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2013年7月中國行記,遊山東(三)

(2014-05-19 21:35:17) 下一個
 . 泰安
 

1. 岱廟

             2013.7.10. 早上656分,乘青島-上海G224高速列車赴泰安。同行者有張樂,四姐,及若峰。10點整,我們站在車廂門口等候下車。電子牌顯示:車內氣溫20度,車外32度。窗外一片下雨前的陰霾。有一位泰安漢子看著我的全套登山裝扮,奇怪的問。

“這麽熱的天你們上山?”

“對,我們就這時侯有空。”我笑著點點頭。

“天太熱了,得小心點。”

“沒關係,謝謝!”

10點零4分,列車準時進站。一下車就有進入桑拿房的感覺,自1978年離開這裏,一晃30多年了,這種久違的感覺有些親切。

從站台到出口我沒有搭乘自動扶梯,徑直走了上去。我要從泰安的最低點爬到最高處,從現在開始!

張樂的好友接站,入住某招待所。

安頓下來才知道,住招待所是件很高規格的接待,一是食宿方便,二是環境幹淨,因為不對外,所以客人比較單純。洗漱完畢,聽得走廊上一陣笑聲,張樂的好友,我們此行的當地主人,石女士來了。

“對不起,剛開個會,沒去接你們。”

“不客氣,我們輕手利腳,不用接。”

“我們小地方條件不好,多包涵。”

“哪裏的話?這裏太好了。”

寒暄之後,大家在我住的套房客廳裏落座,閑聊。

石女士是個很有風度、很開朗健談、很細心的職業女性。我們此行是事先計劃好的,所以天氣條件是無法預定的。石女士為我們擬定了幾套行動方案,以備不時之需。她是濟寧人,一聽說我曾在山東拖拉機廠工作過,忙說:“我的姑奶兒奶兒,喜煞個人唻,咱還是老鄉。有機會回山拖看看。可惜廠子都沒了。”

這口純正的濟寧腔,讓我倍感親切。

中午,在招待所吃飯,下午參觀岱廟。

岱廟,俗稱“東嶽廟”,坐落於市區北。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為道教神府,是曆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來泰安不去岱廟,好比去北京不訪故宮一樣。

坐車不到五分鍾,我們到了位於遙參亭與岱廟之間的岱廟坊。事先做過一些功課,知道一些關於石牌坊的知識,但身臨其境,確不得不為這座建於清康熙年間的石雕建築珍品叫絕。

岱廟坊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即四根立柱把縱向空間分為三欄;兩根橫梁將橫向空間分為三層。高低錯落,通體浮雕。所刻之飛禽走獸均采用對稱手法,構圖和雕刻技術變化多端。岱廟坊又名玲瓏坊,顧名思義,的確是玲瓏剔透。

一般地說東方人心靈手巧,無論是木料石料,都能雕得細致入微。但手藝僅限於少數匠人,且很少外傳。西方人心靈手拙,但他們會用心造出許多工具,讓普通人也能掌握技巧。我在山拖做過三年鉗工,深知掌握一門手藝有多難,雕這座石坊,非幾十年經驗的大工匠莫屬。當然,古希臘也有雕刻,但分析微觀技巧,肯定相形見拙。

經過古時候隻有帝王才能走的正陽門,進入岱廟。

         岱廟創建於漢代,至唐時已殿閣輝煌。在宋真宗大舉封禪時,又加拓建。其建築風格采用帝王宮城的式樣,周環1500餘米,廟內各類古建築有150餘間。岱廟與北京故宮、山東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古建築群

         位於岱廟院內東南隅,與唐槐院相對的漢柏院內,有5株古柏,為漢武帝東封時所植。如今扭結上聳,蒼勁蔥鬱若虯龍蟠曲。雖已膚剝心枯,卻新枝繼生,被譽為“漢柏淩寒”。

         撫摸油浸浸滄桑軀幹,不勝感慨。新西蘭一顆最老的貝殼杉600年曆史,被奉為至寶。而岱廟內,唐槐,漢柏,都有一兩千年曆史。這就是古中國文明的源遠流長,當然留下來的不僅是枯心的軀幹,還有唐槐院內的唐槐抱子,漢柏枝頭又有新綠

導遊小姐為我們講解漢柏時,有一男子一直追隨著我們的隊伍。

“這位先生不是這個團的吧?請離開。”

“我隻是聽聽。”

“聽講是要付費的。”

“沒關係,我可以給錢。”

“那也不行,你自己另請一個導遊吧,在這會影響他們。”

我到沒覺得會有什麽影響,聲音又不是饅頭,多一個人自己就少了一份,不過我們都沒有說話。男子訕不搭地走了,但我們轉到碑林時,見他攜一導遊從我們身邊走過,氣宇軒昂地朝這邊瞥了一眼。好像在說:老子有錢,請個導遊給我一個人講。很遺憾,除我以外,並沒有人看他一眼。

         參觀了銅亭,鐵塔,碑林及秦刻石(李斯碑)後,我們來到岱廟的主體建築天貺殿。

         天貺殿建於宋代,規模宏大,輝煌壯麗,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的大成殿,合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

天貺殿為東嶽大帝的神宮,麵積近970平方米,殿內供奉泰山神即東嶽大帝。殿內北、東、和西三麵牆壁上繪有巨幅《泰山神啟蹕回鑾圖》。壁畫高3米,長62米。描繪了泰山神出巡的浩蕩壯觀的場麵。可惜年代久遠,色彩斑駁,再加之光線暗淡,很難看清。

          進殿後,先給泰山神磕了個頭,然後在公德箱內捐了善款。一小姐笑容可掬道:

           “先生,這邊請。”

在小姐手勢的指引下,又到了大殿的一角,案台後有位帥哥:

“先生,這是幸福平安牌,請簽名,保佑全家平安。一元錢一天,最少買30天。”

怪不得國內辦事求人都得花錢,原來根子在這兒!求山神保佑也得花錢,我簽了名並給他一張整錢。

“先生,請一炷香吧。”

“多少錢?”

“‘有求必應香’,300元。”

真是一步一個門檻,嗑一個頭收一次錢。可怕的是,後麵也許有更多的程序,更多的由頭讓你花錢。我有些惶恐,已有的那點虔誠,讓他們攪得蕩然無存,轉身欲走。

“先生,200100也可以。”

原來如此,求神也有行市。也許山神不滿兩個凡夫俗子在他麵前為他的香火錢議價,殿外下起瓢潑大雨,淋濕了剛剛求來的一串桃木腕珠,混沌的色彩流的手腕手掌一片澄黃。

不由得想起在但尼丁大教堂參觀的情景,問一執事:

“可以參觀嗎?”

“請”

“收費嗎”

“不”

當你把禮拜堂,告解室,廚房,會議室,後花園參觀一圈後,你怎麽好意思錯過靜靜地站在角落裏的公德箱,即使周圍空無一人。

雨停了,導遊完成任務走了。我們走上城廓,向院內望去可見岱廟城堞高築,廟貌巍峨,宮闕重疊。向泰頂望去,應看到十八盤似一架天梯,直達通南天之門,因為岱廟與南天門在同一中軸線上。可今天,除了霧霾,什麽也見不到。

 

2. 泰安

          在泰安住了三個晚上,所以每天早飯前,都出去走走。除了晨練的漢子,遛鳥的老人,在泰安還能見到三三兩兩,提著水桶從山上下來的人。很顯然,他們是取山泉水的。泰山有女兒茶,因紅樓夢中提過一句“寶玉喝過‘女兒茶’睡了。”很多人便以為,紅樓夢所提及的就是泰山女兒茶。這種名頭找不找無所謂,女兒茶好喝是事實,泰山人品泰山泉沏的泰山茶,定是無比享受。

我們住的地方很繁華,門前的大路還獲得了國家頒發的“魯班獎”。沿著路邊溜達的時候,發現有一塊電子路牌,不斷更新的標語口號,讓我大惑不解:

“太平盛世不會太平無事,安不忘危,才會安然無事”

“全民動員起來,打一場禁毒的人民戰爭”

“禁絕毒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禁種、禁製、禁販,‘三禁’並舉,打擊、宣傳、防治,多管齊下”

介是腫麽了?人口與奧克蘭相當的泰安城已經被毒販占領了嗎?毒品之害如此嚴重,以至於需“全民上陣,全民參戰”?難道這是哥倫比亞或墨西哥的邊界小城?我不由得緊張地環顧四周,好像沒發現腦袋上貼標簽的毒販,隻有一位警察叔叔給一位摩托車騎手開罰單。

反毒品戰爭方興未艾,交通運動又興起來,廣告牌開始變換口號。

“全力以赴,全警上路,積極開展交通安全‘百日整治行動’”

“堅決打贏交通安全‘百日整治’攻堅戰”

難道泰安的警察平時不上路?隻在此“百日”才上路?全警都上路,誰又去抓毒販?全民都在參與反毒品戰爭,誰又來理會交通?我很糾結,在邏輯的圈圈裏轉不出來。

說到警察,剛回國時看到一身警服的警察老是覺著不對,又說不出哪裏不對,反正不像“真的”。直到有一天在泰安街頭看到五六個站在路邊聊天的警察才恍然大悟。這幾個人雖然穿著警服,卻有的穿皮鞋,有的穿涼鞋,女警察還穿著“漂亮”的桔黃色高跟鞋。這和我們看慣了的新西蘭警察完全不一樣。上崗的警察一身戎裝,包括警靴,不許有絲毫懈怠。下班的警察一身便裝,連襯衫都是自己的。

          靠山吃山,以山菜豆腐為賣點的泰山“農家樂”頗有名氣。臨行前一晚,石女士請我們在一個很特別的農家院,吃了一次至今仍回味無窮的農家宴。

泰安有三美“白菜、豆腐、水”,聰明的泰山人又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和三美為一大美,推出一道“三美豆腐”。店家端上一隻大盆,看一眼,湯汁乳白;嚐一口,豆腐軟滑,白菜鮮嫩,清淡爽口。再上幾道涼拌山菜,山菇走地雞,清煮泰山赤鱗魚,佐以正宗的泰安煎餅,喝一壺泰山泉水釀造的“五嶽至尊”。扯啥尼,又要喝醉了不是?

這處農家小院的特色不僅是飯菜好吃,還充斥著濃濃的鄉土文化味兒。除了幾間是餐廳外,寬敞的大廳,竟布置了一間民俗博物館。展示千姿百態的“泰山石”;滄桑老舊的紅木家具;當地特色濃鬱的生活用具、工具、食品模型等。顯眼處,擺放著一張古董婚床、一些婚俗禮儀道具及一雙極具民俗特點,新娘子穿的繡花鞋。

 

2013.10.6.   於奧克蘭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