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科舉考試通過的難度和出路

(2014-10-11 16:48:53) 下一個
按照Benjamin  Elman 在《劍橋清中前期史》中的估計, 1700年(乾隆年間)的中國,秀才有50 萬人,當時人口總數約二億 ,即使隻按男性人口估算,秀才也隻占總人口的千分之五。

不過秀才是做不了官的,做官至少要是舉人。考出舉人的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會開考,每輪通過人數大約在1000 到1700人之間。按另一個資料,1765年, 全國有1290人考中鄉試, 成了舉人。按這一數字,秀才成為舉人的比例是千分之二。 範進中舉,是明朝故事,但道理大致不差,也還真是很了不得的。乾隆皇帝一次自己說,十年內的三次鄉試,加上一些特殊原因另外加考,產生大約5000舉人,但這些人中,隻有不到500能真正被任用,其他成為候補,有的竟要等30年才能輪上個職務。

舉人都考不上,但也作出很大貢獻的人,包括明朝的李時珍,所以毛澤東特別喜歡他,經常以他的個案為例子宣揚讀書無用論,貶低正規高等教育。其實,李時珍考不上這個孤立的事實並不等於讀書本身就沒用,更不是一件值得宣傳和炫耀的事情。正如韓寒一個人考不上大學隻能說明他沒考或考不上,也不能證明高等教育無用,大學都該取締,並不值得炫耀,還且不說他的小說和言論是否全都真是出自他的手。

舉人再往上,要去北京參加三年一度的會試。有一年有5,059人去考,通過了217人,比例是百分之四,而這群人中, 分配了工作的隻有78人。這一輪考試再經過皇帝親自主持的殿式產生的進士,人數平均每屆300,每年100。清代268年的曆史,產生了26846個進士。據Charles Hucker 研究, 明代進士人數, 平均每年90。看來明清兩代,進士的產生平均每年在90-100人。

明代大學者焦閎在《玉堂叢語》中記載,一名大臣曾經上奏皇帝,計劃把進士錄取名額擴大到5-6百名以補充知縣之缺,被皇帝否決。這說明,進士人數平均每屆三百應該是準確的,同時也說明,當時進士也隻能從縣令開始做起。

在晚清,進士可以做個知府, 舉人可以在官學裏教書,做幕僚,這還算比較不錯的。其他舉人和大量秀才在私塾裏教書。塾師往往是一群總考不上,或總得不到任用的讀書人,他們有挫折感,自我評價很低,收入也微薄,對教育事業,其實沒有多少激情。其間還隱藏了個把象洪秀全這樣走火入魔的家夥。不過,獲得功名總之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社會身份也有別於一般平民,去衙門見官老爺,按規定就不能象對待一般老百姓那樣打屁股。

另一方麵,清政府的官職,是明碼標價,可以買的。京官自四品郎中以下,地方知縣一級可以通過“捐納”的“異途”買來做。有一個研究顯示,清朝的25000個公務員職位中,有四分之一是賣出去了的。

一方麵,考上的沒工作,一方麵,沒考上的可以買。這對考試的人似乎很不公平。

不過,清朝的賣官製度雖然備受詬病--一些買了官的人也覺得製度本身不合理--但是,部分通過捐納進入到官僚體係的人確實也很能幹,正如最討厭考試的毛主席晚年正確指出的,“從後門進來的也有好人。” 原因是,會考試的人未必會辦事,也未必思路開闊,頭腦靈活。在考試的形式和內容本身非常僵化,還可以靠背範文和練書法來應付的情況下,捐納還真的讓一部分低分高能的人混進了公務員隊伍,日後因為真正的政績獲得提拔,或者提出了真正有真知灼見的觀察和分析。一些沒有任何功名的大商人,花錢買個四品郎中,或者通過捐贈獲得回贈功名,也不真做官,就為有個體麵的政治身份好和官員打交道。關心國家大事寫個上書,獻計獻策,被官員推薦給更上級官員甚至皇帝時,那封信是隻會提到買來的官職,而不說作者是個什麽公司董事或創始人,合夥人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