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慧律法師:《勸修念佛法門》09

(2016-08-24 07:23:52) 下一個

《勸修念佛法門》09

圓瑛法師述

慧律法師講

[二觀想念佛。即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因韋提希夫人。生忤逆子。]忤逆子,忤逆就是違背父母的意思,沒有孝順父母,忤逆,忤逆子,[名阿闍世。]阿闍世王[隨順]就是聽從,他聽從[提婆達多惡友之教。]提婆達多在《法華經》裏麵講他是佛的善知識,已經五百世為佛的老師,反正他發願生生世世都要成就釋迦牟尼佛的道業,所以都示現反派的,其實他是四地菩薩,所以提婆達多是四地菩薩以上,這是很不簡單的,就是與佛作對,就是要把佛磨練到使他動心忍性,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裏也很讚歎提婆達多,因為提婆達多的惡緣,所以增上了佛堅固的金剛道心,所以提婆達多對佛來講是善知識,對我們來講是很可惡的人,處處就是要害死佛,但是佛認為他是他的善知識,他就聽從提婆達多這個惡友的教化,[奪父王位。囚閉其父。]就是兒子把父親關起來,[頻婆娑羅王。於七重暗室之內。]一層走進去又一層,再走進去又一層,怕他父親跑掉,[製止群臣。不得往見。]不可以去見他父親,就是不能見他的父王,要把他活活餓死,[欲令餓斃。]要把他活活餓死,[夫人送酥蜜麩]麨就像我們的麺茶粉那一類,麨就好像麺茶粉那樣,[及葡萄漿。與王飲食。遂得不死。至三七日。阿闍世王問守者。老王猶存否。答曰尚在。即問何人送食。]平常二十一天沒吃一定會死,[而得不死。守者白言。惟有夫人入宮。及沙門目連富樓那二人。]這兩個人都證阿羅漢果,[常飛空而來。為王說法。]因為他們在天空中飛,關也關不住,[故無法禁止。]無法禁止他們,他們也不用坐飛機來,他們是在空中飛的,[阿闍世王。聞言大怒。於是提劍欲殺其母。]欲殺其母,這個實在壞到了極點,你怎麽拿東西給我的父親吃,要殺死他的母親,[大臣月光及耆婆。諫之不聽。]勸告他,勸告他的意思是說,世間有人為了篡奪王位弑父,哪裏有人弑母的,弑父是畜生,弑母是畜生不如,曾聽說世間人為了王位弑父,不曾聽說連母親也殺的,這是很可惡的,所以[遂拂袖而去。]拂袖就是離王,拂袖就是袖子一甩離開阿闍世王,拂袖離王而去,因此阿闍世王會怕,這兩位是忠臣,兩個忠臣竟然離我而去,[於是世王驚懼不敢殺母。]要不然連他母親都殺,[乃將母閉於幽暗宮中。不令得出。韋提希悲泣雨淚。]傷心落淚,[遙向耆闍崛山。頂禮釋迦世尊。佛即現身。令其得見。夫人懇切悲哀。禮佛發願。來生不願生此濁惡世界。願生清淨佛國。]她是碰到這種事,才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的,我不一樣,我是病痛一堆,嘔吐不止、腹瀉不停,要死死不了,這個胃吐得......到今天還在吐,病到這種程度,我老早就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了,所以個人的因緣都不一樣,所以她碰到這個逆子無法可治,[我佛即以神力。普現十方清淨佛國。]就是釋迦牟尼佛用神通力,普現十方清淨佛國,[令其揀擇。]揀擇就是選擇,極樂世界和十方國土,都顯現給你看,[願生何國。]都顯現出來,[夫人乃揀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願生彼國。佛即為說十六妙觀。]就是《十六觀經》又名叫做《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就是這麽來的,所以如此一來,阿闍世王為了弑父,監禁他的母親變成有功德,是藉由這個因緣,阿闍世王後來長瘡全身都爛掉,全身都爛掉快死了就去求佛陀,去求佛陀對佛陀懺悔,後來痊愈成了護法,阿闍世王後來成了護法,《十六觀經》就是這個由來,十六妙觀,[依法界心。觀法界境。]我常常說為什麽眾生的心和佛差這麽多,佛的心是盡虛空遍法界,再怎麽犧牲自己,他就是要完成眾生的道業,為什麽眾生差這麽多?心胸狹窄,小事情竟然解不開,貪嗔癡統統具足,怎麽差這麽多,為什麽?不懂得觀,雖然要聽經聞法,不過煩惱不斷,煩惱也是不斷沒有辦法,所以依法界心,觀法界境,[以為求生之要。然觀法幽微。]幽微就是微細,因為觀法很微細,[修頗不易。]要以觀經來修行,不是那麽簡單的,[先觀落日者。]太陽西下叫做落日,[所以標想西方。而令向彼佛也。]向著阿彌陀佛,[次觀水。三觀地。四觀樹。五觀池。六總觀。七華座。八像觀。九佛身。十觀音。十一勢至。十二普觀。十三雜觀。十四十五十六。觀上中下三輩。九品往生。令其舍劣而取勝也。]我們在觀經都已經講過了,在此讀一下即可,[觀行成就。即得往生彼國。]菩薩,世間往生極樂世界最為重要,其他的事情都可以用參考的,隻有生死不能讓你參考。

[三觀像念佛。即靜坐觀佛形像。先觀彌陀眉間白毫相光。毫相觀成。漸次觀佛麵部。以及全身。觀像功成。即能隨身所向。皆得見佛。相好莊嚴。]目前來講也有人這麽修,所以我們文殊講堂有印製,西方三聖很莊嚴的佛像,就是要讓大家觀相的,看佛相來念佛,你看我們中間畫的佛相,佛經上說畫佛相的人功德很大,佛在經典裏有記載,自古至今隻要他要畫過佛相,沒有一個不成佛的,因為他的八識田中都是佛的相,但是要畫佛相要畫得莊嚴,我們平常不請畫圖的老師教我們沒有辦法,我們自己亂畫,畫一畫像自己的父親,或者畫一畫像大哥,或者畫一畫像自己,所以這樣不適合,畫佛相要請老師來教才有辦法,對美術很有研究的,要不然佛相不要隨便亂畫,你畫一畫那一張要放在哪裏?那尊阿彌陀佛貼在你的牆上,你看了不會怕嗎?你自己畫那一張,看了不會怕嗎?又不敢火化,要丟又不行,不丟也不行,又畫得那麽難看,好端端的又幫他貼了一顆痣,自己胡亂想象,所以畫佛相還是不要隨便畫。

[四持名念佛。]這個最多,師父就是一直鼓勵大家用這種持名念佛,把佛號聽得清清楚楚,持名念佛,[即佛說阿彌陀經。所示執持名號之法。不假參究。]不假參究就是不必參究,不必參念佛之人是誰,[不必觀想。]不必觀想佛像怎麽樣,[不勞觀像。]也不必觀看照片再來念,[但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或加南無(譯皈依)二字。更可表示皈敬之意。念佛之法。貴在一心。]可貴之處在於我們的心,[口念心念。心口如一。若口念心不念。難成功效。]我口在念,但是沒有用心念這樣沒有用,[心念口不念。此則無妨。]心中如果想佛而心念,嘴巴不念比較沒有關係,因為佛法是心法,[還要念念相續。勿令間斷。]不要間斷,[果然精進不懈。則極樂世界。七寶池中。蓮蕊日益增大。]一天一天的一種增大,就是精進很重要,[蓮花日見光榮。這個蓮蕊雖是無情之物。而有感應冥符之妙。]冥符就是暗合,暗暗的契合,其實情於無情都是同圓種智,蓮花就是我們的父母[此方]娑婆世界[眾生發心念佛之時。西方蓮蕊當即標名。]標出名來,[勤惰才分。]就是精進和懶惰即分,你隻要生起精進,或是懶惰的念頭,[榮枯立見。]榮就是很精進,花愈開愈漂亮,枯,念到枯萎,立見,[還有勝劣分明之妙。功行淺深。品分高下。無量往生。不相錯謬。命終往生。即生此華。]臨命終往生你就會到此蓮花上,[此華乃脫凡殼之靈宮。]脫凡夫的殼,這個隻是我們的驅殼而已,所以說著相之人,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見性,我常常說我看不懂世間人不曉得在計較什麽,凡殼之靈宮,這個有什麽好計較的,我們如果到臨命終往生以後,你在計較什麽,所以有人說,世界生死是最重要的,其餘一切就可以商量,我們如果能夠到極樂世界去,我們這個驅殼要做什麽,也是會死、會壞、會爛的東西,[安慧命之神宅。]我們這個智慧就是法身慧命之地方,[古雲:「他年]年就是他日,他日[淨土蓮開日。憶得娑婆念佛時。」]這個不是婆婆是娑婆(新版已更正)。他年淨土蓮開日,憶得娑婆念佛時,有一天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蓮花開的時候,我們就想,那個時候我們在娑婆世界,我們大家都在文殊講堂念佛,我曾經告訴過諸位,我們隻要能夠從心地功夫下手,徹底的放下世間的雜事,要把極樂世界當成是我們的生命,比生命還重要,在座諸位要記得分辨輕重,就算今天沒吃、沒穿、沒睡、沒得穿不是沒穿,窮途末路你也不要忘了念佛,告訴諸位,你要一心求生極樂世界,這個世間沒有什麽,所以改天我們到極樂世界,你也來了,這樣真好,師父並沒有打妄語,能不能去就看你自己了,看你自己放不放的得下。

[念佛之法。易則甚易。幾歲孩童。一教便會。並沒有甚麽奧妙。難則誠難。八十老僧。尚念不好。未得一心不亂。工夫總未成功。世人每有以其易修之故。]以為簡單,[殊多不信。以為修行。必須有秘奧玄妙之法。]哪有這樣簡單念阿彌陀佛,就能夠了生死到極樂世界,哪有這麽簡單的,一定是有什麽稀奇古怪之法,[修之方能獲益。是以近來多有向修淨土僧俗。舍念佛而修密宗者。]我們現在很多,台灣修密宗的很多,不計其數,實在很多。[殊不知淨密同功。]修淨土法門也好,修密宗也好,都是一樣在用功一樣的功德,[淨土則清淨三業。密宗則三密相應。實乃異途同歸。]所以叫做異途同歸,[何必舍此取彼。]你何須舍淨土法門,一定要站在密宗,[餘生平本無門戶之見。]我不認為誰對誰錯,[初學禪宗。後則兼修淨土。深知禪淨同功。]以心為主,[先學天台。後學]華嚴宗,[賢首。]就是華嚴宗,天台就是以法華經為主,所開創出來的三止三觀,賢首宗就是華嚴,是根據華嚴經講六相、四法界,四無礙法界等等,賢首宗,十玄門開展出來的思想,[乃知台賢一致。]台就是天台宗,賢就是華嚴宗,說到最後都是一樣的,[始學性宗。]性宗就是空性,[繼學相宗。]相宗就是唯識,唯識學,一個講空,一個講有,[了知性相不二。今對密教。亦極信仰。]我現在對密宗也是很信仰,[固知顯教是佛所說。密教亦佛所說。我佛觀眾生之機。應得顯益者。為說顯教。應得密益者。為說密教。顯密雖殊。同為對機應病之法藥。故對顯密。同一信仰。]所以圓瑛法師他本身沒有排斥任何宗派,但是特別讚歎鼓勵人家修淨土法門。

[餘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講經時。聞有密宗傳法法師。每每勸人修習密宗。不必茹素。以持戒為小乘之行。大乘離相。有何持犯。況佛在世。亦許比丘食五淨肉。又雲食眾生之肉。即是度彼眾生。]我曾經聽密宗這麽說過,他的論調就是這樣,食肉即是度眾生,[但未悉斯言出何經論。我隻知菩薩具同體大悲。觀一切旁生。]旁生就是畜生,畜生的意思,觀一切眾生,[皆有知覺。與我悉皆同體。]皆是同一體,[本具佛性。不忍殺彼。將其身肉。供我口腹。]拿來讓我吃,[若雲食其肉即為度他。則對眾生。應當平等而度脫之。何以獨對豬羊雞鴨。魚蝦之類。日日食之度之。而對蜈蚣蚰蜒。]蚰蜒就是類似蜈蚣,這是動物名,屬於多足類的,體圓圓的、長長的、扁扁的,體是灰白色的兼暗黃色的,形狀像蜈蚣,牠是哺食蟲類有益農事,對農事土地有幫助,蚰蜒類似蜈蚣但是牠無毒,底下這個[腹]這個腹應該是蟲部,應該是蟲部不應該是肉部,(新版已更正),蝮應該是蟲部,蝮是指毒蛇,灰黑色的毒蛇叫做蝮,你為什麽不吃毒蛇?[蠍]一根尾巴會螫人,蛇蠍,蛇蠍很毒的動物,再來吃[糞蟲]廁所的蟲,你說吃牠是度牠,糞蟲為什麽你不吃,糞蟲[之類。為何竟不食不度耶。]意思就是你食眾生就是度眾生,糞蟲、其他的蜈蚣之類,為什麽你不吃?這樣就不慈悲不平等了,[又對自己眷屬。]你說吃牠是度牠,對自己的眷屬為什麽不吃,為什麽不吃你兒子的肉,或是吃你女兒的肉,[何亦不食其肉而不度耶。]那是你最親的兒子、女兒,把他們吃一吃度一度他們,[此種妄言惑眾。]會迷惑眾生,[分明貪求肉食。不能持戒。反美其名曰。]讚歎自己假藉一個理由,[食他即是度他。自作教他。]自己吃葷食沒關係,還教人家吃葷食,[疑誤眾生。定招惡報。甚有多年茹素。念佛之人。被其所惑。而至開葷。密功未成。淨戒先破。誠為可惜。豈不痛哉。此為餘所不讚同也。]

[《楞嚴經》雲:「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我能夠成佛是因為我食肉,所以自言食肉,能夠成就菩提之道,這是大妄語。[又雲:「汝等當知。是食肉人。]食肉的每天都在這樣殺生、食肉等,[縱得心開。]稍微有悟,[似三摩地。皆大羅刹。]為什麽?羅刹是專門吃人的,[報終必沉。]果報結束,一定會再沉入[生死苦海。」佛言如是。謹當遵從。切勿被邪說所誤。]所以我說學佛,第一知見要正確,

[以食肉為無礙之道。豈不聞古詩雲:「血肉淋淋味足珍。]全身是血肉淋淋像水向下滴,剛殺完血像水向下滴,味道說起來當然很珍貴,[一般痛苦怨難伸。]因為眾生的痛苦無法抗議,今天你要殺死牠,牠無法抗議,牠如果有能力,同樣的牠也會殺死你,[設身處地捫心想。]捫就是摸摸你的良心想想看,[誰肯將刀割自身。」]誰肯拿刀割自己的身體,[又詩雲:「千百年來碗裏羹。]其實不是羹,其實是菜的意思,羹就是作一切的菜色出來,菜色叫做羹,羹不一定是勾芡,不是這個意思,因為比丘戒裏麵就講得很清楚,羹飯具食應當學,這個羹就是菜不是勾芡的意思,就是菜的意思,千百年來碗裏的這道菜,[冤深似海恨難平。]我們與他結怨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我們如果要了解世上的刀兵劫難,[但聽屠門夜半聲。」]你隻要聽晚上殺豬慘叫的聲音,殺生或是殺種種畜生的哀號聲,現在連叫的機會都沒有,你們見過人家殺雞嗎?殺雞的很厲害,你們見過人家殺雞嗎?你們去看看,他割一下丟到一種機器裏,毛脫得幹幹淨淨,很厲害,我不是讚歎殺雞的,造業很厲害的意思,嚇死人實在夠快的,所以說發明這種機器的人,事情大了,發明這種機器的人事情大了,他如果聽到我的錄音帶、講經帶,一開始他不知道,聽了我的錄音帶以後,發現糟糕了,我聽慧律法師說,發明這套機器的人糟糕了,我慘了,該怎麽辦?都已經發明出來了,別人也都會了,你都已經傳給人家了,始作俑者,開始傳,不得了,你如果去看大工廠在殺雞,你會暈倒,雞一隻隻的吊起來,自動殺雞,自動的,雞一隻隻的吊起來,下去剁腳的跺腳,剁雞翅的剁雞翅,刨腹的刨腹,內髒的內髒,出來包一包...一包、一包...很快,聽說一天,一天至少殺五千隻至一萬隻,甚至過年,過年要加班,所以我們過節,過劫,音都差不多,我們是過節眾生是過劫,就是過劫,我們的節慶日愈熱鬧,畜生就死得愈多,有人這麽對我說,他說他在家受菩薩戒,他說最近去受菩薩戒的時候,有戒師這麽說,說可以吃葷食,有戒師這麽說,說可以吃葷食,為了家庭的圓滿可以煮葷食,因為目前受菩薩戒的人很多,都離婚家庭都破裂,都是為了吃素和吃葷的原因,演變成很嚴重的歧見,這個戒師可能是發...當然出家人都是發慈悲心,所以就有人這麽問我,他說:請問師父!你的意思、看法怎麽樣?我說:這個誰說誰負因果,我也不敢說什麽,今天你受菩薩戒,如果戒師說蛋可以吃,這樣我不敢說第二句話,因為是蛋,蛋,以前一些老居士,或者是法師他們並沒有反對,所以如果說受菩薩戒蛋可以吃,這樣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沒聽到,你問我什麽?我不知道,我當做沒聽到,要吃是你的事,我到這裏就止住了,如此還情有可原,如果戒師說受菩薩戒可以吃肉,為了家庭的圓滿可以煮葷食,這個就要個人負個人的因果了,我可沒有這麽說,你不要說這是慧律法師說的,我不想下地獄,你自己負責,法師自己負責,我不予置評,因為同樣是出家人,同樣是出家人,看法怎麽差那麽多,差很多沒有辦法,看他是站在什麽角度來說,所以這個我不敢這麽說,因為《楞嚴經》並沒有這麽說,小乘的當然沒話講,但是我們中國是大乘的,而且在台灣吃素食並不困難,並不是很困難,所以我們這裏受菩薩戒的人,大家要冷靜一點,那些受菩薩戒的說:師父,你德行夠,在佛教很有份量,要不然請你登高一呼,我說:我不敢,為什麽?為了避免是非,個人修個人的就好了,我告訴過諸位,跟隨一個師父善知識很重要,跟對了沒有關係,跟錯就糟糕了,知見如果錯誤大事就不妙了,上台講經的法師不一定有功德,譬如說,今天我們共修有六、七百人,講對了有六、七百人的功德,如果講錯了,是負六、七百人的因果,我沒有辦法,哪有人敢如此,佛也不讚成大乘佛教叫你吃肉,沒有人這麽說,《楞嚴經》也沒有這麽說,所以依法不依人,如果哪一個戒師講的,哪一個戒師就要負因果,他自己負責這個與我無關,我也不予置評,個人走個人的路。[修行之人。不能勸人戒殺放生。反自食肉。令人殺生。悲心何在。凡有誌修行者。宜辨邪正。明是非。重因果。]學佛的人就是這樣,一切的空性不離因果,所有的因果就是空性,[識去取。]識去取就是什麽東西應該放下、舍掉,什麽東西我們應該要堅持到底,叫做去取。[餘平日總是勸人茹素念佛以修身。莫欠眾生來世債。]不要欠眾生來世的債務,[或有說天生萬物以養人。]天地萬物都是要養我們人的,這是基督教的理論,這裏的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給我們吃的,所以基督教和其他的宗教,都是吃、吃、吃,都沒有關係[一切禽獸。原是天生把(可作「被」解)人吃的。]把就是給人吃的,但是並不是如此,上次有人這麽畫圖,諷刺吃肉的人,就是諷刺吃肉的人,一切禽獸原是天生把人吃的,他畫一個人去山上叢林裏麵,就是畫一張圖,上山遇到一隻老虎,他是信基督教的,他就說:上帝,請救救我,那隻老虎說:感謝上帝賜給我吃,圖就是這麽畫的,其餘的就自己去想吧,其餘的就自己去想他的圖為什麽這麽畫,意思就是感謝上帝賜給我們吃賜給我們穿,如此老虎與人相遇,上帝到底要救人,上帝,救救我,老虎說感謝上帝賜給我吃,這個意思就是矛盾的意思,哪有天地萬物的肉,是賜給我們吃的,這個意思就是矛盾的意思。[此是邪解。最能誤人。]會誤導眾生,[令人造罪。要知天生萬物。指米麥豆蔬等類。可以養人。並非指畜類。一切畜生。貪生怕死之心。與人類無異。若以強欺弱。殺食其肉。必結深冤。必欠命債。一定要報仇的。世間殺劫。皆是殺生食肉所造成的。古雲:「世間欲免刀兵劫。]刀兵劫就是戰爭,世間如果想要避免戰爭。[除非眾生不殺生。」若人欲學密宗可也。而學吃葷則不可。未曾念佛。而學密宗亦可。]因為你沒有念佛,一開始就學密宗沒有關係,[既經念佛。而竟改途易轍。]易轍這個轍就是車子碾過的痕跡,改變我們以前的念佛的法門,改途易轍就是信淨土改信密宗。[此皆信不深。願不切。良可歎也。]說起來實在很感歎。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輕。乃是最簡單。最圓妙。之無上法門。可謂大陀羅尼(譯大總持)門。能總一切法。]總一切法,一切的法都包括這裏麵,[能持無量義。]持無量的義,一句佛號具足一切。[釋迦說法四十九年。不出經律論三藏。]我們也是有三藏,我們是闖東、闖西、闖南北,我們也是有三藏,不是闖東不然就闖西,要不然闖南北,再來還要三藏,三藏,你聽過嗎?闖上闖下亂亂闖,這也是三藏,我們都是闖來闖去的,也是三藏隻是藏不一樣而已。[三藏所詮。即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經為定學藏。]為定學藏,中間加一個之字比較好念,經為定學之藏,加一個之字意思比較完全,[律為戒學][藏。]律是叫我們持戒之藏,[論為慧學][藏。]能夠開我們的智慧。[一句彌陀名號。一心稱念。即可具足戒定慧三學。其圓妙為何如耶。]

[念佛何以能具戒學。《楞嚴經》雲:「所謂攝心為戒。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而念佛正是攝心之法。佛知眾生。第六意識妄想心。念念攀緣。]我們的心沒有一樣不攀緣的,邁克傑克遜去泰國,今天晚上開始有七萬人,他們買票怎麽買,你知道嗎?買票怎麽買,買票帶棉被床單去開始排隊,排隊、排隊,三更半夜排隊躺在地上睡覺,為了買一張票排了好幾天,買一張票看那個,那個頭常常這樣,看他的骨頭在動這樣子一萬元,一張票一萬元,他常常露胸戴一頂帽子,不曉得是男是女,我都看不懂,沒辦法都看不懂,跳一跳帽子就甩掉,帽子就甩掉像金手指那樣,像金手指那樣甩掉。再來要來台北,台北一張票四千元,買高一點的買一萬元,剛好買了三萬五千張,一張一萬元剛好三千五百萬元,不止,三億五千萬元,三萬五千張一張如果一萬元,有的是四千元,看他賺錢會嚇死人,我們就來學跳舞了,來練這個才快,我們如果露胸也沒有人要看,畫整片的毛在這裏,再怎麽跳也沒有人肯看,一張票四十元都沒人買,差這麽多,眾生就是第六意識妄想。像郭富城上電視,女孩子:郭富城,郭富城,會昏倒,林誌穎,林誌穎這樣子,會昏倒,會昏倒,這些女孩子像瘋了,長得很酷,內褲的褲,我說發瘋了,老實講眾生就是這樣子,不知道你聽了以後你得到什麽,我們學佛的人,我們學佛的人很清楚,我們很清楚,你聽了以後你得到什麽,你跳完舞以後你得到什麽,什麽都沒有,對不對什麽都沒有,你看邁克傑克遜跳完,你能跳嗎?要不然你跟著跳跳看,你每人送一杯豆漿給他們喝,人家都不來看,豆漿送人家喝人家都不要,所以我們這個第六意識心,這個攀緣的心就沒有辦法,眾生,沒有聽到佛法的都是這樣子,我們如果沒有聽到佛法,有時候會比他們更慘,真的更慘,妄想心念念在攀緣。[六塵境界。多諸散亂。如妄心攀色塵之緣。而起貪嗔癡之惑。造殺盜淫等業。毀諸戒律。攀聲塵、]邁克傑克遜的音響足足載了十幾輛的貨櫃車,他到中正機場是三架飛機,他的工作人員上千人,台北要動用兩千五百個警察,勞民傷財,嚇死人了,動用兩千五百個警察,你看會不會暈倒。[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等緣。亦複如是。]

[佛教眾生。稱念佛名。即是以念佛之正念。止息攀緣之妄念。倘妄心攀色塵之緣。即專念阿彌陀佛。淨念相繼。自不隨色塵所轉。攝歸念佛之正念矣。]要懂得趕快降伏我們這顆心,要不然臨命終往生實在無望,[攀聲塵等緣。一一如是。自然不至破戒作惡。妄心如馬。六塵如六條馬路。佛號如馬韁。]韁就是繩子,控製馬的繩子。[念佛者。如禦馬之人。]禦就是駕駛車馬的人,控製那輛馬車的人叫做禦馬之人,禦就是控製馬的,簡單講就是駕駛員,駕駛車馬的人叫做禦。[其馬欲向各馬路奔馳時。其韁在手。]拉一下,[即把勒回。既不攀緣。妄念自無。]我們要修行,第一點,在座諸位,你一定要平淡,淡泊五欲六塵,在座諸位!適當的享受,適當的生活,基本條件為佛所認同,適可而止的吃飯、穿衣,家庭的生活為佛所允許的,但是過分的攀緣五欲六塵,浪費為佛所不允許,妄念愈來愈多,妄念自無,我們如果要無妄念,就不要攀緣五欲六塵。[不至犯戒。即是以念佛攝心為戒也。]

[念佛念到念念與佛相應。諸念當然不起。意業便得清淨。則眾戒自然具足。身口二戒。亦由意業所起。]意業就是總司令,在發號司令的。[身業作殺盜淫。乃是意業所驅使。意業不想殺盜淫。身業自不至犯戒。口業說妄言、綺語、惡口、兩舌。亦是意言所發現。意業不想說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口業亦不至犯戒。故念佛稱為淨業法門。一念佛名。能淨三業。此豈不是念佛。具足戒學之明證也。]

[念佛何以能具定學。《彌陀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不亂即是定。此乃萬世持名念佛。從出之大原。乃金口所親宣之妙法也。]這是佛所親宣之妙法。[亦即念佛具足定學之實事。一心者。專一其心。純一無雜。不亂者。湛然寂靜。而不動亂。既得一心。自然不亂。果能不亂。才是一心。念佛念至一心不亂。其定力]就不簡單,[為何如耶。]

[佛之所以教人念佛者。正以眾生之心。]今天可能要耽誤大家一點時間,要把這一段結束,翻過來剛好有一個段落,所以停不得。正以眾生之心,[多隨境轉。從朝至暮。從年竟歲。從生至死。都是對境生心。]在座諸位!我們都是如此,這個境其實是虛妄的,硬要夾死自己沒有辦法,所以講到最後你想要時間,自己去處理吧,同情也不能增加你的道力,自己要好好的觀照,別人也救不了你[念念分別。起滅不停。紛亂無緒。例如眼根見色。無論是好是醜。則被色動。耳根聞聲。無論是讚是謗。則被聲動。鼻根嗅氣。無論是香是臭。則被氣動。舌根嚐味。無論是美是惡。則被味動。身根對觸。無論是違是順。則被觸動。意根緣法。無論合意不合意。則被法動。故佛教人一心念佛。不起妄念。不為境動。如果專念於佛。心不攀外境之緣。淨念相繼。則六根都攝如如不動。即入三摩地(譯正定)矣。]所以念佛要念得好,大部分都是要出家才有辦法,今天我接到一封信,小妹妹的信,她說她在第四台,她說現在第四台播放得很多,剛好在播放《無量壽經》,她聽師父說法聽得很感動,她發現師父所說的是真的,生死六道輪回可怕,再來,她發心要出家,但是她的父母如果聽到她要出家會打死她,因為她是女兒父母很疼愛,她說她現在很苦惱,不曉得該怎麽辦,她又說:師父,你為什麽不收女眾?你看我敢嗎?女眾要三從四德,我們男眾也有三從四德,男眾的三從四德,在家從母,娶妻從婦,妻死從女,我們男眾也是三從,一樣的,沒有吵起來都沒關係,吵起來看你多能教,都不可能的,我到現在已經很清楚了,說:師父,你可不可能開緣,要不要我再等等,要等你就等到變成老女人,等到七、八十歲再來吧,七、八十歲你看到我也沒怎樣,你看我,我看你,你看到我長胡子,我看你夾死蒼蠅滿水缸,差不多不會起心動念了,這樣沒有關係要剃度來,七、八十歲,以後差不多到九十歲的來,那種走路一拐一拐,都快死的那種老女人,來,來,來,這群老女人要剃度來,要不然年輕會互相爭寵、吃醋,因為我曾經住過男女眾的道場,老和尚氣得心髒病,根本沒有什麽事情就煩、煩,一、兩點就來敲門,說:師父,他說:讓師父休息,說:師父,今晚我不講給你聽我會睡不著,我會氣死,請你開門,昏倒......我看你多會教,她就是不按牌理出牌,你多會教不可能的,那口氣不出她睡不著,不可能的,老和尚,真的,我看得直搖頭,真的沒有辦法,女眾很奇怪,不可思議,我不是說你們,我說的是別人,我們講堂不可能這樣,絕對不會。所以今天又寫信來,我看得很感動也很同情,她又說:師父,你都勸人家要修行,要出家你卻又不收,你叫我按怎?你叫我該怎麽辦?說:我怎麽知道你該怎麽辦,我說法給你們聽,並不負責幫你們剃度,有人這樣的嗎?我這裏負責講經而已,不負責剃度的,就是這樣剃度沒有辦法,這裏如果要剃度女眾,你看容納得下嗎?早晚課,星期五共修,沒有剃度女眾比較好,你們來這裏共修,今天我如果剃度五百個女眾,你們這些在家居士要坐那裏?所以你們應該感謝我剃度男眾,男眾少隻有三、四十個,他們又會離開,你們才有位子坐在上麵聽經,我這裏剃度女眾五百個,在家居士要坐在那裏,你就坐樓下一樓,所以要感謝隻剃度男眾,男眾少,每個都跑去娶老婆誰肯出家。所以說入三摩地如如不動,這個還沒有那麽簡單。

[或問念佛:如何可以不為境動。]我們念佛的人要哪一種情形,才不會被境界所動。

[答曰:念佛之時。其心歸一。心念於佛。佛不離心。六根雖是對境。]雖然是對境界,[而不攀緣。自然不為境動。]

[所謂百花叢裏過。葉葉不沾裳。]這個好像不太好聽,如果改成片葉不沾身,詞句就比較通順,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葉葉不沾裳當然也是可以,但是意思念起來還是不怎麽美,片葉不沾身,百花就是所謂的五欲六塵,叢裏過,片葉不沾身,一片片的葉子,都不會沾到我們的身體,[我身如佛殿。六根如六門。念佛之心。如殿中人。佛即殿中佛。其人在殿中。瞻仰戀慕於佛。一心專注不散。則雖六門洞開。門外所有種種境界。渾然不見、]就是全然,我告訴過諸位,我們如果要修行就要見若不見,聞若不聞,好像死人似的[不聞、不知、不覺。念佛亦複如是。]什麽叫做不聞?聽都不要聽,不知,知道當做不知道,不覺,我沒有起心動念,即今當做死屍看,禪宗教人修行,就是心如銅牆鐵壁能入道,你現在就當做是死人,就是無事,死人什麽事情他也爬不起來,有一天你一定要死的。念佛亦複如是。[念得心空境寂。]就是世間發生什麽事情,都與我們的生死無關,不能幫助我們的生死,[視而不見。]看都不必看,[聽而不聞。]連聽都不必聽,是是非非管不完,是非天天有,你哪有辦法處理這麽多事情。能夠幫助我們生死的我們聽,會影響我們的道業,破壞我們信心的聽都不必聽。[分別不生。如古德雲:「鐵牛那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木人就是無心,鐵牛就是表示我們的心如果如如不動,哪怕師子吼,師子吼就是碰到境界,碰到境界你怎麽會起心動念,鐵牛哪怕師子吼,鐵牛是無生命的東西,它心死,心好像鐵牛,它是無生命的東西,表示如如不動,鐵牛不是真的動物,它哪會怕你師子吼,意思就是我們一個人的心,保持如如不動哪怕一切境界,恰似木人看花鳥,木人就是無心,看花鳥就是不分別,無心來看這個境界,恰似沒有心的木頭人,來賞花賞鳥,連起心動念的分別都沒有,如此就入道了,所以底下這一句要注意聽。[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師父常常開示諸位,修不修行不是看師父行不行,是看你聽了經懂不懂得運用,懂不懂得運用在我們的生命,這句話你如果懂得運用,都沒有任何事情,但自無心於萬物,就是對於一切的分別、執著,統統見若不見,聞若不聞,雖有似無,為什麽?有一天它一定是無常,何妨萬物常圍繞,天地萬物再怎麽變化,我們這顆心也沒有變化[自然不被境動矣。]

[又一心不亂。即念佛三昧功成。三昧是印度語。譯為正定。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即得正定。如成具光明定意經雲:「空閑寂寞。]空閑的時候,無人的時候,[而一其心。]一就是一心不亂,專心念佛還是一樣那個心,不亂的心,[在眾煩惱。而一其心。]一切煩惱也少那顆如如不動的心。[乃至褒訕]褒就是讚美、表揚,訕就是誹謗,乃至讚歎、誹謗,[利失。]就是得到利或者是失去一切一樣的,[善惡等處。而一其心。」]不論是遇到對方善、對方惡,我們都放下,如此而一其心。[念佛能得一心。此豈不是念佛。具足定學之明證耶。]這一段今天一定要講完,。

[念佛何以能具慧學。]怎麽說念佛能夠具足我們的智慧之學?[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具有佛慧。昔日世尊。於菩提樹下。臘月]就是陰曆十二月,[八日。夜睹明星。]睹就是看見明星,[忽然悟道。三歎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隻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妄想執著簡單講叫做知見立知,知見立知就是妄想執著,我們的見本來是沒有這一些,我們的生命都是一種多餘的痛苦,要記住師父對你們講的這句話,我們的生命所有的痛苦都是多餘的,都是自己造業而來的,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無師智就是不用教就懂,叫做無師智,不經過師父的教化本來就具足[自然智。]就是本性具足叫做自然,自然就是本自存在,[一切顯現。」]就是對境你無心,慢慢、慢慢般若的智慧就顯現出來,顯現到最後所有的境界都不安插上任何的分別跟執著,那一念清淨心就是我們的本來麵目。[世尊親見此理。欲令眾生。證入佛慧。故教人持名念佛。即是離妄想。得智慧之妙法也。]

[眾生雖具佛慧。奈為無始一念無明所誤。從迷積迷。]一次又一次,勸告再勸告叫他回光返照,迷再迷還是一樣如此,所以就無量劫,[以曆塵劫。]我們生生世世已經死了幾百次,幾百萬億次了,無始劫以來,[無量妄想煩惱。障蔽自心。]所以有人問:師父,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第一個要件是什麽?第一個要件就是煩惱要少,你們要記住,今天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師父,要往生極樂世界,第一個要件是什麽?第一個要件就是煩惱要減少才有辦法,有心要到極樂世界,煩惱不懂得減少,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會障蔽了我們的自心。[以致本有佛慧。不得現前。喻如淨鏡。本具光明。而為塵垢所障。淨光隱沒。]清淨之光被遮住了。[眾生之心如淨鏡。本具佛慧。如鏡中本有光明。粗細妄想煩惱。如所有塵垢。鏡上塵垢。須假擦磨之功。而得清淨。心中妄想煩惱。必仗念佛之力。可以斷除。]

[佛之教人稱念佛名。即授以擦磨心鏡。斷除妄想煩惱之法。行、住、坐、臥。不離一句佛號。念茲在茲。]這個語出《尚書》,念茲在茲的意思是,念這個總是在這個,意思是指念念不忘某事,叫做念茲,茲就是此,念此在此,我們如果念佛心就在佛上,這個意思就是這樣子,念茲在茲,心念佛,佛就在心上[無有間斷。則妄想自離。而佛慧自發。此即念佛。能發慧學之功用。]

[念佛三昧。又名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經》雲:「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閑。]找一個清淨的地方,[舍諸亂意。]舍諸亂意就是散亂,[不取相貌。]不取相貌就是不要著相,以平等的空性心、實相心,[係心一佛。專稱名字。]就是執持名號,持名念佛,[隨彼方所。端身正向。]這樣才恭敬,念佛一定要端身正坐,至少你坐在躺椅,也要坐得端端正正不要隨便坐,我們要念佛對佛就要恭敬,不要偷懶腰酸背痛,累了躺在床上,雙腳雙手伸直念珠拿在手上,才念:南無阿彌陀佛,笑死人了,這樣一點恭敬心都沒有,所以不可以如此,端身正向。[(向西方)能於一佛。念念相繼。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阿難所聞說法。猶住量數。]量數就是還是要在數量當中打轉。[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切分別。皆悉了知。晝夜宣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此豈非念佛具足慧學之明證耶。]後麵這些文字都很簡單,這個沒有什麽困難,總而言之聽經聞法重要,不要自己關在家中用功,這樣不行,要出來參加共修,聽完之後的錄音帶,要散播出去救度眾生,如此才對。

[卍念佛普攝群機第十]

[念佛法門。對上中下三種根機。無機不攝。]也就是說,智慧再高的人也要念佛,自己認為自卑感很重,根機比較差的人,也是可以修念佛法門,所以無機不攝,[有情眾生。具有知覺。]大家都有覺性在,[但發真心。無一不能得度。隻要一心稱念六字洪名。不必廣學諸法。善導大師雲:「若要學解。]信解行證的解就是要看大藏經,如果要看大藏經,就是要了解佛理。[從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諸法。無不當學。若欲學行。當擇其契理契機之一法。專精致力。]就是要集中精神,全部的精神都專注在念佛法門,[方能速證實益。否則、經劫至劫。]一劫再一劫,我們現在的生命這麽短,才幾年而已,一眨眼轉個頭,幾十年的生命就過去了,我們如果沒有抓住一個正確的法門,了生死速戰速決的法門,我們的生命很短,修行還沒有成功,我們的生命就結束了,所以經劫至劫,[尚難出離。」念佛即是契理契機之法。今略舉十種人。正好念佛。請各三思。趕快發心。]

[一、出家人。]出家人[正好念佛。既已削發為僧。發心修道。割恩斷愛。]因為離開父母、兄弟姐妹,割恩斷愛,[背井離鄉。]一般人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但原始的意義並不是很清楚,這個井字,以前是八戶共用一口井,八家共用一口井,打水的井,背就是離開,背井的意思簡單講就是離開了鄉裏,離開了自己的家庭,因為這個井是共用的,八戶共用一口井,簡單講這個井範圍比較小,就是自己的住宅,簡單講就是我們現在鄉裏的意思,離鄉這個鄉範圍比較大,一鄉,所以背井離鄉就是離開我們的故鄉。[住清淨之伽藍。]伽藍就是寺院,出家人[受現成之供養。無憂無慮。不羈不絆。]這個羈就是牽製的意思,沒有人牽製你,這個絆字它有特定的意思,係馬腳用的繩子叫做絆,綁頭的叫做羈,羈就是捆綁馬頭的繩子,絆就是捆綁馬腳的繩子,捆綁馬頭的繩子叫做羈,捆綁馬腳的繩子叫做絆,它的意思就是拘束不能解脫的意思,所以這個羈就是牽製,馬頭要向右手邊,他就把繩子拉向右手邊,馬頭要向左手邊,他就把繩子拉向左手邊,都受到人家的控製,綁在馬頭是繩子叫做羈,綁在馬腳的繩索叫做絆,引申為受拘束不能解脫的意思。[正好發心念佛。求出生死。念佛之時。就要生死心切。念生死輪回。依業受報。無有了期。必須精專懇切念去。萬念自然放下。]我們放不下,最主要是修行的時間短,修行的時間短,薰習的力量小,我們薰習的力量太小,所以我們放不下,我們每個禮拜都來共修,今天來聽一句、兩句、三句,這樣也可以啟發我們的智慧,要不然我們不能萬緣放下,我們該怎麽辦,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裏麵告訴我們,眾生在煩惱當中度日,在痛苦生活當中掙紮,而最後繳出了無奈的生命,就是如此,我們現在每天都過著煩惱的日子,在痛苦裏掙紮,最後也是繳出無奈的生命,要繳出來,你要繳出來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生死心要切,當然萬念自然就放下。[六根自可都攝矣。今舉一例。]

[昔有國王。見外道苦行。比丘(出家男僧之通稱)清閑。]奇怪這個出家人整天都很清閑,不像外道這麽拚命,看他們吃這麽多苦,出家人怎麽這麽清閑。[一日謂一念佛僧曰。朕]朕就是國王的自稱,我[見婆羅門。(修外道之人)勤苦求道。比丘但念佛名。]你們出家人很奇怪,你們出家人整天就是:南無...輕鬆多了,[相去遠矣。]修行的功夫差太多了,他們是那麽認真在拚,你們整天清閑,隻是:阿彌陀佛...這麽簡單,[僧對曰、修道不在色身上苦不苦。]不是在色身上麵說苦不苦,修行[而在生死心切不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