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滿江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轉】《小蘋果》席卷美國!美國人怎麽不知道?

(2014-11-26 05:13:35) 下一個
昨天蔓延到今天,中國娛樂圈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小蘋果》“席卷”了美國全美音樂獎(AMA)頒獎典禮。在一般映像中,作為由觀眾票選出來的“口碑獎”,上AMA表演甚至拿獎唯一需要的就是“群眾基礎”。比如當年的《江南style》或許難登格萊美的大雅之堂,但並不妨礙鳥叔在AMA的舞台上大跳騎馬舞。

 
但如果你真的把今天的《小蘋果》想象成當年的《江南style》,那就有點過於一廂情願了。幾乎是在筷子兄弟現場表演視頻傳回國內的同一時間,已經有消息 稱《小蘋果》的表演時間是被安排在了直播的廣告時段。也就是說美國人根本就不知道有兩個“中國鳥叔”在頒獎典禮現場賣力地跳了一支舞。張傑的待遇更慘淡一 些,非但拿獎和清唱MJ沒成話題,一身惡俗的裝扮倒還引來了滿屏的口水。

 
於是有網站開始扒筷子兄弟和張傑的“糞”,原來一切的一切都是背後商業運作的結果。對於筷子兄弟和《小蘋果》來說,能爭取到在廣告時間段表演,和《小蘋 果》的版權所有方優酷的努力密不可分。至於張傑嘛,有網友爆料說這是得益於國內某經營粉絲為主的公司與全美音樂獎進行的合作。隻要藝人自費或者拉來600 萬的讚助,就可以唱歌可以拿獎,通俗一點說——買的!

 
中國的藝人就這樣成了老美的冤大頭,對於很多愛國心過於赤誠的網友來說,這似乎是一件有辱國格的事。於是,《人民日報》的評論就這樣說:“美國人骨子裏的 文化偏見和傲慢,又讓他們不甘心完全向中國市場屈服,這才有了今天頒獎典禮上的這一幕。”美國人傲不傲慢偏不偏見不好說,拋開這些苦大仇深的文化包袱,把 整件事還原成一樁各取所需的商業交易,可能更為準確。

 
對於全商業運作的AMA來說,支撐其存在了41年的根本,說白了就是觀眾的眼球。在某種意義上,娛樂獎項除了肯定藝人的藝術成就,在商業性質上更約等於一 次會展,而會展活動的本質就是資源整合。拿AMA來說,它整合的資源就是那些能帶來關注度和曝光率的歌手明星。再具體到筷子兄弟的表演上,經此一役,跳廣 場舞的中國大媽可能也知道了在美國有個獎叫“全美音樂獎”,這就是最直接的好處。

 
而對於筷子兄弟和張傑來說,去美國鍍個金回來可能也就有了出口轉內銷的資本,這和女明星們都喜歡去國際電影節的紅毯上“壓爛席”是一個道理。仿佛隻要在外 國的舞台上露個臉,就有了在自己名號前掛上“國際巨星”四個字的本錢。你看看,還不到一天,百度百科上《小蘋果》的介紹上就多了這一行字:2014年11 月23日,獲2014全美音樂大獎(AMA)“年度國際最佳流行音樂獎”。並被安排在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所獲成就獎和年度最佳藝術家獎之間的黃金時間表演。

 
說到這裏,還真就不得不說回“文化自信”這個問題,因為這似乎已經和“諾貝爾獎情結”、“奧運金牌情結”以及“奧斯卡將情結”一樣,成為了中國人的“文化 心病”。歌曲也好,電影電視劇也罷,甚至包括文學作品在內,咱們自己認可了還不算,總得叫外國人首肯了才叫真的好。這也真挺擰巴的,因為我們一邊喊著“民 族的就是世界的”,另一邊又眼巴巴地盼著外國人垂青肯定的眼神。

 
這可能不單單隻是為了瞄準外國受眾口袋裏的錢。其實中國國內的文化消費市場真的挺大的。就拿《小蘋果》來說,MV推出不到兩周,就位列酷狗熱榜TOP10 最熱第一名,酷我歌曲榜TOP10最熱第一名,網易雲音樂熱歌榜第一名。現在優酷上能搜索到的網友翻唱作品就超過4000個,累計播放量達5億次以上,按 照平均投放率計算,單單是這些貼片廣告的收入,就已經過億了。

 
現在做電商的把這句話奉為圭臬——“的屌絲者得天下”。其實對於搞文創的藝人們也是這個理:踏踏實實把國內的市場深耕了,把“本土”倆字兒做到極致了,已經夠他們賺個盆滿缽滿了!何必處心積慮企盼“國際黃袍”的加身,最後反倒鬧個笑話呢?

 
最後,容觀察君再多吐槽一下。有人拿筷子兄弟這次的假唱來說事兒,而從表演的效果判斷,同場的泰勒·斯威夫特當晚表演應該也是假唱的。不過當現場響起泰勒的新歌“Blank Space”瑰麗空靈的編曲,還有舞台上精心設計的場景,然後再和“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放一起一比,即便再愛國如觀察君,臉頰還是會有點微微發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