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5000公裏環島遊第十六天,島嶼灣(THEBAY OF ISLANDS)

(2016-02-04 03:10:41) 下一個
 
1.抒懷島嶼灣
    2016.1.12.雨轉晴天,14-26度。
    早晨6:30起床,窗外嘩嘩下著大雨,我依然堅信“魚鱗斑雲”的傳說,待我們出發的時候,天一定會好起來。
    9:00雙體渡輪GREAT SIGHTS號出發,灰蒙蒙雨淒淒,魚鱗斑雲成了笑話,沒什麽可抱怨的,旅遊就是有諸多偶然,雨中觀海當另有一番情調。
    島嶼灣位於北地東海岸,由PURERUA半島和CAPE BREFF半島所圍,是一個寬16公裏麵積260平方公裏的不規則海灣,內轄144個小島及若幹半島。
    島嶼灣所記載的點點滴滴,就是新西蘭曆史的起點。
    約700年前,波利尼西探險者首次在該區域登陸,繁衍生息,一點點向內陸擴展,衍生出若幹實力強大的毛利部落。
    1769年庫克船長發現此地,傳教士、捕鯨者和商人隨之而來,截止到1839年,約有2000白人生活在此地。當時的拉塞爾(RUSSELL)被稱為“太平洋的地獄洞”,就是因為水手、捕鯨者和商人們從這裏去而不歸得名。
    鑒於白人和毛利人之間的衝突不斷增加,且法國也開始染指新西蘭。1833年英國政府任命詹姆士•巴斯比(JAMES BUSBY)為英國公使(BRITISH RESIDENT),來到新西蘭。1835年巴斯比代表英國王室,與北部34個毛利酋長共同簽署了一份《獨立宣言》,宣布新西蘭為英屬獨立國家,強調:
    “未經毛利人許可,任何人、任何國家不能在新西蘭擁有任何特權”。
    盡管巴斯比宣言對維護治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非法活動以及向法國人出售土地的數量仍在不斷增加,英國政府認為有必要采取更有效措施,加強對新西蘭的統治。
1840年,威廉•霍布森上尉(CAPTAIN WILLIAM HOBSON),出任新西蘭行政長官,其使命就是與毛利酋長簽訂條約,取得英國對新西蘭的統治權。條約擬定出來,有英文和毛利文兩個版本,於1840年2月6日在島嶼灣的懷唐伊(WAITANGI)鎮正式簽署,史稱《懷唐伊條約》。當日,北部的43位酋長在條約上簽字。隨後的8個月內,全國各地先後有500多位酋長在條約上簽字。
    雨還在下,我貓在船尾底層甲板,看雙引擎激起的水花,在海麵堆起一個“米”子圖案,似乎寓意著什麽。 

 
2.海灣奇遇記
    我們在底艙圍著一張桌子而坐,看條條雨絲橫著掃過舷窗,這個號稱僅次於裏約熱內盧的世界第二藍的天空,此刻是亂雲飛渡,海天一色,小島也被雲海淹沒,窗外是一派朦朧的畫麵。這樣的天氣,船長要領我們看什麽。老伴兒拿著旅遊圖找服務生,小妹妹眨眨眼睛,說每次航線都是隨機的,不好說今天船長怎麽走,航程結束時你再來,我把航線給你畫出來。
    雨似乎小了一點,遊艇駛進了海灣深處,我貓在船尾底層甲板,靠著舷梯維持平衡。看著水麵上匯起的“米”中心,一座浪花堆起的小山。看引擎攪起的水霧與雨霧混在一起,扯不清是鹹還是淡。船長一直在喇叭裏嘀嘀咕咕,沒什麽景色可看,隻能嘮叨景色過把幹癮。
    9:30引擎突然調到低速擋,船長以故作神秘的語調,說我們已創入海豚的領地。知趣的雨不知什麽時候停了,遊艇在慢慢地滑行,陰沉沉的水麵突然泛起水花,一隻黑不溜秋的脊背露出水麵,緊接著又是一隻、又是一隻,我希望有更多的小夥伴加入,結果眼前的三隻也不見了蹤影。
    船長說,它們是寬吻海豚屬(TURSIOPS)中的瓶鼻海豚(T.TRUNCATUS),體長約兩米,體重超過250公斤。它們的活動區域相對固定,我們走的又不是看海豚的路線,該海域隻有這三隻老家夥。不遠處還有另外一艘遊艇,它們的表演,相必是兼顧了兩條船的觀眾。
    正在為看不到海豚而焦慮,出現了一位間場演員,一隻活躍於新西蘭大部分海域的藍眼企鵝(BLUE PENGUIN),和一般海鳥不同,這隻鴨子大小的家夥在海裏遊泳,頭不是仰起來的,而是與身體保持一條直線,整個軀體趴在水麵,兩隻前鰭懶懶地撥水,十字架樣如同運輸機的微型版。在南島看到的歸巢企鵝都是成群結隊的,在北島偶遇幾次小家夥,都是隻身孤影。
    大牌終於出場了,龐大的身軀慢悠悠地做幾個傳統動作,露鰭滑行、弧線出水、引船航行,但沒有騰空躍出水麵的精彩表演。也許它們太老了,也許出場費給的不夠,今天的表演和以往見到的任何一次都不一樣。
    看海豚時船不需要減速,因為它們會輕鬆地為你引航,用不著舉著相機四處尋找,它們會爭先恐後地在你麵前搶鏡頭,它們會幾十隻甚至上百隻同時出現,幾隻、十幾隻集體騰空躍出水麵,你隻需對著一個位置,哢哢連拍就行。在凱庫拉暈船站不住,索性把相機對著一個點,看都不看胡拍一通,也出了許多好片。這幾個老家夥不但節目不多,激情不夠,懶懶地把幾個傳統套路表演幾個回合,潛入水中它去。
    雨來了,我躲在底層甲板;雨停了,我跑到上層露天看台。遊艇離開一座小島,又駛進另一座海灣,這是個有曆史的地域,每座小島、每個海灣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船長在不停地嘮叨,船在不停地顛簸,有點暈船,昏昏欲睡。
    10:25來到CAPE BREFF半島頂點,皮亞西島(PIERCY ISLAND)“石中洞“(HOLE IN THE ROCK),這是島嶼灣的招牌,凡出海船隻必訪此地。百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海浪風蝕,硬是鑿出一個高出海平麵18米的岩洞,像隻大象鼻子在海中吸水。小島周圍沒有過渡的淺灘,幽深的海水在洞中激起波瀾。去年坐小艇從洞中走過,20年前坐同樣型號遊艇也在洞中穿過,今天可能風浪太大,幾艘小艇都和我們一樣,在遠處看看,然後離開。
    雨停了,天邊的雲被撕開幾道缺口,露出讓人愉悅的幾絲蔚藍。
    11:05在URUPUKAPUKA島OTEHEI BAY上岸,這座占地208公頃的小島,是島嶼灣麵積最大的海島,島上有一間餐廳,但不知何故,我們上岸時兩位服務員舉牌示意,“餐廳、咖啡廳客滿”。這理由顯然站不住腳,應該是有婚禮或讓什麽要人給包了。也好,一個鍾頭時間可以在海灘踩水,可以爬上牧場小山。
    我打著赤腳,感受沙灘的按摩,隨著前麵那位裹著尿不濕的禿頭小哥,讓青草刺激腳心。
    12:00離開小島,船員小妹在地圖上劃出一條閉合曲線。

 
3.PAHIA奇遇記
    下午1:00回到PAHIA。姥姥意猶未盡要到海邊走走,我獨自在家整理照片。相機裏的照片每天要輸入電腦,手機裏的隨拍,整理出來發朋友圈,國內外好友紛紛點讚。突然發現SOPHIA的留言,說她就在附近小鎮開會。
    奧克蘭的好朋友竟然在他鄉相遇,緣分非淺。馬上與她聯係,商定晚上到我們“家”吃飯,用一個小時做了八道菜。
    晚上8:00在異鄉小鎮舉杯,招待偶遇的朋友,並計劃明天到她管理的莊園一遊。
    天放晴了,又出現了“魚鱗斑”。
 
   裏程表讀數:4216.7公裏。
 
2016.2.4.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