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遠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大陸東南地區的印紋陶文化就已經傳播至台灣。春秋時期,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中,就有關於台灣的記載,當時將台灣稱為“島夷”。到了漢代,大陸漢族人稱台灣為“東?#91;”,三國時代稱之為“夷州”。
根據《三國誌?吳誌》記載: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兩位將軍率領遠征水師一萬餘人渡海到達夷州,由於當時語言不通,又有數千將士因為水土不服病亡,兩位將軍隻得率部返回大陸,同時帶走土著數千人。這是有文字記載的大陸上漢族人最早的一次去台灣的大規模行動。後來,東吳廟陽太守沈瑩寫了一本名為《臨海水土異物誌》書,具體生動地記述了“夷州”和“山夷”的情況。“夷州”指的是台灣;“山夷”指的是台灣當地的老百姓。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大陸出現了300多年的分裂,政權頻繁更替,戰亂連年不斷,各個統治集團還無力穩固政權,就更無心顧及一海相隔的台灣了。大陸和台灣的交往也隻限於民間的貿易交流,一時間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因為有台灣海峽的阻隔而變得有些疏遠了。
見於現存曆史文獻上的有關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第二次接觸,發生在隋代。隋代稱台灣為“流求”。關於台灣和大陸這時期的相互往來,可以從《隋書》的文獻上得到證實。
隋煬帝(569~618年),即楊廣,隋代第二位皇帝,604~618年在位。在位時期,他營建東都洛陽,開掘運河,修築長城,開辟馳道,三征高麗。隋煬帝不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時他也是一位有誌於“海上遠略”的君王。《隋書?流求傳》記載: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海師何蠻等言,每春秋二時,天清風靜,東望依稀,似有煙霧之氣,亦不知幾千裏。”隋煬帝雖然沒有急於表態,但內心還是蠢蠢欲動。
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根據海師何蠻奏報,“命羽騎尉朱寬入海,求訪異俗。何蠻言之,遂與蠻俱往,因到流求國。”這一次到了流求國後,因為言語不通,隻是掠一人而返。對於這樣一個結果,隋煬帝深感不滿。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複遣朱寬招撫流求,流求王不從,朱寬取其布甲而歸。”“布甲”,流求人用苧麻紡成布後編織的鎧甲。兩次和平招降不成,隋煬帝有些惱火,決定以武力征討。
《隋書?陳棱傳》記載: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陳棱拜武賁郎將;後三歲(大業六年,610年),與朝清大夫張鎮州發東陽兵萬餘人,自義安泛海,擊流求國,月餘而至。流求人初見船艦,以為商旅,往往詣軍中貿易。”隨後發生的事情,在《隋書?流求國》中有所記載:“初,棱將南方諸國人從軍,有昆侖人頗解其語,遣人慰渝之,流求不從,拒逆官軍。棱擊走之,送至其都,頻戰皆敗,焚其宮室,虜其男女數千人,載軍實而還。”
帶著隋煬帝對流求“先禮後兵”的方針和策略,肩負皇帝對自己的重托和厚望,陳棱再次漂洋過海來到流求。由於招撫行動受到了當時流求統治集團的強烈反對,流求王歡斯渴剌兜甚至派兵對抗,拒絕接受“招撫”。和平解決流求問題的計劃破滅後,陳棱隻得率軍用武力迫使其臣服,結果大敗歡斯渴剌兜兵。陳棱乘勢攻破流求王的都城,殺死了流求王歡斯渴剌兜,並俘虜了一萬七千人而還。
隋煬帝楊廣對台灣的征伐,不過是當時我國的封建統治者對台灣的一種短暫的經略行動而已。隋煬帝解決台灣問題的目的在於讓台灣臣服,讓台灣人民知道當今天下是大隋的天下,其中多了一些天朝霸氣,少了一些人文關懷,沒有考慮打下台灣來以後,該怎麽管理台灣和發展台灣,而隻為逞一時之能,泄一時之憤,所以使隋煬帝在解決台灣問題上變成了“虎頭蛇尾”,甚至有些徒勞。由於沒有留下駐防台灣的軍隊,沒有設置相應的官府機構,沒有真正把台灣和台灣人民放在心上,隨著軍事行動結束,大陸武裝離開台灣後,台灣與大陸的政治接觸又重新被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所阻隔。盡管如此,隋煬帝對台灣的行動,畢竟給後來的曆朝曆代統治者,提供了進一步了解台灣軍情、民情的機會,為台灣後來的歸附提供了參考。
責任編輯:va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