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啟示 圖

(2013-07-14 02:03:12) 下一個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啟示



諾貝爾經濟學獎 首見女得主(圖)



諾貝爾經濟學獎 首見女得主



歐斯壯 (歐新社)



諾貝爾經濟學獎 首見女得主



威廉森 (法新社)


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位女性得主12日誕生,美國學者伊莉諾·歐斯壯以自然資源(共有財)管理及"經濟治理"(economic governance)分析,與威廉森一同獲獎,威廉森則專研大型企業的運作結構。諾貝爾委員會認為,兩人研究成果尤有助於因應全球金融風暴及氣候變遷問題。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歐斯壯以"著眼於共有財的經濟治理研究分析"獲獎,威廉森則著重"經濟治理中的企業規模分析",兩人研究提醒世人,大型企業發展有其倫理局限,且人類應攜手合作,避免自然資源過度損耗。


歐斯壯曾深入研究漁、牧及林業運作,觀察水產、木材、及地下水資源的使用與消耗,發現這類由使用者管理的公共資源,運作成效往往比傳統理論預測為佳。例如,歐斯壯發現,蒙古的草原由當地遊牧民族自行管理,一直保存相當良好,而鄰近的俄國和中國內蒙草原由政府以集體農場形式管理,就發生嚴重損耗,即使中國在1980年代讓內蒙草原私有化,但因政策鼓勵定居而非遊牧,草原仍持續損耗。


近年來歐斯壯得獎呼聲甚高,今年終於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自1968年設立以來的首位女性得主,她接受電話采訪表示"非常地驚訝與感激",更對她身為諾貝爾經濟學獎首位女性得主感到震驚。



威廉森研究大型企業的內部運作,諾貝爾委員會指出。大型企業因有其特殊組織結構與高運作效率而興起,可是一旦企業失去獲利能力,結構就應該被檢討。


歐斯壯(Elinor Ostrom)生於1933年,為洛杉磯加州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教於印第安納大學。威廉森(Oliver E. Williamson)生於1932年,為卡內基美隆大學經濟學博士,是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兩人皆為美國籍,可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


今年諾貝爾獎的13位得主中,除了文學獎得主為德國作家荷塔·慕勒,及以色列籍化學獎得主艾妲.尤納斯外,其餘全為美國人。今年女性得主共5人,也打破2004年的3人紀錄。


今年諾貝爾獎已全數公布,各獎項得主將於12月10日至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獎,隻有和平獎得主美國總統歐巴馬於同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領獎。



————————————


歐斯壯專研偏遠落後地區"共有財"(common property)的管理,發現不必由中央專管,也不必民營,居民就可以管理得很好。而其結論也證實"人是可以共同和諧擁有並妥善管理共有事物",亦即人具利他心、善心、互信,並能自我節製。


今年諾貝爾獎得主的揭曉曾引起極大的爭議,最饒富意義的和平獎頒給尚無實際貢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無疑是爭議最大的,而經濟學獎得主的宣布,也引發不小的騷動,甚至出現噓聲。


由於經濟學獎並非諾貝爾欽定的,而是一九六八年瑞典中央銀行慶祝成立三百周年出資,以"紀念諾貝爾"為名納入獎項,盡管完全依照原先的五項條件,但自頒發以來一直受質疑,尤其諾貝爾家族更是堅決反對。


經濟學被納入獎項中,乃因其在社會學科中被認為最嚴謹,可用數學模式,更可作計量實證,較合乎"科學"。盡管爭議不休,但經濟學獎既已成立,不太可能再取消,隻不過其他學門或類別想循經濟學獎加入諾貝爾獎行列,應該門都沒有了!不過,或可循今年的方式偷渡呢!


今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者有兩位,一位是經濟學領域,另一位卻是道地的政治學者。雖然過往不乏政治經濟學者或並非正統的經濟學者得獎,但他們都是先在經濟領域,再走向非經濟領域者,今年可說破天荒。更有意思的是,這一位還是女性,更是頭一位女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對此,經濟學界甚有異聲,著有《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暢銷書的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維特(Steven D. Levitt)就嘲諷說,把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歐斯壯(E. Ostrom)這位政治學者,不啻是把該獎更名為"諾貝爾社會科學獎",他的圈子難以認同。不過,或許將經濟學獎更名為"社會科學獎"正是名副其實,畢竟經濟學本來就是探究"人的行為",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其麵向當然涵括各個生活層麵。


歐斯壯專研偏遠落後地區"共有財"(common property)的管理,發現不必由中央專管,也不必民營,居民就可以管理得很好。這種實地觀察和研究,很符合經濟學以實際社會為對象並提升人的生活福祉之本質,而其結論也證實"人是可以共同和諧擁有並妥善管理共有事物",亦即人具利他心、善心、互信,並能自我節製。


不過,為何都在偏遠地區或未開發落後地區才有這種和諧、妥善共管共有物的現象呢?所謂先進或文明或已開發地區的人卻是爭吵、爭鬥不已呢?我們不禁要問:所謂的"現代科技文明",究竟是進步或退步、甚至沉淪呢?在天災人禍愈見頻繁且強大的此時,是很值得現代文明人深思的。其實,美國賓州"阿米希教徒"(Amish)社區的生活方式就是如此的呢!可是它好像是滄海中一粟。


在金融海嘯肆虐、H1N1流感侵襲的此刻,頒給歐斯壯諾貝爾獎,的確有深意。因為歐斯壯的研究,正是揭示現代文明人自私自利已至極致,爭權奪利、互相爭鬥、算計,終而耗用寶貴天然資源(也就是共有物),而如今天災人禍愈演愈烈,絕非偶然的。


希望歐斯壯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能讓現代文明人好好思量,並早日尋回失落的誠信、利他這些倫理道德,也早日讓經濟學回到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世界!



————————————





諾貝爾獎得主歐斯壯:中國不能走美國老路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761532.shtml

【世界日報╱記者翁台生、魏碧洲/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專訪】

2010.08.02 08:17 pm




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位女性得主諾歐斯壯教授慈詳和靄,平易近人。

特約記者陳麗卿/攝影



2009 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伊莉諾‧歐斯壯(Elinor Ostrom)說,中國未來的發展千萬不要再走美國走過的路,這是一個非常重要政策取舍,要汲取已開發國家的教訓避免過度消費,進行有節製的發展。中國的城鎮正在快速都市化中,要規畫捷運,避免再過度使用汽車。同時在都市規畫時必須避免重走例如像紐約市的老路,才有可能讓國家與城市永續發展。



不同方式生產能源



歐斯壯指出,中國大陸、台灣現在利用許多創新方式在生產綠能,希望見到更多的開發中國家跟進利用新的科技,來強化新的工業,利用不同方式來生產能源。中國減碳最大內部壓力部分來自心理不平衡,不行,我們過去落後貧窮,現在的問題是由你們(已開發國家)所造成,為什麽現在要叫我​​們減碳?她指出,這是國際減碳協議困難症結所在,一定要就此以創新的觀念,找出解決辦法。



別再依賴煤碳石油



她認為中國、印度的減排量不應該比照已開發國家,但同時,已開發國家要協助、鼓勵中國、印度等國在使用能源或開發新能源時,不再依賴煤或石油,要多元化開發綠色能源。已開發國家在管製減排碳總量時,要承諾不再繼續投資於傳統石化能源,而投資綠色能源的開發;而開發中世界要承諾答應減排,同時投資新創綠色能源的開發。



歐斯壯應本報係經濟日報與中華經濟研究院的邀請,即將於本月21日訪台,發表「氣候變遷與全球治理」專題演講。她在上周五於美國印第安納州接受紐約世界日報總編輯翁台生與要聞組主任魏碧洲的專訪,暢談她的公共事務治理理論如何發展運用,同時觸及包括中國大陸與台灣如何創新突破,發展綠能,因應全球氣侯變遷的挑戰。



集體行動製度演進



歐斯壯的代表著作是1990年出版的「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製度的演進」,是製度經濟學和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著作;她一生致力於有關小型漁場、灌溉係統、牧場、森林及其他共有資源的利用等共同財產製度的研究。



歐斯壯教授與先生在印大創立的「政治理論與政策分析研究中心」,以自1973年來吸引了許多亞非國家的研究生與訪問學者,也給開發中國家提供政策建議。歐斯壯的研究曾引用蒙古草原、尼泊爾灌溉係統為例子,解釋使用者自行管理公共資源,有時比傳統的政府管理等方式更好。這種挑戰傳統思維的草根研究,顛覆許多人的想像,獲得實證的肯定,這是她榮獲諾貝爾經濟獎的主因。



援用多元中心理論



外界普遍好奇的是,歐斯壯的共有財管理思維能否有助於解決全球暖化的急迫問題。對此歐思壯的反應毫不遲疑。她認為她所研究的多元中心理論,經過幾十年在不同國家的實證,可以援用解決這個人類最迫切的問題。但她也明白指出,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並沒有所謂的「萬靈丹」,各方都必須參與,而且必須要能照顧到公平(equity)、效率(efficiency)和永續性(sustainability)這三個要素,這不是容易的事。與其空等待世界領袖談出方案,不如先從自身做起,共同致力減碳,也可以協助領袖尋求創新解決之道。



暖化危機不能再拖



歐斯壯強調,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已經不能再拖,不管是個人、社區、鄉鎮、城市與國家,都必需有把排碳的外部成本當成公共財概念,沒有這樣公共財「天下一家」的概念,地球的未來令人擔憂,「搞不好可能撐不過50年」



【2010/08/02 世界日報】



————————————



2010年10月能源報導-能源觀點

期別 2010年10月

頁次 14

單元 能源觀點

標題 把人拚起來,地球也就拚起來——回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斯壯博士的全球治理

內容 撰文:何佩芬



「人」是整個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要關鍵,2010年8月來台演講的200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斯壯(Elinor Ostrom)博士表示:「與其等待一個全球環保協議到來,我們更應該認清『每個人』都有責任來保護地球,免得等得愈久、問題愈糟。」等待是人們的習慣,等政府製訂環保生態政策、等京都議定書各國有一致的共識,然而氣候變遷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氣候災害不斷發生,地球真的可以等嗎?



本刊9月號曾介紹被TIME時代雜誌獲選為「地球英雄」的羅文斯博士(Amory Lovins)他說過一個小故事,有一位總經理在照顧他的小女兒時,小女兒一直打擾他的工作,因此他看到報紙上有一張太空拍攝地球的照片,他把報紙撕成一小片一小片,要女兒去拚起來,那樣他就可以享有平靜的半個小時,沒想到,女兒一下就拚好了,他問女兒:「妳是怎麽拚的?」女兒回答:「我看到背麵是一個人的圖片,所以我把那個人拚好,地球也就拚起來了。」羅文斯認為這也是目前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要概念,把「人」整合好,拚好了,地球也才有救。



錯誤觀念:你們去解決,我來享受好處



歐斯壯(Elinor Ostrom)來台訪問的「氣候變遷與全球治理」演講也提到,人們常有的思維是假定需要大家都麵臨一個問題,如能解決對大家都有好處,每個人都很可能會說:「好吧,那你們去解決好了,讓我來享受好處。」這個理論主導了很多的經濟思想。筆者認為例如:「任何的發電設施不要在我家後院」、「等環保製約協議生效再說」,以營利為核心價值的企業也處處觀望,對於生產綠色產品,等有利可圖再來跟進,在全球簽署環保協議書也是看到同樣的心態與思維。歐斯壯也認為大家缺少起而行的勇氣。



解決方案:多重中心理論



另外,歐斯壯也提到「大型政府的成效一定比中小型政府好嗎?大規模組織的效率必須要拿出來檢討。」「數大即美的理論」隨著能源缺乏,環境意識抬頭已經在被檢視中。



在本刊曾經訪問過的環保生態專家也提到,這幾年來雖然環保生態意識有提高,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為全球化經濟的關係,跨國企業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性更快,例如:大型農場、大量、快速製造都需要使用大量化學農藥肥料、水資源不當利用,少數人擁有多數土地,並以營利為目的,農田轉化為工商用地,都將減少農作物,並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環保生態專家認為,能源的思考應該朝向「多元、分散」而生態與農業則應該朝向「小農、​​有機」的方向前進。巧妙整合土壤、植物、動物、微氣候、再生能源、水、交通、經濟而成的具​​有生產力之社區;將劣化土地轉化為具永續生產力的土地;目前我們個人家庭可以做的,是從一個小陽台或社區的土地開始著手實踐,還有家庭節約水電能源的使用。



從個人做起,多元全麵的解決方案這與歐斯壯提出的若要處理全球氣候議題,以多重中心(poly-centric)的方法來解決不謀而合,她舉了個例子,台北市政府執行垃圾分類垃圾不落地的計畫,社區民眾出來丟垃圾的同時,也認識左鄰右舍的鄰居,除了環境保護,還可以敦親睦鄰,這就是多重​​中心的概念。



未來是選擇,而不是宿命



氣候變遷的議題,應該是我們這代如何對後代子孫交代的問題,我們這代不能任意的揮霍、自私的使用,用掉所有資源將受傷的氣候與地球留給後世子孫,我們也不能固執的不改變生活習慣與心態,宿命等著「天塌了有人會去頂」,每個人的生命曆程、生活型態都是不斷的「選擇」,會變成什麽樣的人也是累積許多的「選擇」才會變成今天這樣的人,而地球未來的命運,後世子孫的命運,也都在我們現今60億人的「選擇」中。



消費者「起而行」,拯救地球



從2008年一群由美國大學生發起的團購行動,希望借著「消費量」來與廠商協商,讓廠商改善能源效率,或生產綠色商品。這個團購行動稱為「Carrotmob」,翻譯出來為「胡蘿卜暴民」,消費者自稱為拿著胡蘿卜與廠商協商的暴民。



發起人Brent Schulkin表示,過去的消費者行動(Consumer Activism)多使用「棍棒」對付黑心企業,縱使全球消費者、環保人士相繼抗議、提告、杯葛,這些大企業仍不為所動,因為企業的最大目標就是營利,要他們挪出一筆錢,購置設備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實在有困難,於是Brent Schulkin提出,消費者不是單一的個體,是可以經由規劃、組織,成為一股「消費群體」的力量。 「我們每個人都會買東西,一旦我們把這筆錢聚集在一起,就能成為跟大企業談判的籌碼。」



目前Carrotmob行​​動,共有超過80個國家消費者響應,他們用網際網路快速串連,去(2009)年10月24日在根本哈根的氣候變遷會議之前,也發起一個全球的串連活動,希望當日號召350個廠商或商家加入他們的行列,加入Carrotmob的廠商或商家,獲得Carrotmob消費者的大量購買,並且答應將盈餘的20~30%,拿出來做能源效率的改善費用,Carrotmob在網站上表示,比起以前的負麵的聯合抵製廠商,這樣的行動是帶著正麵意義,相當有創意。



(更多資訊,請參考:http://carrotmob.org/about/



————————————



歐斯壯(Ostrom)開講:以人心美化來治療地球暖化/ 2010.08



August 24, 2010 06:53PM



【聯合報╱社論】 2010.08.24 01:51 am



本報係經濟日報「2010大師論壇」今天登場,邀請到的大師是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歐斯壯(Elinor Ostrom)教授,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首位女性得主針對氣候變遷這一當前最棘手的問題,開出的藥方是:現代人貪婪自私已達於極點,應找回失落的誠信、利他等倫理道德,從自身做起參與解決嚴重的暖化問題,珍惜共有的環境、資源,才有永續可言

 

誠如歐斯壯接受本報係專訪時致讀者的話:「為我們所有的社區,不管中或小、乃至全球社區的永續發展,一起共同努力。」她特別提出社區的概念,是認為不管是部落、國家乃至地球,雖然規模有別,但成員間須能找出相互依存的關係,才能設計出一套「我們的」製度,拋棄爭鬥算計,共享資源,永續發展。

 

歐斯壯致力「共有財的治理」研究,要證明人類前景並不若1968年哈丁教授發表「共有資源的悲劇」那麽悲觀。兩位教授結論殊異的關鍵是:哈丁認為人類貪婪、自私,造成竭澤而漁的局麵是必然的;解決這個問題,傳統的思維是靠外來幹預,例如交給政府強力管理,或私有化兩條路,才能阻止悲劇發生。歐斯壯則一直對人民「自我治理能力」有很強的信心,也認為公共事務本質不全然相同,並非都適合交給政府管理,因此設計出「人民參與」的製度,公共事務要人民參與、關心,一起學習、合作,才會創造出管理效率,這尤其適用在自然資源之類的共有財管理。全球格局的共有財亦然,必須要地球人都參與,靠政治人物密室交易是談不出結果的。

 


歐斯壯強調「社區」概念,認為管理共有財絕不能忽略其中文化製約的力量,源於社會互信形成的社會共識,是凝聚出成功公共政策的前提。共有財不必然走向災難或悲劇,不論規模、範圍大小,隻要成員體認大家相互依存的關係,就會從自己做起,避免共有財災難發生。



今年大師論壇主題「氣候變遷與全球治理」,歐斯壯將針對地球自然資源枯竭、暖化造成非旱即澇氣候災難提出解決的新思維,不必等各國領袖談出具約束力的行動方案,而是現下從每個人動起,把各個人的經驗當成「社區」更多成員的學習素材,以誠信、利他的倫理取代自私自利,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歐斯壯的論述正指出此刻共有財管理的困境。就國際約束力的形成而言,先是遏止暖化、控製碳排放的京都議定書1997年通過,開放各國批準到跨過生效門檻已是2005年二月,各國的利益糾葛,嚴重蹉跎全球的減碳行動;去年底哥本哈根峰會情況更糟,原本該訂出2012後京都時代具法律約束力的新減碳文件,未料一萬三千人的大會一事無成。



今年四月初,德國總理梅克爾邀集一個小規模的氣候峰會,想把哥城峰會後的紊亂局麵先做修補,未料這個會毫不發生作用,甚至預告年底墨西哥坎昆舉行的氣候公約第十六次締約國大會已經破局。紊亂局麵還不止此,美國歐巴馬總統向國際減碳宣示及推動國內減碳依據的氣候變遷法案,國會竟然不通過,讓1992年地球高峰會以來推動全球減碳的努力跌回原點。



這一切都證實歐斯壯的信念,共有財的管理不能再以傳統由上而下的思維麵對,與其空等世界領袖談出對策,不如自身先做。歐斯壯的信念源自她四十餘年學術生涯太多的田野調查證據,不論漁場、草場、森林、地下水,乃至警察製度設計等的管理研究,在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都確認人民有很強的「自我治理能力」,這個能力參與公共事務運作,是避免共有財災難的關鍵力量。



歐斯壯這趟台灣行,正值台灣社會共有財管理爭議最劇烈的一刻,濁水溪口泥質灘地該留給中華白海豚,或是石化工業?農地在興辦工業或農用間該怎麽權衡?碳排放台灣不管總量或人均,都是世界大戶,但牽涉到申報、盤查的製度麵建設,溫室氣體減量法至今還在立法院待審;而環境保護的主導權過去在政府,現在也有越來越強人民參與的聲音。



爭議代表求變,不管是參與全球氣候變遷行動,或是調整台灣公共事務的治理製度,我們期待歐斯壯教授的新思維帶來關鍵的衝擊。



————————————



諾貝爾獎獲獎的關鍵決定



2009-10-14 Web only 作者:經濟學人



相關關鍵字:

經濟學人



奧利佛.威廉森(Oliver Williamson)和伊利諾.歐斯壯(Elinor Ostrom)都不是大部分人所猜測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這也許是因為他們的研究涉及了經濟、法律和政治科學等領域,處理不同於傳統的經濟問題。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寇斯(Ronald Coase)認為,某些情況下的交易,由單一組織內部進行決策,會比交給市場有效率。他的論點對經濟學影響頗深,威廉森則使寇斯的理論更為完整,並明確指出適合內部決策的交易具備哪些特征。



威廉森指出,與投資決策有關的複雜交易,最適合在企業內部完成。他認為部分原因在於有些經濟交易太過複雜,根本無法訂立可以處理任何可能情況的合約。但在後來的研究中,他也指出公司內部處理交易有成本,尤其是濫權。



歐斯壯則將心力放在經濟管理的另一個麵向──研究人類社群如何管理共有資源,例如,森林、河流等。由於共有資源有限,經濟學理論預測理性個體會過度使用該資源。



經濟學家大多認為私有化或國有化是解決問題的答案。而具有政治科學背景的歐斯壯,在生涯早期花了很多時間,研究社群如何管理等資源。她發現,團體常會訂立複雜的規則和罰則,確保資源的永續性。這種自助管理成效通常相當良好。此外,成功的非正式組織都具有某些特征,而在設計管理共有資源的原則時,「賽局理論」、「重複互動理論」等非常有用。



威廉森創建了經濟學理論的新分支,對企業的研究深入程度無人能比。歐斯壯以「賽局理論」為分析工具,對人與人間的策略互動進行非常多的實驗,有些還回過頭來影響「賽局理論」。諾貝爾委員會今年決定(和98年與02年一樣),鼓勵社會科學界進行跨領域的研究。



(黃維德譯)

經濟學人英文原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