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過韓寒幾篇雜文,覺得他的思想超越他的許多同齡人。這部電影是他執導的第一部,而且據說醞釀了5年之久才開拍。我就想籍此看看他如何來將自己的思想作一個比較全麵表達。因為一部電影,畢竟不是一篇一擲而就的雜文,少不得須拿出自己係統的想法來做底子。於是這就可以成為了解他的一個契機。
電影情節比較簡單,對話卻精煉,時時機鋒閃現。愛情故事當然也少不了。主要表現兩個年輕男主角,在四顧無依的陌生世界裏,艱難的掙紮和探索。一次次的希望破滅,一次次地受人欺騙或辜負,但生活仍然要繼續、路還是要往下走。在此,電影的基調基本形成,就是人在被拋的世界裏,常常要去經受痛苦和失望,屢遭坎坷,但這又決不能成為頹廢和躑躅不前的理由。
兩人駕車遠行途中,“小學教師”在寄居的旅館招了妓。其實並沒有招,妓女自動上門來了。但就像妓女說的,那並沒有什麽不同,因為招不招都是遲早的事兒。兩人談妥價錢,還未入港,外麵就有人拍門,喊道是警察查房。等到3人狼狽攀窗、開車逃跑,又在加油站被人追上。“小學教師”才如夢方醒,敢情是一仙人跳局。
看似熟悉的情節,韓寒訴諸了不同寓意。“小學教師”並未因受騙而幡然“悔悟”,他繼續鍾情那個後會無期的女人。這讓我聯想到紅樓夢裏的賈瑞。不過賈瑞因單相思鳳姐而情願去死,韓寒卻並沒讓“小學教師”也去為情殉命。不過兩者性質相同,男女之情是許多人的生命寄托。由此牽出一個恒常的問題,那就是但凡人必有所欲、所求和希望所在。人生似乎無法斷然無望。否則,人靠什麽支撐自己去度過一生呢?
另一位“打魚哥”同樣遭遇愛情滑鐵盧。風塵仆仆、滿懷信心來找通了十幾年信、卻從未謀麵的女筆友,卻發現那個她原來是自己的同父異母妹妹。以前的通信也隻是她從父親處領命而行的任務,而不是因為他一廂情願的愛情。她坦率告訴他,她根本不是他的那個心上人。另外,“打魚哥”心中形象崇高的父親,事實上是個拋妻離子、詐死而與情人私奔的負心男。
深深的失落和挫敗,讓兩個年輕人嚐到了人間的冷漠和辛酸。電影裏的主角就是在這樣灰暗的色調裏與電影外的觀眾一起感受陣陣淒涼和落寞。
但這難道是韓寒想要說的話嗎?這就是韓寒眼中的人生和世界嗎?這就是迄今為止他對生命的思考結果嗎?
我不這樣認為。
“小學教師”和“打魚哥”其實都是頗有理想的年輕人,一個心中有愛,認為所有的人都有善良之處,哪怕一個壞蛋也有“局部可信任”之處;另一個胸中有自信,想要做個有事業的男兒。在生活遭受不斷的挫折之後,人應該何以自處呢?怎樣看待對己不公的世界和多舛的命運呢?
這是兩人在車被偷走,疲憊不堪地走了一天路,幸運發現了一處破敗的路邊小屋可以寄宿後,發生的一段對話:
“看,天無絕人之路,”
“這句話沒有道理。要不哪有那麽多走投無路的人哪?”
“我一直認為你是一個樂觀的人”
“是啊,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一事無成,還在那裏傻樂。”
“睡吧。”
終於,走到了“小學教師”要去報到的邊疆小學:
“過了那個山坡,就是我要去的學校。我們就橫穿了整個中國。”
“可那又有什麽意義呢?”
兩個男人在路口相互道別,然後轉身,各自走向後會無期的明天。。。。。。
電影最後3分鍾那個“後來”,在我看來是多餘的。人生既然並非喜劇,那就實話實說,何必去娛樂觀眾呢?或許,觀眾中的大多數還是要娛樂的,他們受不了後會無期的孤獨。這也是韓寒的無奈吧。
結語:韓寒的這部電影挺不錯。一個很有自己思想的人,用自己的藝術作品,誠邀同路人一起來思考。這種藝術所形成的思考拉動力,我認為是最難能可貴的東西。
不妨這樣來理解韓寒,他已經在思考一個頗為深刻的哲學題目,那就是人本來無路可走,但無路可走也要去走,這其中的無奈和倔強的意義。
人生從失望到不失望的過程,其實就是從向外部尋求希望轉向往內部尋求的過程,就是自我發現的過程。
人的希望就是自己。
另外,我挺喜歡影片裏那個“偷車賊”的一段話,這也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心聲的回響:“旅行者一號,1977年發射。經過了36年,36年,終於踏進了外太空的星際空間。它將在太空孤獨地漂流。隻為了一個簡單的理由,就是要到外麵的世界看一眼。有些人,一輩子隻蜷在一個角落裏,連窗戶都懶得開。更別說踏出門。你們的偶像,都是明星;而我的偶像,是一顆衛星。我的名字,就是旅行者。。。。。。二號!” 嗬嗬,“偷車賊”身上也有其閃光之處。
一個乳臭未幹的蠢小子能寫出什麽‘作品’?聽上去表達了這一代年輕人的迷茫,現代中國人的迷茫,現代中國文化的失落。除了一些到處抄來的噱頭,值得花錢花時間去看嘛
說得好!支持。
俺幾年前看過這小子的幾部作品,也沒看出什麽好來,也就是賣弄文筆。據說《三重門》是學習錢鍾書老先生的得意之作,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韓寒的小說我讀過倆個,幹巴巴沒什麽吸引我的。也沒看出少年天才。但是不防礙我把他當一個正常作者來閱讀。他的雜文倒是挺有意思。他周圍確實有非常了解體製的,所以他很小心避開了反對一黨專政這個大地雷得以生存。
他上電視我隻看過一個,肯定不是個沒腦子的小孩兒,至少比在國內教育體製下出來的大多數同齡人明白。獨立團隻出了一期,他周圍也有其他和他走得到一路的作者。這樣小眾的東西政府也很緊張,為什麽呢?
至於中國多騙子,根子在哪兒呢?韓寒的文字電影你可以不看。坐在台上,位子上的掌握審查出版大權的,你有選擇嗎?為什麽不憤怒?
其實就用樓下那位“無知無為”說過的一句話“表達了這一代年輕人的迷茫,現代中國人的迷茫,現代中國文化的失落”(雖然他是在反諷)。某種程度上說,我覺得這部電影確實在表達這些東西。
那麽,為什麽表達這些東西的這部電影值得欣賞呢?簡單的回答就是,當代中國文學和藝術創作中,真正嚐試這類題材的少之又少。潛在原因就是“藝術家們”缺乏這方麵的思考。而這部電影在做這件事,那就難能可貴。
對於你說的“青春殘酷,少年迷茫,但希望還在”這個題材的探討,不僅是現在對中國年輕人有必要,也是人類思想永恒的主題之一。它應該一寫再寫,不要停歇,因為人永在迷茫中的。
類似題材的電影,也要看有意識表達和無意識表達的區別。這部電影,依我看來,屬於前者,所以必須讚賞之。
這一切,說明韓寒太裝了,他意思是,我都懶得回答你們的問題,我拿出5% 的時間就可以玩死你們這些傻逼。
至於這部電影的主題,按博主的描述,無非青春殘酷,少年迷茫,但希望還在。這樣的你從來沒看過嗎?
至於你說的“總希望這個世界更偏於灰白色而不要灰黑色”,我想大致明白你的意思。人出生以後,就有很多希望,希望一切都符合自己的理想,也就是說希望一切是白色的。然後生活的現實告訴每一個人,世界往往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不是白色的,而是灰色的、有時黑色的。那麽,人如何自處呢?如何去認識和適應這個不理想的世界呢?
這就是這部電影在表現的主題,引發人的思考。這是它的優秀之處。
我個人認為,希望和現實的交錯共存不僅是事實,也是人認識世界和建構自我的基礎。電影作者將這種交錯很自然地編織在人物對話和情節鋪展裏,令人擊節讚同。
這部作品,至少對於我,將一個人如何正視“希望”這個問題明明白白地提了出來,如何回答則是每個觀眾自己要去認真思考的。
我在樓上的評論中也提出了我的思考結果。
而且,這天才少年作家的金字招牌還誤導耽誤了許許多多青少年,最可恨的就是這一點。
另外,中國大地騙子橫行無忌,有太多是非不分的粉絲也是一大原因。
在中國,不管韓寒是不是背後團隊的代號,他們所傳達的信息是重要的。韓的雜誌隻發了一期,國內出版商業化怎麽亂都行,但是出版社期刊號書號全部國有,聽誰的不言而喻。麵對一個龐大的政黨和文化,我選擇支持異類。當然很多人拿著各種材料做研究,比如方舟子這種,忽略我黨高於憲法,文化上確乏寬鬆,在一些細節做功夫,也是個人選擇。
在美國還一個教授質疑劉瑜的論文水平的文科教授,就是某類我黨教育下文人的典型。
反正韓寒已經基本上不寫文章了,往好處想就是停止行騙了。
以前韓是網上萬眾偶像,現在他的名字一出現,就會被質疑或嘲弄,要看到這個進步。
枉為人師——評清華大學教授肖鷹的無恥表演
http://www.2250s.com/read.php?4-15090-15090
別化時間去操那個心,去分辨作者真偽。我隻覺得時間不夠,人生有限,太多好作品看不完,幹嗎浪費時間去考證作者為誰?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觀點。
另外,許多傳世大作的作者都有爭議,比如聖經、佛教諸經典作品、莎士比亞、道德經。。。。。。真要打假,那些作品更有影響力,嗬嗬~~
《坑爹的韓寒》: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4725/201402/6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