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老子的小國寡民與大一統

(2013-11-03 21:15:34) 下一個
老子的小國寡民與大一統
-再論老子的理想國
老幾
《道德經》第八十章講的是老子心中的理想國家的形式。原文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字麵意思是:“小國家,少人口,即使有十倍百倍於人力的器具也用不著。人們重死而不遠行遷徙。雖有車船,卻無處可用;雖有軍隊,也無處可以安置。(如果做到這樣),假使人們再回到用結繩紀事的時代,以所吃為美食,以所穿為美服,安其居,樂其俗;(這樣即便)鄰國的人們相互可以看見,雞犬之聲相聞,(小國的)人民直到老死也不會與它國之人往來。”

這一章字麵看起來簡單,爭議卻比較多,殊難把握。老幾根據前麵大家的評論,特別是蜉蝣和侃侃二兄的意見,結合近來的考慮,加以補充,拿出來供大家批評參考以做進一步修改。這裏麵主要涉及到“小”和“寡”是動詞還是名詞的辭性問題。考慮的結果是兩者邏輯應該是一樣的,動詞是過程,名詞是結果。

先說按名詞的理解。


在討論老子的“寡民小國”之前,我們首先得知道老子的國指的是什麽。中國曆代的統治者,采用的大都是愚民政策,不是家國不分,就是黨國不分,不是家天下,就是黨天下。在前秦文化中不是這樣的,當時的天下,國,家分得很清楚:王主天下,諸侯封國,大夫封家。

據資料說周武王渡黃河的時候,有800個商的附庸國參加了對商的征伐。在周代,記錄有170多個國家。當諸侯互相吞並的時候,僅楚一國,就獨自吞並了百餘國中的40個之多。而到了孟子的時候,名義上僅剩下12個國,其中真正自立的隻有區區7國而已。春秋戰國,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兼並時期,逐漸將周之封建所劃分的各國疆域全部歸秦一統。據查中國當前有656個城市,大致在商周之間。可見老子的國大致相當於如今城市的概念,當然要原始落後許多。或者可以說每一個所謂的國,就是一個大小不等的部落。這些部落國家數目之眾,說明當日自主之“國”為數眾多。

在第五十四章中,老子這樣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注意:老子這裏說得很清楚,他這裏用的是比較學,是從社會實踐中得出的結論,不是九天之上玄出來的。而比較的原則是以“德”作為標準的。“道生之,德蓄之”,德以載道,這就是為什麽以德為標準的原因。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邦,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析言之也。許雲。邦、國也。國、邦也。統言之也。周禮注又雲。邦之所居亦曰國。此謂統言則封竟之內曰國曰邑。析言則國野對偁。周禮體國經野是也。古者城?所在曰國、曰邑。而不曰邦。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書序雲。邦康叔。邦諸矦。論語雲。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周禮故書。乃分地邦而辨其守地。邦謂土畍。杜子春改邦爲域。非也。”

也就是說,老子第五十四章中的邦就是這裏第八十章的國,是“天下”直轄的一級管理機構。“大曰邦、小曰國”,所以叫“小國寡民”,不宜叫“小邦寡民”。老子讚成的不是“邦聯製”,邦太大;老子主張的是“‘國’聯製”,“‘小國’聯製”;似乎是隻要能夠自立,越小越好。估計應該是相當於如今的鄉村一級更好。

同時注意,老子沒有對“天下”也就是如今所說的“國家”的概念質疑。本章裏還排除了國防和外交的必要,也可以說老子認為國防和外交是“天下”的事,對“天下”是認可的。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老子主張以天下(國家)為框架的獨立自主管理的氏族部落式的社會組織形式?換句話說,老子認為的理想國,可能是鄉村一類的桃花源。

老子為什麽主張“小國寡民”這種形式?在第五十四章中已經說過,是因為比較的結果,“小國寡民”可以保障:“德真,德餘,德長,德豐,德普”。這是老子的“普世”價值觀,從形式上杜絕假,大,空的可能。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國家小,人少,欲望也少;自然不需要大的貴重的器具。人少自然親,慈就容易實現了。人們互相熱愛自然不願意別人為自己傷心,所以重死而不遠離,雖有車船,無處可用;慈而勇,平民比兵還猛,無人敢冒犯,軍隊自然也無用武之地。(這一點,瑞士是個好例子,二戰時希特勒再牛,不敢跨入瑞士一步。)“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比較下來,天下應該是個什麽樣子就知道了。這是古樸少欲“儉”的形式,最容易實現其無為而治的理念。無為而治,需要“三個代表”:一慈,二儉,三不為天下先。檢就要求是小政府,而保證政府小的最可靠保障就是“國家”小。

 “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這一句是針對“小國寡民”說的。在老子看來幸福感最重要,實現這點以“小國寡民”最為有效。老子意思是:如果采用了“小國寡民”的形式,人們慢慢就會清心寡欲,即便是人們再回到用結繩紀事的時代,也會以所吃為美食,以所穿為美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因為人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不樂“鄰國”的食,服,居,俗,大國多民”,是利欲熏心的社會,道德倫理不同,自然說不到一起,當然就“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有網友認為:“小國,即小集群,或許也即氏族家庭。寡民,即單個人,個體。合起來,就是無國家,群體鬆散,個體個性獨立,充分表達個人意誌的壯態下,實現人類平等,也即天下大同一一或許共(產)主義,是2500年前中國先哲對人類社會的理性思考。。。現代人類或許朝此方向進步,暫時處於資本社會主義,社會資本主義,因利益互不信。。。”

需要說明的是,這說法前麵或許接近老子的思想,而後麵絕對不是。共產主義追求的是“物質極大豐富”下的天下大同,而物質極大豐富的動力是欲望需求的推動,物質極大豐富必然導致欲望的近一步膨脹,這已經被華爾街和各國的資本大亨的實踐所證實。在人類無盡欲望的貪求之下,無論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還是馬斯洛的自我實現,注定都是空中樓閣。共產主義的最大誤區,不在別處,就在忽視人的欲望上麵。本人反複強調海德格爾的高明之處,就是因為他清楚地看到了人類欲望驅動下科技無限製發展的危險這一點。

蜉蝣兄的看法更加合理,具體如下:
“關於小國寡民,我覺得似乎都應當以動詞來講。古代漢語中很多動詞都被誤解並慢慢變成了名詞,正如語言的動態的流動的生命力在曆史中逐漸固化成為一種最終狀態一樣。鑒於古漢語結構精煉而嚴謹,很注重動詞和使動用法,因此,老子的意思按照現在的語言結構似乎應該被理解成其國,其民。如此,老子的原意應當是反對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的兼並傾軋,而非指國家的實際麵積的大小。

而且很有可能的是,老子這話是應該恰恰是對大國說的,因為大國往往依仗自己的實力吞並小國,追求更多的土地,臣民,和財富。而在老子看來,因為國與國之間的吞並所產生的仇恨和對利益的追逐損害了社會結構中的自然平衡,為社會和人民生活帶來災難和動蕩,因此,大國應該放棄吞並其他小國,成為大國的雄心,而應當其國,其民,使國家保持其社會自然的平衡結構,在這種結構中,人民沒用因為被掠奪而產生不滿,也沒有因為受利益驅使而驕奢淫逸,因此,仍舊能夠甘其食,美其服

拿今天的全球化來說吧,全球化的利益鏈條的兼並如今已經不受國家的限製了,在這個鏈條上產生的跨國壟斷集團對其他弱小利益集團的掠奪是否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呢?顯然沒有。因為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掠奪破壞了勞動力的公平交換,以資本掠奪的形式奪取了弱小利益集團的勞動成果。如果把老子的思想放到今天全球化的狀態下來理解,似乎更好理解一些:如果每個大國代表的利益集團能夠不去剝奪其他弱小國家的資源和勞動,也不會產生國際和民族間的怨恨,國與國之間方可以處於無戰爭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永久和平狀態。”

竊以為此見甚高,對我們理解老子的思想在現代的意義很有啟發性。

總結下來看,老子應該無疑是反對全球化和大一統的,這與其主張個性自由,無欲無為的思想是一致的。而要實現這一點,首先得少欲,少來些假大空。這就需要弘揚傳統文化,抵製共產文化的回潮和資本文化的泛濫。而這個文化的改變不見得能在西方實現,更有可能是在已經覺醒的中國人身上。華人社會甚至西方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學習研究老子的思想,不是偶然的。但願人類現在自救,尚不算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