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健康長壽,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所追求和研究的方向。
曾經的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麗莎白總結出的長壽之道一度引起人們的關注,那就是:人要活百歲,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
這影響長壽因素占一半原因的「心理平衡」究竟怎麽理解?我們又該如何做到呢?
01
「壓力激素」會損傷身體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大發雷霆時,身體產生的壓力激素,足以讓小鼠致死。因此「壓力激素」,又稱「毒性激素」。
《黃帝內經》也曾說到:「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結,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所以醫病先醫「心」。
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動脈硬化、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等,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因此,這類病被稱為心身性疾病。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係統將受到抑製和摧毀,心血管係統也會由於長期過勞而變得格外脆弱。
影響健康的八大因素中,情緒占了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各種負麵情緒的產生根本解決不了我們的問題,反而會讓我們吸收大量的負能量,讓身體更加的不好。
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去改變我們的念頭和語言,去多讚美,多吸收正能量。詳情可點擊:《我們身體70%的疾病竟然與情緒有關!》
02
人的心與身,為何有如此緊密的聯係?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這三點一線形成了人體的應激反應中心。
碰到危機時,它們分泌「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身體中的各種「資源」被重新調配,減少消化、免疫方麵的供給,將重心放到心髒的供血和肌肉的運動中去,以讓我們迅速應對危機。
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接下來,我們就將這些科學研究運用到實際,看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去做吧!
03
「目標」能激發生命活力
新的研究表明,「目標感很強」對健康有益,因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這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態,進而決定其生理狀況。勤於思考的人的腦血管經常處於舒展狀態,從而保養了腦細胞,使大腦不過早衰老。
科學家還發現,腦子活動時總是把較多的葡萄糖送到腦中最需要的地方。
在安靜時,老年人和青年人相比,腦內葡萄糖利用率較低,但用起腦來,腦最活躍的地方所得到的葡萄糖並不低於青年人。所以,用腦還可以促進腦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04
「助人為樂」有治療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給予別人「物質上」的幫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助人,為何會產生醫療作用?
因為,與人為善,常做好事,心中常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進而降低了壓力激素水平,促進了「有益激素」的分泌。
精神病流行病學專家甚至說: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是預防和治療憂鬱症的良方。
05
家庭和睦是長壽的秘訣
美國有兩位心理學教授積20年的研究發現: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際關係」。他們說,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煉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
人是群體動物,活著就是活在人際關係中。
心理學家馬斯洛總結的人生需求,從低級到高級,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
除生理需求外,均和人際關係有關,「需求」獲得滿足,即會收獲快樂!
06
「付出友善」會「收獲友善」
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管仲說:「善氣迎人,親如兄弟;惡氣迎人,害於戈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反應,如同人在山間呼喊發出的回聲。
「你善」,回聲則「善」,如個案;「你惡」,回聲則「惡」。有些人人際關係差,完全是因為他們處處與人爭鬥的結果。
有利人際關係和諧的「付出」包括:讚美、幽默、微笑、尊重、禮讓、隨和、包容、寬恕、體諒、同情、忠誠、傾聽等。
永遠記住:隻有愉悅的心情,才是人生終極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