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慧律法師:《勸修念佛法門》02

(2016-08-23 19:29:36) 下一個

《勸修念佛法門》02

圓瑛法師述

慧律法師講

果然具此四種信心,[縱使有人說]別的法門有多好,[更有法門,超過念佛,勸我信仰。]就是叫你隨便亂參,隨便亂參,信心動搖,參這個參那個,要參這個要參那個,[我終不為所轉,]我的心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這個很難,你不相信這個很難嗎?在我們這裏進出兩年,兩年後如果外境說:我教你哪一個法門。一開始不太相信,到外麵聽人家說:那個念佛念到怎麽感應,看見極樂世界;人家念什麽咒、灌什麽頂,參禪看到什麽境界。就動搖了,心就開始動搖了,然後就開始講:那個法師有神通,或者那個金剛上師有多厲害,鈴一搖,一些牛都跑過來,就胡扯一通,晚上佛都來跟他說話,打電話如何如何,佛晚上都來跟他說法。他就開始相信了:嗯。求感應,想快速成就,愈快就愈糟,你不要說不會被轉去,我告訴你這個很快的,一下子就被轉走了。如果離開善知識,不相信的話離開文殊講堂到外麵亂參,過不了多久就被轉走了,真的,所以終不為所轉。[仍是相信念佛法門,最為第一。]最為第一。[如是乃名深信。]就是深信,你說什麽我都不聽,我聽什麽?我聽我師父所講的、聽佛說的,我不改變念佛念到死。我告訴諸位,我現在先跟你蓋章,還出印鑒證明給你,如此你往生至少至少中品下生。中品下生就是世間的善人、孝順之人,孝順之人再加上你偶爾打個八關齋戒,就會變成中品中生。下品都是造惡業的人去的,我們哪會那麽倒黴跑到那裏去?好歹也有中品的,不要跑到下品的,下品是很糟糕的,那是專門造惡的,五逆十惡罪又不懺悔,到臨命終才如此,這是下品的。我們不隻如此,不隻如此,所以對父母要孝順,對師父要恭敬,偶爾來打個八關齋戒,打八關齋戒能中品中生,能滅五逆十惡罪,你如果有這樣堅持到底,親近一個善知識,一心待在一間道場,以念佛法門為生死的法門,最重要的是全部放下,我現在先為你蓋個章,還出印鑒證明給你,我先保證你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深信不疑。

[二、切願者。略分四種:]切願,切願就是心很著急,很著急,你要做什麽事情都不重要,我的願最重要。切願,我迫切地要往生極樂世界,一分一秒都留不得,不論世間的荔枝有多甜,山上的椰子多好喝,不動搖。我就是要去極樂世界,這是切願。你在世間有什麽願嗎?你發個願,我願賺大錢,學佛的人不必發這種願。你願什麽?我願嫁個好老公,要不然就是我兒子會讀書,或者是我娶個能幹的老婆,世間人就是願這些,學佛的人不是。切願,我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沒有第二句話,不討價不還價,沒有任何的折扣,決定極樂世界,你要去嗎?要!你會去嗎?一定去!有信心嗎?有!不論人家問什麽,你每一句都要這樣講,你有信心嗎?沒有。要不要去?有這麽想。你這麽講怎麽去呢?你要不要去嗎?有這麽想,有這麽想。會不會去?不曉得,到現在為止什麽也沒看見。有沒有信心?沒有。你這樣要跟人家念什麽佛呢?沒有具備任何條件,深信、切願沒有具備任何條件,都沒有。切願,略分四種:

[一願不負己靈。]靈就是我們的本性,不要辜負了我們的靈性,[己靈,即自己本具靈覺之性。]我們有本性清淨的覺性在,我們的靈覺本性實在很清淨,真正覺悟,但是我們現在被迷了,[此性為天然之佛性,]天然就是本自具足的佛性,[一切眾生,人人皆具,奈為煩惱所誤,]我們每天都是在煩惱裏麵打滾,所以我如果在講經就兩三地叮嚀你們,你如果要計較就計較為什麽到現在我還沒有往生,我萬般計較就是要跟阿彌陀佛計較,我要到極樂世界去,你為什麽不帶我去,對不對?跟阿彌陀佛計較,跟他喊,跟他用喊的,你不要在這個娑婆世界,不要在這個娑婆世界為了一元、兩元斤斤計較,為了小小的衝突或是誤會,或是忌妒或是恨,或是這個世間不值得我們這麽樣煩惱。今天我們的煩惱都是煩惱那些錯誤的事情,不是煩惱……我的煩惱是怕不能往生而已,我不煩惱世間任何事,雜七雜八瑣瑣碎碎的事,要計較到何時,所以睜一眼閉一眼心胸放大,心胸放大,所以煩惱所誤,就像一般的眾生這樣,[結業所纏,]我們的業愈纏就愈多,講也講不通,勸也勸不聽,整天就結仇,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順眼,為什麽要如此?我常想眾生實在夠糟糕的,[輪回生死苦海之中。]還在這裏鬥爭、勾心鬥角,說起來實在很不幸,[今生何幸,得生人道,得聞彌陀名號,本願功德,深生信仰,]絕對信仰,[自應發願,盡此報身,]此生[受持念佛法門,求脫生死、求生淨土、求成佛道,不致辜負己靈也。]不要辜負了我們靈明的覺性,所以第一不要辜負自己的靈性。

[二願離苦得樂。]離苦得樂。[我等隨業受報,生在娑婆,五濁惡世,備嬰]嬰就是纏繞的意思。都被[眾苦。]纏繞著。不論是男是女,[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說不能盡。]說不能盡。為什麽說不能盡呢?要不然你看歌仔戲,你看歌仔戲:娘子,你有什麽委屈?我上京考試還沒中狀元以前,你等我十八年有什麽委屈?相公,說來話長。用比的比較快,因為太多了,太多她沒有辦法講就用比的。就這樣比一比,十八年就比完了,你看看沒辦法就用比的,世間的苦苦到用比的,要不然太多了太多了,沒有辦法講。你如果不相信,我們學佛的人你如果不相信,你回家聽你父母在說什麽話,他們都是說隔壁怎樣怎樣,都是說媳婦怎樣怎樣,你如果跟他們講兩個小時,沒有一句有意義的話,沒有半句有意義的話,你如果不相信,要不然你拿支筆把它記下來,把它記下來,要不然拿錄音帶把它錄下來,把你們家裏沒有學佛的人講三小時的話把它錄下來,錄成三卷錄音帶,放出來聽聽看,看他們在三個小時裏麵講的哪一句話是有意義的。不但沒有意義,還煩惱、苦惱無量無邊,苦惱無量無邊,說不能盡,熱淚盈眶。以前的人說熱淚盈眶。[今以娑婆、極樂,兩土對比,忻]就是欣賞的欣。忻[厭自生。]忻就是欣慕極樂世界,厭就是厭離娑婆世界。忻,我欣慕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太好了,太好了!厭就是厭離自生。[娑婆有三苦:一苦苦。]第二個「苦」字指內苦,第一個「苦」字指外苦。身體已經很苦了,加上外在的苦,加上外在的苦,內苦和外苦,苦音要讀正確。上一次帶人家去石門水庫,石門水庫分裏麵跟外麵,導遊就說:我現在帶你們來看的叫外庫,等一下我帶你們去裏麵看內庫。石門水庫分成兩處。現在是內苦和外苦。[五趣眾生,既受生死之身,已經是苦,]哪一個沒有苦請舉手,不知道苦的那是稍微有些福報,但是覺悟慢了點,[更加眾苦逼迫,故曰苦苦。二壞苦。]壞苦的意思是快樂不長久,總有一天會敗壞,簡單講,壞苦就是總有一天會敗壞,像隔壁棺材店的都唱:我總有一天等到你。不論你有多快樂,棺材店總有一天會等到你。所以棺材店每天都播放那首流行歌曲——我總有一天等到你。說的也是總有一天會支棺材店,要不然沒有辦法。壞苦,這個世間沒有什麽好快樂的,沒有什麽好快樂的。我們這個世間的快樂,我常常說講講:看什麽是快樂。喝酒、吃好一點、海產,要不然打牌、男女的感情,要不然出國遊玩,你看現在你都有了,要不然嫁人生子也很有趣,也嫁了,錢也很多了,什麽肉也都吃過了。再來,你要做什麽?出國,出國也都去過了。再來,你要做什麽?飛機,飛機也坐過,公共汽車也坐過,你還要什麽?你覺得這個世間什麽事最快樂?你說給我聽聽看,對不對?沒有!講到最後真的很無聊,不曉得要做什麽,賭博,賭博也不快樂,對不對?要不然當流氓,要不然你覺得最快樂是什麽?說給我聽聽看,沒有,沒有就是要學佛。世間就是沒有什麽使我們覺得最快樂的世界,所以壞苦就是到最後一定會敗壞的。所以我們人如果宿世有善根,對不對?我們的確不會被迷了,像我的朋友都相約要開舞會,開舞會。我這輩子參加過兩次,高中參加過一次,大學參加過一次,高中那一次因為不知道,去的時候就參加了,很無聊,亂搖亂甩,也不知道跳什麽?我宿世可能有修禪定,是大陸有留胡子的老和尚,前世就有禪定的功夫,到那裏一看覺得很無聊。大二去參加舞會是想去度眾生,那個時候就帶著念珠去,帶著念珠去參加舞會,說起來實在也很無聊,真的。所以這個世間你所謂的快樂到最後都是一場空,都是假的。雖然受樂,壞苦,到最後會敗壞。[六欲天至三禪天,雖然受樂,樂不久長,]都不長久,[終有敗壞,]終有一天會敗壞,[故曰壞苦。]壞苦,我們內心要有準備,內心要有準備,二十四個小時都要有準備,無常一到你要用用什麽跟死神、閻羅王談價碼,你憑什麽跟閻羅王談價碼,你有那個能力嗎?你沒有那個能力,所以你要趕快念佛。[三行苦。]行苦就是刹那間變化,刹那間、刹那間變化,叫做行苦。簡單講行苦就是微細的無常,微細的無常叫做行苦。[四禪天以上,雖然苦樂雙亡,難免行陰]就是第七意識的我執刹那間變化,所以行陰就是意識的變化,意識的變化。無常[遷流,未離生死,天報盡時,還要下墮,故曰行苦。而極樂眾生,但受身心安泰之樂,]極樂世界沒有壞人就很快活了,極樂世界沒有壞人,也沒有派出所,像電視上報導的,開車開到泰安休息站,開一開到休息站買個便當吃一吃就暈倒了。為什麽暈倒呢?便當裏麵摻了安眠藥。吃一吃開車開到一半便睡著了,東西、手表都被劫走了,被劫走了。我們連開個車中途停車買個便當吃了馬上暈倒,嫌犯捉到了,嫌犯提到了,犯案足足有幾十次之多,被下手的有好幾百人,好幾百人都吃過他摻安眠藥的便當,用這種手法搶劫不計其數。人家開車開到累了就睡著了,就睡著了。車子停在路邊,或是停在休息站,吃一吃就頭暈便停在休息站,趁機偷人家東西。這個娑婆世界你害我,我害你,為了小錢下藥給人家吃真不好,對不對?所以這個娑婆世界沒有一時一刻的快樂,隨時都是貪嗔癡的眾生圍繞在我們的四周。身心安泰之樂,[而無苦苦;但受依正莊嚴之樂,而無壞苦;但受三昧寂定之樂,而無行苦。]到極樂世界三昧即是定,定中之樂,而無行苦,沒有刹那間變化之苦。

[又娑婆有八苦:]娑婆世界的八種苦,[一生苦、]你如果聽小孩在哭的時候,他就是在叫苦,苦啊,苦啊……不曾聽到出世的孩子,一出世就:嘻……爸爸,你真帥,不得了馬上丟到廁所,出世就笑,出世就笑變成不正常,變成不正常。生苦,一出世他就:苦啊、苦啊……苦啊、苦啊……對不對?哪一個不苦呢?小孩不哭還要打到哭,倒抓起來,打屁股,打下去就哭了,沒有辦法,我們還要躲在媽媽的肚子裏,隱居十個月的禁足閉關。來世,我們再來出世,就是躲在媽媽的肚子裏十個月,在那裏閉關念佛,那是不輕鬆的,那裏又沒有冷氣可吹,媽媽如果吃得飽一點,胃重一點就壓迫到,吃冷的就冷,吃熱的就熱,如果遇到三八媽媽亂吃,他也沒有辦法抗議,說:我媽媽真糟糕,我在肚子裏,她亂吃壓迫到我,你不曉得有的人坐月子,或是還沒有生產以前,什麽都亂吃。生苦,還沒有生就已經很痛苦了,不要說生苦。[二老苦、]這個問那些老人家就知道,問那些老人家,人老了都有味道,都有味道,都有老人味,老了眼睛不好,腰酸背痛,老了惹人嫌,碰到孝順的孩子沒關係,碰到不孝的就慘了,所以說人一老什麽都不管用,老了說要去哪裏?要去養老院,養老院都是都老人,老人常常打架、口角,你看我不順眼,我也看你不順眼,老人又很固執,他不讓我管,我也不讓你管,所以養老院說老人整天事情多如毛,老來苦。如果要去住養老院,孩子不養我們要去住養老院,也是苦。[三病苦、]病苦,病,這個問大家都知道婦女的病又是最多的,要不然婦產科的生意哪會那麽好?你看什麽科最好?婦產科最好。我以前本來要讀醫學係,讀醫學係。說:林益謙,你要讀哪個科係?讀醫學係。你為什麽要讀醫學係?我爸爸叫我讀醫學係,錢賺得比較多。為什麽要讀醫學係?我本來要讀哲學,讀哲學。我爸爸說:讀哲學出來要去管龍發堂那些人,要去精神科那裏,讀哲學出來怎麽養老婆?要不然讀什麽?讀醫學係。所以高一時,本來要讀台大哲學係,結果高二又開始轉係,轉到兩組,醫學係,開始解剖青蛙,解剖老鼠,解剖一大堆,解剖學。我前世可能本來就是出家人,不曾殺過,嚇得直發抖,很難過,解剖青蛙內心很難過。所以就說醫學係,讀過醫學係的人就知道世間的病苦婦女最多,所以人家如果說你以後讀醫學係要讀那一科?我要讀婦產科,決定要讀婦產科,婦產科來救度那些婦女。我如果做婦產科的醫生,我一定要打扮得很英俊,打扮得很英俊,頭發梳得很英俊,讓她們看到這個醫生,這個醫生很不錯。來,肚子摸一下,來,加持(咒語)。肚子痛,她會叫,會叫,要生孩子她會叫,有的叫得實在太嚴重了。我以前住在豬屠口,那裏都是夾板屋,人家如果喊要生孩子了,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生小孩子了,沒看到但是都聽到,叫得很大聲,突然間,碰!因為太用力,把那兩根木柴折斷了,看那種痛實在嚇死人了,有的不是真痛,實在是刻意亂叫,根本不用叫那麽大聲,她也叫得很大聲,看能不能多吃一些補品,叫得那麽大聲嚇死人了,病苦,生老病死都是苦,沒有一樣快活的,病苦。[四死苦、]死苦。那一天阿華來,阿華告訴我他的大阿姨,好像是大阿姨還是誰,還是大舅講一講忘記了,男的,好像是大阿姨,他來我再問一遍,去養老院,去養老院死了,說是過年前死在裏麵,過年大家都在忙,你知道嗎?過年大家都在忙,都沒有去看她,過年以後晚輩要去看她,門一打開不曉得死多少天,那隻手所有的肉都被老鼠啃光了,不曉得足足死多少天都不知道,整隻手的肉,被老鼠啃得整隻手剩下骨頭。我說:阿華,你看如何?說:很慘,老了要來出家。我常跟阿華說你要八十歲才來。他說:我老了會來。他不知道我在說什麽,我知道我在對他說什麽。我說:阿華,你八十才來剃。他就說:我把孩子撫育完成再來。他不知道我在警告他生死無常。死苦,死有時候會死得很慘,死得很慘。那一天報紙有刊登一個十七歲的女孩子,十七歲的女孩子,因為是報紙刊登的,十七歲的女孩子,因為她在談戀愛,十七歲,她早熟,早熟。所以她十七歲身材就很好了。有的女孩子十七歲身材就很好了,該有的都有,她不論哪裏都很漂亮還化妝,跟男朋友來來往往、來來往往,結果這個男朋友拋棄她,拋棄她,你知道嗎?她怎麽樣?你知道嗎?她想不開打開家裏的瓦斯,整間都是瓦斯,開始點烯打火機,炸得她的腳飛到外麵。碰!打開彈到之後東西切斷腳,大桶的瓦斯氣爆,包括對麵的窗戶統統破掉,死得很淒慘,十七歲的女孩子而已,十七歲的女孩子而已!所以為了愛情一念想不開,開瓦斯自殺。統統打開再點燃,住在她隔壁的也夠倒黴的,要死也不好好死,不去山上自殺,她去開瓦斯,隔壁的被炸了要找誰理賠,真的,爆炸要找誰理賠,不曉得該怎麽賠。死苦,連死都死得這麽慘,死都死得這麽慘。這樣還不夠慘,美國有一個先生,美國有一個先生心很殘忍,她先生很殘忍,美國有一個先生,他太太跟他吵架,他太太跟他吵架,他氣起來三更半夜……以前感情就不好了,感情就不好了,氣起來三更半夜拿刀子把她殺死,殺死把她身體的肉一直剁,剁……統統剁得稀巴爛,剁得稀巴爛,肉割起來剁得稀巴爛,做什麽?拿給火雞吃,火雞就拚命地一直吃一直吃,吃一吃,都查不到,後來都查不到,他太太去哪裏他都說不知道,後來人家在後山挖出他太太的頭發、骨頭,後來才招供,連死都死得很淒慘,所以說夫妻沒有聽到佛法,連死要怎麽死都不知道。[五愛別離苦、]我們所受的人離開了我們,離開了我們,這是愛別離苦,這是電影最喜歡拍攝的情節,電影的愛別離苦都怎麽演?送君去當兵,要不然就是要上戰場,女主角就拿一條手帕到火車站送別,到火車站送別,火車:嗚……眼淚就開始掉下來,男的手就伸出來,女的就開始一直跑一直跑,牽著她男朋友的手一直跑一直跑,跑到盡端手總是要放開,放開的時候她就站在那裏一直看眼淚一直流,受別離的苦。我如果沒有出家,這一幕保證一定會輪到我的,真的,一定會的,執著的感情,放不下的感情。這一幕,我是不會當男主角,要不然當童星。所以這個愛別離苦我體會得出來,體會得出來,真的。世間沒有佛法,追求的就是對方而已,所以男女的愛情所發生的事情不計其數,不計其數。有的人老了感情還很好,老伴,明天吃素,你看還牽著手,你看他們感情多好,感情多好,沒說老伴明天要你死,怎麽這麽殘忍,明天要我死?明天要你死,那我就念佛準備了,今晚就趕緊念佛準備了,還有愛別離苦。所以對太太太壞不行,她就成為夜夜磨刀的女人,到一、兩點都聽到磨刀的聲音,你對我很不好,磨刀的聲音,所以還是不能對女人對壞,要對她好一點,要不然就跟我磨刀。[六冤憎會苦、]冤憎會苦,我們不想看到的人,偏偏讓我們看到,冤憎會苦。有一個小姐去上班,上班的時候她的老板,因為小姐長得漂亮,老板老纏著她,她如果要辭職,這個工作又有好幾萬元,不辭職老板又一直纏著她,所以她就活得很痛苦,就來求教師父。說:師父,該怎麽辦?這個工作已經做十幾年了。我說:這要想個辦法。這個真的沒有答案,離開那個工作又那麽多錢,要找個工作不簡單,不過碰到死纏不放的老板又很麻煩。冤憎會苦,不想遇到的偏偏遇上。誰都想娶到好媳婦,誰都想生能幹的孩子,但是生的都是惡子很難教,那是仇人。[七求不得苦、]世間都是這樣子,該得的得不到,要求的求不到,求不得苦。[八五陰熾盛苦。]煩惱熾盛苦,因為我們有五蘊的色身,所以煩惱一大堆,煩惱一大堆,窮就擔心沒有錢,生病的人就煩惱病苦,煩惱病苦,年輕人就煩惱事業,老了就煩惱要死了,開始煩惱了,什麽都煩惱。極樂世界就不一樣了,[而極樂眾生,有蓮華化生之樂,而無胎獄生苦;]我們不會投胎在媽媽的肚子裏,投胎在媽媽的肚子裏,在那裏出生等於關在監獄裏,所以胎獄就是表示母胎裏麵就像牢獄一樣叫做胎獄。所以我們有蓮花化生之樂,而沒有胎獄生苦,胎獄生苦。單單想到這一點你就很快樂了,對不對?所以不要再執著感情,要執著極樂世界,我們才不會再來投胎,會來投胎第一就是感情放不下,第二就是淫欲心重,就是是淫欲心重,男女的淫欲心很重斷不了,斷不了,克製不了。我們現在要觀想蓮花,觀想蓮花,蓮花刻有你的名字,你如果請極樂世界圖或是西方三聖圖,你回去我教你觀想,你如果到外麵照相,那一張不要被人家看到,你把阿彌陀佛剪下來,上麵貼你的相片,不要被人家看到,貼你的相片,這一張是要靠我們自己觀想,我站在蓮花上麵,要不然你要怎麽觀想,要怎麽觀想,對不對?把阿彌陀佛剪下來,上麵貼你的相片:我已經在蓮花上了,每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會有信心,有信心。到現在還沒有人敢這麽做,因為剪掉佛的相片會害怕,會害怕,這樣不恭敬,不恭敬。其實你如果用心良苦,阿彌陀佛會說沒有關係,完成你的觀想,所以你想如果我們到極樂世界蓮花化生,總比跑到母親的肚子裏還快活,快活多了,你就不會執著男女的感情或是淫欲心斷不了,就不會如此了。所以觀照西方極樂世界,清淨的蓮花能使我們斷淫欲[有相好光明之樂,而無衰變老苦;]極樂世界沒有這樣子,無衰變老苦,[有自在安寧之樂,而無痛癢病苦;]無病苦,到極樂世界很自在。極樂世界沒有賣百服寧,沒有人賣瀉藥也沒有醫院,也沒有手術室,都沒有,統統都沒有。[有壽命無量之樂,而無四大分離數數死苦;]死一次沒有停止,再死一次,再死一次。數數死苦,數數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死,一次,死一次又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死,死一次沒有停止,再死一次,再死一次,就是死不完。我們在娑婆世界就死死生生,生生死死,一直生死在這裏變來變去,脫離不了六道輪回。再來,第五、[有海會相聚之樂,]所以有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而無愛別離苦;]所以我常常告訴諸位,你如果愛哪一個人,你說:我永遠地愛著你。我告訴諸位,你如果真的愛你的父母,你要勸告你的父母往生;你如果真的疼愛你的太太,或是你真的很愛你的先生,你要夫妻互相勉勵,怎麽樣?都來念佛都到極樂世界,永遠都在一起,永遠都在一起。那個時候你就可以唱:你來照顧我,我來照顧你,兩個人綁在一起。這樣這麽唱就對了,在娑婆世界唱這個不對。我永遠愛你,那是不可能的,你要怎麽愛?沒有永遠的東西,這都是騙人的。所以如果到極樂世界,這就永遠存在。再來,[有上善俱會之樂,]上善就是等覺菩薩,有這麽大的善人——這些等覺菩薩、大善人的俱會,大家都在一起的快樂,上善,不隻是善是上善,就是等覺菩薩叫做上善人[而無冤僧會苦;]所有跟我們的親戚朋友、兄弟姐妹統統是大菩薩,統統是大菩薩,統統是大智慧要成佛做祖的,那些大慈悲心的菩薩。你如果在娑婆世界做錯事,他也不會泄你的底,到了那邊他唯有讚歎你,他也不會講話來傷害我們,不可能。[有所欲如意之樂,]所欲如意,你想要做什麽,你就得到什麽,事事都如意,極樂世界有如意之樂,[而無求不得苦;有五蘊皆空之樂,]極樂世界的色身都是光明,用光明為身,用光明為身,[而無煩惱熾盛苦。兩土穢淨、苦樂懸殊,]差別太大了,[故切願往生,離苦得樂也。]離苦而得樂。

[三願速登不退。]速登不退就是不退轉,[此土修行,難進而易退,]要進很難、要退很簡單,[都為環境惡劣,]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環境太惡劣了,[障道緣多,]什麽都是障礙,[助道緣少;]在娑婆世界,你看看我們這個世界哪一樣不會使我們著迷的,哪一樣不會使我們貪嗔癡的,統統都是,[或始勤而終怠;或改途而易轍;]轍就是車輪輾過的痕跡叫做轍。或者是改變我們現在的修行,改途而易轍,易就是改變,修行修到一半不修了,我改修密宗,要不然改修禪宗,要不然我結什麽手印,要不然來學神通,要不然來學符咒,學一些雜七雜八的,[或功行未成,世緣已盡;]在修行、修行,想要修還沒開始修就死了,[舍生易報,頓忘前修,]一舍離這個身軀改變果報,馬上忘記我們今生的修行,[不能繼續,來生作業,必當退墮。]馬上會退轉。[此土修行之難,如十信位菩薩,雖發大心,旋進旋退,]旋就是一下子。一下子進一下子退,進進退退,進進退退,[如空中毛,]空中的毛,風若吹東邊就向東,風若吹西邊就向西,[隨風而轉。修行信心,須經一萬劫,信心滿足,善根成熟,方登初住,得位不退。而念佛法門,但得往生,便可圓證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個在《彌陀經》裏麵講得很清楚,[《彌陀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就是「不」,「鞞跋」致就是「退轉」。阿鞞跋致,[(譯雲不退地。)]表示不退轉的意思,[故決定求生淨土,願登不退也。]願登不退也。

[四願親見彌陀。]到極樂世界見彌陀佛,[因諸佛出世,難得值遇,譬如優曇華,]優曇華,據《慧琳音義》卷第八記載:此為祥瑞靈異之所感,乃天花,為世間所無,若如來下生,如來出世的時候,以大福德力故,能感得此花出現,因為它很難遇到,所以稀有難遇,佛教諸經中以此花比喻難值佛出世,就像優曇花難值難遇的意思。[時時乃一現耳。古人雲:「佛在世時我沉淪,]佛在世時我在六道輪回,[我得人身佛滅度。]我現在得人身佛已經滅度了,[翻悔此身多業障,]實在很後悔我們這個身軀業障實在很重,[不見如來金色身。」]這是很感慨,很感慨,感慨我們出世不能見佛,[汝我生當末世,]你和我都出生在末世,[釋迦已過,彌勒未生,欲見佛身,親聞佛法,甚為難事。譬如孤兒,無怙無恃,]無父叫做無怙,無母叫做無恃,無怙無恃意思就是沒有父親沒有母親,[殊可憐憫。]說起來很可憐,[既失乳養,]失去乳養,孩子沒有奶水會死,[又乏提攜,]提攜就是又沒有人提拔,牽引著走叫做提攜,[危殆孰甚。]這個「殆」就是危險。非常地危險。[今極樂世界,彌陀慈尊,現在說法,憐念眾生,如母憶子。故決定念佛,求生淨土,願見彌陀。縱然劫石可磨,而我此願不易。]劫石的意思就是一塊很大的石頭,第三年用一件衣服掃過一次,衣服很輕掃過一次,掃到這塊石頭不見了,意思要掃很久。劫石可磨而我此願不易。[即使臨命終時,或帝釋天主,]玉皇大帝,[接我上生忉利天;]要與仙女……以前常看電影有七仙女,七仙女,要與仙女住在一起,我們也不去,[或大梵天王,接我上生初禪天,我亦決定不去,何況餘趣?又不僅願生西方,還要願生上品上生,]我老早就跟諸位講過了,要發願上品上生[誓取金台,早得見佛,速證無生法忍。如懷玉大師,精修淨業,一日見彌陀現身,天樂鳴空,]天上天樂滿虛空,[手執銀台來迎。]手執銀台來迎接,[玉心念:我一生精進,誌在金台,今隻銀台,則不肯往。佛亦不強遂轉身西去。玉由是益加精進,自知必得往生。二十一日後,再見佛菩薩,遍滿虛空,彌陀手執金台重來]以前執銀台來他不肯去,執金台來[接引。]來接引。所以我跟諸位講:阿彌陀佛能商量的,你看很好商量。我不要銀台請你拿金台來,阿彌陀佛慈悲就拿金台來,你看很好商量,二十一日而已就銀台換金台,你看不錯,佛祖慈悲可以商量的,但是他能商量的條件是:你要精進念佛。我告訴諸位,你不要念咒的時間占得太長,念佛的時間很短,那就顛倒了,顛倒了。念佛的時間要很長,念咒的時間要短一點[玉曰:吾願足矣。]他要往生了,所以吾願足矣。[遂合掌念佛西逝。]合掌念佛往生。[是時空中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你看以前的人往生極樂世界,你看這音樂,我們現在音樂要自己播放,要買錄音帶來播放,百年之後播放,空中的音樂,原來是用錄音機播放的,功力差太多了。以前的人修行是不可言喻的,不可言喻的。懷玉大師每天念佛號念五萬聲,五萬聲,他定的功課一天五萬聲,五萬聲。他發願:今生要誦《彌陀經》三十萬遍,一生三十萬遍的《彌陀經》,《彌陀經》從頭念到完,從頭念到完三十萬遍,每天精進,一天念好幾十遍的《彌陀經》,僅僅《彌陀經》三十萬遍,一天念佛五萬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停地念,不停地念,不停的,你想想看五萬聲,五萬聲要念十個小時以上,你看他一天念多久!所以,人家臨命終往生不是沒有原因的,不是沒有原因的。他有吃過苦,對不對?他百般都放得下,所以人家往生自在,這個沒有什麽好埋怨的,或是說佛對他特別好,沒有,他也是自己精進來的。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太守]太守是官名,郡太守段懷然[頌曰:]這是他的徒弟,太守這個官郡太守是懷玉禪師的徒弟,他就這麽說:[「我師一念登初地,]我師父隻是一念精進,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拚命地一直修行,一下子就登初地菩薩的果位,[佛國笙歌兩度來。]笙歌是一種樂器名。兩度來,第一次拿銀台來,不去。第二次再拿金台來接引,他才去。[惟有門前古槐樹,]現在這個時候,我師父往生,隻有門前一棵古槐樹,一棵樹,[枝低隻為掛金台。」]這個「罣」跟「掛」同樣一個字,掛在哪裏?門前那棵古樹,樹枝很低,隻為了要掛金台。寫得很好。(樹枝很低,是因為掛過金台。)[正如二祖光明善導大師所雲:「如汝所念,遂汝所願。」是也。]遂就是合於,遂就是合於你所願的。

[願之為力也,大不可思議。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全由彌陀願力所成。倘]就是如果。如果,[念佛有信無願,則信為虛信,]我隻相信有阿彌陀佛,相信有極樂世界,但是我不去極樂世界,如此你相信也沒有作用,[故次當發願。《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行十大願,[導歸極樂。]最後引導還是要到極樂世界去。[又《普賢菩薩發願偈》雲:]普賢菩薩,文殊、普賢都發願:[「願我臨欲命終時,]希望我臨命終的時候,[盡除一切諸障礙。]能夠除一切障礙。[麵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馬上就往生安樂刹,就是極樂世界,[凡修持淨土者,其願不可不切也。]決定不改變、不改變。

上個星期我們講到要往生極樂世界的三資糧,資糧就是我們的糧食,要往生的條件:第一、要有堅持往生極樂世界的信心。第二、要有願力,不可改變的願力。今天我們要講第三最重要的實行。

[三、實行者。行即執持名號,專修淨土之行。其行貴在真實,]注意後麵「真實」這兩個字,看經典要懂得它在說什麽?你隻是執持名號,你為了什麽執持名號?你為了名還是為了利,或是希望消災解厄,你執持名號要做什麽?是專修淨土之行,專修淨土之行,底下那一句又是最重要的,重要到什麽程度呢?其行貴在真實,要注意「真實」這兩個字,真實就是不動搖,老老實實從頭到尾不改變。我常常說我們末法的眾生說有福報也是很有福報,如果說業很重也可以說業很重,真實修行人也是很累,因為他不能老老實實的。明天我打個禪七,後天金剛上師來灌頂,我也去灌個頂。我念佛念一念,想想年紀還很輕,過幾年再來。他的心都有一種期待,忽然閻羅王現前命沒了,所以,他這個「真實」辦不到,接著一大早起床就很忙碌,就想晚上再來用功,到晚上的時候電視節目又好看,想想沒關係我明天再補,所以變成如何你知道嗎?沒有一天過「真實」的修行,老實念佛每個人都會講,但是這個「真實」的功夫,都不曾下過,不曾下過。古人在親近一個高僧大德以及在一間道場修行,像靈岩山印光大師那裏的修行,他們一次進去七七四十九天,第一七、第二七、第三七、第四七,一天九枝香,一枝香一個半鍾頭,一天至少念九個鍾頭,早晚課不算,你算算看那個叫做「真實」,人家親近師父不是這樣子,他如果認同我是修淨土的根機,我適合修淨土,我跟隨這個師父有法,這間道場就是適合我,他至死都是用生命去投資,他絕對不動搖,不像我們現在人在修行,這個師父跟隨兩三天;明天再跑去那裏看看,看看有沒有新鮮一點的;後天再跑密宗的道場看看;大後天人家在拜山,多少去拜一下也好。台北有在拜懺,再坐火車去拜懺,就拜來拜去,拜來拜去,從六龜拜到七龜,從七龜拜到八鱉,再拜到九蛇、十狗,四處拜,全台灣拜遍了,修到最後什麽都修,卻沒有一樣管用,什麽都修沒有一樣管用,那個就是「真實」不夠,所以我們可以說修行人沒有人在「真實」這兩個字下功夫。譬如說哪裏在講經,多少我也去聽聽看,他一個禮拜已經有四天在這個地方了,時間可能還有很多,哪裏在開示,多少我也去聽聽看,看看有沒有比較好,今天聽、明天聽、後天再聽,聽到最後自己的信心動搖,信心動搖。所以,他沒有辦法堅持淨土的修行,沒有辦法用他的生命跟隨一個師父一個道場,沒有辦法,沒有真實性可言。要修行老實念佛,這個誰都會講,但是「老實」兩個字,沒有幾個人辦得到[若雖有信願,]你相信有極樂世界,你願意往生極樂世界,[而無實行,]實行就是老老實實,我教你訂早課、晚課,無論如何你也念半個小時的佛,要不十分鍾也好,對不對?再怎麽忙十分鍾也好,對不對?我們不是。晚上就想看電視,早上起床就以忙碌為借口,所以說我們實踐的力量不夠,所以若不實行,[則極樂淨土,仍不得生。]仍不得生,也是不能往生。[如世間果種,雖信此種,種之必能結果,亦願得果,倘不種植,不灌溉培養,]灌溉就是要澆水培養,[其果終不可得。念佛]除了要有[信]心,也有發[願]要往生,還要[行]就是確確實實地做,[三者,闕一不可,亦複如是。]

[然念佛之行有二:]

[(一)事行。]一般的眾生修行都是用這個事相的修行,[以能念之心,]我們這一念:我在念佛。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就是阿彌陀佛,我能念這心清清楚楚,所念的佛明明白白,[能所分明,心佛相應。]心佛相應。我所念的佛都在我們的心中,所念的佛都在我們的心中,我的煩惱漸漸都放得下,如此心佛統統相應,[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茲在茲,]念佛,佛就在我們的心中,[無有間斷,]無有間斷。這個我平常都勸告一些老人家:世間的壽命很短,你行住坐臥要拚命地念佛,就要像這樣修行。所以說無有間斷,[行住坐臥,不離一句佛號,不起一切妄想。]要如何不起一切妄想呢?妄想由執著而來,要如何才不起妄想呢?就是對世間的事情不要斤斤計較,任何事都讓人三分,受盡委屈也不要緊,因為我們有極樂世界可依靠,所以妄想都是由執著而來,都是由執著而來,一切妄想。[心似寒潭止水,佛如秋月映現,]我們的心,寒潭比喻水比較深,但是比較小的湖,寒潭表示沒有什麽反應,水沒有風的吹動,風就是境界,就是說我們的心沒有著境,一切都放得下,沒有什麽好執著的,我們的心就像一潭湖水,湖水起波動,表示沒有風,沒有風表示無明都沒有了。簡單講我們的心像寒潭止水,表示沒有風一切境界都放得下,如果一切境界都放得下。佛如秋月映現,佛就像中秋的圓月影現在我們的心中。所以,有的人念佛念一念都見到佛,或是夢中夢見佛,或是聞到佛的香味,或是見到光。為什麽?因為他的心清淨,心清淨,所以佛就像中秋的月亮影現在我們的心中,因為你的心如如不動。我堅持念佛,能念的心堅固不壞,所念的佛清清楚楚,什麽人跟我說什麽我都不動搖,[湛然不動,]就是如如不動。你來跟我說哪一種法門更好,我依然堅持念佛。說:我們去聽聽看別人講經,看看有沒有比較好,看看別種法門有沒有比較好。不必,我跟隨這個師父,我認同這個師父,我認同這間道場,我認同這個修行法門,我定下來就是不動搖,那個叫做湛然不動,菩薩你有沒有這種定力?如果這樣我就先發證書給你,往生有希望,再發印鑒證明,第一點你這麽做就沒問題了,事修,你如果能做到這樣,如此就往生在望,不動[是為事行念佛,三昧功成。]三昧功成,其實往生實在沒有這麽難,你如果能聽就很簡單,師父既然這麽講,祖師大德既然這麽講,我從此如如不動,什麽活動都停止,我跟隨這個師父這間道場,決定修淨土,如此就不得了,你就已經百分之百往生極樂世界,現在怕的是你再動搖。今天聽一聽很有信心,明天人家再來邀約,不然再去外麵參參看,就又跟著去了,凡夫沒有辦法,毛道眾生,他聽太多師父說,這個講也有理,那個講也有理,也不知道要聽誰的。

[(二)理行。]理行叫做無生,簡單講叫做見性人的修行,就是悟到無生法忍的人的修行,這沒有那麽簡單,世間沒有幾個人有辦法修這個理行,沒有幾個人有辦法,除了悟到實相。簡單講就是要明心見性的人,大徹大悟的才有辦法,要不然這個相當的難,[即明中道之理,]中道即不著兩邊,不著空,不著有之理[而修念佛之行。聞說念佛法門,諦信不疑,]諦信不疑,我絕對相信一點都不懷疑,[願生極樂。專修淨業,]菩薩,你看,理行第一要點也是要專修淨業,也是要專,[不住有念,不落無念,]不住有念就是我現在在念佛,我現在所有的念佛都是從本性出來,所以雖然有念其實無念。不落無念,雖然沒有念佛,不過佛號一直跑出來。要說有也不對,要說沒有也不對,因為自性自有佛性,自有覺性,清淨的佛性自有佛號,所以說不住有念,不能執著我在念佛,也不會落入我現在沒有念佛,因為佛號自己會跑出來。[一心體究。]究就是探討究竟,一心體會究竟之處,[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簡單講我能念當時心即佛,能念的這顆心,不是佛在外讓我念,沒有一尊佛為我所念,為什麽?我心即是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整個心都是佛,沒有能所,[所念佛外,]我們所念的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我所念的佛之外也沒有另外一顆心能來念這尊佛,簡單講那個佛當下即是我們的心,上一句是說我們的心當下即是佛。下麵這句是說我們如果認識這個佛,那個佛當下就是我們這顆清淨心,就是這個意思,[能所不立,]沒有立一個能念佛的心,沒有立一個所念的佛的境界,能所不立,這個就是絕待的中道之理,絕待就是沒有對立的能所,[心佛一如——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無有二相,亦不可以有無求。]亦不可以有無求,就是沒有二相,沒有二相,也不能說可以說有一個無求,就是連那個無求都不可以住。[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如何呢?能念之心,[體本空寂,所念之佛,相不可得;]佛是非有相的。[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靈靈不昧就是清清楚楚,清清楚楚。[所念之佛,曆曆分明。有無相泯,]有相、無相統統化作沒有,是空性,[而歸實相。]實相,你不可以說它有,也不可以說它沒有。你說它沒有,佛號清清楚楚;你說它有,他雖然在念佛,所有的佛都是真如本性(本性當體即空)。[古德偈雲:]古人這麽說,我們中國的古人說的話,你要注意,真的,古人說的話很偉大,很偉大。[「忽然起念念彌陀,]突然起的念頭在念彌陀,[平地無風自作波。]我們有念頭在念佛,這也是多餘的,平地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無風,本來就沒有境界的存在,自作波,你自己多生起一念的彌陀佛號出來,[念念消歸無念處,]雖然每一念在念阿彌陀佛……其實不可得,不可得,沒有那個處所能讓你念,沒有能念、所念,就清清楚楚,所以消歸無念處,無念處即是空,[豈知無念亦為多。」]連這一句無貪都是多餘的。亦為多,還是多餘的,如果你能夠知道我有一個無念,這個無念還是多餘的,也是多餘的。[此皆不專修事相,而純修理觀,觀力成就,了知心佛雖有二名,心佛本來一體。親見自性彌陀,一心湛寂。]湛就是光明,寂就是靜、清靜、寂靜之處,[是為理行念佛,]理行就是沒有能念所念的佛,沒有能念的心,所以理行就是無生的意思,無生的意思,沒有能所叫做理行[三昧功成。]所以這個沒有那麽簡單,除非你明心見性,要不然要破掉能所,這個不是很簡單的事,

[信願行三者,為往生淨土資糧。資糧既備,往生何難?]往生極樂世界哪有什麽困難?[既生淨土,便超三界,便離生死。故釋迦如來,無問自說,以為念佛發起之因緣也。]

底下,我們說要修行,要怎麽修行?常常有人問:師父,我要怎麽修行?念佛即是修行,你看這個:

[第二念佛即是修行]

哪還有更好的行可修?說:師父,我要怎麽修行?念佛即是修行。第一個大標題就很清楚地告訴你了。[大凡人之修行]大凡人之修行就是就一般平常人的修行,[與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業分別。若身行惡事,口說惡言,意起惡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門,能令眾生三業清淨,即是修行之法。今試驗之。有一眾生,聞此念佛法門,深信不疑,願生淨土,實行念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字字從心生起,字字從口念出,]南無阿彌陀佛……每個字都念得清清楚楚,[字字從耳聽入,念得分分明明。一句如是,句句如是。口念心念,]我們現在的人是口念,心控製不住,為什麽心控製不住?他會胡思亂想。胡思亂想:想這把荔枝綁一綁要賣多少?想山上的椰子還沒有割下來……佛號念一念,就想:我要出來參加念佛。又念一念、念一念:今天摩托車沒油了,騎到一半故障了,無法發動……他想了很多,所以無法專心,無法專心。想一想:糟糕,明天會錢到期了,明天會錢到期了……我們人嘴巴念很簡單,但是心要念很困難,[心口如一,念念相續,]注意看人家怎麽下功夫,你要注意聽,你常說你念佛無法專心,是為什麽?心跟口無法專,不能如一。我們現在如果:阿彌陀佛……看電視他也:阿彌陀佛……如果看到壞人:這個實在很可惡。手拿念珠罵電視裏麵的人:實在夠可惡!他又想到:我在念佛不可以批評人家,那隻是演戲而已,演戲而已。他放不下,不是每個人念佛都能專心念,八點了聽到有《包青天》在唱歌,胡瓜在唱歌,他就趕緊跑去等,看包公演什麽?包公已經是距今一千多年前宋朝的人,怎麽辦案與我們何關?你擔心他怎麽辦案嗎?所以說:我們的心要有辦法完全一如,就是平時放得下才有辦法,外緣要慢慢放下,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要注意那個無有間斷:南無阿彌陀佛……清清楚楚的,一句接一句,一句接一句,即便你念得再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是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師父怎麽念的速度是可以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種速度還可以,如果念快一點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比較快一點,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外麵初學佛的人:師父,他在念什麽?我說:在念阿彌陀佛。他說:師父,他不是念阿彌陀佛。我說:不然你聽成什麽?水泥……(台語)我每句都聽成是在念水泥。

 

注1.嬰yīng〈名〉1.本義:婦女頸飾,似現代的項鏈)2.初生的女孩。3.亦泛指初生兒。如:男嬰;女嬰;婦嬰;嬰子(嬰兒。又叫「嬰人」);嬰兒子(幼兒);嬰耄(幼兒和老人);嬰弱(幼小);嬰提(幼兒);嬰稚(幼年);嬰孺(幼兒);嬰年(少年,兒時)〈動〉1.係到頸上;戴。如:嬰衿(猶衿纓。結纓於襟)2.纏繞,反複盤繞其上。如:嬰懷(縈懷;牽掛在心);嬰意(掛心,在意);嬰綸(羈縛);嬰物(縈懷世務;糾纏於外界事物)3.通「攖」。觸犯。如:嬰觸(觸犯);嬰罪(獲罪)4.繞,圍繞。如:嬰城堅守(繞城固守);嬰守(環城固守);嬰城(環城而守);嬰薄(環繞接近)5.遭受;遇。如:嬰症(患病;疾病纏身);嬰罹(遭受,觸陷羅網)常用詞組1.嬰兒yīng’ér(1)初生的幼兒(2)一周歲內的兒童(3)道教稱鉛為「嬰兒」。如:嬰兒姹女(道教稱鉛和汞)2.嬰孩yīng hái幼兒,小孩(一至三歲)

注2.忻xīn:1.本義:啟發。2.明察。〈形〉假借為「欣」。心喜。如:忻幸(欣幸,欣喜而慶幸);忻悅(欣喜);忻然(喜悅貌;愉快貌);忻慰(欣慰);忻戚(悲喜);忻悚(喜悅與惶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