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可操作的改革?

(2014-01-31 08:50:41) 下一個
共識網的編輯先生們煞費苦心搞了個征文活動,題目叫“可操作的改革”,試圖在缺乏共識的社會裏營造共識,在改革乏力的國家裏推動改革。
 
但“可操作的改革”明擺著是個偽命題,因為對於什麽是“可操作”的改革,沒有判斷的標準。如果說“改旗易幟”不具有可操作性,那麽“堅守憲法、落實憲政”具有可操作性嗎?如果說堅持“五不搞”(即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製,不搞聯邦製,不搞私有化),那麽“黨政分開、黨內民主、人大代表競選、法治建設、預算公開、財產公開”可以搞嗎?
 
 
中國的改革,十餘年來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變質,不是因為改革措施不具有操作性,而在於目標和方向的迷失。執政黨提出來要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文明、民主、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但具體怎麽樣算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沒有人知道。執政黨提出來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但小康社會裏,執政黨、政府、社會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國家權力和個人權利之間如何平衡?這些根本問題沒有人回答。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觸動現有權力結構或既得利益的改革都有可能觸及紅線,也就不可能具有操作性。
 
因此,要討論可操作的改革,首先必須明確改革的目標和方向,明確“富強、文明、民主、和諧”的內涵。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落實憲法、實行憲政。雖然現行憲法並不完美,但從可操作性的角度來說,如果我們承認現行憲法(及其修正案)還有效,真心承認(而不是僅僅嘴上說說)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權威,承認強大如執政黨也要遵守憲法,那麽落實憲法、建設憲政就是我們改革的目標和方向,也是最具有操作性的改革。具體內容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五個方麵:
 
1. 逐步建立完善真實的選舉製度:允許、鼓勵、引導基層黨代表和人大代表展開競選,通過推進黨內民主和人大代表選舉,逐步建立健全關於競選程序、活動、組織、經費等各方麵的法律製度,培養執政黨內外懂得競選、善於競選的幹部隊伍,培養健康的競選文化和社會氛圍,為逐步實現更高層次的普選、真正落實人民主權進行製度、思想、組織和技術上的準備。
 
2. 設立憲法法院,建立憲法審查製度:通過審查和糾正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執政黨的違憲行為,真正樹立和捍衛憲法權威,使憲法不再僅僅停留在紙上或者因為最高領導人的一句話就變成一紙空文,從根本上防止文革式的浩劫再次發生。
 
3. 切實保護人權:真正落實憲法規定的公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切實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將“雙規”、勞教等手段納入法治軌道,堅持無罪推定,切實采取措施杜絕刑訊逼供。
 
4. 推進預算民主和信息公開,逐漸建立官員財產申報製度: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通過嚴格的預算製度和財產申報製度,多年來困擾我們的政府權力過大、三公消費、官吏腐敗等問題將得到有效遏製。
 
5. 開放非政府組織注冊,培養和推進公民社會:允許和支持社會各界在法律的框架內自我組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調動和培育社會各方麵的健康力量,為後威權社會奠定組織和技術基礎。隻有賦予社會自我管理的權利,培育人民自我管理的能力,才有可能避免《舊製度與大革命》中所剖析的、中國曆史上屢見不鮮的“專製引發腐敗、腐敗引發革命、革命導致混亂、結束混亂還要靠專製”的怪圈。
 
 
毛主席曾經說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同樣的,改革也不能光喊口號。如果害怕人民獲得權力,害怕威脅到現有的權力結構和既得利益,任何實質性的改革都不具有操作性。按照時下流行的說法,不改革,少改革,也許是“舊製度”苟延殘喘的最好方式。一旦開始改革,可能反而會加快所謂“革命”的步伐。很多人曲解了托克維爾的意思,認為“改革是找死”,卻忘記了“不改革是等死”。上述五個方麵的改革,在有些人看來也許已經太“右”了,屬於“找死”的範疇,根本不具有操作性。但在左右分歧日益尖銳的今天,為國家和民族的長遠計,落實憲法是最大的利益和共識公約數,也是防止和化解所謂“革命”及其可能帶來的無政府狀態的最好手段。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筆者認為這是最具有操作性的改革。
 
中國共產黨黨章明確規定,“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執政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共產黨人改革的目的不在於維護黨僵化的統治地位,而是要真正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小打小鬧、粉飾太平的改革,也許可以糊弄一時,但不可能糊弄一世。隻有通過主動的改革,落實憲法、建設憲政,逐步培養執政黨的選舉能力和駕馭民主製度的能力,培育人民和社會自我管理的能力,才有可能實現中國政治體製的成功轉型和軟著陸,打破治亂循環的曆史宿命,真正實現民族複興的“中國夢”。
 
(2013年6月20日於黃浦江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