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滿江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H7N9,你怎麽又來了?!

(2017-02-27 00:36:19) 下一個

眾所周知,H7N9是一種新型的流感病毒。可究竟什麽是流感?什麽又是甲型流感?和普通的傷風感冒區別何在?理解不到位,後果很嚴重哦。


總的來講,這幾個名詞之間的關係如以下公式:普通感冒 > 病毒性感冒,流感病毒 > 甲型流感病毒 > H7N9。


具體而言,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可以通過空氣和接觸傳播,流行性感冒一般在冬春之際發生,嚴重時可能出現全身不適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絕非一場“流行”的感冒那麽簡單。


人類目前已知的流感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就是甲型流感,甲流病毒易發生變異,每一次流感的全球大流行幾乎都與病毒變異相關。


以H7N9為例的流感是甲型流感的新亞型。顧名思義,禽流感病毒的宿主以禽類為主,那人類怎麽會感染呢?這就又要回到上一段說的基因變異問題,“不靠譜”的流感病毒在其遺傳過程中不斷發生變異,不一定哪個基因片段“出了錯”,病毒開始適配新的宿主,這個“鍋”人類就背上了。

行走江湖,一個響亮的名號至關重要,但病毒的“江湖”則是另一種規則。


據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副研究員劉歡和陳逗逗創作的科普視頻《說走就走的旅行:H7N9病毒跨種傳播》介紹,H7N9的命名,主要是為了便於科研所取的編號。在所有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中,都有兩個特殊的蛋白標誌物,即血凝素蛋白(HA)和神經氨酸酶蛋白(NA),於是科學家根據流感病毒的這一共性,按照HA的16種亞型、NA的9種亞型排列組合為病毒命名。掐指一算,竟有144種理論上可能存在的毒株亞型,為什麽偏偏是這個叫“H7N9”的橫空出世?


所謂H1N1、H5N1、H7N9這些完全不帶人文情感因素的命名,其實藏著重要的線索。HA的亞型決定著病毒攻克宿主攻防的戰鬥力,近年來活躍在病毒舞台的H1、H5、H7恰是HA的16種亞型中致病性很強的三種。

H7N9首次進入人們視野,是2013年3月在中國上海和安徽首先發現,隨後大規模爆發。東北亞的候鳥在遷徙過程中,與中國長三角地區的家禽發生了“生化反應”,攜帶的病毒發生了基因重組,變異成可致人類感染的病毒,於是,疫情爆發了。


在那之後H7N9似乎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今年又氣勢洶洶卷土重來?其實隻是我們沒注意它,H7N9每年都有病例發生,冬春兩季多發,未發現明顯的傳播規律,目前尚沒有“人傳人”跡象。


擅長“變身”的禽流感病毒“從何處來”好說,“往何處去”可難倒了科學家,也給禽流感的預防增加了難度。禽流感病毒有著易產生變異的特性,針對單一亞型的疫苗很可能隨著病毒的變異而失效,目前,中國研製的廣譜疫苗及治療藥物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效果還需在臨床中進行觀察。未來,廣譜流感疫苗或成為解決方案。

吃瓜群眾關注的問題,永遠是最實際的。既然疫情可防可控,是不是可以放心吃雞、放心遛鳥了?為什麽還有那麽多家禽被撲殺掩埋?


禽流感病毒雖然是個變化多端的狡猾對手,但它也存在著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怕熱。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介紹,經過烹飪的——準確地說是加熱溫度超過70攝氏度的——禽類食物是安全的,但食用生肉或半熟肉、含血肉製品等則是高危行為。因此,當然可以放心吃雞,隻是帶血絲的白斬雞、半凝固的溏心蛋就暫時不要吃了。


與吃肉相比,接觸活禽是更加高危的行為。尤其在疫情流行的地區,活禽市場等地應盡可能避免前往,撲殺、掩埋家禽則是非常時期的必要手段。當然,鴿子廣場和家養鳥類也隨之躺槍。


還是那句老話,科學防病從我做起,對於H7N9,我們隻需提起必要的警覺,而非過分的焦慮。有詩為證,正所謂:洗手通風,及時就醫。謹慎遛鳥,放心吃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