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全麵開放後,不少家庭躍躍欲試,不論上一胎是順產還是剖腹,也不論年齡是否還適合生育。國家衛計委新近公布的數據中,「孕產婦死亡率」本來連年下降,而在政策開放後,這個數據又開始增長了。
老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生孩子這件事也一樣,得有個科學的計劃,特別是生二胎。
你也在考慮生個二寶?那麽你一定要做好計劃、算好時間。
這個時間間隔不僅決定了孩子們的年齡差幾歲,還會影響媽媽和寶寶的健康。
最佳的時間間隔是多久呢?
通常來說,分娩後間隔 12 到 24 個月再懷孕是不錯的選擇(第一胎剖腹產的最好在 18 個月之後再懷孕)。
這個間隔可以適當延長,但最好不要超過 5 年。
如果在生完孩子 12 個月內又懷孕了也不用驚慌,12 個月的時間間隔隻是為了減少風險的指導性意見。其實很多人懷孕得更早,但如果能進行科學的孕期管理,也不會出什麽大問題。
懷孕間隔過短有什麽健康風險?
什麽間隔才算短?一般認為是小於 9 個月,甚至是小於 6 個月。
研究顯示,產後 6 個月內再次懷孕的女性會麵臨一係列健康風險,比如子宮破裂、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等。
此外,身體做好準備也是需要時間的,比如在孕期媽媽消耗了大量的鐵元素和葉酸,假如營養儲備還不充分就再次懷孕,那麽媽媽和寶寶的健康就容易受影響。
懷孕間隔過長有什麽健康風險?
一般來說,間隔時間稍微長一點沒什麽大問題,2~4 年之間都是不錯的選擇。
研究顯示,懷孕間隔過長也可能帶來一些問題,像間隔 5 年以上再次懷孕的,會增加先兆子癇、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等不良情況的風險。
還要考慮年齡因素
生二胎,年齡是個必須考慮的因素。
如果媽媽已經 30 多歲了,懷二寶的時間間隔可以控製在 9 到 12 個月之間。因為不論男女,一旦超過 35 歲,身體狀況就不比年輕了,精子和卵子的質量都會下降,想再懷孕的難度就會大很多。
心理和生活上的準備也很重要。在迎接下一個孩子之前,剛當上爸媽的你也需要一些時間去適應。
學會如何做一個好的父母,才能給二寶好的人生開端。
總之,綜合考慮自己的情況,並且谘詢產科醫生後再做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