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檢查是我們就診醫院時最常見的檢查方式之一,可以通過血常規檢查報告上的各項數值來判讀身體健康與否,由此可見血常規檢查的重要性。但多數患者麵對血常規檢查報告是都不值所謂。
那麽,血常規檢查報告看不懂怎麽辦?下麵給大家詳細解讀:
血常規檢查是對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這三個係統的量和質進行檢測和分析,包括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等。
血常規檢查報告各項數值變化意義:
1.血紅蛋白(Hb):
正常男性為120~160g/L,女性為110~150g/L,新生兒 170~200g/L。增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髒病,先天性心髒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降低:貧血,出血
2.紅細胞(RBC)計數:
正常男性為400萬~550萬/μL,女性為350萬~500萬/μL,新生兒為600萬~700萬/μL。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髒病,先天性心髒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降低: 貧血,出血
3.白細胞(WBC)計數:
正常成人為4000~10000/μL,新生兒為15000~20000/μL,6個月至2歲嬰兒為11000~12000/μL。增高: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排除白血病;降低: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製,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白細胞增多常見於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症、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4.白細胞分類計數(DC,以比值計):白細胞分為5類。
a.中性粒細胞(Gran),正常為0.50~0.70,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增高:細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b.淋巴細胞(Lym),正常為0.20~0.40,增多時常見於中性白細胞減少、結核、百日咳等,其減少常見於中性白細胞增多;增高: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降低:免疫缺陷
c.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為0.005~0.05,增多見於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膚病;增高: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貧血
d.嗜堿性粒細胞,正常為0~0.01,臨床意義不大;
e.單核細胞,正常為0.03~0.08,增多時見於急性傳染病恢複期。增高: 結核,傷寒,瘧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5.血小板(PLT):正常情況為100%~300%。增高: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狀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後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後;降低: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藥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症,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藥物引起的骨髓抑製,脾功能亢進。
專家介紹,血常規檢查報告是很關鍵的,尤其是對於血液疾病患者而言,知道該如何看懂血常規檢查報告,可以從中了解一些疾病的“苗頭”或趨勢,以便更好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