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千北

我不是專業醫生,但對防病治病有興趣,想多向大家交流,學習,多蒙恩惠。
個人資料
正文

國民黨運台黃金與軍費 (ZT)

(2022-09-12 11:38:17) 下一個

國民黨潰敗台灣前夕,從大陸運去大量黃金。具體數量難以查考,一般認為約360萬兩。

當年黃金運台行動的指揮者之一,財務署中將署長吳嵩慶的日記記載,1950年,台灣國民黨軍隊每月軍費需要黃金14萬兩,後減為6萬兩。這360萬兩的黃金,也隻夠維持5年的軍費開支。當年的台灣,經濟非常落後。台灣1970年代的經濟起飛,是由於政府正確的政策和人民的努力,不是因為有了這筆黃金。但沒有這筆黃金,國民黨政權難以度過初到台灣的難關,幾乎可以肯定會經濟崩潰。

下麵是吳嵩慶之子吳興鏞(美國加州大學,醫學教授),為他父親《吳嵩慶戰時軍費日記:1948-1950》所作的序 ,

https://www.sklib.cn/booklib/databasedetail?SiteID=122&Type=literature&ID=7060942&fromSubID= 

 

先父吳嵩慶將軍(1901—1991),中年以後至去世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此“戰時軍費日記”是從1948年元旦到1950年年底整整三年的日記。那個時段是內戰最關鍵的年頭。日記雖屬個人記錄,以作者的職務及其擔負的工作,可作大時代的見證,也透露出內戰時的機密。日記中包含了他擔任軍需署、財務署署長三年中掌管軍費的經曆(占全國總支出的75%以上)。這讓他牽入了一個重要的事件——黃金運台灣,也為台灣的新台幣沒重蹈金圓券的覆轍做了注解。先父1925年於滬江大學畢業,1929年入巴黎大學法科市政學院,1931年夏,碩士畢業返國。1933年,上廬山謁蔣介石,被任為少校秘書,兼秘本股長,次年轉任航空委員會秘書。1937年,升任主任秘書,參與中華民國空軍建軍。1939年任航委會經理處處長。1943年調軍需署。1945年由軍需署副署長外調湖北財政廳廳長。1947年年底,蔣介石決心改造軍需係統,采用美國顧問建議的“新製”,需要一位既熟悉舊軍需係統,又通外語,能與顧問溝通,最重要的是蔣主席能信得過的人,來管軍費,出任財務署長。先父擔任過軍需署副署長,教會大學畢業,通英語,在法國留學,蔣的侍從室出身,被近距離觀察過,是不二人選。1948年元旦,先父走馬上任,擔任國民政府在大陸的最後一任軍隊財務署署長。在烽火燎原、兵荒馬亂中,實行美式“新製”,主要是財務署在各地設立收支處,由財務官直接把薪餉送到官兵本人手中,來取代過去百年來中國軍隊包辦製的軍需傳統,也就是要核實人數,連根拔出“吃空缺”的弊病。但這項工作是需要各方配合的,例如,核實部隊人數要由國防部的人事部門提供正確人數。在當時戰時體係內,部隊人數都是部隊長官自己申報,在信息匱乏、管理係統落後的情形下,幾百萬的部隊分布在近4000千米的戰線上,與中國共產黨占領的解放區犬牙交錯,核實人數談何容易?1948年就在新上手整合財務署、計劃實行新製、訓練新的財務官、視察軍隊實情中度過大半年。隨著軍事惡化,軍費一再追加,到秋天,國民黨在東北、華北戰場失利,南京政府準備撤退到廣州,“新製”隻好放在一旁了。年底,金圓券改製失敗,民怨沸騰,政府衰相畢露。複任總統甫半載的蔣介石已做“縮小局麵、另起爐灶”的準備。12月1日晚,上海國庫黃金的半數,200餘萬兩,已經由海關“海星號”運至基隆,再由火車轉台北。 其中半數以上係美援華的足赤金磚。另外,在除夕夜,又由同一海關船從滬上運出57萬餘兩航向廈門,後來加上廣州運廈的30餘萬兩,儲藏在鼓浪嶼小島上,主要作為繼續抗共的內戰軍費,由財務署經管。到了1949年年初,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國民黨軍隊一敗塗地,蔣介石決定下野,但在下野前要安排好、掌控好國庫的金銀外匯,這是在台灣“另起爐灶”最重要的一步。在蔣下野前夕,財務署與中央銀行於1月10日訂立的《軍費草約》把當時國庫尚未運到台灣的金銀外匯都納入“預支軍費”的範疇。這份相當重要的內戰文件,雖然現已無蹤跡可尋,但其簽訂過程卻完整記錄在先父這年1月8日至11日的日記中。1949年是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一個重要時間分水嶺,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珍藏的《蔣中正日記》裏,這一年給人的印象是國民黨軍隊把解放軍由東南沿海牽引到西南內陸,目的是給“新爐灶”的台灣一些時間,可以做抵抗“赤潮”入侵的準備。在財務署保管的金銀外匯就是配合這個隱形戰略來支持各戰場的,從徐州、南京、上海、福州、廈門、廣州、昆明到重慶與成都。先父這一年的2月4日到5月1日日記是空白,除了軍情緊急的忙碌,心情抑鬱應該也是個原因。抑鬱來自公私兩方麵:於公,政府岌岌可危,風雨飄搖,前途渺茫;於私,在中央大學畢業班的大公子,思想接近左派,4月23日南京解放,就與父親分道揚鑣了。5月中,先父因公務“偶然赴滬”,在上海的一家人才被從解放軍的包圍圈中接運到台北。那年暑期,他在廣州,財政部長徐堪靠向財務署“借錢”來支撐政府開支,這裏麵有財務署與財政部的第二份“草約”,為財政部向軍方借貸1600萬銀圓而簽立,到8月底,廣州政府麵臨斷炊,吳嵩慶答應徐部長從台北財務署運來5萬兩黃金,但此動用沒有經蔣介石的最後批準,犯了其大忌,不但被召去重慶“解釋”,也影響了吳未來的軍中前程,始終“原地踏步”。但在日記中,他從未後悔過。

1949年,政府財政崩潰,紙幣巨貶,糧餉匱乏,國民黨軍隊完全無法作戰,財政部與財務署的金銀不夠供購全軍的糧食,蔣介石在幕後隻能選擇性提供,僅有嫡係中的嫡係(如胡宗南的部隊)才能經由財務署補給金銀,在編注者2017年獲得的台灣解密軍費檔案裏,吳嵩慶是少有的可簽撥蔣介石嚴格控製下金銀軍費的人之一(另一位是郭懺,聯勤總司令)。軍費總管負責人進出軍營前線,是“大軍頭”的財神爺(如果能及時補給金銀),也是其所憎恨的“軍需頭”(如果拿到一錢不值的金圓券或銀圓券),有時甚至麵對槍口,命在旦夕(11月底的日記)。最後,在12月初,先父冒著被俘的危險,押運著裝滿金銀的車隊,在解放軍淩厲前鋒不到半日的車距,緩緩從重慶退到蓉城;6日那天在成都軍校裏,兩次晉見蔣介石,呈上一份軍費黃金報告。這是一份珍貴的內戰軍費文物,現珍藏在台北“國史館”,裏麵記錄了財務署奉命保管的黃金賬。次日他即奉命撤離,乘坐台北運蓉黃金的回程機到台灣。到了台灣,財務署馬上要列製出1950年以銀圓計算的軍費預算,這裏從“國史館”所藏“大溪檔案”中可看到,該年預算每月1400多萬銀圓,是以官兵人數100萬計,這數字一定是“國防部”提供的,是1949年年底國民黨軍隊總人數,這裏當然包括駐防海南島、舟山、大陳等外島的人數。有趣的是,這裏也列有駐防南沙群島的官兵薪餉。蔣介石大筆一揮,就裁軍20萬,把軍隊總人數限為80萬,軍費每月減為1100萬銀圓,這也要黃金14萬兩。1950年年初,吳嵩慶為軍事預算忙碌,代表“中央”,免不了要與台灣省(省主席陳誠)交涉,這是大陸內戰期間,國民黨中央與地方財政之爭的延續,陳誠知道“中央”有黃金,總希望減輕台省負擔,預算赤字由“國庫”黃金彌補,蔣則希望不要動用黃金或盡量少支出,在中間左右為難的就是財務署長。在陳誠的眼中,吳嵩慶是蔣所信任的人,尤其經管著隻能由總裁動用的機密費(廈門運台灣的“獎恤金”8萬餘兩黃金),這讓陳誠非常不滿。這筆不在“中央銀行”賬上的“獎恤金”也使吳成了“中央銀行”及財經界人士眼中的“異類”。由於這些因素,限製了他在台灣仕途的未來。

2月,由蔣介石、張群、吳國楨、俞鴻鈞、嚴家淦、任顯群及吳嵩慶等組成的“軍費審核小組”經數次會議之後,到25日決定,黃金補助由3月的14萬兩減到5月的6萬兩,但同時也以穩定台灣物價為前提(如無運台黃金,補助軍費與賣入民間150餘萬兩,台灣新台幣就難逃金圓券巨貶的命運)。3月,蔣介石複職“總統”;4月,財務署改組為軍需署,吳嵩慶除經管軍費外,還要統籌軍隊所有補給用品,包括一切後勤所需,如服裝、軍糧、營房、眷糧與眷舍等。時值朝鮮戰爭爆發前夕,解放軍隔海躍躍欲試,當時已有百架以上米格噴氣式戰鬥機,而國民黨空軍隻有落伍的“二戰”時的螺旋槳戰機,海峽製空權麵臨挑戰,沿海正征集大量船艦。當時美國中情局認為解放軍在1950年年底前可解放台灣。同時,剛上任的軍需署長認為,一切準備不足,連起碼的軍實都缺乏,從4月起,日記中就在為軍糧操心,幾乎每日同台灣省府交涉軍米及購入泰國米(也是以運台灣黃金購買)。除台灣本島以外,還要供應舟山、大陳與金門、馬祖的數十萬軍隊。不得已,那年4月撤守海南島(也是在解放軍壓力下),5月放棄舟山,把南北兩三千公裏的防線縮短到五分之一。但到6月3日,他記下:“上午軍事會報……共軍攻台信號已急,而一切補充尚無著落,心焦急甚。”如不是在三周後爆發朝鮮戰爭,台灣或真如美國中情局所預測,在該年年底已被解放。朝鮮戰爭爆發的當天、次日,及6月27日杜魯門宣告“協防”台灣,他日記裏一句慶幸的話都沒有,或許他所擔心的解放軍迫在眉睫的攻台可暫時放一邊,但仰人鼻息的感受使他感覺恥辱,這在三年的日記裏也可體會到。在1950年下半年,他繼續為完成軍需“新製”而工作,以後終於實現補給到士兵,掃除“吃空缺”的積習。他繼續在台灣擔任財務署、軍需署署長達15年之久。先父完全是一位20世紀的中國人,30年代,去巴黎留學,願望是為祖國都市建設而學市政,但在強鄰的侵襲下,國家沒有機會建設。在初回國的失業中,被動地“參了軍”,成為軍事委員會蔣介石侍從室中的“儲備人才”。在40年代末,被授以全國軍費總管的重責,成為戰爭機器中的一個環節,這是知識分子在戰亂中的無奈。但他的儒家傳統的家教及虔誠的宗教信仰,讓他終身恪守“廉潔”二字,也無愧於所生。 去世後,他的老長官王東原將軍以“國而忘家、公而忘私、今之蕭何”十二字結語贈之。讀者可在他一生行誼及他這三年的日記中去覓取自己的結論,也可從他的記錄中,看到內戰關鍵時段的一些人與事,尤其是有關軍費(包括運台黃金)的籌措與運用。

吳興鏞序於美國加州長堤

【《吳嵩慶戰時軍費日記 1948-1950》編注者序//吳嵩慶,吳興鏞.吳嵩慶戰時軍費日記:1948-1950[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