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祖壇經》讀書筆記

(2014-06-30 15:20:18) 下一個
《六祖壇經》讀書筆記


1.
什麽是“三藏”?

佛教經典分為經、律、論三藏。藏,來自巴利語pitaka,意為“藍筐”(baskets)。佛教徒用以稱呼經藏(sutrapitaka)、律藏(vinayapitaka)、論藏(abhidharmapitaka)三種佛典。

弟子們將佛陀一生的言行錄收集整理成“經藏”,將佛陀製訂的戒條收集整理成“律藏”,將弟子們對對佛陀教法闡釋的著作收集整理成“論藏”。

佛祖親口宣說的教法,才能尊為“經”。唯一例外,是《六祖壇經》,也就是慧能的言行錄。

《六祖壇經》是禪門的根本寶典,其中“見性成佛”的思想是促使佛教中國化的基石;“心性”學說對宋明兩代理學家的思維方式和思想內容影響巨大。

2.
《六祖壇經》由三個方麵組成:1)慧能自述生平;2)慧能開壇授戒說六菠蘿蜜;3)慧能以機鋒、三十六對等調教弟子及臨終囑咐等。前兩部分的內容大體上是慧能在大梵寺講法的實錄,形成於慧能生前。第三部分內容是在慧能去世後,由弟子收集、整理而成。

賴永海說:“儒家關於人的學問,通常稱之為人性理論;佛教關於佛的學說,則是作為整個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核心問題的佛性理論”。《六祖壇經》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它以“佛性”回答人為什麽能成佛,以“悟性”回答成佛的途徑,以“心性”回答怎樣成佛。

3.
人為什麽能成佛,憑什麽能成佛?

慧能以空有不二的中道實相詮釋佛性的本質,即緣起的生滅,產生現象世界的萬事萬物,其本質是空、有不二的中道實相,“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 是佛性”。慧能將佛性與中道實相勾連在一起,“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對聖者而言,宇宙人生空有不二的實相就是佛性,常被稱為“實性”、“法性”、“實 相”、“真如”、“法界”,是成佛的基因。

人心中蘊藏著領悟諸法實相的潛能,這就是普通人的佛性,如同尚在母體中的胎兒,總有一天會瓜熟蒂落,見性成佛。佛性因而被稱為“如來藏”、“藏 識”、“本覺”、“自性”。人經過苦修而見性成佛,此時,佛性又被稱為“解脫”、“涅磐”、“菩提”、“大圓鏡智”。盡管佛性有種種異名,本質卻並沒有什 麽不同。

《六祖壇經》中這種佛性論的思想直接繼承了《楞伽經》、《涅磐經》中“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學說。

4.
如何才能“見”到佛性,走上成佛之路?

這正是《六祖壇經》所要回答的問題。如果把“佛性”看成是成佛的基因,那麽,悟性則是成佛的種子。“佛性”無法用邏輯、語言文字來描述和傳授,言語 道斷,心行處滅;諸佛妙理,非關文字。逞機鋒、解公案和參話頭等禪門方法就是為了突破語言文字局限,超越習慣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覺悟佛性。

關於頓悟和漸悟,慧能說:“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頓、漸並無高下之分,頓悟以漸悟為基礎,漸悟到一定程度才能頓悟。

5.
賴永海說:“人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體征佛性,返歸本體。因此。。。。。。作為抽象本體的‘佛性’、‘實相’,既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六祖壇經》主 張見性成佛必須從自心入手。“不識自心,學法無益。”心念分兩種:妄念和正念。妄念令人起感造業而成凡人,正念使人悟入缽若空性,見性成佛。凡、聖在一念 之間。自性自度,自淨其意,人人皆可成佛性。

(這一篇是我讀淨因法師《六祖壇經導讀》的小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愛旅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reentea2011' 的評論 : 謝謝回複。咱們保留自己的看法吧~~
greentea201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愛旅路' 的評論 :

慧能和神秀的主要區別就是頓悟和漸悟。頓悟是六祖的特點。也是為啥五祖傳他袈裟,慧能的弟子是7祖。

從核心上說,佛教很早就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一個強調漸悟,就是論資排輩,主要是原來的高層長老。一個是頓悟,就是學無先後,達者為先,底層教眾為主。本質上佛教也脫離不了主觀的私心。別把宗教想得太神奇。

肯定是職位高的講究漸悟,但頓悟確實是禪宗的精髓。也是壇經的精髓。
愛旅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reentea2011' 的評論 : 另外,慧能與神秀之間,真正的高下區別並非在於“悟性”,而是在於對“佛性”的理解方麵~~
愛旅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reentea2011' 的評論 : 謝謝留言~~

“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這句話,我個人的理解是這樣的:首先要放在整句原話裏理解,原話是“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大意是說,法本來是無頓漸之分的,可為何又有“頓漸”一說?就是因為人有利鈍。有些人理解的快一些,有些人理解的慢一些。

比如慧能,一聽就立刻明了,那屬於頓悟——準確地說是頓悟的一種;其他絕大多數人,沒法像他那樣立刻頓悟,那就需要慢慢漸悟,然後有朝一日突然頓悟了。這個說法符合“人人能夠成佛”的說法。

所謂的頓悟,在類型上不妨分為“無前提”頓悟和“有前提”頓悟兩種。慧能的頓悟可以算是“無前提”頓悟;而解釋“頓悟”這個詞的詞義,不能隻把它局限在“無前提”之下。“頓悟”隻是指一種理解的飛躍狀態。在“有前提”狀態下,人逐漸領悟,然後有一個突然的理解飛躍,那種飛躍狀態,也是頓悟。
愛旅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江集傲' 的評論 : 謝謝留言~~
greentea2011 回複 悄悄話 看你對壇經的理解,還是神秀的漸悟,不是慧能的見性成佛。

慧能說得很清楚 ,“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你卻解釋成 “ 頓悟以漸悟為基礎,漸悟到一定程度才能頓悟。”, 這就變成法有頓漸了。這不是慧能的南宗宗旨。慧能就是大街上聽了一遍《金剛經》就懂了呀。

你其他地方的理解也是北宗思路,或者淨因法師解釋的有問題,看佛教的書,盡量看解放前的。
江集傲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六祖壇經》是我最愛的書。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