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道德經》之科學基礎

(2013-08-27 03:51:01) 下一個

 

道之科學基礎

老幾

千百年來,“道”具體有沒有物的形態,到底是什麽? 解者無數,無一解不是大謬。絕大部分看法是,“道”為惚恍虛無,隻有“理”,沒有物。問題是: 物既沒有,理從何來?!說是唯心,心又為何物? 人雲亦雲,一訛傳訛。如此以來,沒有辦法,隻能玄說。

其實“道”之為物,《道德經》裏麵說的清清楚楚。老子在第七十章裏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人家不管,硬要玄說,虛無主義泛濫。《道德經》被越說越玄,究其原因,怪不得前人,實在是因為老子超越古今,不懂現代科學無法理解。

要明白這點,還得走個俗套,先從形而上來講。《道德經》第十四章和第二十一章都是在講“道”到底是什麽,本當將它們放在一起,限於篇幅,分開討論。

“視之不見,名曰夷”。其中的“夷”字,是說“道”有“遠,平,滅”的意思。“道”義深遠,所以視之不能見。“道”義平凡無奇,無處不在,“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視而不見,“道”生萬物,滅即是生,“反者道之動”,是自然的轉換;執著於看見的道,不知變化之道,視“道”則非“道”,所以視之則非。

有人從王弼以及古本考證,“夷”本應是“幾”,馬敘倫謂草書“幾”字似草書“夷”字,音複相近,因訛為“夷”。此說深合易理,傅奕雲:‘幾者幽而無象也” 。易係言“極深研幾”,言“知幾其神,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鄭康成注:“幾,微也。”與傅雲正合。所以這句又可以被寫作“視之不見,名曰幾”,意思是“道”不可見,因為其尚未顯現。類似之類的文字案頗多,此處存疑,仍以現本為準,以理清“道”理為主。

“聽之不聞名曰希”的“希”,是說“道”涵有“希少,希罕,希奇,希有,希望,希冀”的意思。“道”生萬物,是生的希望;道義玄妙,故而希,奇。人心被“伊甸園的智慧果”所惑,既充滿妄念又固執己見,對“道”自然“聽之不聞”。

“摶之不得名曰微”。“摶” tuán,形聲字,本意是 把東西揉弄成球形,如摶泥球,摶紙團。 引申有“憑借”之意。“微”是精深,所謂“微言大意”。這句意思是說,“道”這個東西,是靠手所測摸不到的。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連起來說,意思就很明白了,就是說“道”這個東西,靠感官是覺察不到的。它明明就在你眼前,你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手握不得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原釋4“德清註:「致詰,猶言思議」。又馬王堆甲乙本「致詰」作「致計」,均有深究之義。”這句話很明白,“道”這個東西,可見而見不到,可聽而聽不到,可測卻測不準,隻能混在一起說。

看到這裏,任何一個具有現代科學知識的人,都知道了老子當初悟到卻不知應該叫什麽的“道”是什麽了。這個“道”形而下的講,就是量子!“道生萬物”,生成萬物的是量子,微粒子。

一理通,萬理通。明白物化之“道”是量子這一點,那麽前麵老子所說的就再清楚不過了。量子為波,光波是可見的,隨處都是,而超出可見波段就視之不見;聲波也是波,而超出音頻波段就聽而不聞;量子既是波,又是粒子,誰也無法說清,隻好混在一起說是波粒二相。粒子微觀下測不準,所以“摶之不得“。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皦”是明亮,“昧”是幽暗。這句話意思是沒有什麽東西比“道”更明亮清晰,也沒有什麽東西比“道”更幽暗難明。這看起來好像是自相矛盾,其實不然。你電視上見過煉鋼爐吧?它裏麵就是明亮無比,人又能從中看到什麽?混沌一團,什麽都看不清楚。光量子也是光,人又能從中看到什麽?連它是波還是粒子都分不清。你要是還不明白,就出去對著太陽看一下。太陽爍爍,亮到極致如混暗,道法自然啊!

這句話形而上說,“道”不會因為人們的尊崇和貶抑,而增加或減少分毫。引申說來就是,外表光鮮之人,心理灰暗(如…);表現高傲,源於自卑(如…);高唱道德之處,以流氓居多(如…);打著一切為了人民旗幟的,都是居心叵測的騙子(如…)。反之,聖人行不言之教,為不為之事(如...,大家不願做的事都是他做...)。大智若愚,在外不顯(如...)。(當代名人隻做不說如胡總,光說不做如溫總,又唱又跳如薄總,喜愛表演有陸總,酷愛打架是奧總,不一而足,盡在老子的照妖鏡裏麵。)

“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物”,意思是說“道”的物態出現是像繩之類的一個東西,最後總要被實物吸收。光波,粒子波都是如此,無需多說。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因為量子不停的在波動,波動必然“惚恍”,是為此理。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波動周而複始,首尾自是不分。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這裏老子似乎是顯示其學說有傳承自古人之意。所以老幾以前說過,中國應該有個“前軸心時代”,其文明程度更應在春秋時代之上。這一點隻能依賴考古新發現了。

老子這一句,意思是說,古今時間不同,“道”卻不變,自然規律一樣。慎終追遠,能了解遠古萬物的開端,明了“道”的基礎,就能幫助管理好當今社會。

那麽老子是否明確知“道”?第二十五章裏說:“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顯然老子沒有穿越之能,神人之術。那麽老子是如何能暗合現代科學的?簡單一句話,道法自然!

如果想知道老子如何“道法自然”,請看老幾係列文章[試譯《道德經》]。


附原文原譯文

第十四章
1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
2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3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4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物。
5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6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7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譯文
1 (道)視之不見,(這個特性)叫做夷;聽而不聞,(這個特性)叫做希;握而不得,(這個特性)叫做微。
2 夷希微三者,難以分辨其究竟,所以將它們混而為一(稱為道)。
3 沒有超越道之上的光亮,沒有低於道之下的幽暗。
4 道出現時像繩子一樣,總是複歸於實物。
5 道沒有固定的的狀態,有形象沒有實物,所以隻能以恍惚來形容。
6 迎著看,不見道的起始,隨著看,不見道的結尾。
7 秉持上古之道,可以駕馭當今萬物。知道遠古起始由來,是道的基礎。

解釋

附原文原譯文鏈接

Link: http://web2.tcssh.tc.edu.tw/school/guowenke/books/new_page_1.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