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在講到中國民主化的時候強調“一人一票”的實施難度: 人口太多,素質太低,計票困難,所以民主是不適合國情的。假如民主的定義僅在於涉及複雜的技術問題的票選,這類似是而非的理由好象也有道理。但是民主並不僅僅限於此,而是如有人早已指出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我覺得這種方式的要點就在於多個層麵的選擇權。
現代社會消費主義consumerism盛行,有些有精神潔癖的人往往對消費主義很不屑,其實對種類繁多,價格日益付得起的商品的選擇,就是一種經濟民主。正因為如此,冷戰的一個重要戰場,其實在日常生活領域。二戰後西方刻意地促進輕工業發展,鼓勵家用電器的生產和使用,在那些最能直接感受到差異的地方,比如西柏林,向對麵傳遞“資本主義”讓人生活得更美好的信息。市場和大眾消費,以及由此帶來的選擇權利和有限而無選擇的定量供應相比就是一種看得見的民主,和大多數民眾承受匱乏,少部分特權階層享受特供的現實相比,更是一種相對的公平。凡人終究是庸俗的。和現世生活中豐富的物質,多樣的選擇比起來,任何若幹年後實現某某主義的宣傳終究都是蒼白的。
選擇權就在餐館文化裏也能感受到。中國人經營的餐館,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不論是否按照西方人口味調適成甜甜酸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太讓人選擇。一個菜總是按固定的原料,和被認為必不可少的配料來做,雖然可以選擇辣度,也可以告訴店家如何你特別不接受某種配料,但除了偶爾有“不要”這種消極和否定的選項以外,基本上是要讓食客接受“正確”的做法。就文化心理來說,這和中國文化裏其他很多事情其實是一致的。
在美國餐館食肆吃飯,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牛排要完全烤熟,適中,還是流著鮮血,要做出選擇;沙拉醬用哪一種,有好幾個選擇;三明治用哪種麵包;加什麽蔬菜,放哪種奶酪,都要選擇。在網上訂pizza ,更是自由組合topping 。有時在餐館裏點餐,被問得感覺好象在麵試,反而希望幹脆直接上來省事。然而不對,不停地問答雖然麻煩,卻能最大限度保證你吃到是你最想吃的,哪怕不是最好或最正確的,總之不是別人替你安排的。這是自由選擇,是對個體的尊重,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民主。
學校裏也一樣。我讀大學的時候是沒有學分製和選課的機會的。每一個學年,每一個學期該學什麽都安排好了。不科學嗎?應該也很科學。有效嗎?當然。我的校友在各行各業頗多混得人模狗樣的。缺了什麽呢? 可能就是缺更多的自由選擇。當然,那個時候沒有學分製,甚至也沒有那麽多課供自由選擇,也就是說,資源匱乏也算是無法多元選擇的一個原因。
美國的大學生有諸多的課程供選擇,選了以後可以退換,入學一年以後才能選擇專業,過後能再轉換專業,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尋找和定位自己。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分數要不要父母知道。根據隱私法案,一旦學生選擇不讓父母知道成績,學校不能接受父母的查詢,再愛子心切的“直升機父母”也不能知道孩子的成績。
從小在餐館,在學校,在家庭中習慣了比較,選擇和判斷的孩子,最終更容易成為成熟的個體公民。就像點菜一樣,他會時刻問自己:究竟我想要什麽?
從這個意義上說,“一人一票”無非就是對選擇和判斷權的確認和尊重。它隻是眾多選擇權中的一種,最政治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