠②中部(Majjhimanikāya 152經)

㈡②中阿含(222經)60卷(東晉僧伽提婆譯)

㈠③相應部(sajyuttanikaya 約2889經)

㈡③雜阿含(約1362經)50卷(宋求那跋陀羅譯)

㈠④增支部(Avguttaranikāya 約2363經)

㈡④增一阿含(約472經)51卷(東晉僧伽提婆譯)

㈠⑤小部(Khuddakanikāya 大小一五經)

㈡⑤其文散於漢譯各經中

    ㈠南傳阿含──巴利語 ㈡北傳阿含──漢譯

㈠①長部(Dighanikāya含30經) ㈡①長阿含(40經)22卷(後秦佛陀耶舍、竺法念共譯)

㈠②中部(Majjhimanikāya 152經) ㈡②中阿含(222經)60卷(東晉僧伽提婆譯)

㈠③相應部(sajyuttanikaya 約2889經) ㈡③雜阿含(約1362經)50卷(宋求那跋陀羅譯)

㈠④增支部(Avguttaranikāya 約2363經) ㈡④增一阿含(約472經)51卷(東晉僧伽提婆譯)

㈠⑤小部(Khuddakanikāya 大小一五經) ㈡⑤其文散於漢譯各經中

㈠ [南傳阿含──巴利語]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老撾、錫蘭、斯裏蘭卡等等。

㈡ [北傳阿含──漢譯]中國、日本、韓國,包括台灣,其實都是漢譯的。漢譯,當然,「漢」就是中國,梵本翻譯過來的。

㈠①[長部]這長部叫做《長阿含》,南傳叫做長部《阿含》;北傳翻譯成《長阿含》,不是念長zhǎng阿含,長老、長老,不是這個,要念長cháng,這長是對短來講的。南傳翻譯的長部《阿含》,[(Dighanikāya含三四經)]

㈡①北傳翻譯的,[長阿含(四○經)二十二卷(後秦佛陀耶舍、竺法念共譯)]打開《阿含經》你就很清楚地看到,這是第幾經,你打開《阿含經》、《雜阿含經》,它裏麵講:這是第九百九十八經;這是第一千三百經,這是第幾經……這長部是就它的字、就它的義來說,字多、義理多,長的聖教。長是對短的來說,傳來的聖教,分量長的聖教集。諸位,長部,它整句有十幾個字,它的定義。什麽叫做《長阿含經》呢?就是傳來的聖教,分量長的聖教集。再講一遍:佛陀傳來的聖教,傳來的聖教,分量長的,分量長的聖教集,這個就是《長阿含經》。北傳《長阿含經》,四十經,二十二卷,中國它有幾卷幾卷。古時候的人沒有印刷,用抄的,一卷多少篇幅。

㈠②《中阿含經》,[中部(Majjhimanikāya 一五二經)]什麽叫做中部阿含呢?就是每一經,每一篇的意思。每一經的分量不是很長,也不是很短,叫做中,中部阿含。傳來的每一經,是中等長度的聖教集。

㈡②北傳梵本翻譯叫做《中阿含經》,《長阿含經》有四十經,[中阿含(二二二經)六十卷]就更多了。[(東晉僧伽提婆譯)]把《中阿含經》翻譯過來,東晉的僧伽提婆。

㈠③[相應部(sajyuttanikaya]諸位!南傳的相應部,整句不是這樣,整句的意思是:事相應阿含部,「事」就是事相的意思,事相,事相應,事相相應阿含部,什麽事相應呢?譬如說:第一、蘊相應,第二受相應,第三緣起相應,緣起相應部。第四叫做食相應,有關於怎麽個吃符合佛所製的戒律,譬如說:八關齋戒就過午不食了,食相應,這食相應包括住。第五叫做染淨事之諦相應,染淨,什麽是汙染的?什麽是清淨的?「事」就是事相,染淨事之諦相應。第六叫做界相應,這個界就是十八界的那個界。所謂界相應,就是六根、六塵、六識,有種種的相應事。第七、所說事之相應。譬如說:三十七道品。這個相應部,因為篇幅很多、很大,北傳所翻譯的,叫做《雜阿含經》,這個是中國翻譯的,叫做《雜阿含》,在南傳巴利文翻譯的叫做事相應阿含部,簡單相應部。[約二八八九經)]很多了。2889經,這巴利文翻譯的,很多。

㈡③北傳翻譯的叫做[雜阿含]一個字而已:雜。什麽叫做雜阿含呢?就是雜處,雜處就是眾多,有講到五蘊、感受、緣起、飲食、住、染淨、界,種種的法數會集,法數的會集,一二三四五六那個法數,其所說事之相應部,譬如說:三十七道品等等。那麽,這個《雜阿含》很多很廣,中國翻譯的有[(約一三六二經)五十卷]是篇幅最大的,很大的。什麽叫做雜阿含?就是雜處傳來的事相應聖教。所謂事相應,就是怎麽樣飲食才跟佛陀相應;怎麽樣來觀照五蘊,才跟佛陀相應;怎麽樣來感受,受相應;怎麽樣來觀緣起,都是講相應……「雜處」就是眾多,因為講的事相很多,所以叫做雜阿含,雜處傳來的事相應聖教,簡稱雜阿含。[(宋求那跋陀羅譯)]求那跋陀羅譯經師所翻譯的。

㈠④南傳的巴利文翻譯成[增支部(Avguttaranikāya 約二三六三經)]也是很多,這個翻譯叫做增支部。

㈡④北傳的翻譯比較好,這個翻譯叫做[增一阿含]增一阿含,什麽叫增一阿含?它就法數來講的,一二三四五六,好比說,一問一說,譬如說:講到一,譬如說:一、入道品,一法,如一子品;二、譬如說:有無,——二、不是有就是無。三法,譬如說:三寶。三供養、三供養品。四呢?四法,譬如說:四諦。佛陀為什麽要這樣子?後來的人為什麽要這樣子?記得,方便記憶、方便背誦。簡單講:增支部、增一阿含,就是用歸納的方式,把法藏法數集合起來,一、二、三、四,就這樣一直……譬如說五、五王品;六,譬如說:六重品,六法;七,譬如說:七日品;八,譬如說:八難品;九就是九眾生居品;十就十不善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所以,「增一」就是每一個繼續增加一個。高雄這個最好比喻了,高雄這個很好比喻:一心路,二聖路,二聖就增加怎麽樣?增加一,知道嗎?三多路,三多路比二聖增加什麽?增加一。四維路,四維路比三多路增加一,五福路、六合路、七賢路、八德路、九如路、十全路。我會背,但是我找不到,我沒有出去過,那個路在哪,七賢路在哪?不知道。這是你家的事情,跟生死沒什麽關係。我這個人就有個好處,上車子,信徒載,計程車,眼睛一閉上,到了,我就下車,我從來沒有記錄的。好了,一心、二聖、三多等等,到十全,你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它不是,它這個增一阿含是把一集合起來,有關於一的,有關於二的集合起來,就是你查《佛學大辭典》裏麵,二,譬如說:福慧雙修,是不是?真俗二諦,二嘛!對不對?空有,二個,是不是?有無,有品或者無品,二,二個,福慧也是二,所以,這個增一阿含。那麽,南傳翻譯的大概兩千三百六十三經;我們中國北傳,梵本翻譯的《增一阿含》,[(約四七二經)五十一卷]五十一卷,《增一阿含》,本經是從一法順次增到十一法,十一法有一個放牛品,修行就像放牛,剛開始牛會亂撞,是不是?會到處吃草。就像我們這顆心一樣,修行久了就穩定了。由一法分類,一直到十一法分類。諸位,在《增一阿含》的旁邊寫幾個字,寫:大乘思想濃厚,這裏麵出現很多的菩薩名詞,最慢譯出。《四阿含》(中),《增一阿含》是最慢翻譯出來的。《增一阿含》是誰翻譯的呢?[(東晉僧伽提婆譯)]

㈠⑤[小部(Khuddakanikāya ]巴利文有小部的阿含,[大小一五經)]可是,我們北傳的、梵本的沒有。

㈡⑤[其文散於漢譯各經中]意思就是:不另外集一部叫做小部《阿含經》,沒有。所以,我們北傳的《阿含經》,背一下:《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還有一個叫做《增一阿含》,是不是啊?至少你會背嘛!是不是啊?人家問你說:師姊、師姊,聽說你有聽過慧律法師開示《阿含》,那《阿含》分為幾部啊?喔?喔?答不出來,那不行。要背一下:《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至少會背嘛,表示我們很有水準嘛!如果對方再繼續問下去,你就手跟他比,比這一隻(手搖動表示不可說的意思。)最高境界是不可說的,其實我們也不會啦,因為再講下去就泄底了,到這個地方就行了。

[要確實了知阿含成立的經過,]諸位!「要」的右上方標A,括弧,一步一步來,我會告訴諸位標A、B、C,這個很重要的。要不然你聽不懂的。要確實了知阿含成立的經過,[當依佛典結集的次第研究。]

    A、[佛陀入滅後,第一夏季,]諸位!印度沒有秋,印度隻有春、夏、冬。第一夏季,[在阿闍世王絕對保護下,]阿闍世王[以大迦葉為首,舉行第一次結集。]我告訴你標A,就是這個道理,第一次結集。[這時的法,即是經,依阿難誦出,]「依」就是由。由借重阿難記憶誦出來。記著,當時候沒有文字,隻有口傳,要先有這個正確的觀念,當時候沒有文字記載,隻有以口傳口這樣傳。這個經是由阿難誦出,[律依優波離誦出。]這個優波離尊者是剃頭的,是下賤族的。如果你有看過那個佛陀的卡通影片,你就知道,這優波離是下賤族的,剃頭的,給人家剃胡須,剃胡須很緊張,把人家剃了一半。後來,優波離尊者出家,出家以後,世尊命令這些長老、這些王公貴族的,後來跟佛陀出家比優波離尊者慢的,要跟優波離尊者下跪頂禮。這些王公貴族,因為釋迦族很我慢,世尊說:先出家的在前座,後出家的在後。不論年齡,論出家前後,結果,那些長者走到優波離尊者前麵,怎麽樣拜都拜不下去;這個優波離尊者是一直發抖……印度當時候,那個階級是很分明的,你下賤種就是下賤種。優波離尊者他就是剃頭的,可是,佛法,一入佛門,一律平等。律依優波離尊者誦出,[阿含經的淵源,即導源於此時。律與經為同一淵源,]意思就是:律中也有經的部分的思想,經中也含有律的思想,叫做經與律為同一淵源,就是這個意思。律中有經,經中有律,[故其取材諸多相同。]

B、[佛滅百年頃,]從這個字標B段,前麵講的是第一次結集經典,這一段是講第二次。第一次是阿闍世王保護下,五百羅漢王舍城七葉岩,大迦葉為首,這是第一次結集。第二次結集經典,這裏標B。佛滅百年頃,[因東印度吠舍離比丘提倡新佛教,遭保守派反對,]這一定的,政治也是這樣,有傳統派、保守派,有改革進步派,傳統就是保守派,改革就是進步派,當然就有自己的看法了。遭到保守派的反對,[於吠舍離城,會集七百眾,]七百個比丘,[以耶舍為上首,舉行第二次結集。]如果沒有他們結集,我們今天經典一部也看不到。[這次結集以討論律為中心。]這是第二次,以耶舍為上首。佛滅後,「佛」的右上方標C,

C、[佛滅後二百三十年頃,於波吒利弗城,依阿育王命,]這個阿育王是很護法的,對不對?這個阿育王,大家都知道,非常護持正法的,[以目犍連帝須]這個目犍連不是佛在世那個目犍連,不要搞錯。這個已經佛滅度後二百三十年左右了。以目犍連帝須[為上首,舉行第三次結集,]你看,第一次大迦葉,第二次耶舍,第三次目犍連帝須,舉行第三次結集。[於是三藏教法始行完成。但這次結集,許多學者不以為然。]每次都這樣,有讚成就有反對。[總之,]總而言之,[《阿含經》於第一結集誦出,於第二結集以後,即紀元前三世紀前後,應為《阿含經》正式成立的時期。]就是公元前三世紀,公元前三百年左右,《阿含經》正式成立。[以文體長短,分為中部、長部、雜部、增一,總稱為《四阿含》。就中以雜部、]雜阿含,[增部]就增一阿含,[較為通俗,]《雜阿含》,增部就《增一阿含》,較為通俗,一般都看得懂。[原始跡象,極為豐富。中部似經再整理,]已經再整理過,[文句整齊,經名分類。但四部中互有重複,]互相有重疊,就是在《長阿含》、《中阿含》,互相有時候都會重複看到,《雜阿含》、《增一阿含》。[以長部卷數最少,]《長阿含》卷數最少,[僅二十二卷。]

[初期佛教,所謂經典,就是「無字聖典」,]諸位!要很清楚,佛在世是用口傳法,不是像我們現在用文字記載來講經說法。什麽叫做無字聖典?就是用口傳,沒有文字記載,[隻是口口傳誦,根本沒有文字記載。這個經典,到阿育王摩哂陀(Mahinda),傳入錫蘭,約紀元前八年Vattag-anani王時,始命比丘書寫此經,]書寫就是寫。這個就是[「有字聖典」,]前麵是無字聖典,口傳口;現在文字記載,叫做有字聖典,[初次出世。]

[佛滅後的教團經第二次結集,即種了分裂的種子,在思想上分為保守派與進步派。]諸位!這個很簡單,保守派就是傳統派,進步派就是改革派。對不對?[後來保守派一心要保守佛陀原始言行跡象,便離開中天竺,到北天竺迦濕羅毘國,以北方為根據,另組織教團。]你看,這個都會分裂的,這很正常的,連佛教講的聖典,也不是一言堂的,到後來還是會分裂的。[於地域上分中北二天竺,]就是中天竺還有北天竺。諸位,底下這個要背起來。[中天竺進步派稱為大眾部,以般若經為主。]「般若」的旁邊寫兩個字:叫做空義的思想,空義。[北天竺保守派稱為上座部,以阿含為主。]上座部。諸位,要背一下,背一下。你如果說,自己的手拿起來的話,背一下,中天竺:改革派、進步派;北天竺:傳統派、保守派;北天竺就是上座部,中天竺就是大眾部,大眾部。這個稍微背一下。在這裏還要做一下筆記。有的人速度快,可以寫。這個「上座部」旁邊寫:後來分裂為十一部,十一部,我念一下就好。上座部後來分裂成十一部,你可想而知,就像樹枝一樣,樹幹,再來就分開來。上座部分為十一部,師父念一下:一雪山部;二說一切有部這個說一切有部很重要,說一切有部叫做薩婆多部,以阿毘達磨七論為基礎,阿毘達磨七論,阿毘達磨論,說一切有部就是承認一切三世世間是實在的,承認人生是實在的、緣起是實在的,凡所有相都是實在存在的,說一切有部。三叫做犢子部。第四部叫做法上部,第五叫做賢胄部,第六叫做正量部,第七叫做密山林部,第八叫做化地部,第九叫做法藏部,第十叫做飲光部,十一叫做經量部。這上座部後來就分裂成十一部。諸位看,北天竺保守派稱為上座部,以阿含為主。[中北二天]二天就是二個天竺,就是印度的意思,天竺就是印度,[教團雖有分裂,但對阿含教義,深為信任,極為尊重。尤以中天竺大眾部,]「大眾部」旁邊寫:後來分為九部,做一下筆記。[特別重視《增一阿含》,]大眾部分為哪九部呢?「大眾部」旁邊寫個:進步派,改革進步派,進步派。一叫做大眾部,大眾部,第一個叫做大眾部。拿這個來作根據,也叫做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第四叫做積胤部,第五叫做多聞部,第六叫做說假部,第七叫做製多山部,第八叫做西山住部,第九叫做北山住部。大眾部後來分裂成九部,上座部後來分裂成十一部。所以,佛法你看你就知道,意見不同、看法不同,連佛所講的真理都是這樣子的,那沒有辦法的事情。尤其以中天竺的大眾部,後來分裂成九部,特別重視《增一阿含》,[分別說部重視《長阿含》,]因為重視的不一樣。[但兩派對於宇宙萬有的解釋各有不同,北天竺]好,北天竺什麽部?上座部,要背起來。北天竺什麽部?上座部。中天竺?大眾部。北天竺上座部,後來分裂成……十一部。中天竺大眾部後來分裂成……九部。這個要背起來。了解曆史的淵源就這樣子。北天竺[上座部薩婆多部,]諸位,「薩婆多部」在旁邊寫:就是說一切有部。前麵不是講:上座部分裂成十一部嗎?「薩婆多部」就是說一切有部。剛剛寫的:上座部分裂成十一部的第二部,叫做說一切有部。[即一切有部對於宇宙萬有主張實有,故稱為實有的思想。]什麽是實有?三世是實有,十方是實有,緣起是實有,這個人生是實實在在的有的,怎麽可以說否定它呢?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啊,你要麵對現實啊,才去超越它。[中天竺大眾部對於宇宙萬有,或分析或破壞,主張一切皆空,]分析就是析空觀,或者是破壞,就是無常,萬法皆是敗壞之相。簡單講:這個世間是無一可樂,所以,它講一切皆空。前麵講一切皆有,[故稱為空觀的思想。在教義上無形劃分北天竺為實有主義,中天竺為空觀主義。]實有主義,就是我們後來講的瑜伽唯識。中天竺的空觀主義,就是後來我們講的,發展成中觀的思想。所以,印度有兩大支派,一個是瑜伽,一個是中觀。瑜伽、中觀其實淵源都來自於《阿含》。所以,把「阿含」判為小乘教,諸位,有的人是不服氣的,其實也不合理的。大乘佛法今天講的瑜伽唯識,講的八不中道的思想,其實都淵源於阿含的思想,你怎麽判它是小乘呢?阿含思想就是阿含思想,大小乘都要依據的經典。[於是分道揚鑣而向東南發展的大眾部,]改革派的,講空的,[漸漸開拓大乘佛教,]後來傳到中國,中國就是大乘佛教,用梵文記載的。[向西北發展的上座部,依然拘泥於保守,]希望跟佛陀配合,希望不要偏離佛陀,盡量保守,[被斥為小乘。]往西南傳的是小乘,往東南傳的是大乘——空義的思想。[到佛滅後六七百年間,進步派]進步派是中天竺是北天竺啊?(眾答:中天竺。)這個要背起來,中天竺。進步派就是中天竺。[大眾係龍樹、]還有提婆菩薩,這龍樹菩薩、[提婆師徒出世。]這個不得了!龍樹菩薩也是禪宗的祖師,八宗共祖,算來也是我的祖師,龍樹後來傳到六祖惠能大師,六祖惠能大師傳到我現在,也是禪宗的祖師,對不對?諸位,龍樹菩薩算來是我的老祖宗了,傳到今天我慧律法師來。[龍樹出身於南方,]就是南印度,[出家後曾到北方雪山修學,眼見中北各趨極端]各趨極端就是說:一個講有,一個講空,[均非佛教之福。]極力地互相攻擊,所以,龍樹貫徹……龍樹菩薩就是造《大智度論》的作者,一百卷,好大的一部,《大智度論》誰造的呢?龍樹菩薩,就是龍樹菩薩造的論。[故龍樹貫徹南北空有的思想,綜合大小乘的精華,倡導真空的大乘的中道教。保守派北天竺上座部係,佛滅後九百年間,無著、世親]諸位都知道這個是唯識學的祖師。無著、世親[兄弟出世,倡導幻有的大乘教。]其實,我告訴你:龍樹菩薩的空有圓融的思想,綜合大小乘的思想,還有無著、世親倡導幻有的大乘教,重點統統叫你看得開、放得下,答案都一樣。照見五蘊皆空,答案都一樣。[但空有的立論,都依於諸法緣起義。]諸位,離開緣起法,就沒有佛法。知道嗎?離開緣起法,就不是正法,諸法都一定要依於緣起法,建立在佛陀的正知正見的思想上。[以一切法假因托緣而有,]像我們今天講經就是這樣,假借師父要講經的因,托大家聽聞佛法的緣,成就了《阿含概說》的演講,都要這樣子的。緣起都是[空無自性,]緣起無自性嘛!所以,對境寂然,常不離佛;諸法空寂,法爾如是,萬法本來就是空,是不可得,是因為你的妄想、顛倒、執著,以為是真,不管佛出世也好,佛不出世也好,萬法都是畢竟空,我們因為妄想、顛倒、執著,繼續輪回,是不是?佛出世……無關於佛出世不出世,隻是佛悟了、覺悟了,[無自性故說為真空。]所以,以一切法假因托緣而有,空無自性,無自性,故說為真空,真空就是究竟空,不跟你討論的。看到一塵,畢竟空;一個家庭,畢竟空;任何講座,畢竟空;三千大千世界,不可得,相不可得,就是性,[一切法雖假托眾緣而有,無遍計我性,]我執就是所執著的。雖然沒有遍計,遍計就是處處執著的意思,遍計我性就是遍計所執性,到處都安一個「我」,連睡覺都安一個「我」,講話安一個「我」;講電話安一個「我」;建造房子安一個「我」;就是修學聖道也安一個「我」,無所不加上一個「我」字,叫做遍計我性。事實上透徹根本不存在,雖然沒有遍計所執性,[但事象宛然存在,]事象宛然存在,就是不能壞緣起,而我們就是緣起法,加一個「我」,壞了!事情就壞了。緣起法本來就空,你加一個「我」,什麽事情都完了!煩惱來了、執著來了、痛苦來了,什麽事情爭一個大小、爭一個是非善惡,萬法皆空,事相宛然,體悟到就是隨緣過日子,[故說為似有。]叫做幻有,不實在的叫做幻有,緣起如幻嘛![故空有辯論的方法雖不同,但同立論於緣起義。]但同立論在緣起的角度來說,[而空、緣起、中道本為阿含的深義。故空有二派,雖說是受傳統保守與進步思想的影響,實同受北方阿含教義的引導。]還是來自於《阿含經》。所以,師父不是講嘛:沒有看過《阿含經》,沒有研讀過《阿含經》,不能算是真正了解佛陀思想的一個佛弟子,還不能算。[立足於緣起性空的龍樹,深入阿含,龍樹中論]就是《中觀論》,中觀的思想,[所引證佛經,都出於阿含。]全部不能離開《阿含經》,怎麽可以把《阿含經》判為小乘教呢?「阿含」就是「阿含」,大小乘統統依據這個「阿含」的思想開展出來。[龍樹發揮實相義說一切皆空,為阿含的根本義。]是《阿含經》的根本教義。[立足於緣起幻有的無著、世親,不消說出身於阿含的根據地;]不須要解釋,你也知道它出自於「阿含」。[世親的思想,根本發源於阿含,]《俱舍論》,世親菩薩,對不對?他們都弘揚唯識的,《俱舍論》,小乘的講「俱舍」,還有「成實」,後來發展就唯識。《俱舍論》所依的,「俱舍」講七十五法,大乘講百法,[《俱舍論》所依的經,就是阿含。]你看看,所有的大小乘、所有的空、所有的有,龍樹、無著、世親,都不能離開「阿含」。[是故印度中觀瑜伽]諸位,中觀講空,瑜伽講有,[兩係大乘教思想,可說都與阿含有深刻的淵源,]不能離開《阿含經》。[《阿含經》中雖沒有大乘菩薩,若大智文殊菩薩,或大悲觀世音菩薩參加教團,但阿含充滿了大乘思想,可說為大乘思想的淵源,或為通於大乘共依的根本經典。]這是不可抹滅的事實。今天師父開這個經典,就是要提醒法師、提醒護法居士,不能隨隨便便批判《阿含經》,說:那是小乘經典。因為《阿含經》講的,就是重複又重複,講的某些我們看得懂,某些根本看不懂。翻譯的人,翻譯得艱澀。再來,就是眾生怕煩,譬如說:講到五蘊皆空,這一段講五蘊,再翻過來,還是講五蘊……講四念處,這一段講四念處,再下一段還是講四念處,一直重複……所以,後來的祖師就把《阿含經》的精要,歸納不淨、苦、空、無常、無我,就這個比較快,照見五蘊皆空,這樣比較快,你沒有時間看《阿含》,《阿含》講什麽?不淨、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萬法不可得,最後,進入無為法,《阿含經》講的,所以大乘思想擷取《阿含》的精華,讓我們省時間、省力量,因為看不完,《阿含》講的,不能離開這些。

我們今天的課程時間到了,超過了,我本來預計四十五分,現在是五十分,現在超過了四分鍾,五十分,對不起大家,明天我盡量準時。《阿含經》不能缺席,這個太太重要的,不能缺席。下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