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有點兒閑網友商榷。
陰陽五行理論是否對中醫中藥極端重要,還是讓我們來看具體例子。
板藍根(或板藍根+大青葉)治療感冒和流感效果很好。盡管沒有嚴格的大規模統計數據作證,但我和我的很多家人親友經常使用,效果滿意。我們根本不信陰陽五行,用板藍根時不詢問中醫。引發感冒和流感的病毒種類很多,板藍根的有效性提示板藍根可能有廣譜抗病毒性質。本壇非常嚴謹認真的網友dudaan 多次提到國內用板藍根治療帶狀皰疹,效果不錯,佐證板藍根抗病毒的廣譜性。我沒有仔細查看用板藍根治療帶狀皰疹的病例報道和研究報告,但我相信是有效的。醫生和患者使用板藍根,不是運用陰陽五行,而是根據它的抗病毒治療有效性。我也相信,發現板藍根可以治療感冒流感不是人們根據陰陽五行找出來的,是老百姓和中醫在實踐中用試錯法發現的。如果我這個猜測不對,請用事實指正,先謝了。
事實上,很多效果神奇的草藥方子,是民間實踐的產物,不是陰陽五行理論的產物,使用這些藥方,也不需要陰陽五行的理論指導。10多年前曾經很紅的中成藥,進入美國臨床II期實驗的“仙靈骨葆”,據說原始藥方就是來自貴州山區的苗族,估計與陰陽五行沒有多少關係,用仙靈骨葆治療骨折和骨頭斷裂用不著懂陰陽五行。
屠呦呦提純並證明了青蒿素的抗瘧疾功能。她是從中醫醫案中受啟發,用現代西醫西藥的辦法獲得的成功,與陰陽五行沒有什麽關係。我也不相信她懂陰陽五行。青蒿素的成功,不是中醫理論的成功,而是在中藥醫案的啟發基礎上,西藥研究方法的成功。青蒿入藥治療瘧疾,也基本與中醫理論無關,是行醫實踐,嚐試,試錯的結果。屠呦呦來美國時,她的翻譯也是中醫研究院的,還是我太太的前老板。我太太80年代中期之前在中醫研究院工作,他們研究中醫中藥不管什麽陰陽五行。大體方法就是審視現有藥方及其療效,查考醫案,根據效果,做各種實驗,驗證藥效,想辦法用新的組合,或改變成分提高藥效。與陰陽五行中醫理論幾乎不沾邊,除了實驗對象是中藥,實驗手段和方法是西醫那一套。但發表論文時,可能會扯幾句陰陽五行,以示高深。
在現代,對大多數疾病,西醫已經有了很好的診斷和分類,所以中醫院裏的中醫大夫,治療疾病時大多用西醫病名。比如糖尿病,中醫已經通行采用糖尿病這個病名,在實用中消渴症的說法極少有人說了。當然,有些病西醫治不了,有些病,西醫連合適的名稱都沒有,好的中醫可能會做出正確的診斷,加以治療。我與中醫的交談中得知,好的中醫之所以好,不在於他們懂陰陽五行,而在於他們受中醫一些沒有明確定義和內涵的術語/概念(比如,陰虛,寒熱,等等)的啟發,他們自己根據實踐,悟出不同的症狀群,而且知道如何觀察症狀,什麽症狀群有什麽合適的中藥去治療,於是他們成為好中醫。至於特定的症狀群要歸入那個概念範疇,則有相當的隨機性,因為那些中醫概念並沒有明確的內涵,好中醫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他們理解中醫概念之間的差異,比西醫之間理解西醫概念的差別大得多。要叫他們明確說出那些概念的定義和內涵,他們就講不清楚了,但可以給你舉例,或叫你去查古典醫書。這就是為什麽我一直認為中醫的概念和術語,一定要與症狀群相聯係的原因。給出定義是很難,但建立與之對應的症狀群和身體狀況相對容易。庸(中)醫就知道說說中醫名詞和術語,卻不清楚應將病人歸入什麽症狀群,不清楚相應的藥物。我認為,正確的歸納出病人所屬的症狀群,就是你說的中醫診斷,與陰陽五行沒有多少關係。一個由西醫轉為中醫的大拿,擔任中醫科主任的醫生告訴我,一是要熟悉知道寒,熱,邪等概念的臨床表現。他的老師就是在坐診時具體告訴他,這個病人屬於什麽症,那個病人什麽症,他自己慢慢領悟整理。二是要背藥方及其對症。這也就是上麵說的概念與症狀群對應,並用相應的藥方去治療,與陰陽五行沒多少關係。
現代西醫對疾病診斷分類的巨大進步,極大的減輕了中醫正確診斷的負擔。我認為,一個不懂或放棄使用陰陽五行的中醫,如果他能夠看懂和明白病人給出的西醫診斷和檢查報告的確切含義,加上他自己對病人的詢問和觀察,對大多數疾病可以做出正確的診斷。其實好的醫生,不管中西醫,都會仔細詢問和觀察病情,絕非中醫特有。另外,近幾十年來,中國用西醫的方法和手段,在研究中藥藥理方麵飛速進步,這兩者的結合,使得不懂中醫理論而知道怎樣用中藥比以前容易很多。記得大約在1981年左右,上海有個奇才,不是醫生,他說服了幾個老中醫,他分別跟著單個老中醫一起坐診,記錄他們各人的診斷過程、結論、和用藥,然後歸納總結,編製程序,建立他的計算機專家係統(初級階段的計算機人工智能)。對後續病人,輸入病人的各種診斷參數,如脈象,舌苔,精神狀態,何處疼痛,疼痛指數等等,用他的專家係統開藥方。並與那些老中醫對同樣病人的診斷和藥方相比較,據稱基本相同,隻是藥方的強度有時偏弱(考慮安全因素?)。這說明,不懂陰陽五行的程序編製者,如果能指導計算機正確地劃分症狀群的分類,並知道對應的藥方,計算機也可以做出大體正確的診斷並開出正確的藥方。該報道登載在當時的《解放日報》或《文匯報》上。
我外婆是中醫,醫術很好,我兒時在她家裏生活了5年,她從不提說陰陽五行,我不認為她懂陰陽五行,她解釋治病方法也不用陰陽五行等理論。我追問她治瘡的原理到底是什麽?她回答,師傅教的,不知道為什麽(參見: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2236/201304/15785.html )。這沒有妨礙她成為當地的名醫。我親眼目睹,每年疾病高發的夏季,從早到晚,客堂間(侯診室)裏滿是病人和家屬,她忙的不可開交。我上小學的路上,會經過治療同類疾病的另一個中醫,卻發現病人很少。
當年的77級學生,曾經在中醫學院學習過的本壇名醫說過,當時他們中醫學院的學生要老師解釋那些陰陽五行,溫,濕,寒,邪之類的中醫概念,那些老師怎麽也說不清,學生極為不滿。我的記憶中(不知是否有誤),他說學生甚至鬧著要罷課。但他又說,畢業之後,他們經過實踐,逐漸領悟,用中藥治病,效果良好。在我看來,原因是他們那些學生很聰明,不滿足於用一些自然現象的類比來界定概念,而是要求概念的清晰,和概念之間合理的邏輯關係。這正是中醫理論所欠缺的。他們的悟性高,通過醫療實踐建立了與概念對應的症狀群,而且知道什麽症狀群用什麽合適的中藥去治療,成為好中醫。估計他們的老師,講述中醫概念時,與症狀群的聯係不夠,又給不出清晰的內涵或定義(這確實很難,尤其是對古人采用的概念),自然無法講清楚。無獨有偶,我上大學後,有一個省中醫學院的77級學生,暑假時與我交談抱怨,說他們的老師無法講清楚中醫理論和道理,
傳統的中醫陰陽五行理論,很大程度上是哲學,但是糅合了古人對人體的一些認識和猜測,想必對推動當時醫學的發展有正麵的作用。可是,當時那些對人體生命的認識和猜測很多是含混不清,片麵或錯誤的。條件受限,不能責怪古人。哲學有可能對醫學發展有幫助,也有可能阻礙。但哲學不能取代醫學,醫學必然是與症狀緊密聯係,注重實際細節的學問。
因此,學習中醫中藥,用不著去學那些連中醫學院的老師教授都說不清,道不明的古典陰陽五行理論,那不是成為一個好中醫的必要條件。重要的是正確分辨不同的症狀群,熟悉與症狀群對應的西醫疾病診斷和分類應該會有很多幫助,及其相應的治療方法。如能做到,就不會是庸醫,就可以成為好中醫。如果能夠知道和熟悉各種中藥藥理,各味中藥的相互影響和對應的症狀,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化學、等等,那就更好,更可以運用自如,成為高手。中醫勝過西醫的地方至少有兩個,一個是針灸,可以醫治很多西醫棘手的疾病,西醫在這方麵望塵莫及;另一個是千百年來積累的大量中草藥方劑,很多藥方價格低廉,療效極佳,是巨大的寶庫。至於陰陽五行學說,我的看法,在醫學領域中早已落伍,還是揚棄革新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