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千字文》講記(1.1)-引言

(2013-06-17 02:51:42) 下一個

千字文講記

劉宏毅 講於奧克蘭

引言

 

《千字文》是我國最優秀的一篇訓蒙教材,用一千個漢字勾劃出一部完整的中國文化史的基本輪廓,代表了中國傳統教育啟蒙階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連貫,音韻諧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長詩,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識全書。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貞稱其為“絕妙文章”,清代褚人獲稱讚其“局於有限之字而能條理貫穿,毫無舛錯,如舞霓裳於寸木,抽長緒於亂絲”。

 

《千字文》全篇主題清晰,章句文理一脈相承,層層推進,語言優美,詞藻華麗,幾乎是句句引經,字字用典。這是其他幾篇也被公認為不錯的訓蒙讀物不能比的。所以曆代書法家都競相書寫,如智永禪師、懷素、歐陽詢、趙佶、趙孟x, 文征明等都有留傳至今的帖本。

我們現代人如果沒有一個特殊的機緣,一生中能把《千字文》從頭到尾好好讀一遍的機會不是很多。現在無論在海外還是中國大陸能讀《千字文》的不是研究生也是學中文的本科生。但在民國建立之前,這是六歲孩子入蒙學就必讀的。現代人如果沒有文史功底,確實讀不懂。且不說弄清引經據典與用韻,隻翻字典查生字一項,就足以讓人望而生畏,興趣全無了。有感於此,我笨鳥先飛,先求古尋論一番,作一塊引玉之磚。希望我們每一個海外華人都能籍此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哪些寶貝,不至於恥作中國人。開講以來大受歡迎,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聽了倍感親切,這倒是我們始料不及的。

 

《千字文》既是用一千個字編成的韻文,我們這次開講就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者解字說文,學者隨文入觀。講的人將字義、文義講明白,聽的人要隨著文句的展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觀去想。古文在理解上沒有標準答案,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義”,完全看讀者的領悟力和想象能力。如果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學生的想象力就被扼殺了。人沒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創造性思維,就沒有發明創造,這是一連串的因果關係。傳統教育的好處就在於處處給你留門,而不是老師越俎代庖,處處關門閉戶。“講不清,師之過;聽不明,學之惰”。如果真的能夠隨文入觀,我們這些吃膩了“洋教育”快餐的人,一定會發現古人的粗茶淡飯別有一番風味。五穀雜糧是養胃的,不會傷人,希望大家多吃。

 

第一講

《千字文》三個字是本文的篇名,說明這篇文章是由一千個漢字編排而成的。中國漢字發展到今天共有二萬餘個方塊字。記載殷商和商以前文化的甲骨文,經過考古學家、文字學家多年的整理,發現共有三千字。其中二千個是占卜專用字,日常應用的文字僅有一千個。商朝有600年的曆史,常用字隻有一千個。當然,那時字少是一方麵,但從另一方麵告訴我們,如果你真正能夠駕馭一千個漢字,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中國自古就把語言和文字分開來,語言是語言,文字是文字,不用口語化的文字。因為古人發現語言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地域不同,時間不同,交流用的語言也不同,大概的規律是每30年一變。但是文字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永遠流傳下去。今天我們讀到這篇《千字文》,感覺中就像又回到南北朝時代一樣,與作者周興嗣對麵而坐,聽他侃侃而談。一切都是那樣鮮活,栩栩如生。

 

周興嗣,字思纂,生活在南朝宋、齊、梁、陳之中的蕭梁時期,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梁武帝時官拜員外散騎侍郎,武帝常命他做文章。六朝曆史上著名的《銅表銘》、《檄魏文》等文章,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本文作於梁武帝大同年間,即公元535543之間,距離現在有1400多年了。三國時期的書法家鍾繇曾寫過一篇《千字文》,但毀於西晉的動亂之中。王羲之又重新編綴過一篇,但文理音韻皆不佳。梁武帝為教育子侄,令周興嗣再次編撰。相傳武帝從王羲之所書的碑文中拓下一千個不同的字,然後把這一千張沒有秩序的紙片交給周興嗣,說:“卿家才思敏捷,為朕作一韻文可也”。周興嗣絞盡腦汁,隻用了一夜的時間就編好了,但當他交文的時候,已經鬢發霜白了。(故事見於《梁史》)

 

他隻能用武帝給出的一千個字編排文章,像小孩子玩拚圖,而且還要押韻,所以說“周興嗣次韻”次韻。次是編排次序,韻是按照韻部、韻腳,把它編排起來。因為是奉皇帝的旨意承辦的,因此前麵加一個敕字,敕就是皇帝的昭命。

 

員外散騎侍郎是他的官階,這是漢朝設的官職。南北朝時期距兩漢並不太久,仍然沿用漢的製度。散騎的原意是沒有很具體的事情做,隻是散跟在皇帝身邊的顧問侍從。

 

侍郎是當時政府部門“省”(以後稱“部、院”)的最高領導,但明清兩代的侍郎為副職,部門的正職叫尚書。員外是正常編員以外加設的職位,因為皇帝有旨,特別在正常編製之外,再加一職。所以周興嗣這個侍郎就叫員外散騎侍郎。

 

《千字文》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宇宙的誕生、開天辟地開始講起,講到日月星辰、氣象物候、地球上的自然資源,一直講到人類出現以後,中國太古和上古時期的曆史。最後以人類社會組織的出現和王道政治製度作為結尾。這部分內容既自成體係,又是下麵三部分的奠基,非常重要。

 

下麵看第一部分。(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