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
2012 (1)
2018 (47)
2019 (87)
2020 (82)
2021 (120)
2022 (144)
2023 (114)
白天忙東忙西,沒定下心來仔細讀這個很有味道的討論。
知識和文化,或者夫子說的知識和感悟,確實是兩個概念。不過現代,語文相混,“文”越來越“語”,越來越冗餘。現在所說的知識,其實就是知;而感悟,就是識。知和識,就是兩個概念,兩個範疇。
我的小學和中學都是女校,性格培養的底子比較女性,或者叫感性。好在,我的大學原來是男校,近幾十年才招女生,所以我後來的熏陶,思維比較偏理性,算是彌補與中和了。也可以說,先文化了,然後知識了。
以前人讀書少,知識少,而現在不但讀書普及,加上網絡,什麽知識都可以找到。於是那些靠“什麽都知道”的百科雜家,就沒有了市場。為什麽,你學了很多知識,但在我的定義裏,你隻學了“知”,卻並不一定有“識”。一個人,死記硬背,滾瓜爛熟,滿腦子的定義,那你還不是一個知識分子,充其量算是“知道分子”。就像一個學醫的,你一定要花幾年功夫記憶大量的拉丁名詞,幾千個解剖部位的名稱,藥名,病名。辛辛苦苦背了好多年的書,滿腦子的“知識”。那麽,你會看病了嗎?不會!
知而不識,你腦子裏充斥了的,全是數據。現在電腦上一秒之內就能搜到。但要診斷,你要推論,就是邏輯。識,就是邏輯,也就是關係。我不知道阿城,隻聞其名,未見其人,不知道他的“關係”是不是我這個定義。
做IT的都知道,數據(Data)和邏輯(關係),是兩個最基本的內核。沒有關係的數據,是死的。是沒有結果的。
樓下肯特君說我知道得太多了,也許是有所指。有次好像是他貼馬拉鬆的照片,為保護隱私,把照片上的號碼打了馬賽克。可是他卻忘記把場景裏其他人的號碼也塗掉。照片可以搜到地點和時間,比賽結果可以看到旁邊那一個或幾個人的成績,這些都是數據。再通過邏輯“關係”,很快就找到了肯特君的一切數據。
看病也是這樣。各種指標,檢驗結果,都是數據。但同樣的症狀,(比如發燒),卻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診斷。這就需要邏輯關係的判斷了。話說回來,診斷也是兩個概念。“診”,是獲取數據,代表“知”;而“斷”,是判斷,是邏輯,代表“識”。
夫子提到的認知和感悟的不能融合,這種現象確實存在。如果死讀書,沒有邏輯推論,那麽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有然。這次會了你下次還是不會。同一個實驗你不能重複,而不能重複的實驗是不能通過的。
而沒有知,也不行。你記憶的東西越多,也就是你腦子裏的數據越多,你存取的速度越快。很多東西,別人要想半天,你立馬就說出了答案,因為你已經記憶了很多的數據,或者叫“經驗”。這種經驗,可以是親自做過的,也可以是讀書讀到的。
文化的定義,曆來就不明確。廣義狹義,各有所指。大致可以說是一種融合了曆史的感悟。我是一元論者,理性和感性,文科和理科,文或者武,科學與藝術,等等,我認為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特性,而不是割離的兩樣東西。現代科學把學分了很多很多“科“,相互割離,每人一塊,最後都成了盲人摸象,看不到真實的整體。
想當年,達芬奇是藝術家,大畫家,但也是數學家,生物學家,解剖學家,力學家,地理學家,工程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他發明了坦克,降落傘,潛水艇。。。他的材料力學定律到今天還在大學教科書裏。奇怪嗎,不奇怪。他是一元的典範。
拉拉雜雜寫一點,算是參加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