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口流動現狀及未來趨勢 組圖

(2013-07-13 01:09:35) 下一個

中國人口流動現狀及未來趨勢

2013年04月29日 16:04 來源:人民論壇 作者:鄭真真 楊 舸
 

  和平時期人口流動的主要動力是經濟和人口的地區差距。地區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勞動力流向就業機會更好的地區,人口老化的地區需要吸引外來年輕勞動力以維持經濟增長的活力。近年來,人口流動已成為全球經濟和發展議題中的重要內容,中國的人口流動也不例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變化推動了勞動力的流動,主要是從農村向城市、從欠發達地區向經濟發達地區的流動。政策和製度變革放開了對農民到城鎮務工的限製降低了流動風險;經濟轉型和工業化以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飛速發展,產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勞動力需求;農業現代化提高了農業生產率,降低了農業勞動強度、減少了對農業勞動力的需求;沿海地區和大城市在20世紀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轉變,長期的低生育率導致新生勞動年齡人口逐漸減少,經濟的快速增長又需要大量年輕勞動力;諸多因素共同推動了人口的流動。人口流動在為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也改變著中國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結構。

  人口流動的規模與流向

  中國流動人口的規模在改革開放後的30多年中持續增長,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從1982年的657萬人增長到2010年的2.2億人(圖1),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占全國總人口的17%左右。上海、廣州和北京等城市的當地常住居民中,約40%是流動人口。大部分流動人口是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年輕勞動力,2010年全國流動人口中約有1.5億人來自農村,省內流動人口中有54%來自農村,跨省流動人口中則有近82%來自農村。迄今為止流動人口規模仍繼續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2年全國流動人口約為2.36億人,比上年末增加669萬人。

 

  圖1 中國流動人口規模及增長率,1982~2010年

 

  (資料來源:根據曆次全國人口普查和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估算)

  中國人口流動的主要趨勢一直是從中西部向東部和東南沿海一帶流動。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區吸引了全國大量勞動力流入。廣東省的流入人口規模至今仍在全國居首位,東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數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不過,勞動力的流動方向對經濟變化高度敏感,隨著各地經濟發展進程和經濟形勢變化,人口流動的地域特征也發生了局部性變化。90年代以後,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對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漸增強,與珠三角和京津冀共同成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紀以來,長三角地區流入人口增長速度超過珠三角地區,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長幅度最大。2010年的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流入人口更為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不過,盡管廣東仍是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但對流入人口的吸引力已明顯弱化。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流入人口規模增長最快的幾個城市是上海、北京、天津和蘇州,顯示出這些地區更為強大的吸引力,人口流入重心已經從珠三角北移到長三角地區。天津和福建對流入勞動力吸引力顯著增強,顯然與近年來濱海新區和閩台經濟區的發展密切相關。

  經濟因素是吸引勞動力流入的主要因素,城鎮收入水平高和人均GDP高的地區,更可能成為流入勞動力集中的地區,如2012年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天津、北京、上海、江蘇、內蒙古和浙江,除內蒙古以區內人口流動為主外,其他幾個地區都是跨省勞動力流入的主要地區,2005~2010年的省外流入人口幾乎占全國跨省流入人口的45%(另一個主要流入省廣東占25%),上海、北京、浙江的人口遷入率高居全國前三位。經濟因素也是推動人口流出的主要因素之一,2005~2010年人口遷出率最高的前三個省依次是人均GDP較低的安徽、江西、貴州,其他幾個主要的人口流出地還有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重慶。總的來說,人口流出地區幾乎遍布全國、相對分散,而人口流入地區則相對集中在東部主要經濟中心城市。

  人口因素是吸引和推動勞動力流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有研究發現,遷出地人口規模對人口流動的影響(推動流出)僅次於遷入地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吸引流入)。除了東部農村地區也有人口流出之外,上文列出的主要人口流出省份都是人口較為密集、農村人口比重較高的人口大省,而且這些地區的生育轉變較晚、農村生育水平相對較高,因而能夠持續輸送大量的年輕勞動力。東部沿海地區和主要大城市是中國最早完成人口轉變的地區,也是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地區,長三角一些地區的人口早在90年代就開始負增長,這些地區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無疑對外來年輕勞動力有巨大需求,而且需要持續引入外來勞動利維持經濟發展。

 

  流動人口的構成及變化

 

  流動人口以年輕勞動力為主,高度集中在15~30歲這個年齡段。與國際上較為常見的流動人口年齡模式不同的是,中國流動人口大部分不帶子女,因而15歲以下少年兒童占比極低,進而形成了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在過去30年間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流動人口的年齡性別構成也在發生變化,這個群體已不再完全是90年代以前的“打工妹”、“打工仔”,已婚流動者比例不斷上升,更多的流動者不再是單身一人在城市打拚,而是與配偶子女同在流入地居住。婦女比例在流動人口中占了將近一半。沿海城市長期持續的經濟增長創造了豐富的就業機會,麵向流動人口提供的公共服務和相關政策日益改善,越來越多的打工者停止了鍾擺式的流動,在城市中長期居留不再回到農村,流動人口的年齡中位數從1982年的23歲上升到2010年的29歲(即流動人口中有一半人在29歲以上)。2010年流動人口中離開戶籍地6年以上的占24%,上海和北京的相應比例更高達32%和30%。2000~2010年間,35歲及以上流動人口的增長率遠高於較低年齡組。因而流動人口規模的擴大不完全歸功於新進入勞動年齡的年輕人。那些早年離家外出的打工者已成為較為穩定的城市居民,他們的子女也有很大一部分進入城鎮勞動力市場就業,但是這兩代人仍被標記為“流動人口”或“農民工”,盡管很多年輕人生長在城市、從未務農。

 

  流動人口構成的另一個重要變化是受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2010年的省內流動人口中男性和女性分別有44%和40%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跨省流動人口中的相應比例也分別高達30%和27%,小學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比例顯著下降。流動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麵歸因於近年來全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普遍提高了青年人口總體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麵也說明一些地區通過提供更好的就業和發展機會成功吸引了受教育程度高的年輕人。與之相應的變化是,流動人口中從事專業技術人員比例有所上升,從事農業比例大幅度下降。流動人口構成的變化,將會影響未來人口流動和居留的變化趨勢。

 

  人口流動對人口結構和規模的影響

 

  大量農村年輕勞動力流向東南沿海城市,無疑會改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結構和人口規模格局。它對社會經濟和人口的影響有些在短期內明顯可見,有些則是長期的。

 

  農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動無疑是城市人口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中國大部分城市人口的生育率長期保持在低於1.5甚至接近1的極低水平,80年代以前積累的人口增長慣性消失殆盡,人口自然增長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中國城鎮居民規模自2011年起超過農村居民,鄉城流動無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一現象也可在其他發展中國家看到,例如泰國的鄉城遷移對城市人口增長的貢獻為80%,印度尼西亞為68%。

  由於中國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出地均為人口大省,流出人口對本地人口規模的影響遠不及對流入地的影響,尤其對於人口流入相對集中的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這種影響尤為顯著。北京市在努力實現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同時,力圖控製城市常住人口規模,結果則是人口規模目標的不斷突破。

 

  不過,如果進一步考察流入人口對流入地人口結構的影響,則不難看出年輕勞動力的輸入正是這些城市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以上海2010年人口形勢為例(圖2),20~39歲年齡組外來人口數量遠遠超過戶籍人口。外來人口所帶來的優勢不僅在於數量,更是年齡優勢。正是由於外來勞動力大量補充了本地戶籍人口在年輕部分的數量萎縮,才能有效維持上海經濟發展的活力。從圖2還可看到,上海目前居民中20歲以下人口數量遠遠不足以替換即將退出勞動年齡的人口,按照上海目前經濟發展勢頭,未來還需要源源不斷地引進外來年輕勞動力加以補充。上海的情況對其他很多東部城市都具有代表意義,由於長期穩定的極低生育率,大部分城市人口已經先於全國進入老齡化階段,戶籍勞動年齡人口也在老化,如果不引進外來勞動力,很難滿足經濟增長對勞動力的需求,尤其是對年輕勞動力的需求。看來,控製城市人口增長的最根本辦法,可能是調整經濟規劃和發展方式、降低對年輕勞動力的需求。

 

  圖2 分性別年齡戶籍的上海常住人口規模,2010年(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上海市統計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主要受人口流動的影響,中國農村的老齡化水平高於城鎮地區,呈現城鄉倒置的特征。在城鎮化過程中,農村的年輕人遷往城鎮地區,使得城鎮地區的人口老化水平下降,農村地區的老化水平上升。從1982年起,農村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5.0%,略高於城鎮地區的4.5%。到2000年城鄉差距繼續擴大,農村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7.4%,高於城鎮地區的6.3%。截至2010年,農村地區的老年人口比例已高出城鎮地區2.3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地區差距也反映了人口流動的影響,2000~2010年老齡化速度最快的省份是甘肅(人口老齡化程度增長率為64.6%),其後依次是黑龍江、貴州、四川、重慶、青海、湖北、陝西、吉林、寧夏、內蒙古。老齡化程度增長最慢的是北京和天津,而上海的人口老齡化程度則在此10年間下降了12.3%,顯然與這些地區的大量流入年輕勞動力有關。

  依據流動人口對於不同地區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可將全國劃分為三類地區:A、受人口流動影響老齡化程度得到緩解的省(市、自治區)共有12個,其中緩解效果最為顯著的地區依次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和廣東等主要人口流入地;B、受人口流動影響老齡化程度更加嚴重的省(市、自治區)共有16個,其中安徽、江西、四川、重慶和湖南等人口流出大省的人口老齡化程度受勞動力流出的影響尤為明顯;C、流動人口對本省人口老齡化影響不大,包括內蒙古、吉林、雲南等以省內人口流動為主的地區。值得注意的是,人口老齡化得到緩解的地區都是經濟發達地區,而人口老齡化因青年人流出而更為嚴重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在老年保障方麵的條件也相對較差,這些地區農村的人口老齡化後果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應受到高度重視。

  人口流動未來發展趨勢

  回顧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城鎮化進程和近20年的人口遷移流動,預計中國人口流動還會持續相當長時間,並且不會在短期內縮小規模。超大城市人口規模將繼續增長,沿海的經濟中心地區人口將更為密集,而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將由於青年人的持續流出導致人口老齡化加速。不過隨著流動人口構成的變化,可能在流動特征方麵會與以往有所不同。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城市人口比例增長往往呈“S”型,根據城鎮化水平和進程可以劃分為起步期、加速期、趨緩期和平穩期。已基本完成城市化的發達國家,最終的城鎮化水平超過70%,甚至90%。世界上人口密度高於中國、城鎮化水平超過60%,且人口超過5千萬的國家有德國、菲律賓、韓國、日本、意大利和英國等。美、歐等發達國家的城鎮化進程曆經上百年,美國高速城市化發展階段持續時間長達60年。而另一些國家的城市化過程則相當迅速,如日本和韓國僅用20年就走完了城市化高速發展階段。中國的城鎮化率剛超過50%,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且還會持續相當長時間。農村流向城市的勞動力是人口城鎮化的重要推動力量,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農村人口遷往城市定居或就地成為城市居民。

  盡管在國家的規劃和政策帶動下,近幾年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但並不能改變多年形成的區域梯度格局,東部沿海地區的優勢地位並未改變,對年輕勞動力的吸引力依然遠超中西部。而80年代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也與上一代有所不同,他們更多人是為了見世麵、學技術或離開農村到城市工作,更關注的是發展前途和提高技能,而非主要為了掙錢養家。盡管很多地區近幾年連續增加農民工的工資,但工資收入並不是這些青年流動者考慮的唯一因素。除了更多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外,城市中的公共政策、醫療衛生服務、生活質量和社會文化環境等,都是吸引青年人的重要條件;為了孩子的教育留在城市,也成為相當多年輕流動父母選擇在城市中居留的原因。而東部沿海地區在這些方麵無疑具有相對優勢。歐洲的跨境移民研究發現,高素質的流動者往往在選擇遷入地時有更多考慮和更高標準,社會環境較差的地區在吸引高素質流動者時缺乏競爭力。在本地人口老化的趨勢下,利用各種政策和條件吸引年輕高素質的流動者已成為歐洲各國之間的較量。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對於高素質流動者具有更強的吸引力。

  人口變化也會影響未來人口流動走向。在獨生子女比例較高、較為集中的地區,年輕人可能會首先選擇距離較近的城市就業,或在父母需要時遷回到離家較近的城市,因而減少跨省流動、增加省內流動。有些地區如4個直轄市和遼寧、黑龍江、吉林、江蘇,2005年30歲以下人口中獨生子女占同齡人比例都超過40%;四川、浙江、內蒙古、山東和湖北的相應比例則在30~40%之間。事實上,2005~2010年間河南已超越四川成為人口流出第一大省,四川的人口變化應當是影響因素之一。

  從對流動人口的需求角度看,東部沿海地區雖然已經人口眾多,但仍需要大量年輕勞動力,其主要原因是這些地區的人口結構已經老化,而且隨著共和國的同齡人步入老年,老化速度還會更快。對於一個人口而言,年齡結構的調整隻有兩種方法:加法和減法,即通過出生和遷入增加年輕人,通過死亡和遷出減少年齡較大的人。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這些地區的生育率長期走低、沒有明顯提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保障的完善,老年人健康狀況日益改善、壽命延長、死亡率進一步下降。因此,當地無法有效補充年輕人,老年人的遷出也基本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引入年輕勞動力雖然增加了人口數量,但卻是調節人口年齡結構、緩解人口老齡化的唯一方法。

  維持經濟高速增長,必然需要與年齡結構相適應的勞動力,在年輕勞動力需求和人口規模控製之間尋求平衡,也是歐洲發達國家和一些亞洲新興國家共同麵臨的難題。例如新加坡在2013年1月發布的人口白皮書中,針對2025年人口開始萎縮的前景,提出鼓勵結婚生育、歡迎移民的應對策略,計劃每年引進1.5~2.5萬年輕移民。對於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來說,這顯然將會增加居民數量、提高人口密度。雖然政府在白皮書中特別提出要注意結構和數量的平衡,會謹慎控製移民數量,但還是遭到一些新加坡公民的反對。看來,對“調整人口結構就需要做加法、如果不能多生孩子就隻能多遷入年輕人”這個道理,不僅決策者需要有所認識,也需要得到社會共識。

  討論

  在全國工業化、城鎮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審視最近20年的人口流動形勢,雖然人口流動特征和流動人口構成發生了一些變化,但人口流動的區域模式和總體特征並未發生根本改變,預計未來也不會有顯著變化。其根本原因是,人口流動主要由經濟和人口因素所決定,也受到地形和氣候等條件的影響,這些因素都具有自身的規律或相對的穩定性,如沿海城市經濟中心的地位和城市人口老齡化的加速都是可以預見並基本不可能改變的。即使有各地政府不同政策的努力,無論是控製、推動還是引導,人口流動的大格局將不會發生突變。國際經驗表明,僅靠政府“一廂情願”式的數量調控和對準入門檻的設置,都不能阻攔勞動力的流入;而當勞動市場受到經濟形勢下滑或金融危機衝擊時,這些外來勞動力會很快退出(如2008年以後的西班牙)。中國一些地區的“小城鎮化”經曆也說明沒有就業機會的城鎮是無法吸引年輕人的。因此,作為政府應當放棄違反市場經濟規律和無視人口規律的調控政策,順應大勢積極采取應對措施。

  大城市人口過分集中,可能會帶來環境汙染、交通擁堵等問題。為緩解這些矛盾,在政策引導人口合理布局,確保區域人口、環境、經濟的協調發展方麵,發達地區還有進一步作為的空間。流動人口分布的集中是產業布局、資源集中導致的,要使流動人口的布局更加合理均衡,就必須依據生態、環境狀況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使各區域的發展走入良性循環。目前,我國已形成的三大都市圈(長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吸收的流動人口占到全國流動人口的40%以上,如能繼續加強大都市的經濟輻射能力,擴大輻射範圍,帶領周邊一批中小城市的發展,既可緩解流動人口過於集中的狀況,也可促進人口、環境、經濟之間的良性互動。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在此相對穩定的人口流動大格局之下,那些已在流入地居住多年的“流動人口”仍不能安居樂業,與人口流動相生相伴的各種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則需要各地政府高度重視。2010年全國第三次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結果揭示,流動人口在城市中的社會保障(社會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享有程度遠低於同齡的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他們的政治和社會參與程度也遠不及城市和農村居民。更為嚴重的是,超過2000萬的流動兒童在流入地還不能得到平等接受教育和升學的權利。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流動人口家庭就不能在城市站穩腳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居民。城市中如果有近一半居民處於這種狀態,既不利於流動者本人,也不利於城市居民,更不利於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流動人口“市民化”的問題,直接影響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和小康社會建設,需要政府拿出真誠和有效的解決措施,並應當引起公眾的高度重視。

【作者分別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露易絲湖 回複 悄悄話 據說廣州有二十萬黑人, 這是不是中國人口流動現狀及未來趨勢, 是禍是福, 引進人口素質低和苦難深重的中國人(內地的如四川, 貴州的流民)爭飯吃, 國家省市各級領導人怎麽會如此不尊重當地人民, 為人民謀的那點兒福利還不夠給人家揩油的.帶壞社會風氣, 都是獨生子女啊.
AlexRen 回複 悄悄話 社科院養了一群豬,中國應該研究怎麽樣將人口移往周邊囯家及北美。外蒙隻有兩百萬人,想法移民二十萬人過去,外蒙參加歐安會還有什麽意思?政府不應鼓勵所謂自費留學,一群化錢的孫子。而應從中國的長遠利益方便民眾移居他國。隻需將福建僑辦領導官升三級派往內地人口大省,幾年之後就有百萬移民大軍活躍在世界各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