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主” 和“自由” 之間
(2014-11-04 14:12:19)
下一個
11月4日是美國中期選舉的日子。我很讚同一些已經成為美國公民的華人朋友對選舉政治的積極參與,因為這是曾經是中國公民的人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所沒有的,也是作為美國公民表達政治態度,實現政治參與的重要途徑。民主,意味著對政治和公共生活的參與,意味著對每個人的意見的平等尊重,對少數的保護,和不斷的談判,對話和說服過程。當然,很多人會想,一票能改變什麽? 但是,政治參與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票不能改變的,很多票或許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如果你完全不做,那麽永遠沒有改變的可能,但是隻要有人去做,很多人一起做,就不能說不會改變。至少,有權表達就盡可能地表達。這個過程還需要積極地學習和了解,我覺得這是最理想的一種狀態。
對另一些人來說,即使實在對政治參與不感興趣,也鬧不清選誰究竟有什麽區別,其實也在很大程度上享受著“自由”,盡管這樣的自由相對於積極的政治參與和表達來說稍嫌消極,但它仍然是不錯的。比如,免於匱乏,免於恐懼,不受計劃生育政策的限製,不擔心突然失蹤,以種種名義被非法拘禁,剝奪財產,網絡沒有被封堵。甚至,不想參與民主就不參與民主,也是一種不參政的自由,比起半夜三更爬起來迎接最高指示,或者全票通過,一致同意的“政治參與”,也是一種很大的進步。我想這是次理想的,第二種層麵也值珍惜,至少我們應該意識到它的存在,而且不為剝奪自由民主權利的行徑辯護。
第三種層麵的自由,我覺得是個體內心的自由。這種自由意味著保持自我的,獨立的,批判的立場。不一定要積極參與,但也不是消極逃避完全不去思考,也不一定要特別激進,但不會被任何一種權威的,強大的話語所完全控製,至少可以像《狂人日記》中寫的那樣,輕輕問一句:“從來如此,便對嗎?” 沒有這種自覺意識的人,不論是否身處一個形式上民主自由的社會,其實都是梁啟超所稱的“奴在心者。” 獲得這樣的內心自由的人,不想去奴役和宰製任何人,會在日常生活, 哪怕不是選舉政治中, 去傾聽別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