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徐誌摩最愛的女人是誰

(2015-03-10 19:39:01) 下一個
這個標題十分的八卦,其實從來沒有想過關心這類事。

隻是偶爾想起讀大學時在筆記本抄錄誌摩詩,如《半夜深巷琵琶〉, 還記得他在另一首詩裏寫一個痛失愛子的貧苦女人,雪夜擔心孩子冷,去孩子墳頭, 蓋上一片草席......他的人間情懷,是遠比“資產階級"個人主義來得深沉的。那時看到當年的刻骨銘心從千裏之外寄給我她抄錄的“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這交匯時互放的光亮”,也立馬去想: 這,是借徐誌摩來提分手麽。

稍微一查,發現網上不少好事者,從大陸到台灣,竟早已在討論這個問題。

作家薩蘇說:
陸小曼隻是林徽因的替身,而且等而下之,徐對她的癡情,與其說是對陸小曼本人的愛,倒不如說是徐自己的感情閘門已經蓄洪太滿,不得不宣泄了。”

另一篇作者不詳的文章卻恰恰相反,說:“徐誌摩愛過林徽因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這份愛情是無疾而終的,此後他之於她不過是前麵情感的順延,一種情感後的升華,人們卻一而再再而三的褻瀆這份可以與愛情相媲美的情感,全然不顧徐誌摩至死都深愛陸小曼的事實,而讓詩人在遺憾中死去,好象非如此,不得以使一些浪漫的愛情故事讓人讀來唏噓感懷,對天長歎。成全了大眾的審美,成全了大眾的心理,卻冤屈了一個絕代才女的陸小曼。”

不過,想到這個原本從不關心,覺得近乎娛樂版麵的話題,是因為近日收到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自北京寄贈的一冊《胡適友朋信紮冊》。這本紀念冊為近代史所自印,不公開發行,也無價格。布麵封皮,內頁紙質精美,其厚度相當於一本二百多頁的圖書,大多數卻完全空白,也沒有頁碼。不空白的頁麵,隔上幾頁就毫無規律地高清影印寫給胡適的名人手紮。信件的作者群冠蓋雲集,可湊大半部20世紀中國學術史:郭沫若,陳寅恪,陳垣,馮友蘭,金嶽霖,湯用彤,李四光,竺可楨,楊樹達,茅以升......

言歸正傳。欣賞著民國名人手跡之餘,發現社會學家陶孟和1931年至胡適的信居然提到了徐誌摩。徐罹難於1931年11月19日,這封信寫於當年11月23日,僅在事故幾天之後。陶孟和在信中說,他有一個小提議,等(張)奚若回來,召集“幾位與誌摩靠近的朋友討論他的身後。” 陶孟和提了兩件事,一是(陸)小曼:“因為她是他所愛的...” 二是設立紀念獎學金。

信裏立刻,也僅僅提到陸小曼,卻並不去強調陸小曼的未亡人法律身份,單挑出一個“愛”字來說。這應該是個極佳的角度:從這位徐誌摩同時代人兼摯友的眼光來看,上麵的兩種看法中,應該是後一種觀點更接近實際,而這位匿名作者對當今讀者和大眾趣味的批評,似乎也值得玩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