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百裏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飄地主》 第九章(2)上帝,他掌管明天

(2017-10-17 14:28:31) 下一個

認識基督教裏的神,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雖然我畢業於天主教大學,那時卻不相信神,而是相信自己。

哥哥的逝去,喚起了我對生命意義的探索,使我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和無奈。三個女兒的出生和工作的變故,使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重新的審視和衡量。

很多人信神是因為有所求,而我相信他,是因為感恩。他讓我做事事半功倍,還給我超人的毅力和能耐,做了許多普通人眼裏做不成的事。我的經曆見證了他的存在,這一路,我不停地感恩,他不斷地賜福。

 

搬到哥倫布市的前三年裏,我們的生活節奏、經濟開支和工作壓力達到了極限,每天把24個小時當作36個小時用。簡單地說就是,三個孩子,三所學校——小學、幼兒園、托兒所,三份工作——巴哈船廠、公寓管理和聯邦監獄。

我、鮑比和查克就像三個不停旋轉的陀螺,從早到晚馬不停蹄。日程表總是排得滿滿的,井井有條,一環扣一環,任何一環出現誤差都會把事情變糟或雪上加霜。

三個孩子分別是9歲、3歲和1歲,正在上小學五年級、幼兒園和托兒所。不說別的,僅是看醫生的時間表就占用了不少時間。每個孩子平均每年需要打19次各種疫苗,每月約兩次,每次時間大約要花上3個小時。

去三所學校的接送,更是每天的頭等大事,平均開車時間要5個小時。吉娜在市中心的學校,麗娜在市西北邊的沃辛頓蒙特梭利幼兒園,奧娜和查克在市北部的家裏。

以家為中心,學校、幼兒園、鮑比和我工作的城市就在東南西北四個完全不同的方向。鮑比工作的單位在離我們家再往北走1個小時車程。我工作的單位則在往西北方向1小時15分鍾左右單程車程的城市,兩人每天開車來回需要6個小時。

查克每天早上8點半出門,把麗娜送到蒙特梭利幼兒園之後,就和奧娜去圖書館看書或回家休息。冬天他給麗娜和奧娜讀故事書或放各種各樣的教育錄影帶,夏天則帶她們去附近的兒童公園玩。

鮑比每天5點半就出門了,下午4點下班後會去接吉娜。有時候還要帶著她到公寓去做維護公寓的工作,她就在車裏看書。後來,我們買了格林斯威爾,有了辦公室,吉娜就在辦公室裏等鮑比了。

晚上7點,查克就去麥爾超市上夜班,到12點下班。等孩子們分別上高中和初中後,他又把自己的上班時間調到白天,以滿足她們不定時的課外活動接送需要。

除了上班,我還要準備公寓的租約、管理、賬目、打電話聯係各種人員。在美國電力公司工作時,我們已經管理著300多套公寓。

 

後來,我和鮑比把工作換到了哥倫布市。我們都選擇了在吉娜學校不遠的公司工作。去與學校不再背道而馳的方向工作省下的時間,就用於增加吉娜的課外活動和補習班上了。

吉娜開始每周兩次的冰球訓練和每周兩次的科萌課外補習。周五晚上去教會,周日則要上中文學校。

吉娜很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去中文學校,從曼斯菲爾德來回有3個小時車程。在那裏我們認識了從中國天津來的另一位好朋友——依帆,她的兩個女兒都就讀於私立學校。她在我們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了許多好建議。她的大女兒依依是吉娜剛轉來時的“好友陪伴生”,幫助吉娜了解和熟悉學校的環境、老師和同學。後來,依帆又來到我公司的財務科工作,迄今為止,我們的友誼已經超過20年。

麗娜5歲和奧娜3歲時,也開始上科萌補習班,後來分別還學習了冰球、鋼琴、體操等。冰球成了孩子們的共同運動。由於年齡不同,上課時間也不一樣,結果又變得忙亂起來。

這些變化所造成的壓力對我們是一個衝擊,對吉娜又何嚐不是?

她失去了曼斯菲爾德的小朋友,覺得孤獨,很不開心。她開朗、熱情、積極地去與學校的小朋友交往,卻得不到同等的回應。私立學校的同學們言談舉止溫文爾雅、沉穩有禮、十分客氣,與吉娜活蹦亂跳、大喊大叫的習慣產生了鮮明的對比,使她顯得無規無矩,產生了無形的距離。她們大部分從小就上此校,相互間認識的時間很長。吉娜隻能默默地站在旁邊,看著她們說話,看著她們玩耍,無法融入。

私校的學生人數少,每個年級大概不到50個人,一個班不到12個人,她們來自哥倫布市或者附近不同的城市,有的住在離學校開車單程兩個小時以外的地方,所以課外很少也很難有機會再相聚在一起,建立新的友誼和感情。

我在教會與朋友們說起這個情況,正趕上幾位熱心的媽媽們組織了一個青少年活動組,以促進小朋友們之間的互動關係。每周五晚上,他們一起學習《聖經》、遊戲、唱歌、彈琴。吉娜終於在那裏結識了三位好朋友。

 

其實,我的媽媽早在曼斯菲爾德時,就開始跟著一位台灣朋友去教會。後來,媽媽在教會朋友幫助下找了一份在哥倫布市的工作,她在那個公司工作了10年。

我每周都會把媽媽接出來,回曼斯菲爾德太遠,就隻能去教會——那兒也是媽媽想去的地方。我們搬到哥倫布市後,去教會的次數更多了,每周五晚上都是在那兒度過的。

麗娜3歲就開始背《聖經》,奧娜在嬰兒室,鮑比在公寓做維修維護工作。我除了在教會的廣東組學習《聖經》之外,還向這些老前輩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等經驗。他們的孩子都很有修養、安靜、順服。

我第一次聽到了“丈夫是妻子的頭,妻子是丈夫的身子”的說法,開始明白夫妻之間應當互敬互愛,家不是講大道理而是講愛和包容的地方。也認識到《聖經》能讓孩子們明白她們的責任、態度和位置,沒有信仰的孩子有時候不知道行為好壞的標準。

上帝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當孩子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就會感覺天上總是有人在監督,使她們不敢胡作非為。

《聖經》還說,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即便打罵,子女也要服從。我們不但要對家人好,甚至對敵人也要用愛心、善心去感化他。

吉娜受到的影響很大。在她青春叛逆期,她總是背誦一些《聖經》的段落來控製自己的情緒,麵對父母因為自身壓力而對她做出的各種行為。我有時氣得想打她,她卻咬著嘴唇眼淚汪汪地看到我心軟。

隨著我學習的《聖經》篇幅量增長,知識增加,我開始相信神的存在。相信他可以聽到我的禱告。忽然領悟了我這幾年忙得不能再忙的時間表裏,為何事情能順利平安,都是因為神的安排。他早已把所有的事情安排、理順,我隻是走過場,才不會出什麽大的差錯。

他給我足夠的精力、勇氣和能力周旋在這三個孩子、三所學校和三份工作之間,做到了一般人很難做到的事情。

我每周五晚和周日都去教會,無論多忙。我把一星期積累下來的成績、煩躁、苦惱、困難默默向他禱告,獲得平安、重整旗鼓的力量。我相信,不管人們在外麵有多強大、地位多高,來到教會和牧師麵前都會肅然起敬。好的牧師不但是一位有虔誠信仰的信徒,也是一個出色的商業家。

神住進了我的生命裏,無論是喜怒哀樂我都會想起他。在大雪封路,寸步難行時,我喊他的名字“上帝”;在驚心動魄、決定勝負的生意場瞬間,我暗自叫著“天父,幫我”;在我拿下一個又一個百萬、千萬美元的項目時,我高呼“感謝主”;在媽媽最後的日子裏我禱告,“謝謝神減輕媽媽的痛苦,指引她回天家的路”。

相信他聽到了我的感恩,所以他把更多的事情交給我,不僅讓我在後來的幾年裏遇到了蓋瑞,還為他管理著更多的物業和錢財。

感謝神!給我帶來的平安和一切。相信他正掌管著我的明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百裏南 回複 悄悄話 @項草兒:新生兒從兩個月到十二個月幾乎每個月都要打針,共十六種不同的針,分三十二次打。一至六歲時,則要打十種針,分十六次打,加上每年的流感疫苗。所以從二零零五年到二零零八年老三從一歲到六歲共需要大約打三十次針,老二大約十五次,加上感冒發燒流感疫苗三個孩子約每人三次......總共五十七次。我常常請假,次數多得連自己都不好意思。回頭把這些點點滴滴加在一起,真正體會到上班媽媽的的艱辛。
香草兒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你的故事,不過有個疑問,“每個孩子平均每年需要打19次各種疫苗,每月約兩次“?我的兩個女兒都在美國出生長大,她們隻有每年體檢時打疫苗,最多一次是打了4種。平均每年需要打19次疫苗,都是些什麽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