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絨螯蟹為一種重要經濟蟹類,兩隻大螯上有絨如毛。在中國多稱以“大閘蟹”,是一種久負盛名的美食。在中國北起遼河南至珠江,漫長的海岸線上廣泛分布,其中以長江水係產量最大,口感最鮮美。該蟹種在長江口近海產苗,長成幼蟹後,逆長江洄遊,生長在長江下遊一帶的湖河港汊中www.szspx.net。
中華絨螯蟹營養豐富
營養豐富的中華絨螯蟹美味可口,用什麽詞匯去描述它的美味,還真是一個難題,感覺似乎沒有這樣的詞匯可以描述出陽澄湖大閘蟹的美味口感。但是陽澄湖大閘蟹的營養營養趣事科學證明含有豐富的元素和蛋白質,每100克大閘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鈣126毫克,鐵2.8毫克。蟹殼除含豐富的鈣外,還含有蟹紅素、蟹黃素等。大閘蟹蟹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高於其他陸生及水生動物,維生素B2是肉類的5-6倍,比魚類高出6-10倍,比蛋類高出2-3倍。維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魚類高出6-10倍。有“補骨髓,滋肝陰,充胃液,養筋活血,治疽愈核,清熱、散血,續絕傷,治筋骨損傷,疥癬,漆瘡,燙傷”等功效營養。[1]
中國境內廣泛分布於南北沿海各地湖泊,以江蘇陽澄湖所產最著名。20世紀60年代以後產量銳減,近年實行人工移苗放流,產量有所恢複。每年9-11月為生產旺季。
20世紀初,中華絨螯蟹隨海船移植至德國,然後沿萊茵河傳布,今已遍及許多歐洲國家的水域。
大閘蟹身體分兩部分:頭胸部和腹部,附有步足5對。體近圓形,頭胸部的背麵為頭胸甲所包蓋。頭胸甲墨綠色,呈方圓形,俯視近六邊形,後半部寬於前半部,中央隆起,表麵凹凸不平,
共有6條突起為脊,額及肝區凹降,其前緣和左右前側緣共有12個棘齒。額部兩側有一對帶柄的複眼。頭胸甲的腹麵,除前端為頭胸甲所包裹外,大部分被腹甲,腹甲分節,周圍有絨毛,腹部緊貼在頭胸部的下麵,普通稱為蟹臍,周圍有絨毛,共分7節。雌蟹的腹部為圓形,俗稱“團臍”,雄蟹腹部呈三角形,俗稱“尖臍”。第一對步足呈棱柱形,末端似鉗,為螯足,強大並密生絨毛;第四、五對步足呈扁圓形,末端尖銳如針刺。
腹麵灰白色、頭胸甲額緣具4尖齒突,前側緣亦具4齒突,第4齒小而明顯。腹部平扁,雌體呈卵圓形至圓形,雄體呈細長鍾狀;但幼蟹期雌雄個體腹部均為三角形,不易分辨。螯足用於取食和抗敵,其掌部內外緣密生絨毛,絨螯蟹因此而得名。4對步足是主要爬行器官,長節末前角各有1尖齒。腹肢雌性4對,位於第2至第5腹節,雙肢型,密生剛毛,內肢主要用以附卵。雄蟹僅有第1和第2腹肢,特化為交接器。[2]
中華絨螯蟹棲於淡水湖泊河流,但在河口半鹹水域繁殖;每年6~7月間新生幼蟹溯河進入淡水後,棲於江河、湖蕩的岸邊。喜掘穴而居,或隱藏在石礫、水草叢中。掘穴時主要靠1對螯足,步足隻起輔助作用。以水生植物、底棲動物、有機碎屑及動物屍體為食。取食時靠螯足捕捉,然後將食物送至口邊。營養條件好時,當年幼蟹體重可達50~70克,最大可達150克,且性腺成熟,可與2齡蟹一起參加生殖洄遊。如放養密度大或生長慢,則2齡時性腺也難以成熟,不能參加生殖洄遊。
中華絨螯蟹一般在江河湖泊生長至2齡,自9月下旬(秋分前後)蛻殼為綠蟹起性腺開始迅速發育,30~40天內雌蟹生殖指數由蛻殼前的0.36%驟增至10%~15%左右。至10月中下旬(寒露、霜降時節),大部分性腺已發育進入第Ⅳ期,遂離開江河、湖泊向河口淺海作生殖洄遊。11月上旬(立冬)後群集於河口淺海交匯處的半鹹水域,開始交配繁殖。
在長江流域,中華絨螯蟹繁殖區的鹽度為8~15,水溫為6~12℃,時間在當年12月至翌年3月。交配時雄蟹以螯足鉗住雌蟹步足,並將交接器的末端對準雌孔,將精液輸入雌蟹的納精囊內。整個交配過程曆時數分鍾至1小時。雌蟹一般在交配後7~16小時內產卵。受精卵附著在雌蟹腹肢的剛毛上。在水溫10~17℃情況下,受精卵經30~60天後孵化出溞狀幼體,在河口淺海浮遊30餘天,經5次蛻皮,然後進入大眼幼體期。此時兼營浮遊及底棲生活,並能逆流上溯至湖沼。大眼幼體經6~10天後蛻殼而成幼蟹,開始營底棲爬行生活。
親蟹在所抱卵全部孵化後,蟄伏在河口淺灘的沙丘上,其頭胸甲及四肢有苔蘚蟲、藪枝蟲等附著,腹部常有蟹奴寄生。產後的雌蟹至6月底7月初相繼死亡。從溞狀幼體起,雌蟹的壽命為2足齡,雄蟹則交配後即死亡,壽命比雌蟹短2個月。當年成熟的中華絨螯蟹壽命僅1年,且雌性占絕對優勢。性腺成熟緩慢的個體,壽命較長,有的可達3~4年。
中華絨螯蟹的汛期在10月初至11月上旬(寒露至立冬前),約40天左右。主要捕撈工具為籪絲網、定置張網、地拉網、罾網等。河口淺海捕撈季節在11月上旬至3月下旬(立冬至春分),其中分2月初(立春)以前的冬蟹和2月初(立春)以後的春蟹2個汛期,主要捕撈工具為蟹拖網。
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由於河口沿海一帶開始大量興建水閘,導致親蟹生殖洄遊和幼蟹上溯通道受阻,60年代起資源量驟減。1969年在長江口的崇明島附近發現了規模巨大的中華絨螯蟹天然產苗場。該處一年出現1~2個汛期,汛期高峰多在6月上旬。全國許多地方來此捕撈蟹苗運回放養,成活率為1%~5%,取得一定增殖效果。但由於蟹苗資源量波動幅度很大(產量少時僅為正常年份的1/10~1/50),故生產不能穩定。
20世紀70年代起中國開始利用天然海水或人工海水進行中華絨螯蟹人工育苗,均獲成功。采用天然海水育苗年前收集健壯親蟹,按一定雌雄比例投入海水(半鹹水)養蟹池中進行籠養或散養,使其交配抱卵。次年4月中即可孵化出溞狀幼體。如能保持水質新鮮,溶氧充足、鹽度適宜(9~15)、溫度穩定、敵害少及豐富的餌料,約經3周左右即可孵出蟹苗。人工海水育苗的技術條件和措施與天然海水育苗相似。其主要技術關鍵在於配製高效低價的人工海水(半鹹水),難度較大,但產量穩定,占地麵積也小,並可不受自然條件限製,已在一些內陸地區推廣應用。
技術規範
農業部發布的無公害食品中華絨螯蟹養殖技術規範(NY/T5065—2001),規定了中華絨螯蟹(以下簡稱河蟹)仔蟹培育、一齡扣蟹培育以及成蟹飼養技術,適用於河蟹池塘飼養,稻田飼養也可參照執行[3] 。
病害防治
一、病原:
由聚縮蟲引起,該蟲為單細胞蟲體,前端生有許多纖毛,後端有一細長有收縮能力的柄,固著於其它物體上形成很大的分枝群體。
二、症狀:
被感染的溞狀幼體活動能力弱,體質下降,蛻皮困難,使幼體失去平衡漂浮於水麵,嚴重附生可致幼體死亡。成蟹一般在黃蟹到綠蟹階段較為明顯,特別是性成熟2齡以上蟹。病蟹白天在池邊淺水區獨立爬行,體殼汙物較多,活動、攝食能力減弱,繼而陸續死亡。用顯微鏡觀察可看到蟲體塞滿蟹鰓血管。病蟹的活動表現為無力的癱瘓狀,呼吸微弱,以致停止呼吸而死亡。
三、防治方法:
(1)可用濃度為0.5‰—1.25‰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浴2小時,或用新潔爾滅藥物殺死。
(2)已經發病時,可用0.25-0.6mg/L的硫酸銅全池潑灑。但注意魚蟹混養池中忌用。
(3)最好不養2齡以上性成熟的綠蟹,因為這時河蟹一般已不再蛻殼,使聚集在身上的蟲體越來越多。[4]
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含蛋白質14克、脂肪5.9克,經濟價值很高。此蟹隻可食活蟹,因死蟹體內的蛋白質分解後,會產生蟹毒堿。
中華絨螯蟹味美且營養豐富,曆來被視為上品。每100克蟹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4%,脂肪5.9%,碳水化合物7%,此外,還含有維生素A、核黃素、煙酸,其發熱量超過一般魚類的營養水平。
中華絨螯蟹是出口品種,輸往地區:香港、澳門。
出口口岸:江蘇、浙江、廣東。
中國的大閘蟹早在1900年就開始“移民”到歐洲。1912年,德國首次有官方報告說,發現了這種中國特有的大閘蟹。1933年,德國科學家調查後認為,大閘蟹是通過商船的壓艙水從中國“移民”到歐洲的。
自此,這種“什麽都吃”的八腳猛士開始在歐陸江河橫行,甚至對歐洲本土物種構成嚴重的生存威脅,從而成為德國地區唯一的淡水蟹種。每逢盛夏,生活在易北河等水域裏的成熟大閘蟹開始展開“地毯式”遷徙,不遠千裏地遠上北海,為翌年春天的傳宗接代做好準備。
中華絨螯蟹善挖洞穴,破壞水壩。它們還會毀壞捕魚工具,吃掉漁網裏弱小的魚蝦。甚至,一些工業基礎設施也成為它們的破壞目標。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稱,僅在德國大閘蟹造成的損失已高達8000億歐元[5] 。
中華絨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Grapsidae) 絨螯蟹屬甲殼動物。又稱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閘蟹或螃蟹等。經濟蟹類。
分布和移植 中華絨螯蟹的自然分布區主要在亞洲北部朝鮮西部和中國。中國北自遼寧鴨綠江口,南至福建九龍江、西迄湖北宜昌的三峽口均有分布。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對中華絨螯蟹的生活習性,特別是生殖洄遊規律有一定的了解。近年來隨蟹苗的人工培育和放流增殖,此蟹已遍布全國,但品質以長江下遊陽澄湖的大閘蟹和河北的勝芳蟹最為著名。20世紀初 ,中華絨螯蟹隨海船移植至德國 ,然後沿萊茵河傳布,今已遍及許多歐洲國家的水域。
特征 體近圓形、頭胸甲背麵為草綠色或墨綠色,腹麵灰白色、頭胸甲額緣具4尖齒突,前側緣亦具4齒突,第4齒小而明顯。腹部平扁,雌體呈卵圓形至圓形,雄體呈細長鍾狀;但幼蟹期雌雄個體腹部均為三角形,不易分辨。螯足用於取食和抗敵,其掌部內外緣密生絨毛,絨螯蟹因此而得名。4對步足是主要爬行器官,長節末前角各有1尖齒。腹肢雌性4對,位於第2至第5腹節,雙肢型,密生剛毛,內肢主要用以附卵。雄蟹僅有第1和第2腹肢,特化為交接器。(見彩圖[中華絨螯蟹])
生物學特性 中華絨螯蟹棲於淡水湖泊河流,但在河口半鹹水域繁殖;每年6~7月間新生幼蟹溯河進入淡水後,棲於江河、湖蕩的岸邊。喜掘穴而居,或隱藏在石礫、水草叢中。掘穴時主要靠1對螯足,步足隻起輔助作用。以水生植物、底棲動物、有機碎屑及動物屍體為食。取食時靠螯足捕捉,然後將食物送至口邊。營養條件好時,當年幼蟹體重可達50~70克,最大可達150克,且性腺成熟,可與 2齡蟹一起參加生殖洄遊。如放養密度大或生長慢,則2齡時性腺也難以成熟,不能參加生殖洄遊。
中華絨螯蟹一般在江河湖泊生長至2齡,自9月下旬(秋分前後)蛻殼為綠蟹起性腺開始迅速發育,30~40天內雌蟹生殖指數由蛻殼前的0.36%驟增至10~15%左右。至10月中下旬(寒露、霜降時節),大部分性腺已發育進入第Ⅳ期,遂離開江河、湖泊向河口淺海作生殖洄遊。11月上旬(立冬)後群集於河口淺海交匯處的半鹹水域,開始交配繁殖。在長江流域,中華絨螯蟹繁殖區的鹽度為8~15,水溫為6~12℃,時間在當年12月至翌年3月。交配時雄蟹以螯足鉗住雌蟹步足,並將交接器的末端對準雌孔,將精液輸入雌蟹的納精囊內。整個交配過程曆時數分鍾至1小時。雌蟹一般在交配後7~16小時內產卵。受精卵附著在雌蟹腹肢的剛毛上。在水溫10~17℃情況下,受精卵經30~60天後化出狀幼體,在河口淺海浮遊30餘天,經5次蛻皮,然後進入大眼幼體期。此時兼營浮遊及底棲生活,並能逆流上溯至湖沼。大眼幼體經6~10天後蛻殼而成幼蟹,開始營底棲爬行生活。
親蟹在所抱卵全部化後,蟄伏在河口淺灘的沙丘上,其頭胸甲及四肢有苔蘚蟲、藪枝蟲等附著,腹部常有蟹奴寄生。產後的雌蟹至6月底7月初相繼死亡。從狀幼體起,雌蟹的壽命為2足齡,雄蟹則交配後即死亡,壽命比雌蟹短2個月。當年成熟的中華絨螯蟹壽命僅1年,且雌性占絕對優勢。性腺成熟緩慢的個體,壽命較長,有的可達3~4年。
生產 中華絨螯蟹的汛期在10月初至11月上旬(寒露至立冬前),約40天左右。主要捕撈工具為籪絲網、定置張網、地拉網、罾網等。河口淺海捕撈季節在11月上旬至3月下旬(立冬至春分),其中分2月初(立春)以前的冬蟹和2月初(立春)以後的春蟹2個汛期,主要捕撈工具為蟹拖網。
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由於河口沿海一帶開始大量興建水閘,導致親蟹生殖洄遊和幼蟹上溯通道受阻,60年代起資源量驟減。1969年在長江口的崇明島附近發現了規模巨大的中華絨螯蟹天然產苗場。該處一年出現1~2個汛期,汛期高峰多在6月上旬。全國許多地方來此捕撈蟹苗運回放養,成活率為1~5%,取得一定增殖效果。但由於蟹苗資源量波動幅度很大(產量少時僅為正常年份的1/10~1/50),故生產不能穩定。
70年代起中國開始利用天然海水或人工海水進行中華絨螯蟹人工育苗,均獲成功。采用天然海水育苗年前收集健壯親蟹,按一定雌雄比例投入海水(半鹹水)養蟹池中進行籠養或散養,使其交配抱卵。次年4月中即可化出狀幼體。如能保持水質新鮮,溶氧充足、鹽度適宜(9~15)、溫度穩定、敵害少及豐富的,約經3周左右即可出蟹苗。人工海水育苗的技術條件和措施與天然海水育苗相似。其主要技術關鍵在於配製高效低價的人工海水(半鹹水),難度較大,但產量穩定,占地麵積也小,並可不受自然條件限製,已在一些內陸地區推廣應用。
經濟價值 中華絨螯蟹味美且營養豐富,曆來被視為上品。每100克河蟹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4%,脂肪5.9%,碳水化合物7%,此外,還含有維生素A、核黃素、煙酸,其發熱量超過一般的營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