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王希哲:中國共產黨“平民階級黨”與“富貴階級黨”的分化

(2012-09-08 19:04:05) 下一個

摘要: 1976年政變左派被專政後,左翼的批評意見就一直被鄧小平的“不爭論” 壓製著。鄧的“不爭論”,實際是不許左翼爭論,右翼意見,隻要不太出格,還在體製內發出,鄧和他的繼承人30餘年是放手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的,也就是30餘年右翼在中國占據著所謂“話語霸權”。實際這就是毛在文革時指出的“右派專政”。 ...

中國共產黨“平民階級黨”與“富貴階級黨”的分化

----與黎安友教授(ANDREW J.NATHAN)的交談

王希哲

-

現在中國政治的特點是,左右翼兩邊都公開反對中共中央了。右翼一直在反對中共不能全盤私有化全盤資本主義化;左翼則反對中共全盤私有化和全盤資本主義化,甚至權貴資本主義化。左翼過去其實也一直反對,但1976年政變左派被專政後,左翼的批評意見就一直被鄧小平的“不爭論”壓製著。鄧的“不爭論”,實際是不許左翼爭論,右翼意見,隻要不太出格,還在體製內發出,鄧和他的繼承人30餘年是放手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的,也就是30餘年右翼在中國占據著所謂“話語霸權”。實際這就是毛在文革時指出的“右派專政”。

右派專政下,89民眾運動,自然右翼思潮占據主導地位,有些太激進了。鄧小平認為“出格”了,開出軍隊,打了右翼一棒子。於是激進右翼造反突出了體製,開始形成了體製外從右邊反對共產黨專製的海內外“民運”。被鄧整肅的趙紫陽成了他們的精神領袖。但左翼批評,仍然被壓製著,幾乎沒有聲音。這樣,右翼的全盤私有化和全盤資本主義化意見,就長期以代表全民的民意出現,他們自己也很有信心他們要求的“人權”,是中國各階級普世的人權。但今年3月的“倒薄”,中國曆史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激進左翼反對“倒薄”,認為“重慶路線”是當前救黨救國的正確路線,認為紅色的中國“唱紅打黑”居然成了罪狀,這性質就是一場“反革命政變”。既然中央已經是“反革命”了,他們也就不再甘於俯首接受“中央”的壓製宰割了,中央權威比鄧也大為削弱了,也無法絕對壓製他們了,於是以“反倒薄”為轉折,繼89右翼突破體製成為公開反對派後,今天激進左翼也開始造反突破體製成為中共中央的公開反對派了,開始從左邊來反對中共中央的專製體製了。被胡溫整肅的薄熙來成了他們的精神領袖。

左右翼各自都公開了自己的政治訴求,形成了各自力量,又各自有了自己的旗幟和精神領袖。這就是中國今天政治形勢的特點。從此,右翼就不能以“代表全民的民意”出現了,他們也無法再將自己的“人權”打扮成“中國各階級普世的人權”了。右翼“人權精英”們在薄熙來案人權維護上極其惡劣的“反人權”表現,戳穿了他們自己“普世”的虛偽。他們今後隻能與左翼一樣,直截了當地提出自己所實際代表的那些社會群體的利益,來進行政治博弈了。中國政治的多元民主化,就必將在這黨內外左右兩翼的政治博弈中形成。

( 黎教授問:“誰是改革派呢”? )

誰是“改革派”嗎?左右兩翼的領袖及其運動,隻要實際體現著中國政治多元的趨勢,便都是“改革派”。中國的改革不會再是幻想的中國出個“戈爾巴”有了個“新思維”,想好一個“改革方案”自上而下來強製推行的了。這種“改革”,它的前提是中國還有政治強人和他手中高度集權的共產黨專製機器還能完好運轉。現在的中國,這個條件已經不存在了。中國改革的動力,就在中共內部階級利益矛盾的分化。內因是它決定的因素。我曾多次寫文章談到,我們看看美國。今日美國多黨政治,也不是華盛頓革命黨人當初就按照一種主觀的“改革方案”去按圖實施出來的。“國父”們當初建國根本就沒有多黨政治的怪想法,相反,不僅華盛頓,甚至傑佛遜都是不讚成政黨政治的。華盛頓革命集團把“反動派”趕回英國和加拿大,沒收了他們的土地財產後,就在費城一黨立憲,一黨專政。後來怎麽搞起政黨呢?是華盛頓革命黨內所代表的社會不同利益集團的分化。為了聯邦征稅的權利,華盛頓,漢密爾頓一派堅持加強中央政府,傑佛遜,麥迪遜則維護州權。自然還有許多深層矛盾。州權派老是鬥不過聯邦派。這樣,原來不讚成搞黨的傑佛遜發現沒有朋黨,很難有力量選舉取勝贏得總統大位,便開始搞PARTY,組黨了。傑佛遜依靠搞黨終於奪得政權後,又設計除掉了勁敵漢米爾頓,徹底瓦解了聯邦派,才終於鞏固了他的州權黨達到幾十年的極盛。掌權幾十年的州權黨失去了聯邦派的製約走向極端,為保存奴隸製竟要瓦解美國,引來了林肯平叛的南北戰爭,聯邦派的黨共和黨誕生了,勝利了,這才最終發展為今天我們看到的美國民主、共和兩黨製。總之,美國的兩黨不是華盛頓主觀人為地“搞民主”將它的革命集團分為兩黨,而是在內部的利益分化鬥爭中演變形成的。中國共產黨兩派兩黨的分化演變,也必定要走這條路。有人說,中國共產黨與華盛頓的革命黨不同,它的意識形態不會允許這個黨的兩派兩黨的分化。這是把意識形態看得太重了。共產黨一元化的意識形態是由一元化的經濟條件決定的。當中國的經濟條件已經多元化,甚至全麵資本主義化後,中國共產黨的多元分化,也就逃不脫一切基礎於資本主義經濟條件的政黨分化演變的規律了!

(黎教授問:那麽中共會分化為怎樣的兩黨呢?“腐敗黨”和“不腐敗黨”?)

中共會分化為“平民階級黨”和“富貴階級黨”。

中共的革命戰爭實質是農民戰爭。如果不是共產黨號稱自己是社會主義的無產階級的黨,它革命勝利得了“天下”,也就是不但得到國家政權還得到了“天下”全部國有財富和敵對階級財富之後,他們將理所當然地占有這些財富。毛澤東便是劉邦朱元璋式的皇帝,各級跟隨毛澤東打天下的將帥士兵將論功行賞,分得財富成為大小新有產者。你不服可以再革命,卻不能說什麽。但問題在,辛亥後,理論上已經“天下為公”,共產黨更號稱自己是社會主義的新階級無產階級的政黨。它就隻能在“走社會主義道路隻能由共產黨領導”的理由下,僅將國家政權占為黨有(“黨天下”),理論上和法律上,則無法將國有財富特別是生產資料在所有權上,據為自毛澤東到各級將帥士兵私有,而隻能宣布為“社會主義公有”或“全民所有”、“集體所有”,並以憲法宣稱其“神聖不可侵犯”。

因此,毛澤東時代,各個時期,無論也存在怎樣的腐敗,它隻能是各級官員對社會消費資料的“多吃多占”,而不能私人占有任何資本。隻要不能占有社會運轉中增值的資本,特別是權力護佑下惡性增值的大資本,“腐敗”就是有限的,而後者的腐敗,則是無限的,劇烈擴張的。所謂“毛澤東時代有沒有腐敗?”準確地說,“毛澤東時代沒有官員占有資本的腐敗”。

共產黨壟斷國家權力,也就是壟斷國家財富支配權的製度下,你要麽就決不能搞“私有化”,你鼓吹私有化,你要搞私有化,首先能私有化給誰?當然首先隻能私有化給共產黨,實際首先私有化給共產黨各級掌握著國家財富支配權的頂層和上中層權貴及其家族。這是必定的規律。你既然信奉“自私是人的本性”,因此共產主義是不可能的,你又怎能期望掌握著國家財富支配權的權貴能一旦擯棄了共產主義教條的羈絆改行私有化,能將財富“公平”私有化給你?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本意似乎是為農村和城市的“能人”先行致富鬆綁,但他卻符合規律地由自家的家族帶頭,為共產黨頂層上層權貴在私有化下,大肆瓜分,將國有財富特別是大公司資本首先私有化給自己的家族親朋,打開了“合法””的大門。陳香梅指出,現在中國的腐化,是鄧小平帶的頭。這種腐化,不是純占有消費資料的腐化,而是占有權力資本和生產資本,在資本的不斷擴張滾動中追求無限利潤,盤剝榨取人民無限血汗的腐化。30年,共產黨內一個富貴階級已經形成,而且已經強大。江澤民提出“資本家入黨”,其意義,不是吸收民間資本家入黨,而是要求黨章承認原來黨的上層“無產者”,“先鋒隊員”們,在搖身變為富可敵國的大資產者後,仍然留在黨內掌握國民生殺權力的合法性。

另一方麵,共產黨畢竟傳統是個“無產階級”政黨,工農基層階級,長期是它的支柱。無論右翼精英怎樣不樂意承認這點,但這是事實。文革我們可以看到,甚至在毛澤東中央文革一再號召民眾向共產黨的各級組織造反的形勢下,大城市大工廠產業工人的“黨團員、勞動模範、老工人,技術工人”總是以絕對的多數,自發站到了保黨的“保守派”一邊,構成“保黨”隊伍的基本成分。造反派的社會基礎,一般來說(它的領導人自然也會有真正的毛派),則是城市小資產階級市民,失意的知識分子、職員、合同工人或曆次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吃過共產黨虧的小業主們及其子女(解放軍奉命“支左”,早就發現了這一點!)。這個社會基礎,一般來說,正是今天右翼民運所得支持的社會基礎。故右翼民主派今天罵文革造反派來“徹底否定文革”,真是毫無道理的!改開三十年餘年,共產黨富貴階級在“改革”的旗號下,剝奪了工人階級一切社會主義公有製下原來享有和保障的一切,新三座四座“大山”使他們不堪重負,他們的子女要作苦工、童工、妓女來謀取生存。但這個階級,仍在8千萬共產黨員中,占據著最基本的構成成分。他們早與共產黨的上層離心離德。遍地的工潮和民變總有他們帶頭。他們是共產黨內的平民階級。如果說共產黨內富貴階級今天的基本政治要求是“維穩”,共產黨內平民階級今天的基本政治要求則是“維權”。在共產黨內兩個階級尖銳矛盾的“維權”“維穩”和“共同富裕”“少數人先富”的鬥爭中,必定將分化為“平民階級黨”和“富貴階級黨”。

(黎教授問:薄熙來不腐敗嗎?他能夠領導“平民階級黨”?)

自共產黨“改開”私有化以來,整個共產黨權力上層階級已經全階級腐敗。“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貪占多少而已,有個民眾尚能原諒的界限。哪怕個別的高級幹部企圖守住共產黨人理念的底線,也管不住也不可能遏製其妻子子女兄弟姐妹叔伯家族在其整個階級依傍權力的私有化浪潮中,去參與瓜分和追逐財富。今天哪個家長能因為“我要守住某種理念”就能管得住誰?89運動反腐敗口號開始就是朝著趙紫陽來的。趙紫陽家族子女,似乎是民眾反腐敗的首選對象。誰能料,正是趙紫陽成了89運動及其延續的精神領袖?同樣可以問:“趙紫陽不腐敗嗎?”不在趙紫陽及其家族本身有否腐敗,而在趙紫陽自己在社會階級鬥爭中,迎合了哪些階級的呼聲,代表了哪些階級的利益。共產黨是“無產階級黨”,但創黨和領導它的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們,誰是“無產階級”?今天全國,首先是重慶的工農基層民眾從薄熙來“唱紅打黑”“共同富裕”,“民生第一”的獨特施政中,看到薄的路線迎合了他們的呼聲,較多代表了他們的利益,也事實為他們帶來了利益,多少有了希望。因此支持薄熙來。“沛公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誌不在小”。凡有誌於大事業的人絕不可能是個貪錢的人。薄熙來在古老的共產黨內,第一次向西方政治家學習,企圖以政績爭取民意直接的支持獲得競爭上升的機會,而不是聽命於黨的安排。這就極端危害和動搖了共產黨正統統治的傳統體製和規則,他就是最危險的叛逆者必須被權貴們除去。薄熙來,才是實踐的真正的民主改革派,而不是口頭的“改革派”。這次他若能在普遍民意黨意的堅挺下,度過危難,黨中央打他而終於不倒,劃時代地第一次中國民意黨意戰勝了黨中央,他就真把中國改革了,他的政治前途真的將從此有了新的開始,時勢必造就他成為共產黨內與“富貴階級黨”對壘的“平民階級黨”的領袖,而不必問其主觀意願是否。

擔心薄熙來恢複毛的路線?薄崇敬毛主席,但他的路線完全是左派鄧小平路線,即堅持改革開放,鼓勵扶植公私多元經濟,又警惕和反對嚴重兩極分化,提倡“共同富裕”的路線。支持他的工農基層群眾,也曾從改革開放的初期得到過好處,他們的絕大多數也不會讚成完全回複毛的路線。薄的政策不過是對30年極右傾的糾偏,是對過去無節製資本的節製。資本的本性是追逐最大的利潤可以破壞一切而不是利國利民。“節製資本”甚至是孫中山的政策。當然,中國今天首要不是節製民間資本而是節製權貴買辦資本。薄熙來的“打黑”,打的是“官黑勾結”,以保護民眾利益和正當資本的運行。正因為如此,才得罪觸怒了權貴。

事實上,哪怕薄真想完全回複毛的路線,也已經完全不可能。中國的社會經濟條件已經全然改變。“專製的君王也不能向經濟條件發號施令。”毛澤東的挫折和失敗,歸根結底,恰在他常試圖向中國的經濟條件發號施令。毛以革命絕對勝利者的壓倒之勢,可以沒收地主的土地和國民黨的官僚買辦資產,甚至強製民間資產“公私合營”,實現“社會主義改造”,今天的薄或任何更強勢的人物能夠辦得到嗎?起毛澤東於水晶棺也是辦不到的了!國民黨蔣家也想土地改革,但隻能敗到台灣,才能實行,大陸為何不行?因為國民黨與地主階級血肉相連。而今天共產黨任何的強勢人物強勢集團也必定與共產黨“富貴階級”血肉相連,誰能下手?誰能有力量下手?除非平民階級黨再出一個“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將暴力革命道路再走一遍。那是極左派網上泄憤的天方夜譚。有人說,富貴階級黨最擔心他們私有化到了手中的財產。不必擔心,隻要過去30年的私有化方針本身已經不能被任何人宣告非法和清算,他們的的財產也就不能被任何人宣告非法和清算,甚至談不上“大赦”。今後,必須要有節製私有化的政策,但新政策不能追訴既往。除非你是公然利用權力的受賄。

中國平民階級黨與富貴階級黨的鬥爭,將是中國未來最基本的兩個階級政黨的鬥爭。現在的民運,其右翼將逐漸依附於富貴階級黨,或成長期漂泊邊緣的泡沫,其左翼的社會民主主義政黨,隻有與平民階級黨結合,才能獲取成長的力量。

中國平民階級黨與富貴階級黨的鬥爭,最終決定的中國社會經濟政治走向,隻能是既有資本主義又有社會主義,既保護資本利益又保護勞動權利的社會民主主義。

2012年8月29日

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laowang7793@gmail.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