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80+,身體健康,很少生病,頭腦非常清晰,記憶力好,除了有時過敏,血壓有點高(用低劑量西藥控製良好)之外,基本沒有其他慢性疾病。老人是高級知識分子,長期伏案工作,退休後仍喜愛閱讀,不愛運動。十多年前有退行性關節炎,服用Movefree ,顯著改善並維持。但近2-4年來,後背疼痛,並逐漸嚴重。症狀:坐、躺沒有任何問題;如果走路時間略長,比如3-5分鍾,後腰背就疼得厲害,即使不走路,站立也疼,十分鍾就不行;走/站立時右腿關節外側也有痛感,不嚴重;身體直立疼痛時,如果用手或肘部在桌麵上支撐,疼痛立即減輕。經常依靠中藥膏如沈陽紅藥膏等,貼於後腰背部疼痛部位,減輕緩解症狀。醫生診斷檢查多次,認為由骨質疏鬆引起。可是患者的骨質疏鬆情況經儀器檢查並不嚴重。斷斷續續服用醫生開的治療骨質疏鬆藥物至少有一年之久,無效。打了專門治療骨質疏鬆的針,無效。醫生介紹去理療按摩數次,無效。
交流溝通,了解情況之後,讓患者俯臥床上,我用按摩錘/棒(不知道該叫什麽),在疼痛可以忍受的範圍內,敲擊患部及周圍區域約1000下。我覺得敲擊的力度不算大。第一次敲擊後,患者下床後,後腰背部馬上感到非常輕鬆,症狀消失。第二天告訴我,可以連續站立、活動約2小時,比以前好了很多,而且右腿關節外側疼痛也顯著減輕。第3天和第5天又進行了敲擊,每次約800下,敲擊力度有所減輕。患者告訴我,有效,但效果不如第1次那樣明顯,那麽巨大,幾天來原先的症狀有一定程度的反彈。意外的是患者告訴我,第一次敲擊後第二天,左膝蓋關節後麵內側開始不舒服。第二次第三次敲擊後,關節內側後部疼痛越來越明顯,妨礙站立走路,但坐、躺不疼。患者後來在左膝關節後麵貼了膏藥,幾天後疼痛基本解除,後基本恢複正常,略有不適。患者現在自己不時敲擊後腰背,總體情況比以前改善,原腰背疼痛減低了約50%,右腿膝蓋外側疼痛減低了約50%。
為什麽會這樣?猜測是患者腰背部左側有肌肉慢性勞損,長期局部肌肉痙攣,但具體什麽肌肉群不清楚,屬於肌筋膜疼痛症或類似。由於長期痙攣,左側肌肉肌腱對尾椎骨和骨盆的張力/支撐力/固定作用減弱,左側坐骨位置下沉,左腿股骨向身體外側偏移,半腱肌半膜肌上下兩頭之間距離變短。右側骨盆位置基本不變,但因左側骨盆下沉,骨盆整體向左下方傾斜。身體直立或走路時對左側半腱肌半膜肌的拉伸力度減弱,造成這2個肌肉及肌腱萎縮弱化。右側膝關節外側少許疼痛原因不詳,可能是股二頭肌接頭處肌肉肌腱有損害。腰背部敲擊後,肌肉痙攣解除,尾椎骨和骨盆移位減少,左側大腿股骨向身體內側回歸,半腱肌半膜肌的上下兩頭之間距離變長,恢複/接近原來正常狀態。但正由於距離變長,導致站立和走路時,肌肉的拉伸力度變大,對已經萎縮弱化的肌肉和肌腱造成損傷。患者的舊傷除了肌肉痙攣,可能還有肌腱損傷。肌腱損傷的恢複很慢很難。
簡言之:慢性勞損、肌肉痙攣;坐骨、大腿股骨移位;肌肉萎縮弱化;敲擊,解除痙攣;坐骨、股骨移位減少;原先萎縮的肌肉受損。
我是外行,對骨科所知極少,純屬猜測,歡迎指教。
Figure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