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哈頓,“上下城”的用法和美國其他城市略有區別。
在這裏,上城(uptown)指的是北部,下城(downtown)指的是南部,如“上城列車”的意思是指駛往北部的列車。
休斯頓街以北,幾乎所有東西走向的街道都用數字標記,數字大小從南往北遞增,反映岀當時的城市擴展是從南往北的。
上城和下城一般指南北,不過上城有時候也特指曼哈頓島北部,第59街以北;下城則特指南部,第23或14街以南;而第23—59街中間的部分稱作中城(midtown)。世界聞名的百老匯劇場就聚集在第40—59街。我進軍紐約市場的第一站就在曼哈頓上東區。
中央公園坐落在紐約曼哈頓的中央,四麵被第59街、第110街、第5大道和中央公園西部路圍繞著,裏麵有綠色的草地、樹木鬱鬱的小森林、庭院、旋轉木馬、露天劇場、兩座小動物園,還有可以泛舟的湖、網球場、運動場、美術館等。
紐約是美國的經濟中心,最繁華的摩天大樓集中地,某些地段房價驚人。在曼哈頓擁有房產是許多大公司向世界宣告經濟實力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我和許多人的夢想。
對紐約曼哈頓我一直有些特殊的感情。可能因為它是我來美國最先落腳的地方,是我一切從零開始學習和奮鬥的城市,也可能是因為它本身富有的獨特魅力。
曼哈頓見證了我最初的一無所有和努力,當初沒有能力擁有曼哈頓的房子,如今的我可以買下一整棟樓,而不是一套狹小的公寓。當能力達到時,潛藏於內心的願望就被激發出來了。
每一次到曼哈頓,我都特別喜歡且不厭其煩地欣賞那些閃閃發光的大樓,還有那古老豪華歐式風格的建築,外牆上漂亮的浮雕,古樸又奢華,令人心潮湧動暗暗沸騰。
我常常獨自一人找個街邊的餐館或咖啡館臨窗坐下來,看著各式行人或匆忙經過或徘徊向前,揣測他們在想什麽、要去哪裏,就覺得那種閑適十分享受。
朋友也問我,當年你來紐約的時候難道沒有想過在這裏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嗎?
那時確實沒想太多,難得的空閑間也隻不過是在街邊小花園的長椅上小坐一下,布滿名牌店的第5大道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逛,更覺得消費不起。
那個年代來美留學的年輕人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和生存的問題上。
時過境遷,再看這些或摩登、或精致、或典雅古樸的高樓大廈,興起了想要擁有它的念頭,隻不過是因為視野不同,職業和經濟基礎也大不相同了而己。
房市和股市一樣,有自己的經濟規律和周期性,約12—15年一個周期。他們的高低期有時同步,同漲同落,有時持反方向。
當投資者對股市沒有信心時,他們會把資金轉投到地產業以求穩定。特別是各種信托投資公司,如老師的退休金、大公司的人壽保險基金等。使股市滑低把地產推高。這些基金投資不用貸款,對回報率的期盼也不高,比銀行利率稍高或相等。
例如,回報率5%,而銀行的利率為4%。可是,如果以貸款、“金融杠杆”為基礎的公司或投資人,他們的淨回報率隻有1%。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房產建築公司開始建造大批高價的物業賣給這些基金套現。內行的地產企業也會高價拋出手裏的大型物業,收利後靜等市場的改變,順應大潮流而不是聞風而上,跟著市場走,一起去搶購高價物業,也就是所謂的“炒房熱”。
當市場變動股市好轉,這些信托投資基金又會大批撤離,投入股市,甚至不惜虧本撤資,房市會因此大跌。本地地產商就蜂擁而出收複舊河山或失地,甚至可以半價買回當初賣出的物業。
在房市居高不下的熱潮中,我們能做什麽呢?積累資金、技能培訓、完善公司基礎設施。當機會出現時,我們有足夠的資金、人力和物力來把握和抓住它。
我就是在房市抄底的時候入市的,在蓋瑞的帶領下迅速收購數以千計的頂端公寓。隨著房市轉暖、發熱,大批股市基金流入地產業,淨收入高的物業越來越少,除了靜觀本地市場外,也開始到曼哈頓尋求高增值率的黃金物業。
可是,離開了蓋瑞的羽翼,在曼哈頓開展業務必將麵對各方麵的挑戰和不一樣的曆程,包括組建新團隊、物色項目資源、律師、銀行、物業管理公司等。在沒有當地貴人引領的情況下,這一切都要靠自己的膽識、經驗和能力來辨別和運作。
我照著之前的經曆複製曼哈頓和新澤西的地產之路:上學考執照,參加各種地產會議、每月花大量的時間在曼哈頓挑選項目,尋找機會。我看了幾十個項目,卻未必會有一個合適的。下麵的故事記錄了2014年至今走過的艱苦創業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