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廣:改革派也須告別“家天下”
2013年 6月 22日作者 香港特約記者 史英強
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胡耀邦之子胡德華早前在《炎黃春秋》雜誌聚會的一次講話稿,最近在互聯網上傳播,也引起了知識界震撼。人們注意這篇講話的倒數第二段——胡德華講述北京四中校友聚會上,「紅二代」秦曉與孔丹的交鋒。被視為「體製內改革派」代表人物的秦曉,在聚會上呼籲既得利益集團傾聽百姓呼聲並做出改變,被孔丹怒斥:「你他媽還是共產黨員不是了?你還有信仰沒有了?」秦曉反唇相譏:「你把你的老婆孩子全放到美國去,那你有信仰嗎?」孔丹爆出粗口大罵。
亞洲周刊評論說,這是當下中國紅二代心態的兩種典型代表:一種是秦曉式的,心懷對國家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對中共的倒退痛心疾首,力挺改革;另一種是孔丹式的,以「共產主義信仰」為名,拒絕一切反對的聲音,實則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胡德華的這篇講話稿,在中國社交網路上瘋轉,相信是秦曉替中國的底層百姓向權貴們問出了隱忍不發的心底話。
亞洲周刊評論說,孔丹的言論反映出的「紅二代」心態,難以擺脫封建色彩,一如《悲慘世界》裏沙威對冉阿讓的態度:你永遠是被統治者,而我永遠正確。孔丹用黨員身份和「信仰」挑戰秦曉,他的潛台詞是:共產黨員就應該維護黨的統治。而黨統治的結果,就是這些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不應受到改革的威脅,是典型的八旗子弟心態。
八旗子弟是要固步自封,還是重啟改革?而這個話題由秦曉引發,再自然不過。秦曉對中國的「現代性與現代化」問題有多年思考,這也是中國需要反思的發展道路。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所謂「現代化道路」上一路狂飆,但對「現代性」,尤其是政治現代性,並沒有清晰的理解。秦曉曾撰文稱,自由、多元、民主、個人權利、製衡等價值是現代性社會的核心和基礎。
就此,亞洲周刊評論道,秦曉對中國的使命感,部分來自於他接受過的西方教育良好的學術訓練與普世理念。然而,包括秦曉在內的不少「紅二代」改革派身上仍都有不少特性:今日中國的天下是父輩打來的。「紅二代」有天然的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驅使他們對中國的未來深切關注,就像關注自己的家庭命運,但仍然隱藏著「家天下」的情懷。
亞洲周刊表示,「我們支持秦曉呼籲改革的聲音,支持向既得利益集團宣戰的勇氣,但同時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體製內開明人士超越「紅二代」的「家天下」集體使命感,擁抱真正的現代政治文明」。
真正的現代政治文明已是當務之急,把中共一再宣示的人民的「知情權」還給人民,尤其要把「姓資或姓社」辯辯清楚。
(博訊北京時間2013年6月20日 轉載)
(明報) 胡德華在談話中又透露,兩名太子黨在一次聚會中,因爭論共產黨和人民的關係,以及共產主義信仰的問題打架。據陳子明附註,兩人分別是原香港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秦曉和原中信集團董事長孔丹。
胡德華指出,兩人是在北京四中老三屆成功校友聚會中發生摩擦,校友當年都是北京的紅衛兵。胡德華原來發言以「官員同誌」和「普世同誌」代稱兩人,陳子明註明,前者是孔丹,後者是秦曉。孔丹指摘,秦曉是給領導添亂,秦曉質問對方,「是真的聽不到百姓的呼聲,還是聽到了仍然如此平靜無動於中」。孔丹反問:「你的意思不就是要共產黨下台嗎?」秦曉說:「同學啊,你怎麽連我們從小一起長大的同學的話都聽不進去。」孔丹反問:「你他×還是共產黨員不是了,你還有信仰沒有?」秦再說:「那你有信仰沒有啊,你把你的老婆孩子全放到美國去,那你有信仰嗎。」隨後孔大罵「我×你媽的」,隨後兩人拳腳相加。胡德華嘆息,大家都明白道理,但是不能商量。
秦曉父親秦力生是原中科院黨組副書記,孔丹父親孔原在上世紀20年代就加入共產黨,曾任原中央調查部部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