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祖輩的陳村往事 (1)

(2021-11-12 19:44:58) 下一個

作者:阿強 

2015年7月,三姑婆去世了,享年102歲。

三姑婆是我祖父的同胞妹妹,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所以,我父親叫她三姑姐,我叫她三姑婆;廣州人通常稱父親的姐姐為“姑媽”,而稱父親的妹妹為“姑姐”。

三姑婆在順德陳村出生長大,說一口純正的順德陳村音,讓我聽著親切而舒服。我小時候,她常給我講他們上幾輩人的故事。雖然都是些支離破碎的小故事,沒有修辭,也不連貫,卻讓我聽得入迷,回想起來是那樣的精彩。三姑婆並不是個會講故事的人,也不大會表達,她所講的每一個小片段,每一個小情節,就像一幅圖畫裏的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片小樹葉,或者隻是一朵小浪花,一片小雲彩,就這麽簡單,但當你細心拚湊起來,你會發現,那是一幅美麗動人的畫卷,讓人感到震撼。

陳村鎮位於廣東順德的北區,是有名的水鄉。珠江有眾多的支流,北江支流就是其中之一。而北江支流的四條河流,潭州水道、東平水道、陳村水道、和文海河,就流穿陳村境內而過,與新欄河、新舊墟大河、屯教大河、弼教大河、文登河等一起,共同構成了陳村河網交錯而發達的水上交通。以前,陳村人過河,都是靠擺渡小木船,陳村人稱之為橫水渡,這些小木船又稱為艇,乘擺渡船過河就叫做搭橫水渡過海。三姑婆說,陳村鎮有上百個橫水渡口,到底有多少,大概她也不大清楚。而三姑婆講的故事,都總離不開河道上的那些擺渡船。現在,陳村已經建起一座座的跨河大橋,過河方便而又快捷,古老落後的橫水渡已經成為曆史。

陳村鎮的得名,相傳東漢時此地出過一位姓陳的太尉,後人建祠紀念他,地名為陳村。其實,陳村姓陳的人也是相當多的,三姑婆的祖母和親生母親,也就是我的高祖母和曾祖母,她們的娘家都是陳村人,也都姓陳。

粵語有句歇後語“陳村種”-- 洗腳唔抹腳,就是來自陳村鎮。“種”在粵語裏就是“人”的意思,這句歇後語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喜歡揮霍,揮金如土,不考慮有錢沒錢就亂去花錢,帶有貶義。以前我不明白這喜歡揮霍,怎麽與陳村人給扯上關係了?難道陳村人都揮金如土,一點都不在乎有錢沒錢?三姑婆跟我說,陳村人習慣洗腳後,不會用布抹去腳上的水跡,而把腳胡亂抖幾下以甩掉腳上的水,毫不吝嗇,廣東人就用這句話代表一個人花錢的時候,就像胡亂抖腳把水跡甩出去那樣,一點都不在乎。當然,我相信,現在的陳村人,洗腳的時候,早已經不是采用這種懶惰的方式,不過,這句有趣的歇後語還會繼續流傳下去,可能要幾代人之後,才會被說粵語的後人漸漸遺忘。

2013年10月我曾經回國和我姐姐隨同我父親一起去探望三姑婆,那年她剛好一百歲。我看到她精神飽滿,神采奕奕的。雖然多年不見,仍然一眼就認出我來,記憶力還是相當好。令我們特別驚訝的是,她依然還是滿頭黑發,隻有幾絲不容易察覺到的銀發,就像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婦女的頭發那樣靚麗。我姐姐問三姑婆,是怎樣保養的,一百歲還有這樣令人羨慕的頭發,而我就說,我的白頭發比三姑婆的還多出數十倍。三姑婆就說,她從來都沒有特別保養,洗發隻用順德上幾輩人習慣用的茶仔水,從來沒用過洗發精護發素之類的化學品。茶仔水就是用茶麩煮的水,據說長期使用有止屑、止癢、去油、殺菌、修複受損發質的功效和明顯的烏發生作用。我們就笑,原來三姑婆是organic 護發,怪不得永保青春。三姑婆問什麽是“我見你”(陳村方言的發音),我用陳村話回答,是“餓見力”不是“我見你”。三姑婆說,餓了怎麽還見到有力,那該是手軟腿軟才是。這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說那是英文發音,意思就是天然製作的,不是人工合成的。

本來我打算在2015年10月回國一定首先就去看望高齡的三姑婆,順便向她再問一些有關祖輩的故事,以便日後把那些故事整理出來,因為那時我正在考慮寫幾段有關我的祖輩在陳村奮鬥的故事。而之前聽我父親說,三姑婆雖然已年過一百,但依然頭腦清醒,一點都不糊塗。可是,我還沒來得及踏上回國的路,三姑婆已經與世長辭。

這幾年來,我總想把三姑婆講的故事片段,整理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但一直都沒有個頭緒,加上工作依然忙碌,這個故事一直都沒寫成。現在,我終於下定決心,憑著兒時的記憶和成年後的判斷,去尋找我祖上幾輩在陳村的生活足跡,以緬懷我堅韌不屈努力奮鬥的祖輩們。

這個故事就從文革開始的那段時間說起。

 

(根據前輩敘述整理改編,未完待續。原創文章,請勿轉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caihong66 回複 悄悄話 終於看到新作品了 我
飄01 回複 悄悄話 開場篇引人入勝,好!期待下文
chuntianl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周末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