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
2018 (83)
2024 (2)
前幾天看到某位愛好軍事的網友發表高論,說:“林彪、粟裕打仗,最大的特點是運動戰、機動戰打得好,打的多,死拚硬抗的陣地戰非其所長。而在朝鮮,東西兩麵是大海,地域的縱深與寬幅都很有限,缺乏打運動戰、打機動戰的地理條件。相反,這種地形卻適合打仗較為呆板,但狠勁十足的彭總。”
這位網友的言下之意是“在朝鮮沒有打運動戰”或者“在朝鮮不能打運動戰”。可是,真實的曆史是什麽?大家知道誌願軍在朝鮮一共打過五次大的戰役,這五次戰役都是典型的運動戰。其中誌願軍的“迂回穿插”等戰法打的十分精彩,已經成為軍隊院校教課書裏的經典。通過運動戰為主要戰法的這五次戰役,誌願軍成功地將美軍從鴨綠江趕回到三八線附近。實際上美軍在朝鮮打運動戰也不示弱。誌願軍入朝前,麥克阿瑟指揮的“仁川登陸”戰役,通過大兵團的海上機動和登陸,一舉扭轉被動戰局,創造了運動戰的精彩一幕。李奇微創造的“磁性戰術”,一改死守陣地的戰法,通過全線部隊的機動,在誌願軍進攻時主動後退,一周後再主動進攻,抓住了誌願軍後勤補給的弱點,使誌願軍陷入很大的被動。第五次戰役中,誌願軍180師幾乎被全殲,就是美軍運用磁性戰術、打運動戰的戰果。
當然朝鮮戰爭中也打過陣地戰。1951年6月第五次戰役結束後,中共確定了“充分準備持久作戰和爭取和談達到結束戰爭”的新方針之後,誌願軍的作戰方式,才從運動戰轉入陣地防禦戰。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就是在這個階段進行的。雖然上甘嶺等陣地戰打的十分殘酷、十分震撼,但朝鮮戰爭的基本走向和勝負大局,是由誌願軍和美軍的運動戰所決定的。因此可以說,朝鮮戰爭是一場以運動戰為主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