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的立國之本是什麽?

(2004-06-26 05:49:22) 下一個
中國的立國之本是什麽? 回首五千年 中國的立國之本是什麽?樓下MikeCa兄要我回答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就是,中國的立國之本是中國傳統文化。我個人主張,中國應以傳統文化立國,以科學技術強國,此為長期目標。中共應該拋棄馬克思主義,堅定地回到中國的傳統文化,此為短期目標。那麽,究竟什麽是我所重視的那部分中國傳統文化? 如果將中國傳統文化分作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我所指的用以立國的文化則屬於文化的深層結構。表層的文化通常是文化的物質屬性,比如秦皇陵、長城、三寸金蓮、鴉片煙、太監等等;文化的深層部分則是文化的精神屬性,比如忠恕之道、天人哲學、君臣父子等級、大一統觀念、倫理思想等等。在文化之間的衝突中,易於隨之改變的是文化的表層結構,而文化的深層結構則不易在衝突中改變,尤其難以改變的是深層結構中的心理構成和積澱這一部分。心理構成是文化結構中最深層的文化層麵,是一個民族長期積澱而形成的心理習慣和定勢。 就文化傳承而言,真正重要的文化傳統是那些看不見、摸不著,卻真正地支配每一個中國人的思維、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那種心理構成和深層文化結構。它隱藏在最深的底層,但發揮著無遠孚屆的威力。就文化立國而言,真正值得重視的,有兩部分。一是深層結構中有助於文明延續、發展和進化的那部分,所謂精華;二是深層結構中文化心理構成和積澱這一部分,所謂定勢。精華因人因時而異,定勢則是積重難返而難以回避的存在。 對於定勢部分,我有兩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這種心理構成的頑強和牢固。一是胡適的全盤西化,二是毛澤東的破四舊和文革。這兩次運動的結果,我認為都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勝利而告終結。這兩個近現代著名的反傳統運動的主導者,他們的計劃到底是什麽?以這兩位的智慧,他們真的要打倒中國文化傳統嗎? 我個人認為,他們要做的,與打倒中國文化傳統恰恰相反。胡適是西化派的鼓吹者卻終生致力於整理國故。毛澤東是文化大革命的發起人卻終生研讀中國古籍和曆史。他們的計劃似乎有著策略上的意義,即實際上是等著傳統文化的反彈力來曆史地自然折衷,“取法乎上”為的是“僅得其中”。那麽,這個“中”是什麽?我認為就是一個去除傳統文化之糟粕,從而彰顯傳統文化之精華的過濾程序的最終結果。當然這種“過濾”不是沒有風險的。 對於精華部分的定義和羅列清單,是一件吃力不討好但必須要做的事情,難度很大,而且一定會各執所見。我個人認為立國的文化傳統主要包括儒道兩家。釋家也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部分,但我不主張用以立國。原因在於它的主旨,是出世,是關注現實世界之外的東西。儒道兩家的共同源頭,是周易。周易思想的偉大在於“調和”這個中心思想。大意為宇宙之間沒有絕對、極端和不調和的事物,而都是相對、中庸和調和的。以此而產生的孔學,則以“一以貫之”為根本,而道家則以“道生一”為基礎。也因此而形成孔子的形而上學之“對一切不予認定”和“無主張”的態度,形成老莊“無為”的態度。又形成孔子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的一任直覺的道理。篇幅所限,僅在此列舉這幾個要點。 對於本帖來說,我認為重要的還在於儒道思想對於文明延續發展的巨大貢獻。孔子樂觀、誠信、忠恕和仁的思想,對現實世界的愛和熱情,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性格中的基本主流;老莊的包羅天地的形而上學哲學觀(還記得莊子將“道”賦予狗屎的故事嗎?),則為中華民族度過災難和危機了準備了堅實的鋪墊。成熟而獨特的中華文明的深層精神方麵就是中華民族的內在性格,中國人就是這樣得以長存、繁衍和度過盛盛衰衰,並且延綿不絕。 值得說明的是,對於儒道兩家的“原教旨”的認識,也是正確認識其思想的關鍵。比如,自稱儒家的並非就是儒學真本。孔子死後,儒分為八。真正能夠傳承孔子真意的,可以說沒有一人。這也是為什麽顏回方死,孔老師大慟,說“天亡我!” 一個民族和文明,要想長存於世,固然有賴其適應潮流的能力和與其它民族共存榮的心胸和氣魄,但是更要堅持自己文化的根本,固守自己民族精神的源頭,保住自己文明的特色,因為本固而枝榮,其理也淺。傳統文化立國不但是今天中國要做的,也是永遠不能不作的大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