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贏了,但是輸了

(2004-06-26 05:52:04) 下一個
美國贏了,但是輸了 回首五千年 11.5.2004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發動戰爭不是一件可以隨意的事情。戰爭應該是不得已而為之。戰爭開始之後,有始無終的狀態更是參戰國的噩夢。強大的國家能否逃脫這種惡夢呢? 美軍近期幾場戰爭的結果似乎已經給了一個否定的回答。從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美國的戰爭已經進入了一個“有始無終”的怪圈。海灣戰爭結束後,薩達姆仍然向美國叫板了12年,美軍的禁飛也隻得持續12年;科索沃戰爭迫使南聯盟政權屈服,但戰後的科索沃,衝突仍在繼續,美軍依然不能輕鬆抽身;阿富汗戰爭,美軍推翻了塔利班政權,打散了本•拉登的“基地” 組織,但本•拉登至今去向不明,阿富汗動亂不止,美軍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仍在繼續;伊拉克戰爭,美國罔顧國際國內反對浪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但卻不可避免地在全世界麵前輸了理,“情報門”事件至今困擾布什,美國深陷伊拉克戰爭泥潭,飽嚐戰後傷亡遠超戰爭中傷亡的苦果。 但是,美國並沒有因此而有所反省的意思。據美國《防務新聞》4月14日報道,拉姆斯菲爾德最近對五角大樓下達了美國軍隊向“10-30-30”軍事戰略模式過渡的任務。“10-30-30”模式的核心內容:一旦美國政府決定在全球任何地區動用武力,那麽美軍要能在10 天內部署到該地區,在30天之內打敗敵人,此後30天內,美軍能完成重組並作好到另一地區執行下一次軍事任務的準備。以此推算,美軍70天就能打贏一場戰爭,一年可打贏5場戰爭。美軍方指出,未來美軍的作戰構想都要以能否有助於達成“10-30-30”的目標為標準。依照“10-30-30”模式,美國陸軍必須變得輕巧快速,空軍必須加強戰略運兵能力,而海軍和陸戰隊則需發展新型戰艦,形成海上基地,具有對陸地投射戰機和地麵部隊的能力。具體的我在此從略。 我前幾天寫過一片帖子,講到戰爭的目的並非成功的攻城略地,而是要成功地幫助這個國家實現其長遠的利益。長遠的利益不是霸權和石油資源等等,而是國家和文明的前途和未來。真正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指戰爭的負麵作用不會在100年或更久以後反噬美國自己或給民族帶來損失和災難,或者最後得不償失。 今天的成功就必然是一個民族明天的收獲嗎?請看一看曾經稱霸歐亞的閃米特民族的興衰史;今天的勝利就是明天的勝利的保證嗎?再看一看曾經是世界霸主的阿拉伯民族的興衰史。美國今天許多的有始無終的戰爭就是其帝國走向衰弱的引子。不管美國喜不喜歡這個趨向,曆史是無情的。這裏,我沒有絲毫的對美國的個人情緒好惡。因為用個人情緒好惡來討論國際關係和民族大事是有百弊而無一利的。 再提一下這幾天天壇熱烈討論的有關要不要“核平統台”的問題。我個人的意見是不能用核武來對付分裂 (具體見《要不要核炸台獨?》)。有些網友反對我的觀點,認為要統一,就要不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來贏取勝利。我並不反對要動用一切手段來為中國贏得統戰的勝利,但我不讚成[不惜一切代價]的觀點。許多人所說的[不惜一切代價] 也是僅僅指不惜犧牲台灣島這方土地未來的使用價值和現在生活其上的百姓等等,但並沒有仔細的想想中國會不會還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價。如果我問:“假如代價也包括中華民族未來的命運,包括中華文明可能因此而麵臨的災難和覆滅,你還要不惜這個代價嗎?” 在短期的、狹隘的政治和利益範疇裏,哲學的睿智並不顯得重要。但5000年的中華文明史,特別地告訴獨特的中華民族一個獨特的真理,即中庸之道。中庸是一個標杆,用在這裏就是告訴我們,處理國家大事必須要有遠見。既要麵對[近憂],也不要忘了[遠慮]。1000年的羅馬帝國的命運證明了這一點。它的覆滅就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孔子和老子這樣的空前絕後的思想家。 想一想日不落帝國的命運、搞大東亞共榮圈的帝國的命運和第三、第四帝國的命運,我很難對第五帝國的命運有樂觀的評價,因為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一脈相承,結局也不難預測。曾經或仍然強大的他們的最大的共同弱點是什麽?是強弩拉盡和不知收斂,是無所不用其極。中國不能不吸取教訓,不能無所不用其極。體現在對付台獨這件事上,中國不能用核武。不要用短視的勝負計算來衡量手段的取舍,要知道統一台灣並不是中國命運的最終目的,而是實現目的的進程之一。統一台灣的成功也並不在於一次或幾次的戰爭的勝負。隻要有強大的中國在,台灣它往哪裏跑?所以,我認為用不著動用極端武器。 不動用極端武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與本貼題目有關,即走極端和無所不用其極將必然走向失敗,這不是道德不是權衡利害不是你錯我對,這是曆史鐵律。按照這個鐵律,所以我今天評論美國為實現帝國霸權而發動的一係列戰爭,是表麵上勝了,實質上恰恰相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