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千北

我不是專業醫生,但對防病治病有興趣,想多向大家交流,學習,多蒙恩惠。
個人資料
正文

從黃帝內經看針灸經絡

(2019-07-11 08:34:05) 下一個

黃帝內經用大量篇幅談及經脈和絡脈。黃帝內經所說的經脈有12條,絡脈有15個。

12條經脈名稱:

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大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簡書https://www.jianshu.com/p/de78a2a9b88d)

15絡脈名稱:

1. 手太陽絡脈; 2. 手太陰絡脈;3. 手少陽絡脈; 4. 手少陰絡脈; 5. 手陽明絡脈; 6. 手厥陰絡脈; 7. 足太陽絡脈; 8. 足太陰絡脈; 9. 足少陽絡脈; 10. 足少陰絡脈;11. 足陽明絡脈; 12. 足厥陰絡脈; 13. 任脈絡; 14. 督脈絡; 15. 脾之大絡。(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10/11/36519151_702602411.shtml

我對吃與活網友和 fuz 網友談到的經絡與血管的問題有興趣,謝謝他們對我的一貫幫助。

{參見:  所以針灸最初起源於放血療法,後來才發現穴位。 吃與活,http://bbs.wenxuecity.com/health/846495.html

經絡是怎麽回事 (zt)。吃與活,http://bbs.wenxuecity.com/health/846281.html

內經中的脈絡氣血。回千北兄之問。fuz, http://bbs.wenxuecity.com/health/846455.html}

我把 fuz 查到推薦的黃帝內經一些原文,參考網上資料,翻譯成白話文。下麵是內經原文,我的譯文,評論和猜測。

皇帝內經,下卷,靈樞篇,經脈

【原文】

……

1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2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3六經絡,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4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5故衛氣已平,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6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

【翻譯】

1關於手足陰陽這十二經脈,隱伏循行於肌肉之間,位置在機體深處,不能在體表看到;通常可以看見的,是足太陰脾經在經過足外髁骨之上的那一部分,(該處的皮膚細薄,皮與骨頭之間距離很近,) 因而使經脈無所隱匿。2大多數浮現在機體淺表,平常可以看見的脈,都是絡脈。3在6條經絡中,與手陽明和手少陽這兩條經脈相關的絡脈很多很大,它們分別起於手部五指之間,向上會合於肘窩之中。4飲酒的人,酒氣先隨著衛氣運行於皮膚,先充溢於淺表的絡脈,使絡脈首先滿盛起來。5所以衛氣已經充滿絡脈後,營氣也接著滿盛,使得經脈中的血氣也充盛起來。6(倘若沒有飲酒),經脈/絡脈表觀就突然發生變動,表征血氣中有邪氣駐留,駐留在經脈自本至末的循行通路上。如果邪氣駐留不動,會使所在部位發熱;如果(絡脈的)脈形不堅實,脈形就會塌陷,並且空虛。通過觀察分辨是那些絡脈與正常脈形不同的異常表觀,可以測知是哪一條經脈受到邪氣侵入而發生了異變。

……

評論和猜測:由1,2,經脈是位於體內的血管,外麵難以看見,絡脈是位於體表的血管,肉眼可見。二者都是脈——血管。內經此章說的脈,就是血管,看得見的血管(絡脈)或看不見的血管(經脈)。由5,6,由於是血管,是柔性管道,血流充足,或淤滯,可以膨大——“盛”,血流不足,也可以癟塌。因此經脈和絡脈都屬於脈,內經此處所說的脈就是血管,比如皮膚表麵可以看見的絡脈——淺層血管。

 

【原文】

7雷公日何以知經脈之與絡脈異也? 黃帝日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雷公日細子無以明其然也。8黃帝日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複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9故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痹也。10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11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12凡刺寒熱者皆多血絡,必間日而一取之,血盡而止,乃調其虛實;其小而短者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悶甚則仆不得言,悶則急坐之也。

……

【翻譯】

7雷公說,怎麽知道經脈與絡脈的差異呢?黃帝說,經脈一般是看不見的,經脈的情況可以通過氣口知道, 可以看見的脈都是絡脈。雷公說我還是不能明白這樣做的道理。8黃帝說,凡是絡脈都不能從大關節之間穿過,必定從別處通過大關節部位,複合進入表皮,可以從外麵觀看到它們交會複合的地方。9因此,凡是針刺絡脈,都必須刺中其有瘀血結聚之處。而對於血氣強盛,但血中帶有邪的病證,雖然它沒有出現瘀血結聚的現象,但也應該盡快采用針刺絡脈的方法去放血,以瀉除血氣之攜帶的病邪;如果不把邪血除去,留在體內,就會導致血絡凝滯、閉塞不通的痹證。10在診察絡脈的時候,如果絡脈所在的部位呈現青色,那就表明體內有寒,而且疼痛的病證;如果絡脈所在的部位呈現紅色,那就表明它是體內有熱的病證。11例如,胃中有寒的病人,其手魚部的絡脈大多都會呈現出青色;而胃中有熱的病人,其魚際部的絡脈就會呈現出紅色。絡脈所在部位突然呈現出黑色的,那就說明它是留滯已久的痹病。絡脈所在部位的顏色有的發紅、有的發黑、又有的發青,那就說明它是寒氣和熱氣相兼,顏色發青且脈絡短小的,說明氣不足。12一般在針刺寒熱並作的病證時,應該多刺淺表血絡,但必須隔日一刺,直到針刺時不出/少出血,把惡血瀉盡才能停止,這個過程就是調整病證的虛實。絡脈小而且短的病人,元氣衰少。如果對元氣衰少很嚴重的病人使用了瀉法放血,會使病人感到心胸煩悶,煩悶嚴重的會出現昏厥、不能言語等症狀;如果病人出現胸悶的情況,應立即讓患者坐下休息。

……

評論和猜測:由7,內經再次重申經脈是位於體內的血管,外麵難以看見,絡脈是位於體表的血管,肉眼可見。二者都是脈——血管。9 明確指出,內經本章說的“刺”就是用針刺血管或皮膚放血。10,11 重申絡脈就是絡,相當於表層血管。對於不同的病症,可觀察到絡有不同的形態與其對應。12針刺表層血管放血的各種情況及其對應處理。

 

皇帝內經,下卷,靈樞篇,經水

【原文】 13岐伯答日善哉問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廣,不可量,此之謂也。14且夫人生於天地之間,六一合 之內,此天之高、地之廣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15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穀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 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16其治以針艾,各調其經氣,固其常有合乎。

……

【翻譯】

13岐伯回答說,好問題! 天有多高,難以度量,地有多大,難以測度,真是難以解答。14況且人一生下來就始終生活在天地之間,東南西北上下的空間之內。這麽廣闊無垠、難以測度的高天和大地,實在是無法以人的智慧和力量能夠企達、能夠測度揣摩的。15對人體而言,身高八尺,有皮有肉,具在眼前,各處深淺尺度,在體表都可以去測量觀察,或用手按切摸索;人死了,可以通過解剖屍體來詳細觀察其內部,比如各髒器官堅硬脆弱的情況,各個腑的大小尺寸,各個髒腑之間或髒腑之內能夠容納的體積是多少,每條脈的長短,血液清濁的程度,血中氣的多少,以及十二經脈中那些是多血少氣,那些是少血多氣,那些是血氣皆多、還是血氣皆少等等,大體上都有一定的數值和變化範圍。16(以這些正常人的數值尺度為參照),醫者運用針刺艾灸去調整病人的經絡和血氣,其本質,就是使之堅固、回歸、合乎健康人原本應有的日常尺度範圍。

……

評論和猜測:由15,指出脈、血液、經脈(內部血管)等不僅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包括解剖,進行測量,而且對健康的正常人,這些測量結果“皆有大數”,即有一定的變動範圍和平均值。16當用針刺(放血)艾灸等措施進行治療時,內經認為應注意把血液、經脈等調整至正常的變動範圍。15內經指出從實際測量中得出的“大數(正常數值)” 對治療調整有參照作用。

皇帝內經,下卷,靈樞篇,血絡論

【原文】
17黃帝曰:願聞其奇邪而不在經者。岐伯曰:血絡是也。18黃帝曰:刺血絡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濁者,何也?血出清而半為汁者,何也?拔針而腫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麵色蒼蒼者,何也?拔針而麵色不變而煩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動搖者,何也?願聞其故。

【翻譯】

17黃帝說:很想聽你講解病由奇邪所致,又不在經脈中的情況。岐伯回答說:奇邪在血中但淤滯於絡脈。18黃帝說:刺血絡放血時病人昏倒,什麽原因呢?針刺後血液噴射而出,什麽原因呢?如果放出的血顏色發黑渾濁,什麽原因呢?流出的血清質稀,像是摻兌了一半的水汁,什麽原因呢?拔出針後皮膚腫起,什麽原因呢?放出的血或多或少,麵色蒼白,什麽原因呢?拔出針後,麵色無變化,但心胸煩悶,什麽原因呢?出血雖多,但身體若無其事,又是什麽原因呢?

評論和猜測: 18,黃帝提問,用針刺表皮血管(絡)放血,會出現各種情況,原因是什麽?這裏非常明確,內經描述的針刺(針灸)就是放血。

綜上所述,我的看法歸結為下列幾點:

1. 經脈和絡脈都是血管。經脈在深處,看不見;絡脈在淺表,肉眼可見。後世中醫的經絡概念是由經脈和絡脈演變而來,舍棄了脈(血管)的含義和字。針刺血管,就會出血。由於後來中醫施行針灸時,基本放棄了放血這一古老的醫治手段,所以舍棄了“脈”這個字,以區別於用針刺放血。而且後來的針刺穴位是要避開血管的,如果仍然沿用經脈絡脈的說法,實踐和理論就會彼此矛盾。

當時黃帝時代所謂的“針灸”中的“針”,可能是指用針放血,這與內經對經脈和絡脈的描述相吻合,與後來及現在所說的針灸不是一回事,現在中醫的針灸 (狹義,不包括艾灸),特指用針刺穴位,用意及結果都不是放血。現代意義的針灸是從黃帝時代的放血、艾灸發展而來。另外,我沒有找到內經用針刺經脈的記敘。內經明確指出經脈在人體內部,一般肉眼看不見。那時的針估計很粗,如果要紮入現在的1厘米以上的深部穴位,既困難又危險。後來中醫所說的經絡可能是在針的製作精細之後,人們在實踐中發現,如果不特意針刺血管,紮入的部位不出血,或出血很少,但卻有效果,甚至更好。而且一定的部位、深度、手法、和針感與效果有大體固定的關係,這就是穴位,並且拋棄“脈”字,而改用經絡來指導實踐並解釋結果。

2. 針灸(現代含義)的最主要的機理是刺激和調整神經係統,通過神經傳入中樞神經(腦,脊髓),或傳遞至遠處的局部神經區域,以此來實現針灸的局部、遠程、和整體效應,其中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起重要作用。當然,在這個大框架下,更進一步的作用機理還不清楚。其實放血的機理之一也是神經係統。最近的實驗指出,無論動脈靜脈,血管壁上都含有豐富的交感/副交感神經。比如腳踝和腳的動靜脈管壁上就含有豐富的交感神經。放血時,血管壁局部受損,必定刺激管壁上的神經;此外,皮膚也會受損,皮膚神經受刺激。從這點看,放血類似針灸,但針灸避免/減少了對血管的損害,這是黃帝內經時代之後,中醫的重大進步和貢獻。

一個著名的德國針灸治療長期慢性背疼的大規模實驗,三組病人,針灸組,針刺有關穴位,進針深度5-40毫米,注重手法和針感;假針灸組,針刺背部兩側及腿部無關非穴位表皮,進針深度1-3毫米;傳統治療組,西藥+理療。結果,針灸組效果最好,有效率47.6%;假針灸組略次,有效率44.2%;傳統治療組最差,27.4%;治療結果從療效上無可爭辯地告訴人們,對治療背疼而言,不用針刺穴位,隻需用針,刺入於穴位無關的表皮2-3毫米,也可以取得與正規醫師針灸經絡穴位大體類似的良好效果。從神經係統的角度來看,皮膚富含神經,隻要針刺皮膚,必定刺激神經,因此實驗結果沒有否定針灸機理的神經解釋說,而且這一解釋很合理。我在中國親眼見過用皮膚針治療疾病,非傳統穴位,有效。我甚至在別人指導下,實踐過一次皮膚針刺,進針深度1-3毫米,皮下穿行約40-60毫米,沒有出血。針灸的機理除了神經,肯定涉及很多別的方麵,如靜脈,毛細血管,免疫係統,筋膜,等等,但我相信,最主要的還是神經及其與神經電傳導相關的生化生理變化。

我的古文根底很淺,對黃帝內經有關章節的翻譯,正確與否沒有多少把握。歡迎探討,批評。再次感謝吃與活和fuz 。讚成吃與活及其轉貼的看法,讚成 fuz 關於放血的看法。

 

參考

    1.  黃帝內經(原文+譯文+翻譯):https://www.sbkk88.com/mingzhu/gudaicn/huangdineijing2/

2.  The sympathetic innervation of the human foot. Plast Reconstr Surg. 2012 Apr;129(4):905-9. doi: 10.1097/PRS.0b013e3182450be8. Dellon AL1Höke AWilliams EHWilliams CGZhang ZRosson GD.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2456362

3.  German Acupuncture Trials (GERAC)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randomized, multicenter, blinded, parallel-group trial with 3 groups.  Haake MMüller HH,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7 Sep 24;167(17):1892-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7893311, or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179.82&rep=rep1&type=pdf

4.  Acupuncture and Neural Mechanism in the Management of Low Back Pain—An Update, Tiaw-Kee Lim, Yan Ma, Frederic Berger, and Gerhard Litscher, Medicines (Basel). 2018 Sep; 5(3): 63. Published online 2018 Jun 25. doi: 10.3390/medicines5030063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16486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