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央視新聞周刊 本周視點:米之謎

(2012-09-08 15:26:15) 下一個
央視新聞周刊 本周視點:米之謎

  白岩鬆:今年8月份,美國一份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說轉基因大米對兒童補充維生素A十分有效。沒想到,這篇論文一發表,迅速在我們身邊引起軒然大波。為什麽?因為論文內強調2008年在中國湖南省一所小學內,曾有幾十名兒童食用了富含胡蘿卜素的轉基因大米,此為論文的重要證據。這可不得了,第一,這種轉基因大米沒有在世界任何國家上市,第二,未經中國農業部批準,第三,是實驗就有風險,為什麽拿中國孩子來試?第四,論文中有幾位中國合作者,誰做成了這件事?第五,有人撒謊,他會是誰?第六、第七…問號太多,《新聞周刊》本周視點關注轉基因大米,危險的實驗。

  關注轉基因黃金大米風波

  【短片一】黃金大米疑雲

  一組報紙標題:一項“混血”實驗、“黃金大米”實驗疑雲、衡陽“黃金大米”實驗:搞清真相才有安全

  解說:這就是在本周引起軒然大波的論文《黃金大米中的β-胡蘿卜素與油膠囊中的β-胡蘿卜素對兒童補充維生素A同樣有效》,這篇8月1日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網站上的文章稱,在中國湖南一所小學裏開展的試驗證明,“黃金大米”對於兒童補充維生素A和β—胡蘿卜素膠囊一樣有效。因為這個所謂的“黃金大米”是一種轉基因大米,事件披露後立即演變成“美國科研機構用中國兒童做轉基因大米實驗。

  一組報紙標題過渡

  新聞報播:“但是湖南衡陽方麵表示,研究項目沒有涉及轉基因大米”、“中國疾控中心否認“中國疾控中心五號晚發表聲明回應黃金大米事件,否認了組織轉基因產品黃金大米傳聞”

  解說:九月一日湖南衡陽市新聞辦通過微博否認與美國及境外的任何機構發生直接關係。本周,湖南農業廳也表示:從未批準轉基因大米實驗。中國疾控中心也發表聲明否認了組織轉基因黃金大米人體實驗,並將做進一步調查。

  現場:這個問題請你一百個放心

  解說:湖南衡陽江口中心小學因為四年前學校的68名學生參加過一個“植物中類胡蘿卜素在兒童體內轉化成為維生素A的效率研究”,讓他們本周成為了關注的焦點。這幾天,隨著新聞報道,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給湖南江口中心小學的負責人打電話詢問。

  同期:家長問當時吃的什麽 他在廣東打工 擔心吃了黃金大米

  解說:看著政府各部門紛紛出來調查,他們感覺到了這個事情的嚴重,更為緊張是否會對孩子的身體帶來影響。據介紹,論文發表的《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被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評為營養學領域權威性最高的雜誌。這篇論文的作者一共有七名,第一作者是美國塔夫茨大學的湯廣文、第二到第四作者分別是湖南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的胡餘明、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蔭士安,浙江醫學科學院的王茵。盡管可以肯定論文中所提到的“湖南省一所小學”就是江口中心小學,但都否認實驗采用了黃金大米。

  同期:胡餘明 論文第二作者 湖南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到目前為止,我都還遊離在雲裏霧裏,而且星期六我看到那個論文之後,論文跟我們做的是完全不相符的。因為我們根本沒牽扯到轉基因大米,沒有這個實驗,我沒參加這個實驗,我沒有它這個轉基因大米實驗

  解說:和到目前為止還一頭霧水的第二作者相比,第三作者,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蔭士安,在這篇論文發表前不僅看了論文,還在上麵簽了字。本周“黃金大米”事件不斷升溫後也和湯廣文聯係過。

  同期:蔭士安 論文第三作者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我把國內的情況、轉基因大米的事情和媒體情況跟她談,她也給我反饋了意見,她說你們看怎麽說吧。

  解說:蔭士安說他在現場沒有見過黃金大米。而對之所以在《黃金大米中的β-胡蘿卜素與油膠囊中的β-胡蘿卜素對兒童補充維生素A同樣有效》論文上簽字則說是疏忽。

  同期:蔭士安 論文第三作者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我們是互相比較信任,互相一看寫的這個文章,我們主要看是不是涉及我們的數據是不是在。

  解說:本周五,論文第四作者王茵所在的浙江省醫學科學院也發表聲明,承認他們確實曾在2003年為轉基因“黃金大米”人體試驗提供了倫理審查,但在該項目時間內,項目並未實施。

  同期:倪崖 浙江省醫學科學院副院長:這個項目的實施時間 就是在04年3月1日 到05年的2月28號 這個時間批給她後並沒有實施

  解說:浙江省醫學科學院說,王茵沒去過湖南現場,在整個過程中沒有經手也沒有見過“黃金大米”,更沒有就“黃金大米”試驗和任何人簽署知情同意書”。本周四,塔夫茨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公共關係助理主任安德莉亞·格羅斯曼也回應稱,正在召集相關部門人員開會了解此事。如今,論文涉及到三位中方作者都極力否認了“黃金大米”實驗,那究竟是第一作者湯廣文在造假,還是中方研究人員在說謊?不斷發酵的“黃金大米事件”依然迷霧重重。

  白岩鬆:

  到現在為止,湖南的那些孩子到底吃沒吃轉基因大米還依然是個謎,這讓我們困惑。事情不複雜,如果是論文作者撒謊,孩子根本沒吃過大米,那他們將來在科學界就別混了;而如果吃過,這是屬於嚴重犯錯,科學實驗越了界。更重要的是,如果吃了,又是怎麽越的界,膽大包天做不該做、不讓做、不能做的事,這個流程是如何完成的?回頭想想四年前,2008年,孩子如果真吃了,他們的父母很難說"不",沒準還當成好事,學校也未必知道這麽多科學的道理,或者叫以科學為名的謊言。這麽一想更可怕。這件事怎麽辦的?還有沒有這樣的事呢?

  【短片二】

  解說:湯廣文的這篇文章中,詳細闡述了2008年在湖南省衡陽市江口小學選取了23名6到8歲的小學生進行了“黃金大米”作用於兒童體內轉化的試驗。而本周,當記者前往衡陽市調查的時候卻發現,對於當年的那次有關“黃金大米”的試驗,當地人幾乎毫不知情。

  現場:工作人員帶記者參觀食堂

  江口鎮中心學教師 陳莉蘭:吃飯當時在這裏吃的。//學生當時是分成兩組。(記者:他們兩組有什麽區別嗎?)區別可能是吃菜的蔬菜搭配不同。

  江口鎮中心小學副校長 廖雪元:魚從我們江口福安村訂購的,肉是從我們農貿市場買的,蔬菜包括南瓜冬瓜土豆從我們農貿市場買的。

  衡南縣疾控中心副主任 伍劍橋:(記者:當時學生吃的米都是什麽米?)我記得是桃花鄉的米。

  家長 賀曉斌:因為我就住在學校旁邊不遠,我見過我也看過。幾十米遠沒事就過去看看,小孩子在裏麵。//吃的是正常的米飯。

  解說:在回憶2008年的那次試驗時,當地所有人都沒感覺有什麽異常,言之鑿鑿地說,給學生們吃的都是當地買的蔬菜和大米,沒有任何外來食物。而在美國塔夫茨大學華裔女教授湯光文的論文中卻顯示,當年的試驗中,湯光文不僅從美國帶去了菠菜和胡蘿卜素,而且還有轉基因食品“黃金大米”。

  采訪:蔭士安

  是美國塔夫茨大學無償提供,他提供了這些標記的菠菜、β胡蘿卜素。(記者:有沒有帶黃金大米?)這個我不記得,因為當時我記不清怎麽接的。

  解說:蔭士安,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是這次試驗項目的負責人。在采訪中,對於“黃金大米”是否被帶來中國的問題,他閃爍其詞。而對2008年的試驗他解釋說,是自己當年承接的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的內容,並一再強調和美國塔夫茨大學湯光文負責的“黃金大米”試驗無關,隻是兩個試驗中正好都有菠菜中類胡蘿卜素轉化效率的研究內容,而且又因為兩個人相識多年,早有業務往來彼此信任,所以就將兩個項目的現場工作合並在一起進行了。

  采訪:蔭士安 中國疾控中心 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

  按照我們的計劃是分成三組的:一個菠菜組、一個是β胡蘿卜素組,還有一個我們本來想做胡蘿卜,最後胡蘿卜這組樣品不夠。//實際上我們那組是一個空白對照。

  解說:回到湯光文的論文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試驗分兩個階段進行,預備期和試驗期。而真正給學生們吃美國帶來用於試驗的食物,隻是在圖表顯示“零天”中午12點的這頓午餐。顯然,“零天”是這次試驗很重要的時間點。對於這一天的試驗,論文中的程序圖明確標明學生被分為三組,一組吃胡蘿卜素、一組吃菠菜,還有一組吃轉基因食品“黃金大米”。而蔭士安對此卻含糊其辭,隻說除了胡蘿卜和菠菜兩個組外,另外一個是空白的對照組。

  采訪:蔭士安 中國疾控中心 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

  全部試驗過程中,就在“零天”有一次。//就一點點,幾個菠菜葉,應該是3克,不等克的菠菜葉,//也在零天服用這個β胡蘿卜素膠囊,

  解說:對於給學生吃的試驗食品,蔭士安也隻是強調隻有菠菜和胡蘿卜素,絲毫不提“黃金大米”。而論文中在“血清樣本分析圖表”裏明確注明,食用“黃金大米”的學生,男孩12人,女孩11人,甚至還詳細寫出黃金大米的種植、製作、儲藏以及帶來中國的詳細過程。

  采訪:蔭士安 中國疾控中心 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

  (記者:有沒有可能唐博士在你不在的情況下,給學生吃了黃金大米。)如果給吃的話,現場大家應該能看到或者知道。(記者:您是項目負責人,您知道嗎?)這個項目我不清楚。

  解說:作為和美國項目合作方的負責人,也作為唯一被通知並簽名同意發表論文的第三作者,蔭士安對論文中有關“黃金大米”內容三緘其口。

  字幕:目前,農業部、衛生部、中國疾控中心正在對此事進行進一步調查。

  白岩鬆:

  是不是吃了轉基因大米就一定對孩子的健康有害處,或者有好處,這其實都不一定。但危險或風險正在於此。我們麵對轉基因食品還有太多的爭議和不確定,為什麽要嚴格監管,為什麽一定要報農業部來批,也正因為這種不確定性和爭議。畢竟到現在為止,黃金大米還沒有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獲得上市的許可。在這樣的背景下,假如真讓孩子試吃,就顯得太可怕和太讓人擔心了。一切都依然像謎,這謎團有解嗎?

  短片三:黃金大米之謎

  (科學感音樂,黃金大米圖片)

  解說:這是一張黃金大米和普通大米的合影照。最左邊的白色普通大米中,維生素A或胡蘿卜素含量為零。中間這個是一代黃金大米,由於植入了黃水仙和某種細菌的基因,具有了合成胡蘿卜素的能力,每公斤含有約1.6毫克胡蘿卜素。最右邊的是黃金大米二代,它經過改良升級,每公斤含有高達37毫克胡蘿卜素。一般認為,這種轉基因大米,普通兒童每天吃幾十克,就能滿足身體一半的維生素A需求。此次美國塔夫茨大學湯廣文博士 論文中涉及的,正是這個黃金大米二代產品。

  電話采訪 美國普渡大學食品工程學博士 科學鬆鼠會會員 雲無心:這個(塔夫茨)大學應該說在美國,不算那種特別有名的大學,但是也是一個非常正規的大學。這個大學在食品營養學方麵還是比較有名的。湯廣文的那個實驗室是美國農業部下屬的一個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就像中國一個不是特別有名的大學,你有一個教育部或者某個部委的一個重點實驗室,湯廣文自己,在黃金大米這個領域內,應該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研究員。

  解說:黃金大米在2000年被研發出來時,一度引起巨大轟動和爭議,它的發明者、來自瑞士的波楚克斯教授被當年7月31日的《時代》周刊選為封麵人物,旁邊配的標題是:“這種稻米每年能拯救上百萬兒童,但抗議者認為,轉基因食品對我們和我們的星球有害。”在此之前,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公布數據,全球每年有超過25萬兒童因為缺乏維生素A失明,還有許多兒童因為缺乏維A染上各種疾病,甚至死亡。這些兒童大多分布在亞洲和非洲的貧困地區,他們沒有機會多吃富含維A的肉類和水果蔬菜,如果能發明一種富含胡蘿卜素的大米讓他們吃,會是個好辦法,因為胡蘿卜素在人體內能夠合成維生素A。

  雲無心:當時為了黃金大米又產生了一個叫(黃金大米)人道主義委員會,他們來推動黃金大米造福人類。

  解說:黃金大米人道主義委員會,是包括波楚克斯在內的一群科研工作者組成的組織,他們致力於推動黃金大米的合法化,認為這能夠造福數以百萬計的貧困地區兒童。但是,黃金大米至今沒有在任何一個國家獲得上市許可,關於原因有種種猜測,有人認為,黃金大米是人類轉基因作物中,第一個要完全食用轉基因部位的產品,危險性高;還有人認為,黃金大米中轉入了不止一個異種基因,風險未知。 關於黃金大米的人體試驗,此前隻有2009年在美國進行過一次,那一次的試驗對象,是成年人。這一次針對中國“兒童”的試驗,則是由美國國立醫學研究院資助的。

  雲無心:美國國立醫學研究院,就相當於衛生部那種,所有美國的醫學方麵經費全部掌握在他們手裏。黃金大米的這個項目是NIH(美國國立醫學研究院)資助的。這個實驗在美國符合美國的一切倫理道德和法律的規定,現在的問題是,它到中國來做的時候,中國跟美國不一樣,中國有很多自己的規定,這個實驗是不是符合了中國的規定?

  解說:至今為止,包括中國農業部,衛生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內,沒有任何一個部門曾經批準美國塔夫茨大學,來中國進行黃金大米相關試驗,甚至中國的海關,也未曾允許黃金大米這種轉基因作物進口。如果它確實曾被帶入中國,並且進行了人體試驗,那麽毫無疑問,這個實驗違反了中國的法律規定。

  電話采訪:中國衛生法學會常務理事 鄭雪倩:要做科學試驗也要經過國家相關部門的批準,試驗的產品必須是經過國家相關部門檢測合格,你才能用於試驗的人群。如果沒有這一套手續,肯定是不符合,是違法的情況。

  解說: 在衡陽進行的黃金大米試驗,至今仍撲朔迷離,本周,在黃金大米人道委員會創辦的網站上,我們又發現了這樣一條信息:除了湖南的兒童試驗,黃金大米還曾經在中國進行過一次成年人試吃試驗,這次試驗到底是在哪裏、由誰來操作的?更多的謎團還有待解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