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波士頓革命之旅(三):梭羅與瓦爾登湖

(2020-09-07 16:07:19) 下一個

除了紀念獨立戰爭首義之地的民兵公園之外,康科德還有一處因為一本書而名揚四海的景致:瓦爾登湖(Walden Pond)。中文翻譯作“湖”,其實不過是個大一點的池塘(Pond)而已,風景當然有一些,但在新英格蘭地區的湖光山色裏,瓦爾登湖的景色隻能算是尋常而已。湖水麵積不大,繞湖走一圈不過個把小時,晴朗的日子裏常會有附近的居民來湖邊小憩,或跳到湖水裏嬉戲。

真正讓瓦爾登湖名垂青史的是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54年寫就的同名散文集Walden。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但我確實想不起世界上還有第二個地方,因為成為了一本書的名字而如此廣為人知,流傳青史。

梭羅畢業於哈佛大學,曾作過愛默生的助理,1845年,他在瓦爾登湖畔隱居兩年,自給自足,體驗最簡單自然的生活,他把這一段的生活和思考寫成散文集《瓦爾登湖》,成為超驗主義經典作品,梭羅也在不經意間,成為當今非常時髦的自然主義者和環保主義者。《瓦爾登湖》文字恬淡優美,金句連連,雖然有時候略顯沉悶,但卻讓人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在俗世的喧囂中獲得內心的平靜,在後工業化的今天反而獲得越來越多的共鳴,被公認為美國文學中最受歡迎的非虛構作品,並被翻譯成了多種文字,為瓦爾登湖引來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在靜謐的湖水邊瞻仰梭羅當年的小木屋,循著他當年的足印,感受自然之美,追尋天人合一。

如果你瓦爾登湖之外,有功夫讀一讀梭羅其他的作品,你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非常前衛激進的思想家,自然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在他身上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他一手寫下美輪美奐的散文,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一手寫下慷慨激昂的檄文,強烈支持廢奴運動,甚至提出驚世駭俗的公民不服從理論(Civil Disobedience),並以身試法,寧可入獄也要拒絕繳納違背其政治信仰的人頭稅,成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開山鼻祖,甘地、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的精神導師。在這個意義上,以瓦爾登湖作為波士頓革命之旅的最後一站,恐怕再合適不過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