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更需要一艘不修就要下沉的[台灣航母]
(2004-04-14 22:42:19)
下一個
美國更需要一艘不修就要下沉的[台灣航母]
回首五千年
中國的台灣島一向被美國稱為它在遠東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無論其說法是否有充足的根據,我認為用來形容現在美國與台獨勢力的關係,還是有意義的。因為自蔣介石退台盤踞以來,美國這座靠山幾乎一直就是台灣方麵的唯一生存依賴。設想沒有美國,台灣的獨立存在的可能性在中國大陸麵前幾乎是零。所以,現實讓台灣政府除了依靠美國之外,沒有太多的選擇。
也正是因為這種依賴,美國當仁不讓地以台灣的保護者和實際上的主人自居。在其國際擴張藍圖上,台灣自然是一個美軍在海外的據點,或者說就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我不由想到,不知台灣方麵的一些權貴和當權者們對這個稱呼作如何想的?一個不擇手段要獲取獨立的台灣現政府,竟然被其外國靠山稱作[航空母艦]。尊嚴何存?獨立的意誌何在?在我看來,被稱作[航空母艦],與被稱作[馬前卒],或者[炮灰],也沒有什麽兩樣。這些稱謂都有一個意思,就是打仗的時候“替人送命的”。效仿39軍兄的口頭禪:關於這一點,有不同的意見嗎?
想來也是,美國過去對蔣家政府和現在對於台獨的支持(盡管還不是明目張膽的),當然不是出於一片好心,或出於民主國家普及正義之偉大理想。它是要“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幫助自己稱雄世界。至於這“一時”是什麽時候,那完全要由美國來定。台灣方麵是完全做不得主的。隻要想一想這種變相的[主子]和[奴才]的關係,我個人已經對所謂的民主國家間的關係(盡管台灣不是一個事實上的國家)和民主世界的美好前途,在心底裏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
回到本帖的題目,我個人的想法比那些發明“美國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這句話的人再向前一步,那就是美國實際上更需要台灣是一艘不斷需要維護、不修就要[下沉的航空母艦] 。我為什麽要這樣說?
因為這是國際政治的殘酷的現實。對於其靠山美國來說,台灣的不穩定、內部俎忤和大陸的壓力等等都是對美國有利而不能不去刻意維持的狀態。換句話說,美國對於這艘航母要做的,不是去把它完全修複,而是要有計劃、有意圖地讓它永遠處於被維修狀態。隻有這樣,美國修理師傅的每一句話在台灣才有人聽,台灣方麵的任何行動在開動破航母之前都必須向其匯報和征求意見。
對於台獨勢力來說重要的則是,美國雖然口頭承諾幫助台灣對付大陸的反獨統台的軍事進攻,但美國決不會任由阿扁把美軍帶入一場同解放軍對抗的不必要的戰爭。所謂必要不必要當然完全取決於美國的最高利益。那麽,什麽是美國的最高利益?我的回答可以肯定其中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它根本不同於台獨的最高利益。國與國之間從來隻有利害關係。美國與台獨之間的關係絕不會有什麽超然於這個原則的。何況,如上麵所分析的那樣,台灣現在的地位連那種起碼的國與國的關係都談不上。台灣在美國的眼裏,充其量就是一艘遠東的航母。在有違於美國國家最高利益的時候,難道拋棄一艘破航母不是最方便的選擇嗎?
最後,舉例說明我所說的“不修就要[下沉的航母] ”的概念。
記得1988年張憲義事件的諸位,就大致可以了解我的意思。1957年美國把“鬥牛士”戰術導彈和核彈頭運進台灣,但設在國民黨當局不得問津的美軍基地內。華盛頓當局雖然對盟友提供核保護傘,但卻阻止他們自己發展核武器。對於台灣,美國更是限製其研製核武器,雙方的核技術合作隻限於核電站研究等民用項目。1972年1月台灣核能研究所的重水反應堆首次達到臨界點,9月燃料原件廠完工,引起美國注意。此時尼克鬆剛結束訪華,曾威脅要派人去台拆除核處理設施。台灣當局因為要依賴美國的援助,由蔣經國出麵公開承諾不發展核武器。在依靠自身力量無法製成原子彈的情況下,台灣當局決定同秘密開展核計劃的以色列和南非合作。1979年8月,美國偵察衛星發現南非所屬的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嶼上有異常強烈的閃光,這隻能是核爆炸才會出現的情景。事後知道是以色列、南非及台灣合作進行了一次原子彈試驗。進入80年代後,台灣島上又建立起兩座更大的核電站,引進了功率更大的沸水核反應堆,還從南非大量進口並儲備了一定數量的濃縮鈾。1983年台灣核研所水鍋式反應器達到臨界點,翌年又實現了氧化鈾轉化,燃料丸也製造成功。在台灣中山科學院進入鼎盛時期之際,核研究所內也形成了龐大的“核武人才庫”,包括博士五十餘人、碩士二百多人,素質超過島內任何一所“國立”大學的水平。然而,中山科學院內的學者有不少是留美歸來者,其中藏有CIA的內線。80年代前期核研所的許多通話就被美方截獲,甚至重水爐周圍還被“美諜”裝了電眼,工作人員“連蓋子都開不了”。後來,發生了轟動一時的“張憲義事件”。
這個至今還被台灣罵為“漢奸”的張憲義,1988年2月在任中科院核研究所副所長時人突然從戒備森嚴的所內失蹤。不久他到了太平洋彼岸,並向美國政府提供了島內研製核武器的資料。張憲義是在美留學後返台參加秘密研究的科研人員。他逃美後的十二年間,除了逢年過節向台中老家的父親打個越洋電話問候外,島內的人都不知其隱居於美國何處。據說張憲義本人曾對外聲明,認為自己揭露核武秘密沒有錯,“錯隻錯在政府打算製造核武的政策,隻會為台灣帶來災難。”美國此時將證據拿到手,立即以違反過去的承諾為由質問台灣。這時蔣經國剛去世,新上台的李登輝政權正需要美國扶助,隻得再度承諾不發展核武器。美國政府卻不肯僅僅聽信承諾了事,而是派出工程人員趕到台灣拆除了核能反應爐,把重水式核反應堆改為隻能用於試驗的輕水核反應堆,並將中科院核研究所的重要資料帶走,還規定以後每年到核研所來檢查三次。此舉被稱為台灣“核武發展的分水嶺”,核研所的設備嚴重受損,集中的“核武團隊”人才大都星離雲散分赴能源、資訊部門工作,台灣核武計劃被迫中斷。
言及此,我的觀點應該清楚無疑了,美國要的就是離不開它這座靠山的半死不活的台灣。更重要的是,台灣的將來在這樣的態勢中變得不由自主而任人左右。對於我個人理解阿扁以及台獨前途來說,阿扁的努力和奮鬥並不是美國人真正感興趣的。美國靠山不點頭,台獨能走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